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的清晨,寒意刺骨,昨夜的寒风将最后一点暖意也抽走了。
苏清风从不算沉实的睡梦中醒来,炕上的余温早已散尽。
冰冷的空气吸入肺里,让他打了个激灵,彻底清醒了。
窗外,天色是那种灰蒙蒙的亮,估摸着有八点多了。
他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昨夜的情景不由得浮上心头。
嫂子王秀珍那双含着泪,却又带着决绝推他出门的眼睛,和她最后那句带着娇嗔的“出去!”。
他到底没敢真个“得寸进尺”,那点儿年轻的躁动,终究被压了下去。
他讪讪地回了自己那间更显清冷的小屋。
不过,苏清风这人有个好处,心大。
此刻他伸展了一下筋骨,觉得除了左臂伤处还隐隐作痛外,浑身倒是舒坦了不少,算是美美地睡了一觉。
那点被赶出来的尴尬,也随着睡眠消散了大半。
左手的伤口虽然比前些日子好了许多,但稍一用力,还是能感觉到皮肉牵扯的钝痛。
他小心地活动了一下手指,心里盘算着今天的事。
答应了郭永强、王友刚、刘志清那几个半大小子,带他们去后山练枪。
这年头,在山里讨生活,会使枪是顶要紧的本事,家里大人信得过他,他也不能糊弄。
正想着,院子里传来了脚步声和年轻人特有的,略带沙哑的说笑声。
“清风哥!起来了没?”是郭永强的大嗓门。
苏清风应了一声,趿拉着棉鞋走出房门。
王秀珍正在灶台边忙碌,背对着他,身影显得有些单薄僵硬。
灶台上的大铁锅里冒着温热的白气,是苞米茬子粥的香味。
她没回头,也没说话,只是默默盛了一碗稠糊糊的粥,又拿出一个窝窝头和一碟咸菜疙瘩,放在了小炕桌上。
气氛有些微妙的凝滞。
苏清摸了摸鼻子,有些讪讪地坐下,端起那碗滚烫的粥,呼噜呼噜喝了两大口。
粥熬得火候正好,暖流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不少寒意。
他刚掰开窝窝头,郭永强、王友刚和刘志清就推门钻了进来。
“清风哥,吃着呢!”王友刚笑嘻嘻的,眼睛不住地往那碗粥上瞟。
刘志清则比较沉稳,叫了声“清风哥”,又对着王秀珍的背影礼貌地喊了声“嫂子”。
王秀珍这才低低地“嗯”了一声,依旧没有转身。
“吃啥好吃的,给我也来一口呗?”郭永强凑到炕桌边,作势要抢苏清风手里的窝窝头。
“去去去,一边去!”苏清风笑骂着挡开他的手,三两口把剩下的粥喝完,窝窝头塞进嘴里,“赶紧的,练枪去,磨蹭啥!”
他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饼渣,对着王秀珍的背影说了句:“嫂子,我出去了。”
王秀珍依旧没回头,只是肩膀几不可查地动了一下。
苏清风心里叹了口气,也没再多说,领着三个兴致勃勃的年轻人出了门。
四月头的长白山下,积雪虽然消融了大半,但背阴处还残留着斑驳的白色。
地面冻得硬邦邦的,踩上去“嘎吱”作响。
枯黄的草茎上挂着霜凌,在清晨稀薄的阳光下闪着微光。
寒风像小刀子似的,刮在脸上生疼。
几人都不由得缩了缩脖子,把棉袄裹得更紧了些。
早上还是有些冷。
中午那会晒的身上暖洋洋的。
穿过屯子边几座覆盖着厚厚茅草屋顶的土坯房,沿着一条被踩硬了的小路往后山走。
路两边的白桦林光秃秃的,枝桠指向灰白的天空,显得肃杀而空旷。
偶尔有耐寒的乌鸦“嘎”地一声从头顶飞过,更添了几分山野的寂寥。
很快,来到后山入口处一片相对平坦开阔的空地。
这里背风,地面也还算干爽。
空地尽头,立着几个用旧木板和稻草扎成的靶子,经过一冬的风雪,已经有些歪斜和破损,但还能用。
“就这儿了!”
