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李治11-《综影视:女主她不走剧情》

  夜色如墨,立政殿的烛火却亮得温柔。武媚娘早已梳洗停当,一身玫红色宫装衬得她愈发妩媚,见李治进来,立刻起身行礼:“陛下。”

  “免礼。”李治目光扫过殿内精致的陈设,却总觉得少了宣徽殿里那股安心的暖意。

  武媚娘端来一盏温茶,小心翼翼递到他面前:“陛下连日操劳,又要陪着姐姐安胎,定是累极了。这是臣妾炖的安神茶,陛下尝尝。”

  李治接过茶盏,却没喝,只是望着她道:“媚娘,柠儿性子纯善,你往后要多照看她。待她生产之后,朕定会论功行赏。”

  武媚娘捧着茶盘的手指微微收紧,指尖泛白,脸上却依旧带着温顺的笑意:“陛下说笑了,姐姐是臣妾的亲姐姐,照料她本就是臣妾的本分。只要姐姐能平安生下皇子公主,臣妾便心满意足了。”

  李治心中终究记挂着武栀柠,喝了两口茶便起身:“夜深了,你早些歇息。朕……还是回宣徽殿守着柠儿。”

  武媚娘脸上的笑意僵了一瞬,随即又恢复如常:“陛下慢走,臣妾送您。”她亲自送李治到殿门口,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廊下的宫灯将她的影子拉得长长的,眸底的温顺渐渐被冷意取代。她抬手抚上自己的发髻,那里还插着李治昔日赏的玉簪,可如今,他的心思全在那个怀了三胞胎的姐姐身上。

  而宣徽殿内,武栀柠并未睡着。听着宫人回报“陛下回来了”。她唇边泛起一抹笑意,轻轻拍着小腹:“孩子们,父皇舍不得我们呢。”腹间的胎动愈发清晰,像是在回应她的话。她知道,李治的心永远在她这里,可媚娘毕竟是她的妹妹,她不能让李治寒了媚娘的心,更不能让后宫再起波澜,毕竟,现在还需要一个安稳的后宫。

  显庆元年春

  宣徽殿外的海棠开得正盛,殿内却弥漫着紧张肃穆的气息。武栀柠已怀胎九月,宫缩的剧痛让她额角布满冷汗,指节死死攥着锦被,下唇咬出了血痕。李治守在屏风外,来回踱步,听着里面断断续续的痛呼,心揪得快要裂开,每隔片刻便高声询问:“柠儿怎么样了?太医!一定要保朕的妻儿平安!”

  “陛下,后宫产子有祖制,龙颜不可轻见血光啊!”

  李治:“朕的妻子与孩儿安危,比什么祖制都重要!”话音未落,屏风内忽然传来三声清亮的啼哭,此起彼伏,如金玉相击。紧接着,太医跌跌撞撞地冲出来,跪地高声道:“陛下!贺喜陛下!贵妃娘娘平安诞下三位小主子——两位皇子,一位公主!龙凤呈祥,天降祥瑞啊!”

  李治几乎是扑到榻边,看着武栀柠面色苍白,额上还沾着汗珠,却含笑望着身旁襁褓中的三个婴孩。李治目光在三个孩子脸上流连:长子眉目沉稳,次子眼神灵动,小公主眉眼弯弯,竟与柠儿有七分相似。

  李治:“柠儿,你受苦了。”

  武栀柠虚弱地摇头:“能为陛下诞下麟儿,臣妾甘之如饴。”

  三胞胎降生的消息如长了翅膀般传遍长安,朝野上下一片欢腾。李治当即下旨,大赦天下,减免赋税三年,举国同庆。许敬宗等朝臣趁机联名上书,恳请册立武栀柠为后,立李弘为太子。这一次,再也无人敢置喙——三胞胎的祥瑞之兆,早已堵死了所有反对的声音。

  长孙无忌闭门不出三日,再入宫时,鬓角已添了数缕白发。他跪在丹陛之下,叩首道:“陛下,贵妃娘娘诞下龙凤,乃大唐之福。臣此前愚钝,未能体察天意,恳请陛下恕罪。臣愿领衔百官,恭请陛下册立皇后,以安社稷。”

  李治望着这位从小看着自己长大的舅舅,眼底闪过复杂的情绪,终究缓缓道:“舅舅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起来吧。”

  册后大典定在三个月之后,仪式之盛大,远超历代皇后。武栀柠身着十二章纹袆衣,头戴凤冠,在文武百官的朝拜中,一步步走上太极殿的丹陛,接受李治亲授的皇后凤印。那一刻,阳光洒在她身上,凤冠上的明珠流转生辉,她不仅是后宫之主,更是大唐最受尊崇的女人。武媚娘站在宫妃之列,含笑躬身行礼,眼底却深不见底,她亲手为姐姐铺就了青云路,自己却只能在阴影中仰望。

  封后次月,李治便下旨封武栀柠生母杨氏为荣国夫人,赐诰命金册,礼仪规格等同亲王母妃。杨氏入宫谢恩时,望着凤座上容光焕发的女儿,热泪纵横:“柠儿,你和媚娘一定要互相扶持啊,她毕竟是你的亲妹妹。娘从未想过,你能走到今日这般境地。娘还以为……。”

  武栀柠起身搀扶:“母亲,我和媚娘一定会互相扶持。可这一切,皆赖陛下隆恩,但也多亏母亲教养之恩。”

  就在这时李治走了进来,坐在武栀柠身旁:“夫人德容兼备,受此殊荣实至名归。往后宫中设宴,夫人可随时入宫,与柠儿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