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的夜来得急。韩林刚把最后一筐野菊收进竹窖,北风就裹着细雪撞开了柴门。他搓了搓冻红的手背,抬头望见檐角的铜铃正作响——那铃声里裹着冰碴子,不像往年的风铃声,倒像谁拿碎玉片在刮骨头。
先生!小丫头抱着个布包从灶房冲出来,发辫上的银铃铛结了层薄霜,王阿婆的腌菜坛全冻裂啦!我刚去瞧,坛里的萝卜硬得能敲锣,坛沿结着冰碴子,像撒了把碎星星!她把布包往韩林怀里一塞,里面是刚蒸的红薯,快暖暖手,我去给您端姜茶!
韩林掰了块红薯,热气地扑上脸。老龟驮着半筐晒干的笋干慢悠悠爬过来,龟壳上的霜花像撒了把碎银——往年这时候,村后的山涧该开始结薄冰了,可今晨他去井边打水,井里的水竟泛着冷冽的凉,水面漂着些细鳞似的光斑,像撒了把碎琉璃。
怪了,虎子裹着棉袄从田埂晃过来,怀里揣着个陶瓮,我家阿黄追着只花蝴蝶钻竹林,现在卡在竹节里出不来啦!他扒着竹子往下看,竹节间结着层水晶似的光膜,把阿黄的尾巴冻成了根粉玉簪,这光比玻璃还凉,摸上去像咬了口冰棱!
是立冬的【雪绒】闹脾气了。韩林眯眼细看,竹坞下的狗尾草丛里埋着些半透明的细索,像被揉皱的棉絮。他伸手碰了碰,细索地缩进土里,露出尖儿上挂着的冰珠——那冰珠泛着幽蓝,像滴冻住的星子。
雪绒?小丫头蹲下身,用芦苇秆拨了拨泥土。土块里埋着截更粗的索茎,表皮裂着细缝,渗出点淡青的汁水,我爷爷说过,雪绒是冬雪的歌,结冻时要听竹吟,融雪时要闻松韵,要是哪样没伺候好......她话音未落,索茎突然炸开,溅出几点冰晶,落在狗尾草丛里,把刚冒头的草芽冻成了根冰针。
哎哟!小丫头跺了跺脚,它肯定是生气了!老龟慢悠悠爬过来,用龟甲碰了碰冻硬的草芽,龟壳上的霜花突然泛起暖光,两声,冰壳裂开细缝,冒出嫩绿的芽尖。韩林眼睛一亮——这龟甲上的纹路,和草丛里的雪绒竟有几分相似。
瞧!那是老龟的龟甲纹!虎子瞪大眼睛,凑过来,仿佛发现了什么稀世珍宝,我阿爷说,老龟可是山里的活地图呢,它壳上的纹路,就如同大地的脉络一般,藏着地脉的走向!他刚要伸手去摸那龟甲,老龟却突然像被惊扰的孩子,一声甩下脑袋,龟甲如一颗巨石般重重磕在竹坞边。刹那间,泥土里冒出一片新绿,宛如破土而出的春笋,那是一株更为粗壮的雪绒,藤蔓上盛开着淡青色的小花,每一朵都如同娇羞的少女,低垂着脑袋,而那滴冰露,则恰似串透明的珍珠,悬挂在花上,晶莹剔透。是雪芽!小丫头兴奋地指着小花,声音清脆得像黄莺出谷,上个月我在山神庙听老道士说,山里有只总爱蹲在冰棱上唱歌的小精怪,它的歌声犹如碎玉撞钟,叮叮咚咚,悦耳动听,孩子们总说能听见那的声音,如仙乐般从崖顶飘然而下!话音未落,那小花仿佛被施了魔法,突然地绽开,如同一个羞涩的小姑娘,缓缓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露出里面蜷缩着的小精怪——它浑身半透明,宛如冰雕玉琢,翅膀如同两片薄如蝉翼的冰片,正抱着颗没吃完的野山楂,悠然自得地打哈欠。是雪芽!小丫头一眼就认出了它,惊喜的声音如同银铃一般,隔壁李叔说,他家果园去年遭遇了一场可怕的霜灾,是一只长着蓝色翅膀的小精怪挺身而出,帮忙吹化了冰棱,拯救了果园。自那以后,那精怪就如同人间蒸发了一般,再也没有出现过。雪芽闻言,眼睛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星,突然一亮,小爪子如闪电般地抓住山楂,一声咬开,汁水如泉涌般顺着嘴角流下来,将它胸前那如雪般洁白的银毛染成了淡淡的青色,仿佛是大自然为它精心绘制的一幅美丽画卷。
