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四月初的黎明,寒气依旧像是从地缝里钻出来的,带着湿冷的露水气息。
苏清风原本想着好不容易能在家里消停一天,缓缓手臂,逗逗小火苗和白团儿。
可这清静念头还没捂热乎,院门外就响起了咋咋呼呼的喊声和杂乱的脚步声。
“清风哥!起来没?日头都晒腚了!”
郭永强的大嗓门第一个穿透薄雾。
“快点的吧清风哥,就等你给咱们指点指点呢!”
王友刚的声音也跟着响起。
紧接着是林立杰和刘志清略显腼腆,却同样带着期待的招呼。
苏清风无奈地叹了口气,披上旧棉袄起身开门。
只见林立杰、王友刚、郭永强、刘志清四人已经扛着各自的枪,精神抖擞地等在门口,呵出的白气在清冷的空气中一团接着一团。
“你说你们,逮着个老实人就可劲儿使唤是吧?我这手刚能活动两天……”
苏清风笑骂着,活动了一下左臂,示意伤势无碍。
“嘿嘿,能者多劳嘛清风哥!” 郭永强嬉皮笑脸,“明天就要动真格的了,咱这枪法不赶紧再磨磨,心里没底啊!”
“就是,清风哥你那一手绝活,咱还没学到家呢!” 王友刚也附和道。
拗不过这几个热情高涨的家伙,苏清风只好回屋拿起自己那杆保养得锃亮的53式,跟着他们再次来到了后山那片熟悉的空地。
晨光熹微,枯黄的草叶上覆盖着一层白霜,踩上去咯吱作响。那几个破旧的靶子在远处若隐若现。
“老规矩,先检查家伙,再摆姿势,最后实弹!”
苏清风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他挨个检查他们的枪械,指出一些小问题。
“永强,你这枪托抵肩的位置不对,往下一点,用肩窝最厚实的肉顶住……友刚,握把太紧了,放松,虎口这里要留点空隙……立杰,贴腮,脸要自然贴上去,别歪脖子……”
他耐心地纠正着每个人的细节,甚至亲手帮他们调整姿势,感受着肌肉的发力。
空旷的山谷里,回荡着他沉稳的指导声和年轻人调整呼吸的细微声响。
实弹射击开始。
“砰!”“砰!”“砰!”
清脆的枪声次第响起,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惊起远处林间一群觅食的麻雀。
郭永强性子急,往往瞄得不细,子弹常常脱靶,引得王友刚一阵嘲笑。
王友刚自己则有时过于追求姿势,击发瞬间容易晃动,成绩也不稳定。
刘志清最是沉稳,严格按照苏清风教导的来,呼吸匀畅,击发果断,命中率最高。
林立杰则带着伤愈归队的兴奋和一丝紧张,成绩比上次有进步,但还需磨练。
苏清风在一旁仔细观察着每个人的弹着点分布,不时出声指点:
“永强,又抢跑!稳住呼吸,等准星不再晃了再搂火!”
“友刚,别光顾着摆样子,感觉来了就果断扣,别犹豫!”
“志清,不错,保持住这个感觉。”
“立杰,肩膀顶实!后坐力来了别怕,脚下扎根!”
一轮射击完毕,众人围过来看靶子。成绩有好有坏,但气氛热烈。
“哎呀,又偏了点儿!” 郭永强看着自己靶子上稀疏的弹孔,挠着头。
“你也强不到哪儿去!” 王友刚指着自己靶子边缘的弹孔反驳。
“志清可以啊,都快赶上清风哥了!” 林立杰看着刘志清靶心上密集的弹孔,羡慕地说。
苏清风总结道:“都还行,比上次有进步。记住今天的感觉,尤其是击发那一瞬间的稳定。进了山,目标可是活的,机会可能就那一刹那。”
练了一上午枪,年轻人依旧精力旺盛。
下午,不知谁提议去钓鱼,立刻得到了响应。
苏清风想着放松一下也好,便一同前往。
午后的阳光带来些许暖意,但河风依旧凛冽。
河水比前几日又消融了不少,流淌得更显欢快。
几人各自找了老钓位。
许是心态放松了,又或者是运气终于轮转,苏清风今天下竿不久,鱼漂便传来了清晰的信号。
一个沉稳的顿口,他及时扬竿,手感颇沉。
一番不算太激烈的较量后,一条鳞片银亮,身形流畅,尾巴带着淡金色泽的细鳞鱼被提出了水面,在阳光下闪着诱人的光泽,掂量着足有两斤重。
“嘿!清风哥,今天终于开张了!还是条漂亮的细鳞鱼!” 旁边的郭永强第一个叫起来。
王友刚也投来羡慕的目光:“可以啊清风哥,这鱼炖汤最鲜了!”
