永徽六年
太极宫
李治的脸色沉如寒潭,案上那封弹劾王皇后行厌胜之术的奏疏,墨迹淋漓似血,刺痛了满朝文武的眼。
“皇后王氏,出身太原望族,却心怀妒恨,与母柳氏暗行媚道,诅咒贵妃武氏,祸乱宫闱,动摇国本!”许敬宗出列叩首,声如洪钟,“昔年先帝托付‘佳儿佳妇’,可如今皇后无德无子,怎能母仪天下?恳请陛下废黜庶人,以正纲纪!”
长孙无忌上前一步厉声反驳:“皇后无过,厌胜之事恐是诬陷!陛下岂能因一纸奏疏,违背先帝遗愿?”
褚遂良紧随其后,叩首至额角流血:“王皇后乃先帝所聘,陛下不可轻废!臣若顺从陛下,便是不忠不义,死后无颜见先帝于地下!”
李治猛地拍案而起,龙颜震怒:“朕的家事,何时轮到尔等指手画脚?”
这数月来,后宫风波从未停歇。王皇后和萧淑妃失宠日久,见李治独宠武栀柠,竟听信谗言,暗令宫人在寝殿埋下小木人,刻上武栀柠的姓名生辰八字,以厌胜之术诅咒她失宠殒命。此事被武媚娘的宫人察觉,连夜禀明李治,证据确凿之下,李治早已动了废后之心。
“先帝遗愿固然重要,但皇后失德,危及后宫安宁,朕岂能坐视不理?”李治语气决绝,“即日起,废王氏、萧氏为庶人,囚禁于冷宫,削去其族人官爵,流放岭南!”
长孙无忌等人还欲再劝,却被李治冷冷打断:“谁敢再谏,以抗旨论罪!”满朝文武见状,皆噤若寒蝉,无人再敢多言。废后诏书一出,朝野震动,而这一切,皆为了给武栀柠一个名正言顺的未来。
诏书颁布三日后,宣徽殿内传来喜讯——武栀柠诊出有孕。
当太医跪地禀报“贵妃娘娘脉象滑利,已是有孕月余”时,李治几乎是踉跄着冲到武栀柠身边。
“柠儿,是真的?我们有孩子了?”
武栀柠:“陛下,是真的。”
李治:“朕说过,会护着你,护着我们的孩子。往后你什么都不必做,只需安心养胎,朕会让全宫上下都围着你转,让我们的孩儿平安降生。”
消息传遍后宫,武媚娘亲自前来道贺,看着武栀柠隆起的小腹,脸上带着真诚的笑意:“姐姐,恭喜你。陛下盼这孩子盼了许久,如今心愿得偿,想必往后定会愈发疼惜你。”
武栀柠:“媚娘,多谢你。往后宫中之事,还要劳你多费心。”
李治为了护佑武栀柠安胎,下旨将宣徽殿划为禁地,非特许之人不得入内。每日处理完朝政,他便立刻赶回宣徽殿,陪她在庭院中缓步散步,听太医讲解安胎事宜,亲自为武栀柠挑选补品。
武栀柠:“陛下,这些琐事让宫人来做便好。”
李治却摇头,眼底满是宠溺:“朕要亲自照顾你和孩子,这是朕作为夫君和父亲的本分。”他轻轻抚摸着她的小腹,“柠儿,你说我们的孩子会像谁?若是女儿,便叫明玥,如明月般皎洁;若是儿子,便叫弘,盼他能拥有宽广胸怀、远大格局,未来承担起治理天下的重任,让唐朝基业更加恢弘壮大 。”
武栀柠:“陛下,现在已有太子,难道是要……”
李治:“柠儿,待孩子降生,朕便册封你为皇后,让你和孩子都拥有至高无上的尊荣,此生无忧。”
武栀柠:“陛下,国本已立,怎可轻易更改。”
李治:“在朕心里,最属意的还是我们的孩子。”
一日李治处理完朝政,一身常服快步走入殿内,刚进门便屏退了宫人,径直走到榻边坐下,小心翼翼地握住她的手,掌心带着微凉的寒气,却在触到她肌肤的瞬间渐渐暖了起来。“今日身子可有不适?太医说你这几日该多吃些新鲜蔬果,朕让人从江南快马送来了新摘的荔枝,你尝尝?”他说着,便拿起一颗晶莹剔透的荔枝,细细剥去壳,又用银签挑去果核,才递到她嘴边。