“还不够!”韩林皱起眉头,喃喃自语道。他轻轻地抚摸着雪芽那洁白如雪的翅膀,感受着它那细腻的羽毛,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怜惜之情。
他仔细观察着雪芽的藤蔓,只见那原本翠绿欲滴的叶子此刻已经变得有些干枯,仿佛失去了生机。韩林心想:“这可怜的小家伙一定是口渴极了,得赶紧给它喝点水才行。”
于是,韩林毫不犹豫地解下自己身上的水囊,小心翼翼地将水囊倾斜,让里面的温水缓缓地流出来,浇在雪芽的藤蔓上。水刚一接触到土壤,奇迹发生了——那原本看似毫无生气的藤蔓,像是突然被注入了生命力一般,以惊人的速度“唰唰”地往上窜,藤尖上还挂着晶莹的水珠,在月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然而,韩林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觉得雪芽还需要更多的水分。就在这时,站在一旁的小丫头突然喊道:“还差点!”
韩林有些惊讶地看向小丫头,只见她迅速地扯下自己身上的蓝布裙,毫不犹豫地将裙角浸入溪水中,然后迅速地提起来,让蓝布裙充分吸收溪水。
“我阿娘说,蓝布能聚水!”小丫头一脸认真地解释道。
韩林虽然对这种说法半信半疑,但看着小丫头如此坚定的神情,他决定姑且一试。
当小丫头将湿漉漉的蓝布裙角轻轻搭在雪芽的藤蔓上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那溪水就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样,“咕嘟咕嘟”地往藤蔓里钻,速度之快,让人瞠目结舌。
随着溪水不断地被吸入藤蔓,藤蔓的叶子也像是被唤醒了一般,“唰”地一下展开,每一片叶子上都冒出了一颗晶莹剔透的冰露,宛如夜空中的繁星,点缀在翠绿的叶片上,美不胜收。
而那原本浅蓝色的布裙,此刻也因为吸收了大量的水分,变成了月白色,仿佛与月光融为一体。
虎子指着竹坞。原本冻硬的草芽正吸着水分,裂开的土块慢慢合拢,露出底下湿润的土层。狗尾草们抖了抖蔫巴巴的叶子,茎秆挺得笔直,穗子上还挂着冰露,在月光下闪着光。小丫头蹲在田埂上,用芦苇秆逗着水里的小蝌蚪,蝌蚪们甩着尾巴,跟着雪芽的歌声游来游去。
老龟驮着笋干爬过来,龟壳上的霜花在月光下闪着光,像撒了把碎琉璃。小丫头抱着半筐野菊坐在他腿上,雪芽停在她的发辫上,用翅膀给她扇风。虎子在院子里生起火堆,火苗舔着锅底,锅里煮着立冬粥,香气混着笑声,混着溪水的叮咚,混着野菊的清香,在空气里酿成坛最浓的酒。
先生,小丫头指着竹坞,你看!竹坞间的雪芽正顺着竹架往上爬,藤蔓上开着越来越多的小花,每朵花都垂着滴冰露。冰露落进草丛,溅起细小的水花,把泥土里的雪芽都唤醒了——原本蜷缩的雪芽地展开,像只只蓝银色的小蝴蝶,扑棱着翅膀往藤蔓上爬。
是雪芽在教竹子跳舞呢!韩林笑着说。他伸手接住一滴冰露,冰露在掌心化开,凉丝丝的,带着股清甜的竹香。雪芽叫了两声,从他肩头跳到竹子边,用藤蔓卷住根竹枝,轻轻往上提。竹子先是晃了晃,接着就跟着藤蔓的节奏,唱起了歌。
它在教竹子唱歌!小丫头拍着手笑。她跟着哼起调子,虎子也跟着唱,老龟从壳里探出脑袋,喉咙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一时间,竹坞里全是的歌声,像秋风吹过松针,像溪水漫过冰棱,像孩子们追逐时的笑声。
系统提示音随歌声响起:【雪绒醒冬,立冬生序】。韩林这才发现,竹坞的泥土里埋着些半透明的细丝,像被揉皱的银纱。他伸手碰了碰,细丝地展开,上面竟浮着歪歪扭扭的字迹:给阿婆的腌菜坛给虎子的山楂糕给先生的冬茶盏......
