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河源县主城门被轰开-《抗战:从傻子兵到亮剑战神!》

  山下的确考虑过这种潜在的风险,但局势紧迫,作为一位行事干脆的军人,他必须在信息有限的情况下迅速行动。

  当前最紧要的任务非常清楚——运输队遇袭,救援刻不容缓。

  河源县城那边,他并不觉得会有太大危险。

  敌人短时间内难以攻下城池,留守部队守住防线应无问题。

  只要自己成功解救运输队,便可与城内守军形成夹击之势,将敌彻底围歼。

  可事实很快证明,他的判断过于轻率。

  他率领部队全速开赴瑶沟支援,队伍尚未行至中途,便陷入埋伏。

  一声令下,新编第三团第二营营长邓庞指挥部队发起攻击。

  此人头脑缜密,素有谋略。

  出发前,团长王风明确指示:“你部仅半个营兵力,阻击河源方向的敌援军压力不小。任务不是歼敌,而是拖住对方,为一营歼灭运输队争取时间,也为三营进攻河源县城创造战机。”

  命令虽简,执行却难。

  邓庞一路上反复推演作战方案。

  他清楚自身处境:全营不足四百人,武器匮乏,主力火力已被调往主攻河源县城的三营。

  而日军此次出动援兵,人数必然可观,至少与己方相当,甚至更多。

  加之敌方装备精良,这场伏击战注定艰难。

  他也曾动念向王风请示战术安排,深知这位团长智谋过人。

  当年还是连长时,王风就曾带领独立连三次击退日军进攻,最后一次更是在白家村,凭借地形优势和果断突袭,逼退敌军联队。

  自那时起,邓庞便认定,这位上司几乎无所不能。

  但这次,王风只给了目标,未给具体打法。

  邓庞明白,这是有意锻炼自己。

  他曾听团长说过:“大方向由我定,可战场上瞬息万变,真正决定胜负的,是前线指挥员临机决断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打胜仗。”

  于是,他只能靠自己。

  经过一番思索,邓庞忽然有了主意。

  地雷、障碍、弹药配置、阵地布局,这些伏击必备环节当然一个都不能少。

  这些都是常规动作,并不出奇。

  单靠现有的兵力硬拼,恐怕难以阻挡急于救援运输队的日军。

  对方火力凶猛,二营若正面迎击,极可能遭受严重损失。

  邓庞陷入沉思。

  他忽然想起团长王风曾在全团大会上讲过的一段往事:三国时期,张飞仅率二十骑兵驻守长坂坡,却凭借一声怒吼逼退曹军大军。

  此事并非仅仅因其勇猛,而是智谋所致。

  张飞命士兵将树枝绑于马尾,驰骋山林之间,扬起漫天尘土,制造出千军万马埋伏的假象,令敌军不敢轻进。

  那一夜,邓庞被这个故事深深触动。

  连外表粗犷的张飞都能运筹帷幄,他为何不能一试?

  主意已定,方法却与古时迥异。

  他在布置地雷、陷阱等障碍后,将二营一半兵力,悄然分散至伏击带两侧的广阔区域。

  茂密草木遮蔽了身影,每名战士按命令拉开距离,两人之间相隔十余米。

  战前,每人必须选定至少三个不同射击位置,开战后不断轮换,打一枪换一处。

  这样一来,一名战士便似三人同时作战。

  四百人的队伍,在移动与火力交织下,宛如一个整编团压境。

  即便武器简陋,声势也足以震慑敌胆。

  战斗打响那刻,邓庞几乎笑出声。

  他心里默念:老子真是个天才。

  过去近两个月的高强度体能训练,此刻显现出惊人效果。

  频繁转移阵地对体力要求极高,若是此前,士兵根本无法支撑。

  而现在,人人如猎豹穿梭林间,动作干脆利落。

  连邓庞自己都吓了一跳,若非清楚底细,真以为身边多出了整整一个团。

  被伏击的日军瞬间乱了阵脚。

  中队长山下脸色骤变,只觉陷入重围。

  虽然对方装备一般,但从枪声分布来看,他判断至少遭遇了一个大队的兵力。

  前方队伍刚推进,便触发地雷,工兵急忙排险。

  山下眉头紧锁。

  敌人部署严密,显然早有准备。

  想要突破防线去救运输队,恐怕难上加难。

  僵持之际,河源城内骤然响起枪炮声。

  一支八路军部队正对县城发起强攻,兵力规模至少达一个大队。

  消息传到前线,山下顿时面色大变,心中怒骂情报部门无能,如此大批敌军逼近,竟毫无察觉。

  他再也顾不得原定计划中的粮草目标。

  粮食再重要,也比不上城池安危。

  一旦河源失守,他唯有以死谢罪,别无他途。

  命令即刻下达,全军准备撤退。

  可就在此时,伏击方向火力猛然增强。

  二营战士尽数现身,从四面山坡奔涌而下,歪把子机枪喷出密集火光,衣着褴褛却气势如虎的战士,呐喊着冲向敌阵。

  山下一惊,随即恼羞成怒,他意识到自己又被骗了。

  眼前的敌人数量远少于预估,不过数百人而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他已无暇懊悔。

  一营的攻势如雷霆压境,日军运输队在不到半小时内土崩瓦解。

  数十伪军举手投降。

  史文才留下少量兵力看管俘虏,其余人马立刻奔赴二营战场支援。

  恰在此时抵达。

  山下刚欲率部脱身,却一头撞进夹击包围圈。

  战斗瞬间白热化。

  面对新三团一营与二营的联合猛攻,山下放弃突围念头,只能拼死抵抗,试图维持一丝所谓军纪体面。

  可侵略者何谈体面?

  二营长邓庞眼神锐利,早已锁定指挥作战的山下。

  他默默端起三八式步枪,稍作瞄准,五十多步外,扣动扳机。

  山下在一声闷响中倒地,至死未能反应。

  邓庞并不知此人姓名,也不屑打听。

  他啐出一口混着尘灰与火药味的唾沫,心头只道:就是这个狗日的,让多少弟兄葬身炮火之下。

  这种人,死有余辜。

  与此同时,王风的战略目标正悄然实现,夺取河源县城的行动已全面展开。

  城内日寇依托城墙负隅顽抗,一度挡住三营推进。

  但因抽调兵力支援运输队,城防早已空虚。

  突击队在老黑安排的内应接应下,迅速突破西门,潜入城中。

  河源县城如同碎壳之卵,防线顷刻瓦解。

  一炷香后,主城门被新三团炸开。

  孙德胜一马当先,率部冲入城内,杀声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