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班会课,张老师站在讲台前,目光温和地扫过全班同学,最后如同被无形的丝线牵引般,准确无误地落在了我的身上。
那眼神里带着熟悉的赞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同学们,”张老师清了清嗓子,声音清晰地说道,“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家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老师准备开始进行家访。第一个家访的同学是——”
我的心跳微微加速,尽管早有预料,但当历史与现实重叠的这一刻,感受依旧奇妙。
“——谢意华同学。”
果然。和上一世一模一样。
教室里响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同学们的目光齐刷刷地看向我,有羡慕,有好奇。
王子豪转过头,黑亮的眼睛里带着纯粹的、为我感到高兴的光芒。
我站起身,像上一世那样,乖巧地应道:“好的,张老师,欢迎您来我家。”
但我的内心,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单纯因为老师青睐而雀跃的小女孩。
我知道,这次家访,绝不仅仅是老师了解学生那么简单。
这是我向老师展示家庭变化、为母亲争取更多可能性的一个重要机会,甚至……可能是改变某些事情走向的契机。
张老师对我温和地笑了笑:“那就定在明天傍晚,意华放学的时候等老师一起回家。”
“好的,张老师!”我用力点头,心里已经开始飞速盘算起来。
放学路上,芝兰和王子豪围在我身边。
“谢意华,张老师第一个就去你家,肯定是觉得你最优秀!”王子豪兴奋地说。
芝兰也小声附和:“嗯,华华学习好,当学习委员也认真。”
我看着他们,心里那个模糊的计划渐渐清晰。
我停下脚步,看着他们两个,表情认真起来:“子豪,张老师来家访,我想……请你帮个忙。”
“什么忙?你说!”王子豪立刻拍胸脯。
芝兰也专注地看着我。
“我想让张老师看看,我们家的泡菜,还有我们‘帮妈妈小分队’的努力。”
我压低声音,“周三晚上,你们能‘刚好’来我家送点东西,或者问作业吗?不用待很久,就让老师知道,我们不仅仅是在学习,也在用实际行动帮家里分担,而且我们合作得很好。”
王子豪眼睛一亮,立刻明白了我的“战略意图”:“没问题!包在我身上!我到时候就去问一道‘很难’的数学题!”
芝兰想了想,也坚定地点点头:“我……我可以把洗好的菜送过去。” 这是芝兰第一次想到加入我们小分队最能体现价值的方式。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我心里有了底。
回到家,我把家访的消息告诉了父母。
母亲显得有些紧张,下意识地看了看虽然崭新但依旧简朴的家:“张老师要来啊……这,咱家也没什么好招待的。”
父亲则比较镇定:“老师来了解情况是好事,咱们平常什么样就什么样,不用特意准备。”
“妈,”我拉住母亲的手,给她打气,“您忘了咱们家现在多好吗?雪白的墙,漂亮的窗帘,还有您做的那么好吃的泡菜!张老师来了,正好让她尝尝鲜!而且……”
我眨眨眼,“说不定老师会觉得您特别能干呢!”
母亲被我这么一说,紧张的情绪缓和了不少,也笑了起来:“你这孩子,就会哄妈开心。”
周二下午放学,我带着张老师来到我家。
母亲特意把家里又收拾了一遍,桌上摆上了洗干净的水果和一碟精心准备的、颜色鲜亮的泡菜拼盘(萝卜、黄瓜、白菜帮子,点缀着红辣椒和白芝麻)。
张老师她进门后,脸上立刻露出了和所有第一次来我家的人一样的惊讶表情。
“哎呀,谢师傅,谢妈妈,你们家收拾得真亮堂!这墙面,这家具,真不错!”
张老师由衷地赞叹,目光在屋里扫视了一圈,最后落在那些细节上——贴了红纸“谢”字的泡菜罐,崭新的窗帘,无不显示着这家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父母热情地请张老师坐下。谈话自然从我的学习开始,张老师对我赞不绝口。
“意华同学难怪这么优秀,原来是有如此出色的父母亲。”张老师喝了一口母亲递给她的茶水,继续说道:“意华同学的成绩每次测验都是双百分,虽说已经是重读一年级,但这也太难得了。”
父亲和母亲听着张老师的话,含笑连连点头,就像在课堂上认真听课的学生。
“老师过奖了,都是老师教的好,华华也没有懈怠学习罢了。”父亲意味深长的看了我一眼,仿佛再说:不许骄傲哦!
我抿唇偷笑,我就是骄傲自满了,也能把成绩搞好,用父亲的口头禅来说:“老谢家的基因优秀!”
“听意华同学说谢师傅是画图纸的工程师?还是同济大学毕业的呢!那可是矿里挖过来的高级人才!了不起了不起!”张老师满含敬意的望着我父亲。
就在话题快要转向了解家庭情况时,门外适时地响起了王子豪响亮的声音。
“谢意华!我有一道题不会,能问你吗?”