“哇,是雪芽的愿望诶!”小丫头眼睛放光,“我奶奶说过,雪芽会在立冬前收集大家的心愿,编成雪绒绳,等到大雪的时候,就送给有需要的人哦!”她指着雪芽爪子里的野山楂,“可是雪芽把它们的心愿都给冻住啦,雪绒绳就编不出来咯!”“哈哈,原来它是在帮大家积攒希望呀!”虎子趴在竹子上往下瞅,“我看到里面有灶膛的火苗诶!”他刚要伸手,老龟突然“啪嗒”一声,把龟甲甩下来,不偏不倚地盖在竹坞上。龟甲和泥土紧密贴合,简直就是一块天然的地毯。过了一会儿,龟甲下面传来“咚”的一声轻响,再一看,泥土里的细丝“唰”地一下缩回了藤蔓,龟甲上却多了一道霜花形状的纹路。“嘿,你这个老龟!”韩林拍了拍龟壳,“又偷偷藏宝贝啦?”老龟慢吞吞地把脖子缩回去,从壳里探出一片竹叶——正是刚才被光膜冻住的竹枝,这会儿叶底沾着一粒亮晶晶的冰露,正“吧嗒吧嗒”地往下掉,在青石板上砸出一个小坑。“哇,是雪芽的眼泪诶!”小丫头凑到冰露跟前,“我爷爷说过,雪芽会流‘雪泪’,能把大家的心愿冻成雪绒绳呢!”她蹲在坑边,用芦苇秆接住冰露。冰露刚掉进竹篾里,竟然变成了一只小蝴蝶,浑身蓝银色,翅膀尖还沾着一点金色,正抱着一颗没吃完的野山楂,懒洋洋地打哈欠呢。
是绒绒!小丫头认出它,上个月王阿公在山神庙捡到的,说要养在家里当暖炉,结果它总往冰棱多的地方跑!绒绒似乎听懂了,扑棱着翅膀落在韩林脚边,爪子上还攥着片带光膜的枫叶。
它肯定是想帮雪绒绳!老龟用龟甲碰了碰绒绒的脑袋,泪是它的玩具,结果把盼头都冻住了。绒绒歪着脑袋,用湿鼻子蹭了蹭韩林的手,喉咙里发出的叫声。
系统提示音随鸟鸣响起:【雪芽归位,立冬生欢】。韩林这才发现,竹坞的泥土不知何时松动了,原本硬邦邦的土块里冒出片新芽,嫩叶上还挂着滴冰露,里面裹着只正在振翅的小雪芽。
它在道歉呢!小丫头笑着戳了戳它的耳朵。绒绒地叫了声,把竹枝轻轻放在韩林手心里。竹枝上的光膜立刻渗进皮肤,韩林感觉掌心凉丝丝的,像握了块会呼吸的玉。
虎子指着天空。不知何时,竹坞的云层里翻涌着淡青色的积云,像团团揉软的锦缎。韩林摸出怀里的竹枝——正是早上在花盆底捡到的,此刻正贴在他心口发烫。
接住!绒绒从竹坞里蹦出来,翅膀一扬,片竹叶飘进韩林掌心。叶上的光膜地炸开,化作千万点银粉,钻进积云里。更多的雪芽从四面八方赶来,组成条发光的长龙,绕着云层飞了三圈。
叮——第一声清响炸开,积云像被捅了个窟窿,阳光噼里啪啦砸下来。竹坞的泥土立刻松软了,原本冻硬的藤蔓重新舒展,露出里面鹅黄的雪芽。树根下的泥土里冒出片新叶,叶尖还挂着滴冰露,里面裹着只正在振翅的小雪芽。
