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听清楚了吗?”
“清楚!”
事实正如王风所料,这支离开平安县城的日军,正是山崎大队。
带队的山崎治平性格高傲,眼里容不得别人。
在晋西北正面战场,他曾横扫一片,如今深入敌后,根本没把这支衣衫褴褛的队伍当回事。
此人是个硬骨头,战术风格激进。
虽然只带了一个大队的兵力,却像一个师团那样大胆推进。
“三天之内找到八路军主力,与之决战,并将其歼灭。”
这是山崎治平定下的目标。
为了实现这个在他看来轻而易举的伟大计划,他带着队伍一路横冲直撞,在八路军太行山根据地一带肆意行动。
这种军事行动,稍懂军事的人都知道,是极其冒险的。
山崎治平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这所学校,没有硬关系根本进不去,只有陆军士官学校前5%的顶尖学员才有资格报考。
陆士毕业的军官,在战争时期如果没有特别的机遇,能爬到大佐已经算是极限了。
但陆军大学的毕业生就不同了,只要能打出战功,将来至少能混到将军级别。
山崎治平的学历,在整个日军中都极为罕见,怎么可能不懂孤军深入是兵家大忌?
可他已经三十出头,从陆军大学毕业后,至今仍只是个少佐。
这在他看来,简直是种耻辱。
按他的设想,现在至少也该是个少将了。
少将当然不是他的最终目标,他的许多同期同学早已升任少将。
可恨的是,山崎始终没有遇到合适的机会施展才华。
如今被调到敌后战场,若只是按部就班地执行上级命令,那战功更遥不可及。
所以,山崎治平决定主动出击。
他有魄力,有眼光,也有能力,准备在敌后干出一番名堂,既为天皇效力,也为自己的仕途铺路。
只是这次行动太过仓促,准备明显不足。
他仅凭情报部门提供的粗略情报,判断出八路军根据地和主力的大致方向,就匆匆带队出发。
副官觉得这样的行动太草率。
山崎却不以为然。
他认为,侵华战争拖延至今,就是因为日军太过保守。
面对一群连像样武器都没有的武装,根本不需要那么多讲究。
别人说他是孤军深入,山崎却自比孤狼入羊群。
羊再多,只要一头狼杀进去,照样能让整个羊群大乱。
可惜他太狂妄了,根本不知道,八路军不是绵羊,而是群狼。
猛虎再强,面对狼群也只能退避。
一旦轻敌冒进,结局只有一个——覆灭。
山崎大队离开平安县城后,便一路快速行军。
若有人看到,恐怕会以为他们有重要任务。
实际上,山崎根本不清楚八路军主力的具体位置。
他在正面战场虽勇猛,但对敌后环境一无所知。
他只是听说,这里有一处处八路军设立的根据地,经常设伏袭击日军。
在山崎治平的眼中,那支队伍根本不算正规军。
他们装备落后,只能靠游击战术与皇军周旋,兵员大多由百姓拼凑而成,战斗力薄弱得令人失望。
这次山崎大队被调往敌后,他原本打算来一场痛快的大战。
小打小闹不是他的风格,那样只会损害山崎大队的名声。
既然要打仗,就要打出气势,打出威名。
他带领的大队,正朝着他推测的八路军主力方向前进。
在那张标满日语的地图上,山崎大队用铅笔画出了一条笔直的行军路线。
那是他设想的理想进攻线,终点的几个黑点,正是他推测的八路军主力所在。
他在脑海中描绘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战斗。
敌军数倍于己,向他发起猛攻,而他沉着应战,给予敌军沉重打击。
仅凭五百兵力,便横扫整个晋西北的八路军主力。
然而,现实并不如想象那般如意。
山崎的侦察兵首先出了差错。
部队急行了十多公里,却仍在荒山野岭中打转。
侦察兵一头冷汗地拿出地图,才发现队伍的行进方向偏了几度。
这看似微小的误差,让山崎大队走了十几公里后,距离目标已相差数公里。
前方又是连绵大山,若想再回到目标点,至少得多绕几十公里。
山崎治平气得当场给了那个侦察兵几个耳光。
正当他怒火中烧时,另一名侦察兵带回消息,说不远处发现了一条河流,两岸有村庄。
其实,此时山崎大队已经接近八路军太行山根据地的核心区域。
他们到达的地方叫小牛村,那条河是沁河。
小牛村人口不少,因为靠近根据地,村民们过得安心。
他们相信八路军能保护他们,认为鬼子再怎么嚣张,也不敢深入到这里来。
但他们这次想错了。
山崎大队这支五百人的队伍,竟然真的敢孤军深入。
与此同时,突击队派出的侦查员许敬友,也发现了小牛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回来时脸色发白,“三哥,出事了,鬼子发现了一个村子,里面有好多老百姓。看样子,他们是冲着村子去的,要扫荡。”
王风脸色一沉,“准备战斗,所有人分散到各个制高点,用火力骚扰山崎大队,必须把他们从村子的方向引开。”
“明白!”