苏清风停下脚步,呵出一口浓浓的白气。
“先把你们带来的家伙什儿亮亮相。”
郭永强他们闻言,赶紧把背在肩上的枪取了下来。
都是老旧的53式步骑枪,木制的枪托上满是划痕,金属部件倒是没有锈迹,在几个年轻人手里,却像是宝贝疙瘩一样。
“喏,清风哥,你看我这把,擦得亮堂不?”郭永强献宝似的把自己的枪递过来。
苏清风接过来掂量了一下,单手操作,拉开枪栓检查了一下枪膛,点了点头:“还行,知道爱护。”
他看向三人,神色认真起来:“咱们山里人,枪就是第二条命。不光要打得准,更要懂它的性子。今天先看看你们底子咋样。”
他指了指二十米开外的那个歪脖子靶子,“就那个,每人打一枪,让我瞅瞅。”
“好嘞!”
郭永强第一个兴奋地应道,迫不及待地端起枪,学着记忆中民兵打靶的样子,眯起一只眼,瞄了半天,嘴里还念念有词。
“砰!”
一声略显沉闷的枪响在山谷间回荡,惊起远处林子里几只飞鸟。
子弹打在靶子前面的冻土上,溅起一小撮尘土。
“嘿!偏到姥姥家去了!”王友刚毫不客气地嘲笑。
郭永强脸一红,梗着脖子道:“你行你来!”
王友刚不服气地端起枪,他的姿势更别扭,枪托都没完全抵住肩窝,就慌里慌张地扣动了扳机。
“砰!”
这一枪倒是打中了靶子……的边缘,擦着那块破木板的边飞了过去,连根稻草都没蹭下来。
“哈哈,你也强不到哪儿去!”郭永强找到了平衡。
轮到刘志清了,他显得沉稳些,深吸一口气,稳稳地端起枪,瞄的时间也最长。
“砰!”
子弹打在了靶子下方,还差着老远。
三个人的成绩,可以说是惨不忍睹。
苏清风看着,心里有数了。
他走过去,拍了拍有些沮丧的郭永强的肩膀:“没事,头一回都这样。打枪不是光靠蛮力和运气。”
他走到空地中央,示意三人围过来。
寒风卷起他额前的碎发,他的眼神却专注而明亮。
“来,都看好了。”
苏清风拿来郭永强的53式,开始讲解。
苏清风从不算沉实的睡梦中醒来,炕上的余温早已散尽。
冰冷的空气吸入肺里,让他打了个激灵,彻底清醒了。
窗外,天色是那种灰蒙蒙的亮,估摸着有八点多了。
他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昨夜的情景不由得浮上心头。
嫂子王秀珍那双含着泪,却又带着决绝推他出门的眼睛,和她最后那句带着娇嗔的“出去!”。
他到底没敢真个“得寸进尺”,那点儿年轻的躁动,终究被压了下去。
他讪讪地回了自己那间更显清冷的小屋。
不过,苏清风这人有个好处,心大。
此刻他伸展了一下筋骨,觉得除了左臂伤处还隐隐作痛外,浑身倒是舒坦了不少,算是美美地睡了一觉。
那点被赶出来的尴尬,也随着睡眠消散了大半。
左手的伤口虽然比前些日子好了许多,但稍一用力,还是能感觉到皮肉牵扯的钝痛。
他小心地活动了一下手指,心里盘算着今天的事。
答应了郭永强、王友刚、刘志清那几个半大小子,带他们去后山练枪。
这年头,在山里讨生活,会使枪是顶要紧的本事,家里大人信得过他,他也不能糊弄。
正想着,院子里传来了脚步声和年轻人特有的,略带沙哑的说笑声。
“清风哥!起来了没?”是郭永强的大嗓门。
苏清风应了一声,趿拉着棉鞋走出房门。
王秀珍正在灶台边忙碌,背对着他,身影显得有些单薄僵硬。
灶台上的大铁锅里冒着温热的白气,是苞米茬子粥的香味。
她没回头,也没说话,只是默默盛了一碗稠糊糊的粥,又拿出一个窝窝头和一碟咸菜疙瘩,放在了小炕桌上。
气氛有些微妙的凝滞。
苏清摸了摸鼻子,有些讪讪地坐下,端起那碗滚烫的粥,呼噜呼噜喝了两大口。
粥熬得火候正好,暖流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不少寒意。
他刚掰开窝窝头,郭永强、王友刚和刘志清就推门钻了进来。
“清风哥,吃着呢!”王友刚笑嘻嘻的,眼睛不住地往那碗粥上瞟。
刘志清则比较沉稳,叫了声“清风哥”,又对着王秀珍的背影礼貌地喊了声“嫂子”。
王秀珍这才低低地“嗯”了一声,依旧没有转身。
“吃啥好吃的,给我也来一口呗?”郭永强凑到炕桌边,作势要抢苏清风手里的窝窝头。
“去去去,一边去!”苏清风笑骂着挡开他的手,三两口把剩下的粥喝完,窝窝头塞进嘴里,“赶紧的,练枪去,磨蹭啥!”