要化雪啦!孩子们欢呼着围过来。老龟驮着笋干在竹坞边转圈,龟壳上的霜花融了,渗出的汁水在地上画出幅画——画里有绒绒、小蝴蝶,还有韩林和小丫头举着竹枝笑。系统光幕在画上忽隐忽现,这次是行小字:【雪芽破茧,立冬生喜】。
夜风裹着竹香吹来,吹得晒谷场的竹帘哗啦啦响。韩林望着天边的圆月,突然明白:这立冬的凉,不是为了让人躲在屋檐下,而是为了让每一根藤都喝饱了温水,让每一朵花都唱着歌绽放,让每一张笑脸都像立冬粥一样,甜得能暖到心口。
夜渐深时,韩林迷迷糊糊睡着了。梦里,他变成只雪芽,正蹲在竹枝上唱歌。月光哗啦哗啦地流着,带着他的歌声,灌溉着干渴的竹坞。小丫头蹲在田埂上,用芦苇秆逗着水里的小蝌蚪,蝌蚪们甩着尾巴,跟着他的歌声游来游去。老龟驮着笋干在后面爬,龟壳上的霜花闪着光,像在写首没写完的诗。而远处,李婶的腌菜坛飘着香,孩子们的笑声像串跳跃的银铃,混着溪水的叮咚,像首最温暖的歌。
次日清晨,小丫头举着筐雪芽跑来找韩林:先生!阿婆说,今早的竹叶嫩得能掐出水!韩林接过竹筐,凑近看——雪芽们正挤在筐沿,翅膀上的光斑像撒了把星子,这是要给今夜的丰收祭伴舞呢!
看来,韩林摸着胡子笑,今年的立冬,要暖过以往任何一年了。
竹坞的秘密
日头爬到树顶时,晒谷场已支起了红布棚。阿婆们搬来竹匾,摆上新收的冬笋、红枣;阿公们在棚下支起木桌,摆上自家酿的冬酒;小孩子们追着竹蜻蜓跑,银铃似的笑声撞在晒谷场的石墙上,又弹回来撞进竹林。
韩林被几个阿公拽着坐进主桌,面前摆着碗刚煮好的立冬粥——米是新收的晚稻,熬得稠稠的,浮着层金黄的米油,撒着冬笋丁、桂花,连空气里都飘着甜丝丝的香。
林先生,您给咱瞧瞧,张阿公端着粗瓷碗凑过来,今儿早我去挖笋,那笋子嫩得能抿出蜜,比我去年晒的笋干还甜!他指节上还沾着泥,您说这是咋回事?莫不是咱给雪芽供了那碗蜂蜜水?
韩林舀了口粥,烫得直吸气,却舍不得放下:许是雪芽听见了咱的心意。他瞥见小丫头正踮着脚往棚外跑,发辫上的银铃铛响,准是去请王阿婆的织光舞队了!
这时,虎子扛着半筐野山楂从后院晃过来,筐沿还沾着晨露:先生!我阿娘说,立冬要晒冬,您看这野山楂晒干了,能给阿婆们做山楂糕!他蹲下来,把野山楂往竹匾里倒,红果在阳光下打着旋儿,对了,我在篱笆角发现只受伤的山雀,翅膀上沾着雪芽的花粉,您给瞅瞅?
韩林凑过去,见山雀翅膀上果然沾着几点银粉,伤口渗着血丝。他用棉签蘸了点草药汁,轻轻抹在伤口上:这是雪芽在护着它呢,立冬的露里带着药香,最养伤口。
先生的本事真大!虎子挠了挠头,我阿娘还说,要把晒好的山楂装两包,给您和老龟补身子!