林立杰和刘志清也纷纷道贺。
苏清风看着在鱼护里扑腾的鱼儿,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连日来的憋闷似乎随着这条鱼的出水而消散了不少。
虽然其他人收获一般,但苏清风这条像样的鱼,总算让他挽回了些“钓鱼高手”的颜面。
……
狩猎的日子终于到了。
天际才刚刚泛起一丝鱼肚白,寒气正浓,屯子里一片寂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苏清风已经起身,他将那杆保养得无可挑剔的53式步骑枪背在肩上,子弹带缠在腰间,开山刀别好,所有装备检查了一遍又一遍。
当他推开房门,却看见灶房里亮着微弱的灯光。
走进去,只见王秀珍正背对着他,在灶台前忙碌着。
锅里热气蒸腾,弥漫着粮食的香气。
她听到脚步声,没有回头,只是默默地将几个刚出锅,还烫手的杂面馍馍用干净的笼布包好,又拿出一个军用水壶,灌满了烧开的热水。
她转过身,将温热的馍馍和水壶塞到苏清风手里,动作有些急促,依旧低着头,不肯与他对视。
“拿着……路上吃。”
苏清风接过那还带着她掌心温度和灶火余温的馍馍,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猛地撞了一下,一股暖流混合着酸涩涌上心头。
他看着王秀珍低垂的眼睫和紧抿的嘴唇,千言万语堵在喉咙口,最终只化作一句:
“嗯。家里……辛苦你了。”
王秀珍没有回应,只是用力地摇了摇头,抬手飞快地抹了一下眼角,转身又去搅动锅里或许并不需要再搅动的粥。
苏清风深深看了她背影一眼,不再犹豫,将温热的馍馍揣进怀里紧贴着胸口,转身大步走出了家门,融入了黎明前最深的黑暗中。
后山进山的路口,几个模糊的身影已经等在那里。
张志强、郭永强、王友刚、刘志清、林立杰,打猎队全员到齐。
没有人说话,只是互相点了点头,眼神交汇间,是猎人之间才懂的默契与决绝。
检查装备,确认信号。
张志强最后扫视了一圈众人,目光在苏清风包扎过的左臂上停留了一瞬,沉声道:“都齐了?家伙都带利索了?”
“齐了!”
“没问题!”
“好!”
张志强一挥手,声音不高却斩钉截铁:“出发!”
一行六人,加上苏清风背篓里的小火苗,向着黑瞎子沟赶去。
苏清风原本想着好不容易能在家里消停一天,缓缓手臂,逗逗小火苗和白团儿。
可这清静念头还没捂热乎,院门外就响起了咋咋呼呼的喊声和杂乱的脚步声。
“清风哥!起来没?日头都晒腚了!”
郭永强的大嗓门第一个穿透薄雾。
“快点的吧清风哥,就等你给咱们指点指点呢!”
王友刚的声音也跟着响起。
紧接着是林立杰和刘志清略显腼腆,却同样带着期待的招呼。
苏清风无奈地叹了口气,披上旧棉袄起身开门。
只见林立杰、王友刚、郭永强、刘志清四人已经扛着各自的枪,精神抖擞地等在门口,呵出的白气在清冷的空气中一团接着一团。
“你说你们,逮着个老实人就可劲儿使唤是吧?我这手刚能活动两天……”
苏清风笑骂着,活动了一下左臂,示意伤势无碍。
“嘿嘿,能者多劳嘛清风哥!” 郭永强嬉皮笑脸,“明天就要动真格的了,咱这枪法不赶紧再磨磨,心里没底啊!”
“就是,清风哥你那一手绝活,咱还没学到家呢!” 王友刚也附和道。
拗不过这几个热情高涨的家伙,苏清风只好回屋拿起自己那杆保养得锃亮的53式,跟着他们再次来到了后山那片熟悉的空地。
晨光熹微,枯黄的草叶上覆盖着一层白霜,踩上去咯吱作响。那几个破旧的靶子在远处若隐若现。
“老规矩,先检查家伙,再摆姿势,最后实弹!”
苏清风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他挨个检查他们的枪械,指出一些小问题。
“永强,你这枪托抵肩的位置不对,往下一点,用肩窝最厚实的肉顶住……友刚,握把太紧了,放松,虎口这里要留点空隙……立杰,贴腮,脸要自然贴上去,别歪脖子……”
他耐心地纠正着每个人的细节,甚至亲手帮他们调整姿势,感受着肌肉的发力。
空旷的山谷里,回荡着他沉稳的指导声和年轻人调整呼吸的细微声响。
实弹射击开始。
“砰!”“砰!”“砰!”
