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秋在食堂打了满满一份菜,又要了四两米饭,乐呵呵的捂着饭盒回宿舍吃饭。
一边吃饭,一边看张小州的小说,成了何秋必不可少的精神追求。
张小州写的是一个被遗弃男孩的故事,主人公当然是他自己的经历。
书中,写到他养父母在世时的开心快乐和幸福,何秋看着也很开心,时不时还会评论一番,鼓励鼓励他。
吃得开心,看得开心时,门敲得“咚咚”响。
何秋赶紧开门,居然是一休和石头。
“你们怎么可以进厂区?”何秋惊讶的问。
宿舍在厂区里,外人不能随意进来,小孩子就更不行了,万一进了生产区,出了事故谁负责?
石头一屁股在烤火炉边坐下:“守门的是我爷爷,还不随便进来啊。”
石头说的爷爷是何六斤。
何秋眉头一皱,如果她没有死,必然要扣何六斤五百块钱,一点安全意识都没有。
可惜,如今的何秋叫林语。
“石头,一休,你们记住了,万万不可去生产区,到处都是机器,很危险的。”何秋耐心的劝导。
“危险什么,那些机器,我都会修了。”一休毫不在意的说。
你,你们?敢情你们经常溜进来玩啊,不行,下次一定要跟嫂子说说,太危险了啊。
何秋不好教训他们,问道:“你们特意来找我?”
一休闷头说:“心情不好,想跟阿姨说说话。”
何秋“噗嗤”一笑:“小男孩还有心情不好的时候?”
一休不高兴的嘟着嘴:“当然啊,姑父要与安洁阿姨结婚了,我还能心情好?姑父是负心汉,姑姑对他那么好,这么快就要找新老婆了,以后我再也不去他家了。”
何秋愣了一下,命运没有意外,他们还是走到一起去了。
何秋心口发疼,那个爱自己入骨的男人,以后只会爱安洁了。
“你们怎么知道的?”何秋试探着问。
“珠珠告诉我们的啊,哭哭啼啼的跟我爸爸妈妈说的,妈妈还劝珠珠接受呢。”
一休一脑门的不开心,他不明白,这些大人是不是疯了,他们怎么把姑姑忘得一干二净了。
何秋苦涩的说:“一休,你妈妈说得没错,你姑父还年轻,肯定是要找人结婚的,还不如找安洁阿姨呢,她为人大气果断,肯定对珠珠好。”
一休不解的抬头说:“你和我妈妈说的一样。”
何秋摸摸一休脑袋:“活着的人,总要往前走。要是你姑父能快速从悲伤走出来,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何秋是安慰一休,也是安慰自己。
李俊军不再属于自己,他能幸福,应该高兴啊,为何心里憋得难受呢?
石头瓮声瓮气的说:“那我以后叫她什么?我可不能叫她姑姑,我只有一位姑姑。”
何秋温和一笑:“还是叫阿姨啊。”
石头坚定的点头:“行,珠珠也叫阿姨,我们都叫阿姨。”
坚守姑姑的称呼,是两个孩子唯一能做到的。
见一休还是闷闷不乐,何秋岔开话题问:“今天长脓疮的那位婶子怎么样了?找到了药吗?”
一休点点头:“找到了,上官爷爷很厉害的,要是我师父还在,他也很厉害。”
一休再一次陷入了悲伤之中,他不仅仅失去了姑姑,还失去了最爱他的师父。
一度以来,一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姑姑和师父同时离开了,直到干爹说,他们有大事要干,一休才勉强缓过神来。
宿舍也没有什么好吃的,为了哄一休石头开心,说道:“要不我教你们画画?你们学会了,就会把姑姑和师父最美好的一面画出来。”
石头和一休都很感兴趣,说:“好啊,那我们画画吧。”
何秋支起画架,拿出画笔,说:“画油画之前,我们要先学会构图。我们画石头,好不好?石头,你摆一个姿势,我教一休画你。”
石头爬到床上,盘着腿,安静的坐着。只是图还没有勾出来,石头便无趣的睡着了。
一休学得很用心,何秋一笔一划的教着,姑侄俩好像回到了以前美好的日子。
第二天上早班,昨夜教一休画画太晚了,何秋起晚了,迷迷瞪瞪的往车间跑,被文娇喊住了:“林语,林语,跟你说件事。”
何秋停下来:“文厂长,怎么啦?”
