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是铁律-《抗战:从傻子兵到亮剑战神!》

  “你说吧,只要不动我这钢笔,什么都好说。”

  王风摇摇头:“陪我喝一顿酒,就当抵了。”

  陈保良眯起眼:“你不会又想把我喝倒吧?”

  “瞎说啥,就是缺个喝酒的伴。不然谁稀罕请你?我自己都嫌酒不够喝。瞧瞧你老陈这面子,输了还得我破费,这赌局我亏大发了。”

  ……

  这场收割从天亮干到日落。

  战士们干劲十足,连午饭都顾不上吃,生怕耽误进度,影响排里的名次。

  团长早说了,只有前三名的排能吃上肉。

  那年头,三五个月见不着油星是常事,碰上吃肉的机会,谁都不肯松口。

  渐渐地,几个排的战士越割越疯,眼睛都红了。

  谷子收完,顺手帮老乡把田也清了,干脆拎着镰刀冲进了还没熟透的高粱地。

  一营长史文才远远看见,气得跳脚,拽过几个兵就是一顿骂。

  高粱比谷子种得晚,本该再等些日子才能收。

  眼下割了,全是青粒,等于糟蹋粮食。

  几个被骂的战士低着头,一脸委屈,周围人看了忍不住笑出声。

  陈保良站在边上,心里直叹:怪不得叫“疯三团”,割个庄稼跟冲锋一样,真上了战场,还不得把敌人吓跑?

  夜色渐沉,三个村子的烟囱陆续升起炊烟,随后慢慢散入暮色。

  饭菜香气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炊事班端出了特地准备的晚饭——那是王风亲自交代的,犒劳所有辛苦一天的战士。

  收割比武夺魁的三个排,挺着胸脯走上前,活像凯旋的将士,领取属于胜利者的奖赏:每人两个白面馒头,外加一碗菜,菜面上铺着几片薄如纸的肉。

  那肉虽薄得几乎透明,可毕竟人人有份,也算难得。

  只是摸上去干巴巴的,咬一口像是嚼树皮。

  “老班长!”

  一个排长嚷起来,“这可是肥肉?咋连一滴油星子都瞅不见?”

  尝到肉味的战士们纷纷起哄:“可不是嘛!咱们割麦第一,还以为能啃上流油的大肥肉,结果倒好,你是不是提前把油给熬干净了?还让不让人吃了?”

  旁边没分着肉的连长立马瞪眼:“锤头,你要是嫌腻,干脆让给我!我碗里连根猪毛都没见着!”

  “对啊,你们睁眼看看,团长和政委的饭碗里,哪有半点荤腥?”

  众人一愣,原本还在抱怨肉太柴的兵,顿时闭了嘴,低头死死护住自己的碗,生怕被人抢走。

  这副模样又惹得大伙儿笑成一片。

  王风站起身,声音洪亮:“兄弟们,再撑一阵子,好日子在后头。这一季收成不错,团里组织的猎队已经在山里忙活好几天了,大大小小设了几十个套子。

  放心,用不了多久,顿顿都能闻见肉香。”

  嗷嗷嗷——

  “报告团长,乡亲们来了!”

  王风一怔:“来干啥?”

  “他们抬了几口大锅,里面全是炖好的肉。说咱们新三团帮了大忙,没啥能谢的,就请大家吃顿热乎饭。”

  原本低头吃饭的战士全都停了动作,筷子悬在半空,眼睛直勾勾盯着村口方向。

  王风扫视一圈,笑着骂道:“一群没骨气的家伙,不就是几块肉吗?瞧你们馋的。咱帮老乡是本分,不是为了换顿饭吃。等会儿人来了,都把口水收一收,别给我丢脸。”

  哈哈哈——

  笑声未落,太岳村村长领着几十位村民走了过来,果真抬着四五口大锅,锅盖缝隙间蒸腾出浓浓的肉香,光是那气味,就让战士们的喉咙不停滑动。

  “这群怂包。”

  王风低声啐了一句,紧接着,自己也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徐梓琳:……

  陈保良:……

  “咳咳!”王风轻咳两声,稳住神色,迎上前去:“老村长,这太破费了,使不得。”

  老村长摆手:“王团长,打你们进村那天起,八路军就没少帮我们。我们不是忘恩负义的人,这点心意,请务必收下。”

  村里的老规矩,收成时节谁家搭了把手,总得管顿热饭。

  咱们几个老骨头合计着,给后生们炖些肉,也算尽点心意。

  王风摆摆手说:“老村长,这份情我们心领了。八路军是百姓的队伍,帮乡亲做事是本分,这肉,还是您带回去,让大伙儿好好吃一顿。再说了,瞧瞧我们锅里,晚饭早就备好了,也有荤腥,不缺什么。倒是你们这些年过得苦,都怪我们来得迟,没能早点护住村子,让鬼子和土匪糟蹋了家园,这肉,无论如何不能收。”

  老人站在灶边,眼里泛着光:“天地有数,人心有秤。你们八路军是什么样的人,我们这些泥腿子看得清楚。鬼子烧杀抢掠,白狗子趁火打劫,哪一桩能赖到你们头上?若不是新三团来了,保村子、发粮种,连这锅里的野味都是战士进山打来的,我们早没盼头了。王团长啊,咱老百姓心里有数,这肉要是你不收,我们夜里躺下也睡不安稳。”

  王风听了,一时无言。

  回头看看自己带来的兵,一个个盯着大锅直咽口水,满脸馋相。

  他苦笑一声:“老村长,您瞅瞅我这些兵,真是丢人现眼,眼睛都黏在锅上了。罢了罢了,既然您这么坚持,这肉我们就收下了。”

  老村长一听,脸上立马绽出笑意。

  王风话锋一转:“可有一条——钱得算清。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是铁律。老村长,您要真为我们好,就别推辞,让我们守得住规矩。”

  老人沉默片刻,重重地点了点头。

  王风接着说道:“丰收的日子,喜气洋洋。正好我们炊事班蒸了不少馒头,您又送来了几大锅肉,不如把乡亲们都请来,今夜咱们军民围坐,一起热闹一场,庆个丰年,怎么样?”

  “好!”老村长朗声答应。

  自从太岳村日渐冷清,多年不曾有过这般声响。

  那一晚,炊烟袅袅,笑语盈村。

  月亮爬上树梢,洒下银辉,照得大地如昼。

  星光点点,夜风轻拂,人间仿佛停驻在一片安宁之中。

  那些善良的人们默默合掌,只愿这样的夜晚永不终结,战火不再惊扰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