清脆的枪声次第响起,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惊起远处林间一群觅食的麻雀。
郭永强性子急,往往瞄得不细,子弹常常脱靶,引得王友刚一阵嘲笑。
王友刚自己则有时过于追求姿势,击发瞬间容易晃动,成绩也不稳定。
刘志清最是沉稳,严格按照苏清风教导的来,呼吸匀畅,击发果断,命中率最高。
林立杰则带着伤愈归队的兴奋和一丝紧张,成绩比上次有进步,但还需磨练。
苏清风在一旁仔细观察着每个人的弹着点分布,不时出声指点:
“永强,又抢跑!稳住呼吸,等准星不再晃了再搂火!”
“友刚,别光顾着摆样子,感觉来了就果断扣,别犹豫!”
“志清,不错,保持住这个感觉。”
“立杰,肩膀顶实!后坐力来了别怕,脚下扎根!”
一轮射击完毕,众人围过来看靶子。成绩有好有坏,但气氛热烈。
“哎呀,又偏了点儿!” 郭永强看着自己靶子上稀疏的弹孔,挠着头。
“你也强不到哪儿去!” 王友刚指着自己靶子边缘的弹孔反驳。
“志清可以啊,都快赶上清风哥了!” 林立杰看着刘志清靶心上密集的弹孔,羡慕地说。
苏清风总结道:“都还行,比上次有进步。记住今天的感觉,尤其是击发那一瞬间的稳定。进了山,目标可是活的,机会可能就那一刹那。”
练了一上午枪,年轻人依旧精力旺盛。
下午,不知谁提议去钓鱼,立刻得到了响应。
苏清风想着放松一下也好,便一同前往。
午后的阳光带来些许暖意,但河风依旧凛冽。
河水比前几日又消融了不少,流淌得更显欢快。
几人各自找了老钓位。
许是心态放松了,又或者是运气终于轮转,苏清风今天下竿不久,鱼漂便传来了清晰的信号。
一个沉稳的顿口,他及时扬竿,手感颇沉。
一番不算太激烈的较量后,一条鳞片银亮,身形流畅,尾巴带着淡金色泽的细鳞鱼被提出了水面,在阳光下闪着诱人的光泽,掂量着足有两斤重。
“嘿!清风哥,今天终于开张了!还是条漂亮的细鳞鱼!” 旁边的郭永强第一个叫起来。
王友刚也投来羡慕的目光:“可以啊清风哥,这鱼炖汤最鲜了!”
林立杰和刘志清也纷纷道贺。
苏清风看着在鱼护里扑腾的鱼儿,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连日来的憋闷似乎随着这条鱼的出水而消散了不少。
虽然其他人收获一般,但苏清风这条像样的鱼,总算让他挽回了些“钓鱼高手”的颜面。
……
狩猎的日子终于到了。
天际才刚刚泛起一丝鱼肚白,寒气正浓,屯子里一片寂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苏清风已经起身,他将那杆保养得无可挑剔的53式步骑枪背在肩上,子弹带缠在腰间,开山刀别好,所有装备检查了一遍又一遍。
当他推开房门,却看见灶房里亮着微弱的灯光。
走进去,只见王秀珍正背对着他,在灶台前忙碌着。
锅里热气蒸腾,弥漫着粮食的香气。
她听到脚步声,没有回头,只是默默地将几个刚出锅,还烫手的杂面馍馍用干净的笼布包好,又拿出一个军用水壶,灌满了烧开的热水。
她转过身,将温热的馍馍和水壶塞到苏清风手里,动作有些急促,依旧低着头,不肯与他对视。
“拿着……路上吃。”
苏清风接过那还带着她掌心温度和灶火余温的馍馍,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猛地撞了一下,一股暖流混合着酸涩涌上心头。
他看着王秀珍低垂的眼睫和紧抿的嘴唇,千言万语堵在喉咙口,最终只化作一句:
“嗯。家里……辛苦你了。”
王秀珍没有回应,只是用力地摇了摇头,抬手飞快地抹了一下眼角,转身又去搅动锅里或许并不需要再搅动的粥。
苏清风深深看了她背影一眼,不再犹豫,将温热的馍馍揣进怀里紧贴着胸口,转身大步走出了家门,融入了黎明前最深的黑暗中。
后山进山的路口,几个模糊的身影已经等在那里。
张志强、郭永强、王友刚、刘志清、林立杰,打猎队全员到齐。
没有人说话,只是互相点了点头,眼神交汇间,是猎人之间才懂的默契与决绝。
检查装备,确认信号。
张志强最后扫视了一圈众人,目光在苏清风包扎过的左臂上停留了一瞬,沉声道:“都齐了?家伙都带利索了?”
“齐了!”
“没问题!”
“好!”
张志强一挥手,声音不高却斩钉截铁:“出发!”
一行六人,加上苏清风背篓里的小火苗,向着黑瞎子沟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