文娇大声说:“厂里下了通知,工人上班时间不能出厂门,下班直接回家,不许在外面晃荡。”
“出什么事了?”何秋很是不解。
“可不吗,何庆忠婶子不是长脓包吗?你猜怎么着?今天一大早,村里又有两位村民传染了,幸亏昨天听你的,回家去撒了石灰,我以后再也不去看热闹了。厂里没事的,厂长昨天就下令撒了石灰,全厂喷了消毒液,你可千万不要出厂,免得传染上。”
文娇说完,挥挥手,回办公室去了,她还要通知其他科室呢。
何秋懵住了,脓疮真的有传染性?不过也不用着急,师父寻到了药材,何家村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吧?
何秋和老乌头走后,整个安宁医院全靠上官义和华静撑着,当然,龙娥也是得力的助手,他能干的活,就是每天上午帮病人封印疼痛神经,让临终病人能安详的离开。
何秋走了,龙娥一点也不难过,甚至都没有去何家村送她最后一程,因为他坚信,姐姐不过是去了地府,很快就会回来的。
只要在医院里看见一只蝴蝶,或者一只蜻蜓,龙娥都会失去询问:“你是姐姐吗?”
当然,蝴蝶和蜻蜓只会吓得飞跑。
龙娥也不泄气,他看见动物,还是会去问,直到师父告诉他,你姐姐不会变成动物,一定是一个人,很美丽的一个人。
于是,龙娥也不去问动物,每天信心十足的等待姐姐来找他。
早上,上官义带着龙娥安顿好所有病人,回到办公室,才喝了一口茶,李俊军电话打来了:“师父,快来何家村,今日多了两三类脓疮,村民人心惶惶啊。”
上官义安抚道:“没事的,别急,他们可能只是传染了二婶的毒气,我马上就来。”
说完,对华静说:“我要回何家村,医院的事交给你了。”
华静点头:“好,你放心去吧。”
一边吃饭,一边看张小州的小说,成了何秋必不可少的精神追求。
张小州写的是一个被遗弃男孩的故事,主人公当然是他自己的经历。
书中,写到他养父母在世时的开心快乐和幸福,何秋看着也很开心,时不时还会评论一番,鼓励鼓励他。
吃得开心,看得开心时,门敲得“咚咚”响。
何秋赶紧开门,居然是一休和石头。
“你们怎么可以进厂区?”何秋惊讶的问。
宿舍在厂区里,外人不能随意进来,小孩子就更不行了,万一进了生产区,出了事故谁负责?
石头一屁股在烤火炉边坐下:“守门的是我爷爷,还不随便进来啊。”
石头说的爷爷是何六斤。
何秋眉头一皱,如果她没有死,必然要扣何六斤五百块钱,一点安全意识都没有。
可惜,如今的何秋叫林语。
“石头,一休,你们记住了,万万不可去生产区,到处都是机器,很危险的。”何秋耐心的劝导。
“危险什么,那些机器,我都会修了。”一休毫不在意的说。
你,你们?敢情你们经常溜进来玩啊,不行,下次一定要跟嫂子说说,太危险了啊。
何秋不好教训他们,问道:“你们特意来找我?”
一休闷头说:“心情不好,想跟阿姨说说话。”
何秋“噗嗤”一笑:“小男孩还有心情不好的时候?”
一休不高兴的嘟着嘴:“当然啊,姑父要与安洁阿姨结婚了,我还能心情好?姑父是负心汉,姑姑对他那么好,这么快就要找新老婆了,以后我再也不去他家了。”
何秋愣了一下,命运没有意外,他们还是走到一起去了。
何秋心口发疼,那个爱自己入骨的男人,以后只会爱安洁了。
“你们怎么知道的?”何秋试探着问。
“珠珠告诉我们的啊,哭哭啼啼的跟我爸爸妈妈说的,妈妈还劝珠珠接受呢。”
一休一脑门的不开心,他不明白,这些大人是不是疯了,他们怎么把姑姑忘得一干二净了。
何秋苦涩的说:“一休,你妈妈说得没错,你姑父还年轻,肯定是要找人结婚的,还不如找安洁阿姨呢,她为人大气果断,肯定对珠珠好。”
一休不解的抬头说:“你和我妈妈说的一样。”
何秋摸摸一休脑袋:“活着的人,总要往前走。要是你姑父能快速从悲伤走出来,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何秋是安慰一休,也是安慰自己。
李俊军不再属于自己,他能幸福,应该高兴啊,为何心里憋得难受呢?