突击队成员悄然向四周高地推进时,山崎治平果然下令,朝小牛村进发。
一路上连一个八路军的影子都没见着,山崎治平心头早已积满怒火。
现在,他需要一个出口。
小牛村成了这个出口。
山崎有军人的冷血,却无半点对生命的怜悯。
他连自己的命都不珍惜,自然也不会在意别人的生死。
命令下达后,他骑在马上,一遍遍擦拭着那把佐官刀。
他钟爱这把刀,这是华北最高司令官冈村宁次亲赠之物。
当初接到这把刀时,他激动得浑身热血沸腾。
他发誓不负这把象征荣誉的刀。
在他看来,军刀除了用来指挥,就是用来饮血。
杀一人为罪,屠万人为雄。
每一位成功的将领,都是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
没有冷酷和残忍,就别想赢得战争。
这一次,他决定从小牛村开始。
他要让敌人在他的刀锋下颤抖,要在他的炮火中让敌人哀嚎。
他要用屠杀,告诉敌后根据地的八路军——山崎治平来了,山崎大队来了。
“清楚!”
事实正如王风所料,这支离开平安县城的日军,正是山崎大队。
带队的山崎治平性格高傲,眼里容不得别人。
在晋西北正面战场,他曾横扫一片,如今深入敌后,根本没把这支衣衫褴褛的队伍当回事。
此人是个硬骨头,战术风格激进。
虽然只带了一个大队的兵力,却像一个师团那样大胆推进。
“三天之内找到八路军主力,与之决战,并将其歼灭。”
这是山崎治平定下的目标。
为了实现这个在他看来轻而易举的伟大计划,他带着队伍一路横冲直撞,在八路军太行山根据地一带肆意行动。
这种军事行动,稍懂军事的人都知道,是极其冒险的。
山崎治平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这所学校,没有硬关系根本进不去,只有陆军士官学校前5%的顶尖学员才有资格报考。
陆士毕业的军官,在战争时期如果没有特别的机遇,能爬到大佐已经算是极限了。
但陆军大学的毕业生就不同了,只要能打出战功,将来至少能混到将军级别。
山崎治平的学历,在整个日军中都极为罕见,怎么可能不懂孤军深入是兵家大忌?
