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秋认真记下电话号码,童元明说:“虽然是堂伯,可是他很早就离开了农村,与我们也不熟。
在我记忆中,好像就见过一次,还是很小的时候。小秋,他家孩子,你知道在哪里?”
何秋无从回答,童元明继续说:“我特意详细问了我妈,堂伯是个有问题的人,十年动乱,打成了右派,过了很多年困难的日子。
后来平反了,恢复工作了,女儿失踪了。唉。。。。”
何秋问道:“他家还有其他孩子吗?”
童元明说:“有啊,还有一个儿子,听说是女儿丢失以后,收养的。应该跟我差不多大。不过我也没有见过。”
难怪童婉若没有提到弟弟。
何秋放下碗筷:“你们慢慢吃,我先上楼了。”
白母和白苗看看何秋,知道她是想尽快联系童婉若的父母。
白苗有些不放心,放下碗,也跟着上楼了。
何秋见白苗跟上来,慌乱的说:“嫂子,你说我应该怎么开口?难道我告诉他们,童婉若犯法了,判了死刑了?不行,不行,太残酷了。”
白苗安慰着何秋:“你先坐下,先冷静冷静。”
冷静,如何冷静,何秋一直想帮桑斌找到他的外公外婆啊。
白苗想了想说:“小秋,要不先告诉桑斌?”
何秋罢手:“不,还没有确定是不是他外公外婆啊,万一不是呢?”
突然,何秋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嫂子,要不我就说我是寻子家庭的志愿者,想了解一下丢失孩子家庭的情况,如何?”
白苗也赞同,两人拿着手机,拨号的手都在发抖。
何秋把电话打了免提,与嫂子一起听。通了,通了,没有人接听。
良久,电话接了,里面传来一个比何秋还着急的苍老声音:
“桑妮,是你吗?钱准备好了,你什么时候来拿?”
桑妮?原来老人还在等桑妮?
何秋清清爽子:“爷爷,您好,我叫何秋。”
明显,电话里传来失望的声音:“有事吗?”
何秋有些激动,努力镇定:“爷爷,是这样,我是寻子网站的志愿者,听说您家丢失了一个孩子,详细了解一下情况。”
电话里的老人,明显激动起来:“诶,姑娘,你认识桑妮吗?她是我外孙女,可是后来我找不到她了。”
何秋温和的问道:“桑妮是没有与您联系吗?”
老人有些伤心了:“她要50万块钱,才让我见若若,当时我们没有那么多钱,答应尽快凑给她。
后来再给她打电话,她就骂我,再后来,电话打不通了,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桑妮,丧天良的女人,那么爱钱,怎么会放过两个老人呢?
何秋安慰老人:“爷爷,我会尽量帮您找桑妮的,您现在住在哪里,我可以过去看看您吗?”
老人迟疑了:“你们真的是志愿者?”
也是,现在骗子那么多,老人肯定还是有警惕性的。
何秋尽量温和一些:“爷爷,您认识童元明吗?他是您堂侄子,我们是通过他,知道您的电话的。”
老人念叨着:“元明?我想起来了,是我童家一个弟弟家的儿子,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
唉,我也很多年没有回去了,家里的亲人,见面了也不认识。
姑娘,您要是有时间,来我家玩吧。”
何秋很激动:“好,爷爷,你把详细地址给我,我去之前,会给您打电话的。”
老人爽快的说:“行,你与元明熟悉吗?让他有时间来玩。”
“好,爷爷,您要保重身体。”
挂断电话,何秋眼泪不争气的出来了,再看白苗,她也眼眶红了:
“何秋,童婉若的爸爸,应该和我爸爸一样,这些年也过得艰苦吧?只是,他的女儿没有了,太可怜了。”
何秋很伤心:“总归,还有一个外孙。我问问桑斌,最后让他跟我一起去。桑斌太孤独了,虽然我把他当做弟弟,可总是隔着一层血脉啊。”
何秋迫不及待,又给桑斌打了电话,一向沉稳的桑斌,声音颤抖了:
“姐姐,真的吗?我跟你们一起去。”
何秋立马回答:“好,你星期六回来,李大哥开车跟我们一起去。”
说完,就挂了电话。这个消息,无疑成了何家最沉重又最令人振奋的消息。
一家人坐在一起,商量着如何委婉的告诉老人童婉若的消息。
李俊军的态度很坚决:“无论怎么说,就是不能告诉他们童姐死刑的事,他们承受不起的。”
白苗叹息:“也是,明明就可以见面了,却发生了这么大的事。”
可是见面了,老人总是会问起童婉若的情况吧?
