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骑兵连孙德胜-《抗战:从傻子兵到亮剑战神!》

  为了帮这位老战友出口气,以丁伟这种不做亏本买卖的性格,也是挣扎了好久,才下决心把骑兵营送给李云龙。

  不过有个条件——李云龙不能再去打独狼突击队的主意。

  可没想到,李云龙刚调回部队,就拉着新一团的酒来请丁伟喝,最后硬生生把突击队要了回去。

  这下,丁伟也不客气了,决定骑兵营归自己,谁也别想再动。

  谁能想到,李云龙竟像猎犬一样嗅到了风声,动作之快,连丁伟都措手不及。

  等丁伟带着两个营赶到万家镇时,早已人去楼空,李云龙早就带着战利品,牵着马匹回了他的独立团。

  “团长,咱们这回可真是白跑一趟!”

  “这王八蛋李云龙,肯定又是擅自行动。不然怎么可能抢在我前头?他新一团现在电话都有了,打起仗来连个招呼都不打。我看他就是欠收拾,最好回被服厂去绣花。”

  骂完,丁伟冲副团长一挥手:“走,咱们现在就去他独立团,我倒要看看,他李云龙得意成什么样。”

  “团长,咱们这一去,老李能给咱们一口汤喝吗?”

  “你这脑子倒是开窍了。没错,老子就是冲他那骑兵营去的。你放心,他李云龙迟早有求到我的时候。”

  李云龙带着一营刚回到驻地,马匹也刚安排下去,就有战士跑来报告:“团长,丁团长来了。”

  李云龙哈哈一笑:“我说他丁伟会来,这不就来了。”

  张大彪问:“团长,丁团长来咱独立团干啥?”

  李云龙撇嘴:“还能干啥?眼馋老子的骑兵营呗。”

  二营长沈泉也是个老资格,和张大彪同年参军,笑着打趣:“大彪,丁团长这是没捞着好处,气冲冲来找咱团长算账呢。”

  张大彪咧嘴一笑:“想从团长嘴里抢肉吃?这种人估计还没出生呢。”

  几人正说着,丁伟已经大步迈进团部,一进门就嚷嚷:“李云龙!李云龙!你小子给我出来说话。”

  李云龙斜眼看着他:“我说老丁,你来我这地盘,还敢这么横?”

  丁伟没好气:“别装了,你小子明明知道万家镇那块肥肉是我先盯上的,你倒好,偷偷摸摸就下手了,你这是讲理的干法吗?”

  “哈哈哈哈——”

  “我说老丁啊,你这话就不地道了。照你这么说,那日军天皇也是我先盯上的,哪天你要真把他干掉了,我还不得找你拼命?”

  丁伟怒道:“李云龙,你小子别胡搅蛮缠。你一个独立团还想打天皇的主意,这不是吹牛吗?少废话,见者有份,你骑兵营得分我一半。”

  “张大彪!”

  “到!”

  “送客!”

  “是!”

  丁伟沉默了一会儿,缓缓开口:“行,我就要一个骑兵连。”

  李云龙啐了一口:“你空口白牙,老丁你也别白费劲了,进了老子嘴的肉,谁也别想再拿走。”

  丁伟心里清楚得很,想从李云龙这种铁公鸡嘴里抠出点东西,靠嘴皮子根本不可能。

  他稍一思索,继续说道:“老李,你骑兵营马是有了,可你缺一个骑兵教头。没有教头,你的骑兵就是个摆设,根本打不了仗。巧了,我那儿正好有个步兵,叫孙德胜,以前在石友三那儿干过骑兵连连长,完全可以胜任。”

  李云龙听得出,丁伟说的确实是实话。但他也明白,这老丁明显是借机来“敲”自己一笔。

  李云龙直截了当地问:“你别兜圈子,老子要孙德胜,你说怎么换?”

  “一个骑兵连。”

  “老丁,你胃口是不是太大了?”

  丁伟不紧不慢地说:“你也不是傻子,我只要一个骑兵连,这还嫌多?你一个独立团就想搞个骑兵营,你以为旅部能答应?旅部自己都还没骑兵连呢!等风声传到旅长耳朵里,他问你要骑兵营,你是给还是不给?他最多给你留一个连。与其到时候被旅长拿走,不如直接给我,我还能搭个骑兵连连长孙德胜。这笔账,你怎么都不亏。”

  “再说,你带突击队走的时候,还欠我一批装备!”

  李云龙沉思片刻,忽然大笑:“好,咱俩也是四方面军的老战友了,就冲这份交情,你再添五挺歪把子,那骑兵连你就能带走。”

  丁伟大骂:“李云龙,你就不怕撑死?”

  李云龙咧嘴笑:“放心,老子胃口好得很!”

  “你还欠我装备!”

  “那个以后再说,我团底子薄,不像你新一团那么阔气,等我有了就还你。”

  丁伟最终骂骂咧咧地走了,可心里却有几分满意。

  能从李云龙嘴里撬下一个骑兵连,已经远超预期。

  李云龙则越想越高兴。

  虽然他原本的骑兵营被丁伟和旅长各分走一个连,但随着孙德胜的到来,独立团的骑兵连很快就能训练成军。

  到时候,独立团的战斗力和排面,将迎来一个质的飞跃……

  若说《亮剑》里王风最敬佩的是谁,表面上看是主角李云龙,可真要深究起来,王风最敬佩的人,只有一人——骑兵连连长孙德胜。

  孙德胜命途多舛。

  十二岁那年,父母相继离世,他流落街头,靠乞讨为生,差点饿死在路边。

  是军阀石友三救了他一命。

  从那以后,他誓死效忠,只为报答这份恩情。

  他没有读过什么书,是个地道的粗人,脾气暴躁,常常对手下的士兵动粗,身材普通,瘦削干瘪,长相平平。

  他不懂高深的道理,只知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谁帮过他,他就拼命报答;谁与他为敌,他就死战到底。

  就是这样一个人,出身卑微,命运坎坷,貌不惊人,却曾立下一句,用一生去践行的誓言。

  既然穿上了军装,就要当一个不怕死的军人。

  国家有难,我们不上,谁来上?

  我虽然受过石友三的恩情,但这次他竟要我做汉奸?

  我孙德胜绝不答应!

  他虽命运多舛,却意志如铁,像一座山,任凭风雨吹打,始终屹立不倒。

  他虽然脾气不好,也管教士兵严厉,但从不为私利,所作所为,皆为抗战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