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坎凝视着那块刻满符文的黑色石板,以及石板上那两个散发着截然不同气息的手印凹陷。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冰川深处偶尔传来的冰裂声,提醒着他们所处的环境。
“双心锁钥……”他低声重复着陆青璃的话,体内的两种力量似乎也受到了牵引,开始微微躁动。那温润的本源之力流向他的右手,带着一种亲近和渴望;而那缕沉寂的寂灭能量则盘踞在左手,透出冰冷与疏离。
“阿坎,你……准备好了吗?”陆青璃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她知道,这扇门后,可能就是父亲穷尽一生追寻的真相,也可能是无法想象的绝境。开启它,便再无回头路。
阿坎没有立刻回答。他闭上眼,回忆如潮水般涌来:父亲模糊而温暖的笑容,部落被毁那夜的冲天火光,风吟谷中的生死挣扎,蚀灵带来的刺骨冰寒,还有这一路走来,体内力量的觉醒与冲突……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指向了此刻,指向了这扇门。
他深吸了一口冰寒彻骨的空气,肺部如同被刀割般疼痛,但这疼痛让他更加清醒。他睁开眼,目光变得坚定。
“没有退路了,青璃。答案就在里面。”他转向陆青璃,露出一丝宽慰的笑容,“跟紧我。”
陆青璃重重地点了点头,将背包紧了紧,握紧了手中的冰镐,站到阿坎侧后方,做好了应对任何突发情况的准备。
阿坎不再犹豫。他上前一步,缓缓抬起双臂。右手,闪烁着微弱的、如同初生朝阳般的暖光;左手,则萦绕着一层几乎看不见的、吞噬光线的幽暗。
他屏住呼吸,将双手同时按向了石板上的凹陷。
“嗡——!”
就在他双手与凹陷完全契合的瞬间,整个黑色石板猛地一震!上面那些古老而复杂的符文仿佛活了过来,依次亮起!一半符文绽放出纯净柔和的白光,如同星辰闪烁;另一半则流淌出深邃诡异的乌光,宛若深渊低语。两种光芒沿着符文的轨迹飞速蔓延、交织、碰撞,发出低沉而宏大的嗡鸣声,仿佛某种尘封了万古的精密机关正在被重新启动。
以石板为中心,一股无形的能量波动如同涟漪般扩散开来,他们脚下的冰面微微震颤。冰崖上方的积雪簌簌落下。
阿坎感觉两股截然不同的能量正通过他的手掌,疯狂地涌入体内!一股是精纯、浩瀚、充满生机的天地元气,温暖着他的四肢百骸;另一股则是冰冷、死寂、带着毁灭气息的未知力量,试图冻结他的血脉和灵魂。两股力量在他体内激烈冲突,带来撕裂般的剧痛,让他几乎要昏厥过去。
他咬紧牙关,额头青筋暴起,全力运转着自身那微弱的本源之力,试图在两种外来力量的夹缝中维持平衡,引导它们汇入石板。这就像在走钢丝,稍有不慎,便是能量反噬、爆体而亡的下场。
陆青璃紧张地看着阿坎剧烈颤抖的背影和那亮得刺眼的符文,心提到了嗓子眼。她能感觉到周围空间的能量变得极其不稳定,仿佛随时可能崩塌。
整个过程持续了大约一盏茶的时间,对阿坎而言却如同一个世纪般漫长。当最后一个符文被完全点亮,黑白光芒达到了某种临界点的平衡时——
“咔哒……”
一声清脆的、如同巨大锁具被打开的机括声从石板内部传来。
紧接着,沉重的、令人牙酸的摩擦声响起。巨大的黑色石板,连同后面的一部分冰壁,开始缓缓向内移动,露出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幽深漆黑的洞口。一股混合着万年寒冰的冷冽和某种古老尘埃气息的风,从洞内吹出。