孙晓华出主意:“就说车祸吧。”
大家都陷入了沉默,何冰也同意:“或者说车祸,老人只是感叹命运,毕竟还有一个外孙,应该是最温柔的谎言了。”
白妈妈也同意:“唉,无论哪一种说法,人不在了,老人都会伤心。
只是杀人,老人可能会意难平,他们会内疚,会自责,会怪自己没有早点准备五十万。”
爱孩子的父母,只会责怪自己,就如白母,因为那套房子,经常恨自己无能。
几人商定以后,何秋和李俊军,去县里买了一些礼物,有围巾,毛衣,棉鞋。
快入冬了,这些东西,也是老人最需要的。
选礼物的时候,何秋总觉得自己就是童婉若,好像在代替她,去尽她没有完成的义务。
童婉若的故事,何秋写了一年,一年中,她经历了童婉若一样的痛苦,感受了她一样的人生。
何秋经常会因为桑家人对她的辱骂和毒打哭泣,也会因为孩子考上大学而高兴。
还有对未来的向往,以及绝望时举起的那把榔头。
何秋都经历了,现在何秋要代替童婉若去孝敬她的父母。
星期六,李俊军开车带着何秋和桑斌一起赶往H市。
那里离D市只有三个小时的车程,距离桑斌的老家桑家寨只有五个小时的车程。
可是要走出桑家寨的大山,桑斌用了18年,童婉若用了一辈子。
车上,何秋与桑斌坐在后面,她温柔的跟桑斌说着他外公家的一些情况:
“爷爷奶奶身体还不错,他们不知道你妈妈的事,凑齐了50万块钱,一直在等你姐姐去拿钱。
可是也不知道为什么,你姐姐后来没有与他们联系过。”
桑斌轻声说:“我妈妈出事以后,我给她打过电话,她敢去拿钱,我便告她诈骗。
所以她把我拉黑了,也一直不告知外公外婆的联系方式。”
何秋恍然大悟:“原来这样,我还在想,桑妮那么爱钱,怎么会舍得五十万。”
五十万,是桑斌的痛苦,不是桑妮去骗外公外婆的钱,妈妈也不会犯法。。。。
在我记忆中,好像就见过一次,还是很小的时候。小秋,他家孩子,你知道在哪里?”
何秋无从回答,童元明继续说:“我特意详细问了我妈,堂伯是个有问题的人,十年动乱,打成了右派,过了很多年困难的日子。
后来平反了,恢复工作了,女儿失踪了。唉。。。。”
何秋问道:“他家还有其他孩子吗?”
童元明说:“有啊,还有一个儿子,听说是女儿丢失以后,收养的。应该跟我差不多大。不过我也没有见过。”
难怪童婉若没有提到弟弟。
何秋放下碗筷:“你们慢慢吃,我先上楼了。”
白母和白苗看看何秋,知道她是想尽快联系童婉若的父母。
白苗有些不放心,放下碗,也跟着上楼了。
何秋见白苗跟上来,慌乱的说:“嫂子,你说我应该怎么开口?难道我告诉他们,童婉若犯法了,判了死刑了?不行,不行,太残酷了。”
白苗安慰着何秋:“你先坐下,先冷静冷静。”
冷静,如何冷静,何秋一直想帮桑斌找到他的外公外婆啊。
白苗想了想说:“小秋,要不先告诉桑斌?”
何秋罢手:“不,还没有确定是不是他外公外婆啊,万一不是呢?”
突然,何秋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嫂子,要不我就说我是寻子家庭的志愿者,想了解一下丢失孩子家庭的情况,如何?”
白苗也赞同,两人拿着手机,拨号的手都在发抖。
何秋把电话打了免提,与嫂子一起听。通了,通了,没有人接听。
良久,电话接了,里面传来一个比何秋还着急的苍老声音:
“桑妮,是你吗?钱准备好了,你什么时候来拿?”
桑妮?原来老人还在等桑妮?
何秋清清爽子:“爷爷,您好,我叫何秋。”
明显,电话里传来失望的声音:“有事吗?”
何秋有些激动,努力镇定:“爷爷,是这样,我是寻子网站的志愿者,听说您家丢失了一个孩子,详细了解一下情况。”
电话里的老人,明显激动起来:“诶,姑娘,你认识桑妮吗?她是我外孙女,可是后来我找不到她了。”
何秋温和的问道:“桑妮是没有与您联系吗?”