可他已经三十出头,从陆军大学毕业后,至今仍只是个少佐。
这在他看来,简直是种耻辱。
按他的设想,现在至少也该是个少将了。
少将当然不是他的最终目标,他的许多同期同学早已升任少将。
可恨的是,山崎始终没有遇到合适的机会施展才华。
如今被调到敌后战场,若只是按部就班地执行上级命令,那战功更遥不可及。
所以,山崎治平决定主动出击。
他有魄力,有眼光,也有能力,准备在敌后干出一番名堂,既为天皇效力,也为自己的仕途铺路。
只是这次行动太过仓促,准备明显不足。
他仅凭情报部门提供的粗略情报,判断出八路军根据地和主力的大致方向,就匆匆带队出发。
副官觉得这样的行动太草率。
山崎却不以为然。
他认为,侵华战争拖延至今,就是因为日军太过保守。
面对一群连像样武器都没有的武装,根本不需要那么多讲究。
别人说他是孤军深入,山崎却自比孤狼入羊群。
羊再多,只要一头狼杀进去,照样能让整个羊群大乱。
可惜他太狂妄了,根本不知道,八路军不是绵羊,而是群狼。
猛虎再强,面对狼群也只能退避。
一旦轻敌冒进,结局只有一个——覆灭。
山崎大队离开平安县城后,便一路快速行军。
若有人看到,恐怕会以为他们有重要任务。
实际上,山崎根本不清楚八路军主力的具体位置。
他在正面战场虽勇猛,但对敌后环境一无所知。
他只是听说,这里有一处处八路军设立的根据地,经常设伏袭击日军。
在山崎治平的眼中,那支队伍根本不算正规军。
他们装备落后,只能靠游击战术与皇军周旋,兵员大多由百姓拼凑而成,战斗力薄弱得令人失望。
这次山崎大队被调往敌后,他原本打算来一场痛快的大战。
小打小闹不是他的风格,那样只会损害山崎大队的名声。
既然要打仗,就要打出气势,打出威名。
他带领的大队,正朝着他推测的八路军主力方向前进。
在那张标满日语的地图上,山崎大队用铅笔画出了一条笔直的行军路线。
那是他设想的理想进攻线,终点的几个黑点,正是他推测的八路军主力所在。
他在脑海中描绘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战斗。
敌军数倍于己,向他发起猛攻,而他沉着应战,给予敌军沉重打击。
仅凭五百兵力,便横扫整个晋西北的八路军主力。
然而,现实并不如想象那般如意。
山崎的侦察兵首先出了差错。
部队急行了十多公里,却仍在荒山野岭中打转。
侦察兵一头冷汗地拿出地图,才发现队伍的行进方向偏了几度。
这看似微小的误差,让山崎大队走了十几公里后,距离目标已相差数公里。
前方又是连绵大山,若想再回到目标点,至少得多绕几十公里。
山崎治平气得当场给了那个侦察兵几个耳光。
正当他怒火中烧时,另一名侦察兵带回消息,说不远处发现了一条河流,两岸有村庄。
其实,此时山崎大队已经接近八路军太行山根据地的核心区域。
他们到达的地方叫小牛村,那条河是沁河。
小牛村人口不少,因为靠近根据地,村民们过得安心。
他们相信八路军能保护他们,认为鬼子再怎么嚣张,也不敢深入到这里来。
但他们这次想错了。
山崎大队这支五百人的队伍,竟然真的敢孤军深入。
与此同时,突击队派出的侦查员许敬友,也发现了小牛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回来时脸色发白,“三哥,出事了,鬼子发现了一个村子,里面有好多老百姓。看样子,他们是冲着村子去的,要扫荡。”
王风脸色一沉,“准备战斗,所有人分散到各个制高点,用火力骚扰山崎大队,必须把他们从村子的方向引开。”
“明白!”
突击队成员悄然向四周高地推进时,山崎治平果然下令,朝小牛村进发。
一路上连一个八路军的影子都没见着,山崎治平心头早已积满怒火。
现在,他需要一个出口。
小牛村成了这个出口。
山崎有军人的冷血,却无半点对生命的怜悯。
他连自己的命都不珍惜,自然也不会在意别人的生死。
命令下达后,他骑在马上,一遍遍擦拭着那把佐官刀。
他钟爱这把刀,这是华北最高司令官冈村宁次亲赠之物。
当初接到这把刀时,他激动得浑身热血沸腾。
他发誓不负这把象征荣誉的刀。
在他看来,军刀除了用来指挥,就是用来饮血。
杀一人为罪,屠万人为雄。
每一位成功的将领,都是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
没有冷酷和残忍,就别想赢得战争。
这一次,他决定从小牛村开始。
他要让敌人在他的刀锋下颤抖,要在他的炮火中让敌人哀嚎。
他要用屠杀,告诉敌后根据地的八路军——山崎治平来了,山崎大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