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双重标准-《重生赌爱》

  自从那次在教育学院宿舍楼下,亲眼目睹兰凤如何决绝地、带着一身被伤痛淬炼出的刚强,从何志明精心编织的悔恨陷阱中抽身离去。

  我和王子豪对她的观感,实实在在地发生了一场静默却深刻的转变。

  那不再是单纯的朋友间的同情与支持,更添了一份发自内心的、带着些许惊讶的敬佩。

  “真没想到……”

  回去的路上,王子豪推着行李箱,沉默了许久,才冒出这么一句。

  他摇了摇头,脸上不再是之前提起何志明时就爆发的纯粹怒气,而是混合着感慨与释然。

  “兰凤她……平时看着文文弱弱,话都不大声说,关键时刻,真够干脆的!”

  我挽着他的胳膊,心里同样波澜起伏。

  “是啊,”我轻声附和,秋风吹拂着额前的碎发,

  “她比我们想象的,都要坚强。”

  这种“刮目相看”,并非高高在上的评判,而是一种对个体内在力量的重新发现与尊重。

  我们看到了她温柔外表下,那份不容践踏的底线和尊严,那份即使心被撕碎也要亲手剜去腐肉的勇气。

  之后的日子里,我们与兰凤的相处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我们不再小心翼翼地避免提及相关话题,生怕触痛她的伤口。

  而是开始像对待任何一个经历了挫折却已然站起的同伴一样,更加自然、平等地相处。

  一次周末,我们在子豪家店铺附近逛街。

  兰凤和芝兰也来了,神色虽然还有些淡淡的落寞,但眼神已经清亮了许多。

  王子豪一边给我挑选着衣物,一边头也不抬地大声说:

  “兰凤,这件适合你!穿着显气质,比某些眼光差的人挑的东西强多了!”

  他这话意有所指,带着点笨拙的安慰和力挺。

  兰凤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他的意思,脸上掠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但很快,她微微扬起下巴,接过话头,甚至带上了一点难得的、带着自嘲的锐利:

  “那是自然,我的眼光,以后只会更好。”

  她的话引来我和芝兰会心的微笑。

  还有一次,在我们常去的那家小馆子吃饭,大家聊起未来的打算。

  芝兰叽叽喳喳地说着想当老师,王子豪嚷嚷着要赚大钱买别墅。

  轮到兰凤时,她安静地放下筷子,目光平静而坚定:“我准备考研。”

  我们都有些惊讶。

  她看着我们,微微一笑。

  那笑容里不再有依附谁的影子,而是属于她自己的、清晰的目标:

  “我想留在省城,靠自己。感情的事……暂时不想了,先把自己活明白了再说。”

  那一刻,她身上仿佛有光。

  那是一种从废墟上重新建立起来的、属于她自己的内核力量。

  我和王子豪交换了一个眼神,都在彼此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欣赏。

  “好!”王子豪率先举起倒满汽水的杯子。

  “为了兰凤考研成功!为了我们都把自己活明白!”

  “干杯!”我们都笑着举杯。

  玻璃杯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像是一种郑重的见证。

  我们见证了一个女孩如何在背叛的灰烬中,捡拾起自己的碎片,重新拼凑出一个更坚韧、更清醒的自我。

  这份“刮目相看”,源于她自身的抉择与力量,也让我们对“成长”这个词,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青春的课堂里,并非只有甜蜜的恋爱与成功的喜悦,那些痛苦的断裂与重生的勇气,同样是刻骨铭心的一课。

  而兰凤,无疑是这节课上,最让我们钦佩的同窗。

  之后,子豪自然从我嘴里知道了我对兰凤的祝福,“希望兰凤从此感情顺遂!像我们一样。”

  他搂住我的肩膀,稍微用力,“华华,你真善良,即使之前兰凤对我们产生莫名的隔阂和疏离,你还是对她那么好。我爱你的善良和真诚!”

  我扬起头,给他一个甜美的笑容,“子豪,谢谢你的爱!”

  “我们两个一定要好好的走一辈子…华。”他俯身亲吻我。

  我瘫软在他的怀里,软弱如棉。

  看着他面红耳赤,喘着粗气强忍住的原始冲动。

  我含羞带怯的问,“豪,你这样…身体没事吧?”

  他俯身抱紧我,“没事,我的身体壮得很。你不是看见了吗?”

  我害羞的看着他的裸体,继续沉浸在他的亲吻爱抚和浓情蜜意中。

  有了王子豪“正牌女友”这层毋庸置疑的身份,我像是拿到了通往他世界更深处的通行证。

  开始大大方方地、理直气壮地出现在他所有的生活轨迹里。

  其中最固定的一站,便是他家开在街角的那间早餐店。

  “王叔叔,我来啦!”