石头瓮声瓮气的说:“那我以后叫她什么?我可不能叫她姑姑,我只有一位姑姑。”
何秋温和一笑:“还是叫阿姨啊。”
石头坚定的点头:“行,珠珠也叫阿姨,我们都叫阿姨。”
坚守姑姑的称呼,是两个孩子唯一能做到的。
见一休还是闷闷不乐,何秋岔开话题问:“今天长脓疮的那位婶子怎么样了?找到了药吗?”
一休点点头:“找到了,上官爷爷很厉害的,要是我师父还在,他也很厉害。”
一休再一次陷入了悲伤之中,他不仅仅失去了姑姑,还失去了最爱他的师父。
一度以来,一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姑姑和师父同时离开了,直到干爹说,他们有大事要干,一休才勉强缓过神来。
宿舍也没有什么好吃的,为了哄一休石头开心,说道:“要不我教你们画画?你们学会了,就会把姑姑和师父最美好的一面画出来。”
石头和一休都很感兴趣,说:“好啊,那我们画画吧。”
何秋支起画架,拿出画笔,说:“画油画之前,我们要先学会构图。我们画石头,好不好?石头,你摆一个姿势,我教一休画你。”
石头爬到床上,盘着腿,安静的坐着。只是图还没有勾出来,石头便无趣的睡着了。
一休学得很用心,何秋一笔一划的教着,姑侄俩好像回到了以前美好的日子。
第二天上早班,昨夜教一休画画太晚了,何秋起晚了,迷迷瞪瞪的往车间跑,被文娇喊住了:“林语,林语,跟你说件事。”
何秋停下来:“文厂长,怎么啦?”
文娇大声说:“厂里下了通知,工人上班时间不能出厂门,下班直接回家,不许在外面晃荡。”
“出什么事了?”何秋很是不解。
“可不吗,何庆忠婶子不是长脓包吗?你猜怎么着?今天一大早,村里又有两位村民传染了,幸亏昨天听你的,回家去撒了石灰,我以后再也不去看热闹了。厂里没事的,厂长昨天就下令撒了石灰,全厂喷了消毒液,你可千万不要出厂,免得传染上。”
文娇说完,挥挥手,回办公室去了,她还要通知其他科室呢。
何秋懵住了,脓疮真的有传染性?不过也不用着急,师父寻到了药材,何家村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吧?
何秋和老乌头走后,整个安宁医院全靠上官义和华静撑着,当然,龙娥也是得力的助手,他能干的活,就是每天上午帮病人封印疼痛神经,让临终病人能安详的离开。
何秋走了,龙娥一点也不难过,甚至都没有去何家村送她最后一程,因为他坚信,姐姐不过是去了地府,很快就会回来的。
只要在医院里看见一只蝴蝶,或者一只蜻蜓,龙娥都会失去询问:“你是姐姐吗?”
当然,蝴蝶和蜻蜓只会吓得飞跑。
龙娥也不泄气,他看见动物,还是会去问,直到师父告诉他,你姐姐不会变成动物,一定是一个人,很美丽的一个人。
于是,龙娥也不去问动物,每天信心十足的等待姐姐来找他。
早上,上官义带着龙娥安顿好所有病人,回到办公室,才喝了一口茶,李俊军电话打来了:“师父,快来何家村,今日多了两三类脓疮,村民人心惶惶啊。”
上官义安抚道:“没事的,别急,他们可能只是传染了二婶的毒气,我马上就来。”
说完,对华静说:“我要回何家村,医院的事交给你了。”
华静点头:“好,你放心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