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走访-《人鬼尘缘》

  初三一大早,何冰约着何秋一起去村里拜年。在农村,一个村庄,大部分都是一个姓,七绕八绕,都是一个祖上。

  只是岁月如梭,一个祖宗,分成一个个小家了,谁跟谁也不亲了,自己一家人才是最亲的。

  不亲但是礼节不会少啊,大年初一,除了上坟祭拜老祖宗,还要一家一户的给活着长辈拜年。

  当然,都是走走过场,进屋问声好,一杯茶都不会喝,转身就去下一家了。

  何冰和何秋初三拜年,意义是不一样的。

  何冰是村长,现在村里有钱了,咸菜厂和服装厂的地皮租金,一年下来就有十多万。

  遵循老村长的传统,有了钱,就得为村里人办事。

  何家村有两个厂,还有种菜大棚,稍微勤快点,吃喝不愁了。

  但是,依然也有困难家庭。五保户有五家,家里有重病人的三家,孤儿寡母的两家。五保户年纪大了,种菜不要,咸菜厂也进不去,基本就是靠村里养着。

  重病的家庭,就算家里有人上班,有人种菜,可是住一次院,吃一点药,一个月就要大几千,压力依然很大。

  孤儿寡母的,死了男人,妈妈上班,孩子上学,压力也是很大。

  这种特殊家庭,村里每年都要拿钱支持他们。

  重病家庭,一年都会给一万块钱红包。其余的都是一千,再送些米面油。

  孤儿寡母孩子上学的,孩子的费用村里出,如果考上了大学,母亲没有改嫁,学费也是村里出。

  所以,何冰和何秋去拜年,基本是去了解每一个家庭的具体情况。

  有困难的要帮,没有困难的要嘱咐几句:“好好上班,别去赌钱。来年盖个新房子,娶个媳妇。”

  名曰拜年,其实就是走访,谁家有难处,何冰都会记下来。

  何冰何秋每到一家,都会受到热烈的欢迎,谁家有困难,也是直接说出来:

  “村长啊,我家闺女马上就高中毕业了,考大学估计是没有希望,能不能进服装厂?”

  “村长啊,我年纪大,进厂是进不了,做个临时工可以啊,让我去守门吧?”

  无论什么要求,何冰都会记下来。

  何家村年轻的,有点文化的,基本都去了咸菜厂。

  服装厂招工有明确规定,只要35岁以下的,有高中文凭的正式工,也就是看车床的。

  其余的搬运工,装卸工,仓库,门卫,年龄放宽到55岁以下的,但是只能是临时工。

  相比咸菜厂,服装厂不容易进。

  不过,在家门口做临时工也是可以的,工资三千多,比种菜轻松,钱还多啊。

  年前跟着白苗潘小杰去广州实习的几户人家,那是眼睛都笑眯了,他们家女儿,以后直接进服装厂,还是师傅,工资5500一个月。

  因为后面的工人,都需要他们去带,尽管在广州的三个月只有一点实习费,现在就看到回报了。

  还有一些家里有年轻人,没有去的,可是肠子都悔青了。

  何秋跟着哥哥一家一家走访,到了何六斤家,何秋不想进去,何冰说:“去吧,现在立场不一样了,总不能全村人就不去他家吧。”

  何秋没有办法,当了厂长要有格局,但她依然很是讨厌何六斤。

  何六斤正在门口驱赶几只鸡:“回笼子里去,拉得满院子鸡屎,踩一脚。”

  何冰和何秋出现,何六斤愣了一下,急急的朝屋里喊:“凤梅啊,来客人了。”

  自己的亲儿子和亲闺女,倒是成了客人。

  王寡妇风风火火的出来了:“哎呀,小秋,村长,快,快进屋啊。”

  王寡妇天天与何秋在一起上班,两人关系缓和了不少。

  对何冰,王寡妇还是有点畏惧。

  相反,何六斤怕何秋多一些,因为那十万块钱,总归是为了救他,何秋才上当的。

  至于何冰,何六斤反而有些怨言,地皮给你了,你也没有给过我一分钱,还要拿刀砍老子。

  我做父亲的,对你照顾不周,那不是穷吗?

  都吃不饱,我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去哪里搞钱给你买肉吃?

  而且何冰是老大,又是男孩,爷爷奶奶在世时,对他也是照顾很好的。

  现在你发达了,就要砍老子?

  大炮懂事的倒了两杯茶:“哥,姐,喝茶。”

  王寡妇很满意大炮的表现,一句哥姐,就能拉近彼此的距离。

  何冰很是淡漠的说:“你们家,两人都有工作,虽然孩子读书,应该也是宽裕的。”

  王寡妇的性子彻底改了:“宽裕,这些年,还存了十多万呢。我和你爸商量了,再存一年,就把房子盖了。”

  换了往年,王寡妇多少要哭哭穷,就是给一桶油,一袋米,也是占了便宜的。

  也没有什么事,何秋何冰起身,准备离开,王寡妇拉住了何秋:“别着急走啊,我还有事跟你说呢。不是服装厂要招人吗,小秋,能不能让我哥哥嫂子来做临时工?”

  何冰冷漠的说:“就是带着一群人要来打我那个男人?”

  王寡妇脸腾的红了:“何冰,我是做了不少糊涂事,现在不是改了吗?再说了,要是何秋有事,你做哥哥的,还不得赶架子去讨要一个说法啊?

  错是我的错,我心眼小,我哥嫂是憨厚的,不也没有动手吗?不怕你笑话,不是大炮他爸死得早,我带着两个孩子日子过不下去,我也不能找你爸啊。

  他是什么人你们还不知道?一天三餐酒,一喝就是几个小时。你们俩在家饿肚子,他连家都不回。你们俩还偷了我家不少菜呢,我不也是没有吭声吗?

  人穷志短,穷了,心思就多。你们在外赚了钱,我肯定有点小心思啊。要是以前也有咸菜厂,我就不找男人了,带着两个孩子过,村里还能帮扶,不知道多舒心呢。”

  站在外面不敢进来的何六斤,听到王寡妇嫌弃自己气得不行了,呼的进来了,指着王寡妇说:

  “你。。。过河拆桥,对吧?你别忘记了,咸菜厂是我女儿开的,你嫌弃我,现在就离婚,你也别在咸菜厂干了。还想把哥嫂也弄来,我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