先生!小丫头抱着个布包从灶房冲出来,发辫上的银铃铛结了层薄霜,王阿婆的腌菜坛全冻裂啦!我刚去瞧,坛里的萝卜硬得能敲锣,坛沿结着冰碴子,像撒了把碎星星!她把布包往韩林怀里一塞,里面是刚蒸的红薯,快暖暖手,我去给您端姜茶!
韩林掰了块红薯,热气地扑上脸。老龟驮着半筐晒干的笋干慢悠悠爬过来,龟壳上的霜花像撒了把碎银——往年这时候,村后的山涧该开始结薄冰了,可今晨他去井边打水,井里的水竟泛着冷冽的凉,水面漂着些细鳞似的光斑,像撒了把碎琉璃。
怪了,虎子裹着棉袄从田埂晃过来,怀里揣着个陶瓮,我家阿黄追着只花蝴蝶钻竹林,现在卡在竹节里出不来啦!他扒着竹子往下看,竹节间结着层水晶似的光膜,把阿黄的尾巴冻成了根粉玉簪,这光比玻璃还凉,摸上去像咬了口冰棱!
是立冬的【雪绒】闹脾气了。韩林眯眼细看,竹坞下的狗尾草丛里埋着些半透明的细索,像被揉皱的棉絮。他伸手碰了碰,细索地缩进土里,露出尖儿上挂着的冰珠——那冰珠泛着幽蓝,像滴冻住的星子。
雪绒?小丫头蹲下身,用芦苇秆拨了拨泥土。土块里埋着截更粗的索茎,表皮裂着细缝,渗出点淡青的汁水,我爷爷说过,雪绒是冬雪的歌,结冻时要听竹吟,融雪时要闻松韵,要是哪样没伺候好......她话音未落,索茎突然炸开,溅出几点冰晶,落在狗尾草丛里,把刚冒头的草芽冻成了根冰针。
哎哟!小丫头跺了跺脚,它肯定是生气了!老龟慢悠悠爬过来,用龟甲碰了碰冻硬的草芽,龟壳上的霜花突然泛起暖光,两声,冰壳裂开细缝,冒出嫩绿的芽尖。韩林眼睛一亮——这龟甲上的纹路,和草丛里的雪绒竟有几分相似。
瞧!那是老龟的龟甲纹!虎子瞪大眼睛,凑过来,仿佛发现了什么稀世珍宝,我阿爷说,老龟可是山里的活地图呢,它壳上的纹路,就如同大地的脉络一般,藏着地脉的走向!他刚要伸手去摸那龟甲,老龟却突然像被惊扰的孩子,一声甩下脑袋,龟甲如一颗巨石般重重磕在竹坞边。刹那间,泥土里冒出一片新绿,宛如破土而出的春笋,那是一株更为粗壮的雪绒,藤蔓上盛开着淡青色的小花,每一朵都如同娇羞的少女,低垂着脑袋,而那滴冰露,则恰似串透明的珍珠,悬挂在花上,晶莹剔透。是雪芽!小丫头兴奋地指着小花,声音清脆得像黄莺出谷,上个月我在山神庙听老道士说,山里有只总爱蹲在冰棱上唱歌的小精怪,它的歌声犹如碎玉撞钟,叮叮咚咚,悦耳动听,孩子们总说能听见那的声音,如仙乐般从崖顶飘然而下!话音未落,那小花仿佛被施了魔法,突然地绽开,如同一个羞涩的小姑娘,缓缓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露出里面蜷缩着的小精怪——它浑身半透明,宛如冰雕玉琢,翅膀如同两片薄如蝉翼的冰片,正抱着颗没吃完的野山楂,悠然自得地打哈欠。是雪芽!小丫头一眼就认出了它,惊喜的声音如同银铃一般,隔壁李叔说,他家果园去年遭遇了一场可怕的霜灾,是一只长着蓝色翅膀的小精怪挺身而出,帮忙吹化了冰棱,拯救了果园。自那以后,那精怪就如同人间蒸发了一般,再也没有出现过。雪芽闻言,眼睛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星,突然一亮,小爪子如闪电般地抓住山楂,一声咬开,汁水如泉涌般顺着嘴角流下来,将它胸前那如雪般洁白的银毛染成了淡淡的青色,仿佛是大自然为它精心绘制的一幅美丽画卷。
“还不够!”韩林皱起眉头,喃喃自语道。他轻轻地抚摸着雪芽那洁白如雪的翅膀,感受着它那细腻的羽毛,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怜惜之情。
