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灭王计划开始-《抗战:从傻子兵到亮剑战神!》

  他手指地图:“咱们所在的区域,位于山区外围的平地,进入这里有三条路线可走。第一条是从北面进入小牛村,然后沿路经过公主坟、李家村、张家村、无名村、龙窝村。但若我是日军指挥官,绝不会选这条路。”

  “为什么?”

  “既然已有小队渗入内部,为什么不利用这一点发起突袭?正面推进太显眼,失去突然性。”

  “南线从李家村方向过来距离太远。眼下最近的敌军主力,就在河源县城。所以他们最可能的选择,就是从公主坟东侧的那条小路穿插进来。”

  徐子林点头:“你说得有理。可万一他们偏偏走北线呢?”

  王风摇头:“不存在万一。这次日军来势汹汹,我们必须集中全团力量迎击。若兵力分散,只会陷入被动。”

  “咱们只能这么办,时间紧迫,两件事必须马上落实。第一,马上派人去找牛村长,让他带着乡亲们立刻转移,一刻都不能耽搁。第二,全团进入战斗状态,不管是谁,只要能拿得动武器,全都编入队伍。炊事班的同志也别闲着,有枪的发枪,没枪的配刀,哪怕一人一把菜刀,也得顶上去。”

  “现在就吹集合号,整队出发,目标——公主坟东侧小路。”

  王风话音一落,徐子林二话不说,转身传达命令,其他干部纷纷领命,迅速行动。

  几天来的操练在此刻显出成效。

  短短三分钟,新三团全员列队完毕。

  天色渐暗,风雪虽稍弱,却依旧刺骨。

  队伍没有丝毫迟疑,踏着积雪,朝着指定位置疾行。

  同一时刻,日军小佐木大队正如预判般悄然逼近公主坟。

  这一仗,王风虽提前察觉敌情破绽,但终究慢了一步。

  战前毫无布防,几乎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迫接敌。

  可新三团没有退路。

  百姓还在撤离途中,每一分钟都靠前线战士用命去换。

  就在这样被动的局面下,八路军新三团与日军小佐木部的交锋,在公主坟东面那条不起眼的小道上,骤然爆发。

  此时,仿佛天地也为之动容,原本渐歇的风雪突然再度加剧。

  狂风呼啸,大雪纷飞,黄昏的光线被彻底吞噬。

  气温骤降,连枪管摸上去都像冰铸的一般,若滴水其上,瞬息成冰。

  在这片苍茫之中,人的生命显得如此渺小,又如此沉重。

  ……

  河源县城的日军指挥官小佐木,相貌平平,能力平平,论打仗并无过人之处。

  但他有一样别人比不了的——运气极佳。

  早前,河源与舞成两地,他未放一枪便顺利占领,功劳记在头上,军阶连升两级,纯属捡了便宜。

  如今,针对小牛村一带的清剿行动,核心目标直指新三团,“灭王计划”更是由第一军司令官筱冢义男亲自部署。

  这场战斗,从一开始就被高层盯紧。

  谁都清楚,八路军新三团不是普通队伍,战斗力极强。

  而其团长王风,更是让筱冢义男耿耿于怀的人物。

  山本一木大佐——筱冢的心腹爱将,正是败于王风之手,最终覆灭。

  若此战能斩杀王风,击溃新三团,必将在日军内部掀起波澜。

  对小佐木而言,这不仅是一次作战任务,更是一次攀上高位的良机。

  对日军众多将领而言,这等立功的机会可谓梦寐以求。

  小佐木却因河源县城所处的战略要地,眼看一场显赫战果近在眼前,仿佛伸手便可摘得。

  筱冢义男布下的计策阴狠而周密,加之“特别挺进队”提前行动,在“公主坟东面小道”尚未交火之前,小佐木大队已然悄然占据先机。

  战斗猝然打响,自第一声枪响起,小佐木大队便依仗精良武器与训练有素的士兵,步步紧逼,将王风的部队压制得难以喘息。

  时间:接近晚间八点。

  地点:“公主坟东面小道”。

  这条小路宽逾四米,两旁是成片的竹林。

  即便寒冬凛冽,竹叶依旧青翠如春。

  “岁寒三友”的美誉果然名不虚传。

  早年村民仅种下寥寥数株,十余年间竟蔓延成两大片密林,遮天蔽日。

  天上大雪翻飞,北风如刀,气温降至零下十五度左右。

  夜幕早已吞噬天光,视线模糊不清。

  此战之中,王风一方未占半分天时,未据一丝地利,人心亦无依托。

  局势之危急,远超新三团各级指挥员最初的预判。

  早已潜入“公主坟”的日军“特别挺进队”,一部在村中肆意屠戮百姓,随即与驻守的保卫排爆发激战;另一部则悄然摸掉东侧小道上的两名哨兵,为小佐木大队主力扫清障碍。

  更令人扼腕的是,在王风队伍尚未抵达前,日军侦察兵已察觉动静。

  小佐木当机立断,命令全队埋伏于竹林两侧,静待猎物入网。

  此人行事之缜密,实属罕见。

  一个装备齐整的大队兵力,竟甘于藏身林间,设伏偷袭,毫无轻敌之意。

  夜色愈发浓重。

  寒意愈发刺骨。

  竹林深处万籁俱寂,唯有风掠过竹梢,发出沙沙轻响,如同低语诅咒。

  匆匆赶至的新三团战士口中呼出白雾,脸颊冻得发紫,全身上下,唯有双唇尚存一丝热气。

  此次集结,除大牛率领的突击队与张洞带领的新兵连外,小牛村一带所有兵力尽数到位。

  警卫连与尖刀连合计近六百人,尽数投入战场。

  非战斗人员亦随队前来。

  文书兵多数枪法生疏,未经实战,王风仍为每人配发一支手枪;通信排与侦察班同样的领取了武器。

  唯独炊事班,到最后才分到枪械,结果十五名战士仅得一把步枪。

  如此配置,如何能战?

  “团长,我建议让炊事班退出前线。”

  一名排长开口,话音虽轻,众人心中皆知,此举实为保全这些后勤战士性命。

  炊事班的老班长一把抽出闪亮的菜刀,冲着那名战士吼道:“胡说八道!没枪?给老子一把刺刀也成!要是刺刀都没有,这菜刀也能砍鬼子脑袋!”

  王风无奈地摇了摇头,“炊事班虽然列入作战序列,但属于后备梯队,没有冲锋命令时,主要任务是护送伤员转移。”

  “明白!”

  老班长这才缓缓将菜刀插回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