他拿着作业本, “恰好”出现在门口,看到张老师,立刻露出“惊讶”而礼貌的表情:“张老师好!我不知道您在……”
“没关系,子豪同学,进来吧。”张老师和蔼地说。
王子豪进来后,很“自然”地看到了桌上的泡菜,立刻开始发挥他从何志明那里新学的的技能:“张老师,您尝尝谢意华妈妈做的泡菜吧!可好吃了!我们好多人都
那眼神里带着熟悉的赞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同学们,”张老师清了清嗓子,声音清晰地说道,“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家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老师准备开始进行家访。第一个家访的同学是——”
我的心跳微微加速,尽管早有预料,但当历史与现实重叠的这一刻,感受依旧奇妙。
“——谢意华同学。”
果然。和上一世一模一样。
教室里响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同学们的目光齐刷刷地看向我,有羡慕,有好奇。
王子豪转过头,黑亮的眼睛里带着纯粹的、为我感到高兴的光芒。
我站起身,像上一世那样,乖巧地应道:“好的,张老师,欢迎您来我家。”
但我的内心,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单纯因为老师青睐而雀跃的小女孩。
我知道,这次家访,绝不仅仅是老师了解学生那么简单。
这是我向老师展示家庭变化、为母亲争取更多可能性的一个重要机会,甚至……可能是改变某些事情走向的契机。
张老师对我温和地笑了笑:“那就定在明天傍晚,意华放学的时候等老师一起回家。”
“好的,张老师!”我用力点头,心里已经开始飞速盘算起来。
放学路上,芝兰和王子豪围在我身边。
“谢意华,张老师第一个就去你家,肯定是觉得你最优秀!”王子豪兴奋地说。
芝兰也小声附和:“嗯,华华学习好,当学习委员也认真。”
我看着他们,心里那个模糊的计划渐渐清晰。
我停下脚步,看着他们两个,表情认真起来:“子豪,张老师来家访,我想……请你帮个忙。”
“什么忙?你说!”王子豪立刻拍胸脯。
芝兰也专注地看着我。
“我想让张老师看看,我们家的泡菜,还有我们‘帮妈妈小分队’的努力。”
我压低声音,“周三晚上,你们能‘刚好’来我家送点东西,或者问作业吗?不用待很久,就让老师知道,我们不仅仅是在学习,也在用实际行动帮家里分担,而且我们合作得很好。”
王子豪眼睛一亮,立刻明白了我的“战略意图”:“没问题!包在我身上!我到时候就去问一道‘很难’的数学题!”
芝兰想了想,也坚定地点点头:“我……我可以把洗好的菜送过去。” 这是芝兰第一次想到加入我们小分队最能体现价值的方式。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我心里有了底。
回到家,我把家访的消息告诉了父母。
母亲显得有些紧张,下意识地看了看虽然崭新但依旧简朴的家:“张老师要来啊……这,咱家也没什么好招待的。”
父亲则比较镇定:“老师来了解情况是好事,咱们平常什么样就什么样,不用特意准备。”
“妈,”我拉住母亲的手,给她打气,“您忘了咱们家现在多好吗?雪白的墙,漂亮的窗帘,还有您做的那么好吃的泡菜!张老师来了,正好让她尝尝鲜!而且……”
我眨眨眼,“说不定老师会觉得您特别能干呢!”
母亲被我这么一说,紧张的情绪缓和了不少,也笑了起来:“你这孩子,就会哄妈开心。”
周二下午放学,我带着张老师来到我家。
母亲特意把家里又收拾了一遍,桌上摆上了洗干净的水果和一碟精心准备的、颜色鲜亮的泡菜拼盘(萝卜、黄瓜、白菜帮子,点缀着红辣椒和白芝麻)。
张老师她进门后,脸上立刻露出了和所有第一次来我家的人一样的惊讶表情。
“哎呀,谢师傅,谢妈妈,你们家收拾得真亮堂!这墙面,这家具,真不错!”
张老师由衷地赞叹,目光在屋里扫视了一圈,最后落在那些细节上——贴了红纸“谢”字的泡菜罐,崭新的窗帘,无不显示着这家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父母热情地请张老师坐下。谈话自然从我的学习开始,张老师对我赞不绝口。
“意华同学难怪这么优秀,原来是有如此出色的父母亲。”张老师喝了一口母亲递给她的茶水,继续说道:“意华同学的成绩每次测验都是双百分,虽说已经是重读一年级,但这也太难得了。”
父亲和母亲听着张老师的话,含笑连连点头,就像在课堂上认真听课的学生。
“老师过奖了,都是老师教的好,华华也没有懈怠学习罢了。”父亲意味深长的看了我一眼,仿佛再说:不许骄傲哦!
我抿唇偷笑,我就是骄傲自满了,也能把成绩搞好,用父亲的口头禅来说:“老谢家的基因优秀!”
“听意华同学说谢师傅是画图纸的工程师?还是同济大学毕业的呢!那可是矿里挖过来的高级人才!了不起了不起!”张老师满含敬意的望着我父亲。
就在话题快要转向了解家庭情况时,门外适时地响起了王子豪响亮的声音。
“谢意华!我有一道题不会,能问你吗?”
他拿着作业本, “恰好”出现在门口,看到张老师,立刻露出“惊讶”而礼貌的表情:“张老师好!我不知道您在……”
“没关系,子豪同学,进来吧。”张老师和蔼地说。
王子豪进来后,很“自然”地看到了桌上的泡菜,立刻开始发挥他从何志明那里新学的的技能:“张老师,您尝尝谢意华妈妈做的泡菜吧!可好吃了!我们好多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