他仔细观察着雪芽的藤蔓,只见那原本翠绿欲滴的叶子此刻已经变得有些干枯,仿佛失去了生机。韩林心想:“这可怜的小家伙一定是口渴极了,得赶紧给它喝点水才行。”
于是,韩林毫不犹豫地解下自己身上的水囊,小心翼翼地将水囊倾斜,让里面的温水缓缓地流出来,浇在雪芽的藤蔓上。水刚一接触到土壤,奇迹发生了——那原本看似毫无生气的藤蔓,像是突然被注入了生命力一般,以惊人的速度“唰唰”地往上窜,藤尖上还挂着晶莹的水珠,在月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然而,韩林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觉得雪芽还需要更多的水分。就在这时,站在一旁的小丫头突然喊道:“还差点!”
韩林有些惊讶地看向小丫头,只见她迅速地扯下自己身上的蓝布裙,毫不犹豫地将裙角浸入溪水中,然后迅速地提起来,让蓝布裙充分吸收溪水。
“我阿娘说,蓝布能聚水!”小丫头一脸认真地解释道。
韩林虽然对这种说法半信半疑,但看着小丫头如此坚定的神情,他决定姑且一试。
当小丫头将湿漉漉的蓝布裙角轻轻搭在雪芽的藤蔓上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那溪水就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样,“咕嘟咕嘟”地往藤蔓里钻,速度之快,让人瞠目结舌。
随着溪水不断地被吸入藤蔓,藤蔓的叶子也像是被唤醒了一般,“唰”地一下展开,每一片叶子上都冒出了一颗晶莹剔透的冰露,宛如夜空中的繁星,点缀在翠绿的叶片上,美不胜收。
而那原本浅蓝色的布裙,此刻也因为吸收了大量的水分,变成了月白色,仿佛与月光融为一体。
虎子指着竹坞。原本冻硬的草芽正吸着水分,裂开的土块慢慢合拢,露出底下湿润的土层。狗尾草们抖了抖蔫巴巴的叶子,茎秆挺得笔直,穗子上还挂着冰露,在月光下闪着光。小丫头蹲在田埂上,用芦苇秆逗着水里的小蝌蚪,蝌蚪们甩着尾巴,跟着雪芽的歌声游来游去。
老龟驮着笋干爬过来,龟壳上的霜花在月光下闪着光,像撒了把碎琉璃。小丫头抱着半筐野菊坐在他腿上,雪芽停在她的发辫上,用翅膀给她扇风。虎子在院子里生起火堆,火苗舔着锅底,锅里煮着立冬粥,香气混着笑声,混着溪水的叮咚,混着野菊的清香,在空气里酿成坛最浓的酒。
先生,小丫头指着竹坞,你看!竹坞间的雪芽正顺着竹架往上爬,藤蔓上开着越来越多的小花,每朵花都垂着滴冰露。冰露落进草丛,溅起细小的水花,把泥土里的雪芽都唤醒了——原本蜷缩的雪芽地展开,像只只蓝银色的小蝴蝶,扑棱着翅膀往藤蔓上爬。
是雪芽在教竹子跳舞呢!韩林笑着说。他伸手接住一滴冰露,冰露在掌心化开,凉丝丝的,带着股清甜的竹香。雪芽叫了两声,从他肩头跳到竹子边,用藤蔓卷住根竹枝,轻轻往上提。竹子先是晃了晃,接着就跟着藤蔓的节奏,唱起了歌。
它在教竹子唱歌!小丫头拍着手笑。她跟着哼起调子,虎子也跟着唱,老龟从壳里探出脑袋,喉咙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一时间,竹坞里全是的歌声,像秋风吹过松针,像溪水漫过冰棱,像孩子们追逐时的笑声。
系统提示音随歌声响起:【雪绒醒冬,立冬生序】。韩林这才发现,竹坞的泥土里埋着些半透明的细丝,像被揉皱的银纱。他伸手碰了碰,细丝地展开,上面竟浮着歪歪扭扭的字迹:给阿婆的腌菜坛给虎子的山楂糕给先生的冬茶盏......
