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毛花岭国营宾馆-《年代,打猎后我成村里香饽饽》

  苏清风说着,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院门。

  门外,一架马车停在那里。

  拉车的是一匹看起来同样有些年岁的枣红马,鼻孔里喷着浓浓的白汽,不时焦躁地刨一下蹄子,溅起一片雪沫。

  上次就差点把这家伙给弄丢了。

  这次不知道那群人会不会盯着他了。

  希望那个叫孤狼的家伙能早点出现吧。

  林大生裹着件光板老羊皮袄,戴着狗皮帽子,帽檐和眉毛上都结了一层白霜,正坐在车辕上,手里拿着鞭子。

  “咋这慢呢?大小伙子磨磨蹭蹭像啥话!”

  林大生嗓门大,在这寂静的清晨格外响亮。

  “快上车斗里,拿那麻袋片盖盖腿,这天儿,贼冷!”

  “哎,来了林叔!”

  苏清风赶紧小跑过去,手脚并用地爬上了马车后面的车斗。

  车斗里铺着些干草,他抓过旁边一块散发着牲口气味的旧麻袋片盖在腿上。

  边上有一个袋子,装的应该是白虎皮了。

  “坐稳喽!”

  林大生一声吆喝,鞭子在空中甩出一个清脆的响儿。

  “啪!”马车轱辘压过冻得硬邦邦的雪地,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缓缓启动,离开了还在沉睡的小村庄。

  天色渐渐由墨黑转为深蓝,又透出一点鱼肚白。

  马车行驶在白雪覆盖的乡间土路上,两旁是无垠的雪原和远处暗沉的山林。

  风像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生疼。

  苏清风把狗皮帽子的帽耳朵放下来系紧,缩着脖子,尽力抵御寒风。

  林大生倒是精神头十足,一边赶车,一边跟苏清风唠嗑,主要是他说,苏清风听着。

  “这次去公社开会,嗨,还不是老一套?”

  林大生的声音混在风里和马蹄车轮声里,断断续续传来。

  “肯定是讲春耕的事儿呗。上面领导就得反复强调,要抓革命促生产,开春了,地里的活儿一刻不能耽误,让咱们回去带领社员们,男女老少,有一个算一个,都得给我动起来,及时耕种,把种子给我播到地里去!”

  他顿了顿,抽了下鞭子,马儿加快了点步伐。

  “还会讲讲上面的最新指示和精神,鼓励大伙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克服困难,好好干呗!唉……”

  他忽然叹了口气,声音低了些,像是说给苏清风听,又像是自言自语。

  “其实啊,上面也知道咱们这山旮旯里难处多,这天气冷得邪乎。能指望咱出多大成绩?老老实实的,把地种上,村子里太太平平的,别闹饥荒别闹事,就是烧高香了。”

  马车碾过一块冻住的坑洼,剧烈颠簸了一下,苏清风赶紧抓住车帮。

  “要说搞经济,见现钱啊。”林大生调整了下姿势,继续道,“还得看镇上那独一份的毛花岭纺织厂。那才是咱们公社的钱袋子。咱们啊,能把肚子混饱喽,就不容易喽……”

  苏清风默默地听着,这些话他听了不止一次。

  林大生作为西河屯小队队长,去公社开会,每次回来差不多都是这些内容。

  苏清风心里琢磨的是另一回事。

  上次那帮人,要是他们不依不饶,这次得下手多重。

  或许有更好的办法。

  路很长,也很寂寥。

  除了马蹄声、车轮声、风声,偶尔能听到远处山林里不知名鸟类的啼叫,或者雪压断枯枝的轻微“咔嚓”声。

  太阳慢慢升起来,雪原反射出耀眼的白光,刺得人眼睛发疼。

  林大生不再说话,专注地赶车。

  苏清风看着路边不断后退的雾凇,思绪飘远了。

  大约颠簸了三个多小时,太阳已经升得老高,挂在中天,虽然依旧没什么热量,但视觉上似乎让人觉得暖和了一点点。

  远处,一片低矮的、灰扑扑的建筑群终于出现在视野里。

  那就是毛花岭公社的所在地了,比起西河屯,它显得庞大且……复杂。

  “瞅见了没?快到了!”林大生甩了个响鞭,语气明显轻松了些,带着一种终于要到目的地的释然,“紧赶慢赶,总算没迟到。公社大会九点准时开始,正好!”

  马车稍稍加快了速度,朝着那片房屋密集的方向驶去。

  “终于是到了,可冷死我了。”苏清风嘀咕道。

  马车“嘎吱”一声,最终停在了公社大院外的一处空地上。

  院子外已经停了不少自行车和几辆马车,人声隐约传来,会议显然即将开始。

  林大生利落地跳下车辕,踩了踩冻得发麻的脚,转头对苏清风快速交代:“清风,我就这儿进去了。你先拿着介绍信去宾馆,我待会找你,你休息好,晚上的事情就交给你了,毕竟我不方便露面。”

  “放心吧林叔,我知道轻重。”苏清风也跳下车,将那个装着白虎皮的大包袱也接过来,一左一右挎在肩上,沉甸甸的。

  “哦,对了。”

  林大生像是刚想起来,从他那件光板老羊皮袄的内兜里摸索了半天,掏出一张折叠得整整齐齐、盖着红戳的纸片。

  “介绍信!差点把这玩意忘了。没这个,你可住不了那国营宾馆。收好了,别弄丢喽!”

  苏清风接过那张看似普通却至关重要的纸片,小心地塞进贴身的衣袋里。

  这薄薄一张纸,代表着身份和许可,在这年头,有时候比钱还管用。

  “快进去吧林叔,一会该迟到了。”苏清风催促道。

  林大生点点头,不再多言,转身裹紧皮袄,大步流星地走向大院走去,身影很快消失在进出的人群里。

  苏清风站在原地,目送林叔进去,然后深吸了一口气,辨明了方向,背着两个大包袱,朝着公社中心那栋唯一的三层楼——毛花岭国营宾馆走去。

  街道上的积雪被清扫过,堆在路边,露出坑洼不平的土路面。

  偶尔有穿着蓝色或灰色棉袄的行人匆匆走过,偶尔有一辆自行车按着铃铛驶过。

  墙面上刷着白色的标语大字,斑驳脱落,却依旧醒目。

  一切都与寂静的西河屯不同。

  国营宾馆是一栋方方正正的苏式风格建筑,红砖墙,窗户很大,看着颇为气派。

  门口挂着一块白色的木牌子,上面用红字写着“毛花岭国营宾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