武栀柠张口吃下,清甜的汁水在舌尖散开。
武栀柠:“陛下待我如此,臣妾惶恐。只是废后之事刚过,朝野非议未平,如今又提及立后与太子之事,恐怕又会引来风波。”
李治:“柠儿无需担忧。朕为天子,岂容他人左右朕的心意?王皇后失德被废,后位空悬,你是朕心中挚爱,又身怀龙裔,本就是皇后的不二人选。至于太子……李忠本就非嫡非长,不过是当初长孙无忌等人一力促成,朕早有废立之意。待我们的孩子降生,嫡子身份名正言顺,这太子之位,自然该归他。”
这时,殿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武媚娘端着一碗亲手炖的血燕走了进来,脸上依旧带着温婉的笑意:“陛下,姐姐,臣妾炖了些血燕,姐姐安胎辛苦,正好补补身子。”
李治对武媚娘的出现并未在意,又转头对武栀柠道:“媚娘心思细腻,有她帮衬着打理后宫,你也能更安心养胎。”
武栀柠接过羹碗,对武媚娘浅浅一笑:“有劳妹妹了。”
武媚娘笑着应了,又说了几句关心的话,便识趣地退了出去。殿门关上的瞬间,她脸上的笑意渐渐淡去,指尖微微蜷缩。她看着宣徽殿紧闭的大门,眼中闪过一丝不甘与隐忍,她助陛下扳倒王皇后和萧淑妃,本以为能换来更多的信任与权柄,却没想到,姐姐竟会以怀孕之势,彻底占据李治的心,甚至即将登上后位。
太极宫
李治的脸色沉如寒潭,案上那封弹劾王皇后行厌胜之术的奏疏,墨迹淋漓似血,刺痛了满朝文武的眼。
“皇后王氏,出身太原望族,却心怀妒恨,与母柳氏暗行媚道,诅咒贵妃武氏,祸乱宫闱,动摇国本!”许敬宗出列叩首,声如洪钟,“昔年先帝托付‘佳儿佳妇’,可如今皇后无德无子,怎能母仪天下?恳请陛下废黜庶人,以正纲纪!”
长孙无忌上前一步厉声反驳:“皇后无过,厌胜之事恐是诬陷!陛下岂能因一纸奏疏,违背先帝遗愿?”
褚遂良紧随其后,叩首至额角流血:“王皇后乃先帝所聘,陛下不可轻废!臣若顺从陛下,便是不忠不义,死后无颜见先帝于地下!”
李治猛地拍案而起,龙颜震怒:“朕的家事,何时轮到尔等指手画脚?”
这数月来,后宫风波从未停歇。王皇后和萧淑妃失宠日久,见李治独宠武栀柠,竟听信谗言,暗令宫人在寝殿埋下小木人,刻上武栀柠的姓名生辰八字,以厌胜之术诅咒她失宠殒命。此事被武媚娘的宫人察觉,连夜禀明李治,证据确凿之下,李治早已动了废后之心。
“先帝遗愿固然重要,但皇后失德,危及后宫安宁,朕岂能坐视不理?”李治语气决绝,“即日起,废王氏、萧氏为庶人,囚禁于冷宫,削去其族人官爵,流放岭南!”
长孙无忌等人还欲再劝,却被李治冷冷打断:“谁敢再谏,以抗旨论罪!”满朝文武见状,皆噤若寒蝉,无人再敢多言。废后诏书一出,朝野震动,而这一切,皆为了给武栀柠一个名正言顺的未来。
诏书颁布三日后,宣徽殿内传来喜讯——武栀柠诊出有孕。
当太医跪地禀报“贵妃娘娘脉象滑利,已是有孕月余”时,李治几乎是踉跄着冲到武栀柠身边。
“柠儿,是真的?我们有孩子了?”