老人有些伤心了:“她要50万块钱,才让我见若若,当时我们没有那么多钱,答应尽快凑给她。
后来再给她打电话,她就骂我,再后来,电话打不通了,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桑妮,丧天良的女人,那么爱钱,怎么会放过两个老人呢?
何秋安慰老人:“爷爷,我会尽量帮您找桑妮的,您现在住在哪里,我可以过去看看您吗?”
老人迟疑了:“你们真的是志愿者?”
也是,现在骗子那么多,老人肯定还是有警惕性的。
何秋尽量温和一些:“爷爷,您认识童元明吗?他是您堂侄子,我们是通过他,知道您的电话的。”
老人念叨着:“元明?我想起来了,是我童家一个弟弟家的儿子,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
唉,我也很多年没有回去了,家里的亲人,见面了也不认识。
姑娘,您要是有时间,来我家玩吧。”
何秋很激动:“好,爷爷,你把详细地址给我,我去之前,会给您打电话的。”
老人爽快的说:“行,你与元明熟悉吗?让他有时间来玩。”
“好,爷爷,您要保重身体。”
挂断电话,何秋眼泪不争气的出来了,再看白苗,她也眼眶红了:
“何秋,童婉若的爸爸,应该和我爸爸一样,这些年也过得艰苦吧?只是,他的女儿没有了,太可怜了。”
何秋很伤心:“总归,还有一个外孙。我问问桑斌,最后让他跟我一起去。桑斌太孤独了,虽然我把他当做弟弟,可总是隔着一层血脉啊。”
何秋迫不及待,又给桑斌打了电话,一向沉稳的桑斌,声音颤抖了:
“姐姐,真的吗?我跟你们一起去。”
何秋立马回答:“好,你星期六回来,李大哥开车跟我们一起去。”
说完,就挂了电话。这个消息,无疑成了何家最沉重又最令人振奋的消息。
一家人坐在一起,商量着如何委婉的告诉老人童婉若的消息。
李俊军的态度很坚决:“无论怎么说,就是不能告诉他们童姐死刑的事,他们承受不起的。”
白苗叹息:“也是,明明就可以见面了,却发生了这么大的事。”
可是见面了,老人总是会问起童婉若的情况吧?
孙晓华出主意:“就说车祸吧。”
大家都陷入了沉默,何冰也同意:“或者说车祸,老人只是感叹命运,毕竟还有一个外孙,应该是最温柔的谎言了。”
白妈妈也同意:“唉,无论哪一种说法,人不在了,老人都会伤心。
只是杀人,老人可能会意难平,他们会内疚,会自责,会怪自己没有早点准备五十万。”
爱孩子的父母,只会责怪自己,就如白母,因为那套房子,经常恨自己无能。
几人商定以后,何秋和李俊军,去县里买了一些礼物,有围巾,毛衣,棉鞋。
快入冬了,这些东西,也是老人最需要的。
选礼物的时候,何秋总觉得自己就是童婉若,好像在代替她,去尽她没有完成的义务。
童婉若的故事,何秋写了一年,一年中,她经历了童婉若一样的痛苦,感受了她一样的人生。
何秋经常会因为桑家人对她的辱骂和毒打哭泣,也会因为孩子考上大学而高兴。
还有对未来的向往,以及绝望时举起的那把榔头。
何秋都经历了,现在何秋要代替童婉若去孝敬她的父母。
星期六,李俊军开车带着何秋和桑斌一起赶往H市。
那里离D市只有三个小时的车程,距离桑斌的老家桑家寨只有五个小时的车程。
可是要走出桑家寨的大山,桑斌用了18年,童婉若用了一辈子。
车上,何秋与桑斌坐在后面,她温柔的跟桑斌说着他外公家的一些情况:
“爷爷奶奶身体还不错,他们不知道你妈妈的事,凑齐了50万块钱,一直在等你姐姐去拿钱。
可是也不知道为什么,你姐姐后来没有与他们联系过。”
桑斌轻声说:“我妈妈出事以后,我给她打过电话,她敢去拿钱,我便告她诈骗。
所以她把我拉黑了,也一直不告知外公外婆的联系方式。”
何秋恍然大悟:“原来这样,我还在想,桑妮那么爱钱,怎么会舍得五十万。”
五十万,是桑斌的痛苦,不是桑妮去骗外公外婆的钱,妈妈也不会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