他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饼渣,对着王秀珍的背影说了句:“嫂子,我出去了。”
王秀珍依旧没回头,只是肩膀几不可查地动了一下。
苏清风心里叹了口气,也没再多说,领着三个兴致勃勃的年轻人出了门。
四月头的长白山下,积雪虽然消融了大半,但背阴处还残留着斑驳的白色。
地面冻得硬邦邦的,踩上去“嘎吱”作响。
枯黄的草茎上挂着霜凌,在清晨稀薄的阳光下闪着微光。
寒风像小刀子似的,刮在脸上生疼。
几人都不由得缩了缩脖子,把棉袄裹得更紧了些。
早上还是有些冷。
中午那会晒的身上暖洋洋的。
穿过屯子边几座覆盖着厚厚茅草屋顶的土坯房,沿着一条被踩硬了的小路往后山走。
路两边的白桦林光秃秃的,枝桠指向灰白的天空,显得肃杀而空旷。
偶尔有耐寒的乌鸦“嘎”地一声从头顶飞过,更添了几分山野的寂寥。
很快,来到后山入口处一片相对平坦开阔的空地。
这里背风,地面也还算干爽。
空地尽头,立着几个用旧木板和稻草扎成的靶子,经过一冬的风雪,已经有些歪斜和破损,但还能用。
“就这儿了!”
苏清风停下脚步,呵出一口浓浓的白气。
“先把你们带来的家伙什儿亮亮相。”
郭永强他们闻言,赶紧把背在肩上的枪取了下来。
都是老旧的53式步骑枪,木制的枪托上满是划痕,金属部件倒是没有锈迹,在几个年轻人手里,却像是宝贝疙瘩一样。
“喏,清风哥,你看我这把,擦得亮堂不?”郭永强献宝似的把自己的枪递过来。
苏清风接过来掂量了一下,单手操作,拉开枪栓检查了一下枪膛,点了点头:“还行,知道爱护。”
他看向三人,神色认真起来:“咱们山里人,枪就是第二条命。不光要打得准,更要懂它的性子。今天先看看你们底子咋样。”
他指了指二十米开外的那个歪脖子靶子,“就那个,每人打一枪,让我瞅瞅。”
“好嘞!”
郭永强第一个兴奋地应道,迫不及待地端起枪,学着记忆中民兵打靶的样子,眯起一只眼,瞄了半天,嘴里还念念有词。
“砰!”
一声略显沉闷的枪响在山谷间回荡,惊起远处林子里几只飞鸟。
子弹打在靶子前面的冻土上,溅起一小撮尘土。
“嘿!偏到姥姥家去了!”王友刚毫不客气地嘲笑。
郭永强脸一红,梗着脖子道:“你行你来!”
王友刚不服气地端起枪,他的姿势更别扭,枪托都没完全抵住肩窝,就慌里慌张地扣动了扳机。
“砰!”
这一枪倒是打中了靶子……的边缘,擦着那块破木板的边飞了过去,连根稻草都没蹭下来。
“哈哈,你也强不到哪儿去!”郭永强找到了平衡。
轮到刘志清了,他显得沉稳些,深吸一口气,稳稳地端起枪,瞄的时间也最长。
“砰!”
子弹打在了靶子下方,还差着老远。
三个人的成绩,可以说是惨不忍睹。
苏清风看着,心里有数了。
他走过去,拍了拍有些沮丧的郭永强的肩膀:“没事,头一回都这样。打枪不是光靠蛮力和运气。”
他走到空地中央,示意三人围过来。
寒风卷起他额前的碎发,他的眼神却专注而明亮。
“来,都看好了。”
苏清风拿来郭永强的53式,开始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