“哇,是雪芽的愿望诶!”小丫头眼睛放光,“我奶奶说过,雪芽会在立冬前收集大家的心愿,编成雪绒绳,等到大雪的时候,就送给有需要的人哦!”她指着雪芽爪子里的野山楂,“可是雪芽把它们的心愿都给冻住啦,雪绒绳就编不出来咯!”“哈哈,原来它是在帮大家积攒希望呀!”虎子趴在竹子上往下瞅,“我看到里面有灶膛的火苗诶!”他刚要伸手,老龟突然“啪嗒”一声,把龟甲甩下来,不偏不倚地盖在竹坞上。龟甲和泥土紧密贴合,简直就是一块天然的地毯。过了一会儿,龟甲下面传来“咚”的一声轻响,再一看,泥土里的细丝“唰”地一下缩回了藤蔓,龟甲上却多了一道霜花形状的纹路。“嘿,你这个老龟!”韩林拍了拍龟壳,“又偷偷藏宝贝啦?”老龟慢吞吞地把脖子缩回去,从壳里探出一片竹叶——正是刚才被光膜冻住的竹枝,这会儿叶底沾着一粒亮晶晶的冰露,正“吧嗒吧嗒”地往下掉,在青石板上砸出一个小坑。“哇,是雪芽的眼泪诶!”小丫头凑到冰露跟前,“我爷爷说过,雪芽会流‘雪泪’,能把大家的心愿冻成雪绒绳呢!”她蹲在坑边,用芦苇秆接住冰露。冰露刚掉进竹篾里,竟然变成了一只小蝴蝶,浑身蓝银色,翅膀尖还沾着一点金色,正抱着一颗没吃完的野山楂,懒洋洋地打哈欠呢。
是绒绒!小丫头认出它,上个月王阿公在山神庙捡到的,说要养在家里当暖炉,结果它总往冰棱多的地方跑!绒绒似乎听懂了,扑棱着翅膀落在韩林脚边,爪子上还攥着片带光膜的枫叶。
它肯定是想帮雪绒绳!老龟用龟甲碰了碰绒绒的脑袋,泪是它的玩具,结果把盼头都冻住了。绒绒歪着脑袋,用湿鼻子蹭了蹭韩林的手,喉咙里发出的叫声。
系统提示音随鸟鸣响起:【雪芽归位,立冬生欢】。韩林这才发现,竹坞的泥土不知何时松动了,原本硬邦邦的土块里冒出片新芽,嫩叶上还挂着滴冰露,里面裹着只正在振翅的小雪芽。
它在道歉呢!小丫头笑着戳了戳它的耳朵。绒绒地叫了声,把竹枝轻轻放在韩林手心里。竹枝上的光膜立刻渗进皮肤,韩林感觉掌心凉丝丝的,像握了块会呼吸的玉。
虎子指着天空。不知何时,竹坞的云层里翻涌着淡青色的积云,像团团揉软的锦缎。韩林摸出怀里的竹枝——正是早上在花盆底捡到的,此刻正贴在他心口发烫。
接住!绒绒从竹坞里蹦出来,翅膀一扬,片竹叶飘进韩林掌心。叶上的光膜地炸开,化作千万点银粉,钻进积云里。更多的雪芽从四面八方赶来,组成条发光的长龙,绕着云层飞了三圈。
叮——第一声清响炸开,积云像被捅了个窟窿,阳光噼里啪啦砸下来。竹坞的泥土立刻松软了,原本冻硬的藤蔓重新舒展,露出里面鹅黄的雪芽。树根下的泥土里冒出片新叶,叶尖还挂着滴冰露,里面裹着只正在振翅的小雪芽。
