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老高的机会!-《重生祁同伟:诸君,请听龙吟!》

  祁同伟一听,心里一笑。

  老爷子居然没有见过自己老师,就凭一些细节小事居然就用书生气重了一些形容自己老师。

  不愧是龙国出名的儒将,看人的确很准。

  但书生气并不是就是坏事,毕竟历史上出现过的宰相哪个还不是书生出身。

  至于说唐突?

  自家高老师恐怕做梦都能笑醒,哪会唐突。

  进入顶尖大佬的视线,那可是祖坟冒青烟都不一定有的机会。

  这个消息自己还是晚一点告诉自家恩师,否则真怕自己老师工作都不能集中精力。

  毕竟龙国,有机会进入玉泉山疗养院的人。

  除了那本就为数不多的老爷子些的亲属,要么就是高级别领导。

  若是院里住着的人要力挺谁,在龙国恐怕没人敢对其使绊子。

  就如同祁同伟得到了其中几位老爷子的人情后一样,若是祁同伟愿意弃官从商。

  在龙国做生意,只要合法合规,绝对没有谁敢使绊子,连官都得巴结祁同伟。

  若是再换个说法,只要祁同伟心不大。

  这辈子只追求汉东的一把手位置,别的不需要做什么。

  就需要按部就班的工作,时间到了升一级,时间到了升一级,那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可祁同伟想着既然重生一次,难道就不能把眼光看得更长远一点。

  于是几位老爷子的人情都没用过。

  可虽然没用,刘泽民、杨仲儒、张志鸿等等自己不就围过来呢?

  因为几家老爷子的后辈已经知道了有祁同伟这样一个人就够了。

  下一步就凭自己的本事说话。

  自己有本事,那身边的人自然会佩服你,提前投资你,这就是现实得不能再现实的。

  自己主动去消耗人情,和欠人情的人想着你那可又不是一个概念。

  所以人情这个东西,怎么欠、怎么还就是个技术活儿。

  至少祁同伟想的很明白,若不是天大的难关过不了,那几位老爷子所谓的人情他自己会闭口不提。

  若自己没有持续性的本事展露出来,所谓的人情可轻可重。

  瞬间想到这些,祁同伟看向钟老爷子微微点头。

  “爷爷,不唐突。

  老师是个明史迷,对明史的研究可以说在龙国内绝对是是屈指可数的那一拨人。

  但我想老爷子对历史的研究,和爷爷你们这些老前辈相比还是有不小的距离。

  我知道我们龙国最早的一波将帅就算没读多少书,可都是历史爱好者。

  毕竟古人有云,读史可以明智。

  读史可以鉴古通今!”

  钟老爷子听后微微点头。

  “同伟,说起这一点,我们这帮老头子还真不谦虚。

  我们龙国的发展,可以说是那几位伟人的功劳。

  他们哪个不是饱读历史?

  同伟你说得很正确读史可以明智、读史可以鉴古通今,这一点也没错。

  但凡脑子转得快得的人,比其他人聪明是一个方面,还有一方面就是听得多、看得多、经历得多。

  要说从哪个渠道最能吸收到人生经验?

  那就是我们龙国上下几千年的时代变迁、历史更迭、伟大人物层出不穷。

  这些伟大的人为何伟大?

  那是因为他们往小了说智慧可以左右天下变革,往大了说那就是指点江山。”

  祁同伟听后微微点头表示认同。

  自家高老师这次算是走大运了。

  钟老爷子见了,继续缓缓开口。

  “同伟,就不说你的工作了。

  通过你说的这些,我已经可以判断出你做事的方式和方向都把握得很准,那就没必要再一一说给我听了。

  马上就要五月了,你和小艾九月的婚礼,还有需要我这个老头子帮得上忙的地方吗?”

  祁同伟听后微微摇头。

  “爷爷,你老就等着参加婚礼就行。

  你也知道我在走到县处级之前就赚足了金钱。

  这段时间虽然很忙,但有两个从小玩儿到大的朋友在老家帮忙。

  现在老家的房子已经焕然一新,我也拿出了不少钱把村里的路都进行了硬化修整。

  现在我们村说是我们龙国建设到最前沿的村都不为过。

  而且我们村是汉东有名的农产品基地,水果、荒山都得到了有效利用。

  但村里的玉米、稻谷的栽种仍然没有减少,因为我知道这是最基本的民生保障。

  逐利可以,但是不能断了根本。

  玉米、稻谷永远是最基本的生存保障。”

  钟老爷子听后肯定的点了点头。

  “嗯,同伟你说的这一点,我非常认可。

  民以食为天!”

  祁同伟听后微微点了点头。

  “嗯,爷爷,这一点我也看明白了的。

  当我建议村里面发展成新型的农产品基地时,县里就有同志直接全部种上高价值农作物。

  我直接几个问题让县里面的同志哑口无言。

  我们九月结婚,若是遇上稻谷收割得晚一些,爷爷有可能还能看见金灿灿的稻田。”

  钟老爷子一听,高兴的点了点头。

  “哈哈,退休后,也很少走出京都了,好久没看见金灿灿的一片稻谷了,同伟你这样说我还真是满心期待。

  看见满天的稻子,至少我知道我们龙国百分之九十人民不会再像七八十年代那样饿肚子了。

  虽然我们龙国一些地方因为贫瘠,大家的日子不好过。

  可年初我去了京都农科院,我看见农科院的专家同志们废寝忘食的做实验,我相信他们能够做出更加高产的农作物。

  我相信他们能够做出更多能够在恶劣环境下进行生长的农作物。

  很多人说我们龙国地广物博,可是我们也要看到自己的短板。

  其实我们人均可耕种土地面积有限,比不上m国和毛熊国。

  但我们龙国的人民有其他国家身上没有的优点,那就是勤奋肯干。

  我相信只要大家舍得干,生活就一定能越来越好。

  同伟你小时候应该也饿过肚子,知道饿肚子的滋味是什么。

  其实有这个经历我也觉得不是坏事。

  宝剑锋从磨砺出,在同伟你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既然有这个经历,所以我希望你永远不要忘记人民在乎的根本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