  每天清晨,当薄雾还未完全散去,街坊邻居的炊烟刚刚升起时,我清亮的声音总会准时在店门口响起。

  推开那扇带着油渍却擦得锃亮的玻璃门,扑面而来的是炸油条特有的焦香和豆浆滚沸的浓郁豆香味。

  小小的店面里已经坐了不少熟客。

  王叔叔——子豪的父亲,系着那条洗得发白的围裙,在灶台和餐桌间忙碌着,额上沁着细密的汗珠。

  看到我,他总是立刻扬起一个朴实的、带着歉意的笑容:

  “意华来啦!你说你这孩子,天天起这么早干嘛,多睡会儿!这儿有我们呢!”

  他一边说着,一边手脚麻利地将刚炸好的油条捞进沥油筐。

  “我睡不着嘛,过来活动活动。”

  我笑着应道,自然地拿起抹布,开始擦拭稍微空出来的桌面,将客人用过的碗筷收到后厨的盆里。

  这时,王子豪正端着巨大的豆浆桶从后厨出来,看到我,眼睛瞬间亮起来,嘴角控制不住地上扬。

  他总会立刻放下手里的活儿,几步跨到我身边,不由分说地把我手里的抹布或碗筷“抢”过去。

  “哎呀,说了这些不用你干,”他语气带着点责备,更多的是浓得化不开的疼惜。

  “油乎乎的,别弄脏你的手。你就在我身边站着,或者坐着歇会儿,看着我就行。”

  他说这话时,眼神专注,带着一种“有我在,这些粗活累活都归我”的天然担当。

  有时店里客人多,他忙得脚不沾地,收钱、找零、端豆浆、送油条,身影在狭小的空间里灵活地穿梭。

  但目光总会时不时地落在我身上,确认我安好地待在他的视线范围内,然后递给我一个安抚的、带着点小得意的眼神。

  王叔叔看着他儿子这副模样,总是无奈地摇摇头,眼角的笑纹却更深了。

  他偶尔会趁王子豪去后厨的间隙,小声对我说:

  “子豪这小子,从小毛手毛脚的,现在可算是知道疼人了。意华,你多担待他。”

  我笑着点头,心里像被店里的豆浆蒸汽熏过一样,暖融融的。

  我会找些轻省的活儿,比如把消毒柜里的碗筷摆放整齐,或者帮王叔叔递个调料瓶。

  更多的时候,是站在柜台边,听着街坊邻居用带着本地口音的方言闲聊。

  看着王子豪在烟火气中为他家的生意忙碌,挺拔的身影带着一种踏实可靠的光芒。

  这就是我们的清晨,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只有豆浆油条的热气腾腾;

  没有海誓山盟的言语,只有一句“你在我身边看着我就行”的朴实守护。

  这种融入彼此生活细枝末节的陪伴,比任何情话都更能让我感受到“在一起”的真实与笃定。

  我知道,我正一步步,稳稳地走进他的生活,也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晚上九点的钟声,像一声温柔的门禁铃,回荡在我们的小城。

  无论之前是在河边散步,还是在夜市流连,王子豪总会在这个时间点,分秒不差地把我送到家楼下。

  这几乎成了一条铁律,一种无声的承诺。

  橙黄的路灯将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在静谧的巷口作最后的缠绵。

  他牵着我的手,直到单元门口才松开,然后看着我走上几步台阶,仿佛完成某种交接仪式。

  大多数时候,家里的窗户还亮着灯。

  听到动静,母亲会打开门,父亲则站在她身后,两人脸上是如出一辙的、混合着无奈与纵容的笑意。

  “子豪,辛苦啦!又这么准时。”母亲总是这句话开场白,“进来喝口茶,歇歇脚吧?”

  每到这时,王子豪就像被推上舞台的腼腆演员,手脚都有些不知该往哪里放。

  他下意识地挺直腰板,脸上迅速升温,泛起清晰可见的红晕,连连摆手,语气带着一种近乎发誓的郑重:

  “不了,不了,叔叔阿姨!太晚了,不打扰你们休息!我这就回去了!”

  他顿了顿,目光飞快地扫过我,然后更加认真地看着我父母,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

  “放心吧,华华跟着我,很安全!”

  那句“很安全”,他说得格外用力,尾音微微发颤。

  那层未尽的言外之意,像透明的水汽弥漫在夜晚的空气里——

  他在用他全部的诚恳向我父母保证:

  你们的女儿,被我小心翼翼地珍视着,呵护着,她的一切都完好如初,如同你们交付到我手中时一样。

  这份笨拙又无比真诚的“安全声明”,配上他爆红的脸颊和无处安放的视线,常常让我忍俊不禁,心里却软得一塌糊涂。

  我想,父母正是出于对他这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正直和责任感多年来的了解,以及对他纯粹品性的喜爱,才会如此“开明”地默许了我们这段在旁人看来或许“过早”的恋情。

  他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两个孩子的互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