武栀柠:“陛下,是真的。”
李治:“朕说过,会护着你,护着我们的孩子。往后你什么都不必做,只需安心养胎,朕会让全宫上下都围着你转,让我们的孩儿平安降生。”
消息传遍后宫,武媚娘亲自前来道贺,看着武栀柠隆起的小腹,脸上带着真诚的笑意:“姐姐,恭喜你。陛下盼这孩子盼了许久,如今心愿得偿,想必往后定会愈发疼惜你。”
武栀柠:“媚娘,多谢你。往后宫中之事,还要劳你多费心。”
李治为了护佑武栀柠安胎,下旨将宣徽殿划为禁地,非特许之人不得入内。每日处理完朝政,他便立刻赶回宣徽殿,陪她在庭院中缓步散步,听太医讲解安胎事宜,亲自为武栀柠挑选补品。
武栀柠:“陛下,这些琐事让宫人来做便好。”
李治却摇头,眼底满是宠溺:“朕要亲自照顾你和孩子,这是朕作为夫君和父亲的本分。”他轻轻抚摸着她的小腹,“柠儿,你说我们的孩子会像谁?若是女儿,便叫明玥,如明月般皎洁;若是儿子,便叫弘,盼他能拥有宽广胸怀、远大格局,未来承担起治理天下的重任,让唐朝基业更加恢弘壮大 。”
武栀柠:“陛下,现在已有太子,难道是要……”
李治:“柠儿,待孩子降生,朕便册封你为皇后,让你和孩子都拥有至高无上的尊荣,此生无忧。”
武栀柠:“陛下,国本已立,怎可轻易更改。”
李治:“在朕心里,最属意的还是我们的孩子。”
一日李治处理完朝政,一身常服快步走入殿内,刚进门便屏退了宫人,径直走到榻边坐下,小心翼翼地握住她的手,掌心带着微凉的寒气,却在触到她肌肤的瞬间渐渐暖了起来。“今日身子可有不适?太医说你这几日该多吃些新鲜蔬果,朕让人从江南快马送来了新摘的荔枝,你尝尝?”他说着,便拿起一颗晶莹剔透的荔枝,细细剥去壳,又用银签挑去果核,才递到她嘴边。
武栀柠张口吃下,清甜的汁水在舌尖散开。
武栀柠:“陛下待我如此,臣妾惶恐。只是废后之事刚过,朝野非议未平,如今又提及立后与太子之事,恐怕又会引来风波。”
李治:“柠儿无需担忧。朕为天子,岂容他人左右朕的心意?王皇后失德被废,后位空悬,你是朕心中挚爱,又身怀龙裔,本就是皇后的不二人选。至于太子……李忠本就非嫡非长,不过是当初长孙无忌等人一力促成,朕早有废立之意。待我们的孩子降生,嫡子身份名正言顺,这太子之位,自然该归他。”
这时,殿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武媚娘端着一碗亲手炖的血燕走了进来,脸上依旧带着温婉的笑意:“陛下,姐姐,臣妾炖了些血燕,姐姐安胎辛苦,正好补补身子。”
李治对武媚娘的出现并未在意,又转头对武栀柠道:“媚娘心思细腻,有她帮衬着打理后宫,你也能更安心养胎。”
武栀柠接过羹碗,对武媚娘浅浅一笑:“有劳妹妹了。”
武媚娘笑着应了,又说了几句关心的话,便识趣地退了出去。殿门关上的瞬间,她脸上的笑意渐渐淡去,指尖微微蜷缩。她看着宣徽殿紧闭的大门,眼中闪过一丝不甘与隐忍,她助陛下扳倒王皇后和萧淑妃,本以为能换来更多的信任与权柄,却没想到,姐姐竟会以怀孕之势,彻底占据李治的心,甚至即将登上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