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家的城堡-《重生赌爱》

  家族信托的设立,像为这个家安装了一个稳定而精密的导航系统。

  它并非冷冰冰的条款,而是凝聚了全家共识与期望的“家规”具象化。

  我们聘请了专业的法律和财务团队,仔细斟酌每一条款:确保子豪和我的七个孩子、子晴的两个孩子,在未来接受高等教育、初次创业、或遭遇重大疾病时,都能获得公平且有力的支持;

  同时也设定,年满二十五岁并完成一定社会历练后,方可逐步接触部分本金,以期财富能真正服务于他们的成长与梦想,而非催生惰性。

  这个过程,也让子豪的角色发生了微妙的转变。

  他在单位里本就以沉稳干练着称,如今,在处理家族事务、与专业人士沟通时,那份大局观和决策力更是与日俱增。

  他不再是那个仅仅听从我“先知”建议的丈夫,而是成为了家族蓝图共同的规划者和掌舵人。

  我们常常在夜晚,孩子们睡下后,泡一壶清茶,对着复杂的规划图低声讨论。

  那种并肩作战、为家族未来深谋远虑的感觉,让我们的感情在柴米油盐之外,有了更坚实的基石。

  我的生活重心,则在“母亲”与“家族资产管理人”之间找到了平衡。

  身体的疲惫感在精心的调理和家人的呵护下逐渐好转。

  我并未完全脱离社会,利用照看孩子的间隙,我系统学习了资产配置和宏观经济,将“先知”的优势与扎实的知识结合起来,使我们的投资布局更加科学、抗风险能力更强。

  我还发起了一个小型的“家族读书会”,每月一次,邀请子豪、子晴,甚至渐渐长大的孩子们一起,阅读经济、历史、人物传记类的书籍,然后交流心得。

  我希望,财富传承的不仅是资产,更是眼光、智慧和正确的价值观。

  子晴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有了家族信托作为后盾,她眉宇间常年萦绕的不安与焦虑渐渐散去。

  她开始更积极地提升自己,报读了设计课程,甚至利用我们名下一个小铺面,尝试开了一家小小的花艺工作室。

  看着她重新焕发活力,为了自己的小事业奔波却眼神明亮,我们所有人都为她高兴。

  她的两个孩子,在我们的大家庭里,与我的七个孩子一起,享受着无差别的爱与资源,性格开朗而自信。

  时光荏苒,几年弹指而过。

  双胞胎儿子已经到了狗都嫌的年纪,精力旺盛,对世界充满好奇。

  他们会在周末跟着子豪去“巡视”产业,虽然听不懂复杂的规划,但子豪会指着那片日益繁华的新区,告诉他们:

  “这里,是妈妈在很多年前,就像发现宝藏一样选中的。”

  孩子们眼中会流露出对母亲的崇拜。

  这潜移默化的影响,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量。

  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悄然来临。

  我之前布局购入的、位于未来城市副中心核心区域的一片大型商业用地。

  因为一项突如其来的重大政策利好,价值呈几何级数飙升,吸引了众多顶级开发商的关注。

  面对这天降的巨额财富和纷至沓来的合作意向,全家人都有些不知所措。

  关键时刻,是家族信托的框架和我们平日“读书会”的积淀发挥了作用。

  我们没有急于套现,而是召开了正式的家庭会议,连年纪稍长的子晴的孩子也列席旁听。

  “这块地,是机遇,也是考验。”

  子豪率先定调,他如今已颇具家主风范。

  “是选择一次性获利了结,还是我们自己做长期的运营商,打造属于我们家族的标志性项目?”

  我补充道:“我倾向于后者。一次性变现固然轻松,但钱总会花完。如果我们能借此机会,打造一个集商业、文化、社区服务于一体的综合体,不仅能带来持续百年的现金流,更能树立我们家族的品牌,为社会创造价值,这才是真正的传承。”

  子晴也鼓起勇气发言:“我……我觉得嫂子的想法很好。我的花艺工作室虽然小,但让我明白,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