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日军的戒备很严,防守滴水不漏-《抗战:从傻子兵到亮剑战神!》

  徐丰收摇头:“鬼子可不傻。这里已经超出他们的射击范围,要不是我们这支特训队有特殊任务,这地方根本没用。”

  李海嘟囔:“说得也是。你们说,鬼子咋还不出来?”

  周大牛冷笑:“海子,你还真当你是说书里的千里眼啊?咱们离这么远,就是鬼子走出炮楼你也看不清。”

  “教官有团长给的好家伙。”

  朱大志接过王风递来的望远镜,才放到眼前,立马瞪大了眼睛:“哎呀妈呀,这玩意太神了,那棵小树好像直接长我眼前了!”

  周大牛离得近,一把从朱大志手里夺过望远镜,“你真没见过世面啊,连这都不认识?这叫望远镜,能看清老远的东西,可是稀罕物,连咱们营长都没有呢……哎!你小子又耍我是不是?怎么我一看里面的东西反而更远了,都快看不见了?大志,你怎么突然跑那么远?”

  周大牛把望远镜牢牢挡住双眼,还用手比比划划地研究着。

  但王风看得直摇头,“大牛,你能不能先把望远镜拿对了再说?”

  周大牛:……

  队员们忍不住笑作一团,因为距离太远,也不怕笑声传到鬼子炮楼里,一个个趴在土坡后面笑得直不起腰。

  周大牛赶紧调整好望远镜,这次一看,果然不一样了。

  “我的天,我看到炮楼窗口里的机枪了,后面还有两个鬼子,好像还在抽烟!”

  “让我也看看!”

  李海伸手想抢,被周大牛一手推开。

  众人闹了一阵后,王风接过望远镜,仔细观察了一会儿鬼子的炮楼,对大家说:“这个小村的据点,就是我们今晚的任务目标。这次由我带队,你们要认真观察特训队执行任务时的要点和细节。现在,所有人进入潜伏状态,在天黑前把据点的情况摸清楚。”

  命令一下,整个特训队立刻安静下来,望远镜一直由王风拿着,再也没有离开过他的眼睛。

  太阳刚升起来,估计是辰时左右。

  接下来的十几个时辰,直到夜幕彻底降临,王风用行动告诉所有人,什么叫“定力”,什么叫侦察兵的坚韧。

  从头到尾,望远镜没离开过他的双眼,右手也没放下过一次。

  关于鬼子小村据点的观察信息,慢慢从他嘴里传出,有时候一两个时辰才说一句。

  “小村炮楼,是安康镇堡垒群最外围的一座,位置孤立,最近的据点也有几百步远,彼此在机枪射程内能互相支援,最直接的进入方式是走村口。”

  这是王风的第一句分析。

  队员们静静听着,在望远镜中继续观察。

  “据点只有这一座炮楼,没有太多外围障碍,没有壕沟,只有一圈护栏网,有没有地雷还不清楚。”

  “炮楼外头活动的日军不多,四下里也没看到伪军。伪军通常会负责外围警戒,但现在是初冬时节,天已经凉了,估计炮楼内部最多一个分队的日军,没有伪军掺杂其中,人数大概十人上下。”

  “炮楼窗口架了两挺轻机枪,机枪手一直守在附近。周围看不到村民的踪迹,日军的戒备很严,防守滴水不漏。”

  声音在这里突然中断。

  王风依旧举着望远镜观察,可话语却沉寂了整整一个多时辰。

  不知过了多久,李海的腿开始发麻,他轻轻抖了抖脚,地面摩擦的声响在死一般的寂静中格外刺耳,立刻引来其他队员的注意。

  李海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嘿嘿,腿麻了。”

  周大牛压低声音问:“教官怎么这么久都不说话?他在干嘛?”

  李海点头附和:“是啊,我都等得有点困了。这地方太远,不靠望远镜啥都看不见。教官趴着一动不动这么长时间,望远镜都没放下过,我都快以为他睡着了。”

  “你们俩不懂,这才叫专业。”

  刘正瞪了他们一眼,“我问你们,这次侦查的核心任务是什么?”

  周大牛脱口而出:“摸清这个村子据点的底细,找出一条安全的路,趁夜潜进去。”

  刘正接着说:“既然记得任务,那就得明白。炮楼外围情况不明,谁晓得鬼子还藏了什么招数。只有亲眼看见他们从炮楼走出来,那条他们走过的路,才是通往据点的安全路线。”

  “可鬼子多数时候都在炮楼里吃住,不会轻易出来,想找到这条路并不容易。”

  周大牛恍然大悟:“原来教官一直盯着那边,就是在等鬼子出来?”

  朱大志忍不住破口大骂:“这群龟孙子,死活不出炮楼,难不成连拉屎都在里头?”

  刘正苦笑:“你别不信,真有这种情况。早几年有游击队打炮楼,小鬼子兵少,干脆缩在里面不出来。同志们在楼下又骂又砸,有人甚至把粪便扔到楼下,可第二天伪军照样出来打扫干净,然后又缩回去。”

  朱大志再次怒骂:“这群狗日的。”

  王风忽然开口:“鬼子出来了,从炮楼后门往东南方向走,你们绕到侧翼,那边有条小路,路的尽头是铁网围栏,可以安全靠近炮楼。”

  周大志忍不住问:“教官,这小鬼子去哪了?”

  “撒尿去了。”

  周大志:……

  时间悄悄过去,夜色慢慢笼罩下来。

  随着冬至临近,白天越来越短,夜晚越来越长。

  晋西北的乡亲们也慢慢转入了早睡早起的日子,如果不是因为战争,这样的时节倒也适合休息养神。

  天色彻底暗下来后,望远镜已经看不清,王风这才把望远镜交给旁边的朱大柱。

  周大志已经按捺不住:“教官,我们啥时候上?”

  王风说:“等,等他们睡熟,凌晨一点左右动手,那时候鬼子最松懈。”

  晋西北到了这季节,昼夜温差很大,白天有太阳还暖和,一到凌晨和晚上,寒气逼人,薄衣扛不住,得换厚实的棉袄。

  队员们当然没带厚衣,王风虽然提前准备了每人一件大衣,可这寒风刺骨,大家还是忍不住发抖。

  王成柱说话时嘴里冒着白气,白气刚出来就变成黑夜里的一缕烟,转眼就散了:“教官,鬼子炮楼里会不会有迫击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