要化雪啦!孩子们欢呼着围过来。老龟驮着笋干在竹坞边转圈,龟壳上的霜花融了,渗出的汁水在地上画出幅画——画里有绒绒、小蝴蝶,还有韩林和小丫头举着竹枝笑。系统光幕在画上忽隐忽现,这次是行小字:【雪芽破茧,立冬生喜】。
夜风裹着竹香吹来,吹得晒谷场的竹帘哗啦啦响。韩林望着天边的圆月,突然明白:这立冬的凉,不是为了让人躲在屋檐下,而是为了让每一根藤都喝饱了温水,让每一朵花都唱着歌绽放,让每一张笑脸都像立冬粥一样,甜得能暖到心口。
夜渐深时,韩林迷迷糊糊睡着了。梦里,他变成只雪芽,正蹲在竹枝上唱歌。月光哗啦哗啦地流着,带着他的歌声,灌溉着干渴的竹坞。小丫头蹲在田埂上,用芦苇秆逗着水里的小蝌蚪,蝌蚪们甩着尾巴,跟着他的歌声游来游去。老龟驮着笋干在后面爬,龟壳上的霜花闪着光,像在写首没写完的诗。而远处,李婶的腌菜坛飘着香,孩子们的笑声像串跳跃的银铃,混着溪水的叮咚,像首最温暖的歌。
次日清晨,小丫头举着筐雪芽跑来找韩林:先生!阿婆说,今早的竹叶嫩得能掐出水!韩林接过竹筐,凑近看——雪芽们正挤在筐沿,翅膀上的光斑像撒了把星子,这是要给今夜的丰收祭伴舞呢!
看来,韩林摸着胡子笑,今年的立冬,要暖过以往任何一年了。
竹坞的秘密
日头爬到树顶时,晒谷场已支起了红布棚。阿婆们搬来竹匾,摆上新收的冬笋、红枣;阿公们在棚下支起木桌,摆上自家酿的冬酒;小孩子们追着竹蜻蜓跑,银铃似的笑声撞在晒谷场的石墙上,又弹回来撞进竹林。
韩林被几个阿公拽着坐进主桌,面前摆着碗刚煮好的立冬粥——米是新收的晚稻,熬得稠稠的,浮着层金黄的米油,撒着冬笋丁、桂花,连空气里都飘着甜丝丝的香。
林先生,您给咱瞧瞧,张阿公端着粗瓷碗凑过来,今儿早我去挖笋,那笋子嫩得能抿出蜜,比我去年晒的笋干还甜!他指节上还沾着泥,您说这是咋回事?莫不是咱给雪芽供了那碗蜂蜜水?
韩林舀了口粥,烫得直吸气,却舍不得放下:许是雪芽听见了咱的心意。他瞥见小丫头正踮着脚往棚外跑,发辫上的银铃铛响,准是去请王阿婆的织光舞队了!
这时,虎子扛着半筐野山楂从后院晃过来,筐沿还沾着晨露:先生!我阿娘说,立冬要晒冬,您看这野山楂晒干了,能给阿婆们做山楂糕!他蹲下来,把野山楂往竹匾里倒,红果在阳光下打着旋儿,对了,我在篱笆角发现只受伤的山雀,翅膀上沾着雪芽的花粉,您给瞅瞅?
韩林凑过去,见山雀翅膀上果然沾着几点银粉,伤口渗着血丝。他用棉签蘸了点草药汁,轻轻抹在伤口上:这是雪芽在护着它呢,立冬的露里带着药香,最养伤口。
先生的本事真大!虎子挠了挠头,我阿娘还说,要把晒好的山楂装两包,给您和老龟补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