符文的光芒逐渐暗淡下去,最终恢复成刻痕的模样。阿坎脱力般地后退两步,双手垂下,大口喘息着,浑身都被汗水浸透,仿佛刚从水里捞出来。
“成功了……”陆青璃赶紧上前扶住他,脸上满是欣喜和后怕。
阿坎缓了几口气,看向那个漆黑的洞口。里面没有任何光线,深邃得让人心悸,仿佛通往另一个世界。
“我们进去。”他调整了一下呼吸,重新站直身体,从背包里拿出强光手电。陆青璃也拿出了自己的照明设备。
两人对视一眼,深吸一口气,前一后,迈步踏入了洞口。
就在他们身影没入黑暗的刹那,身后的石门发出一声沉闷的巨响,缓缓闭合,将最后一丝天光彻底隔绝。
门内,是绝对的黑暗和死寂。手电的光柱成为唯一的光源,照亮前方。他们发现自己站在一条宽阔的甬道中,脚下和两侧都是光滑如镜的寒冰,但奇怪的是,温度似乎比外面还要高一些,虽然依旧寒冷,却不至于瞬间将人冻僵。冰壁晶莹剔透,手电光照射上去,反射出迷离的光晕,仿佛置身于水晶宫殿。
甬道向前延伸,深不见底。他们小心翼翼地前行,脚步声在空旷的通道中回荡,传出很远。
走了大约百米,前方豁然开朗。手电光向前扫去,竟照不到顶,也照不到边。他们似乎进入了一个巨大得超乎想象的地下冰窟之中。
光柱向上移动,隐约可以看到极高处有垂下的巨大冰棱,如同钟乳石,但都是由纯净的冰构成。向四周照射,可以看到远处有一些模糊的、巨大的阴影,像是建筑的轮廓,又像是天然形成的冰结构。
最令人震惊的是,在这个巨大空间的中央,手电光捕捉到了一片无法照亮的绝对黑暗区域。那黑暗并非缺乏光线,而是仿佛能吞噬一切光线,形成一个直径约数十米的球形界限。界限之外,是晶莹的冰壁和手电的光晕;界限之内,是连光都无法逃逸的、令人灵魂战栗的虚无。
“那是什么……”陆青璃的声音带着颤抖。
阿坎体内的寂灭能量再次活跃起来,指向那片黑暗,传递出一种近乎“回家”般的雀跃与渴望。而他的本源之力,则充满了警惕和排斥。
“恐怕……那就是‘墟’的核心,或者说,是‘寂灭’的源头。”阿坎沉声道,心中升起一股明悟。风吟谷的黑色晶体,或许只是从这里逸散出去的一丝力量凝结而成。
他们谨慎地朝着那片黑暗的边界靠近。越是接近,越是能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仿佛灵魂都要被抽离。在距离黑暗边界尚有百米左右的地方,他们不得不停下脚步,无法再前进分毫。
就在这时,异变再生!
“嗡——”
一声轻鸣,并非来自前方的黑暗,而是来自他们身旁不远处。一道柔和的白光突然亮起,驱散了一小片黑暗。白光之中,浮现出一道模糊的、由光凝聚而成的人形虚影。
那虚影看不清面容,但能感觉到一种古老、苍茫、却又中正平和的气息。它似乎没有恶意,只是静静地“看”着阿坎和陆青璃。
紧接着,另一侧,一道幽暗的乌光也亮了起来,同样凝聚成一道人形虚影,散发着与那片核心黑暗同源的、冰冷死寂的气息。两道虚影,一白一黑,一左一右,遥遥相对,仿佛亘古以来便存在于此地。
“守墟之灵……”陆青璃喃喃道,想起了笔记中的只言片语,“传说昆仑墟有阴阳双灵守护,维持着墟内的平衡。白的,或许是‘生’之灵;黑的,就是‘寂’之灵。”
白色的虚影微微波动,一道平和的精神意念直接传入阿坎和陆青璃的脑海:“外来者……身负双心之力……汝为何而来?”
阿坎心中一震,尝试着集中精神回应:“我们为追寻真相而来。关于我的身世,关于昆仑墟,关于……一切的起源。”
黑色的虚影也传来一道冰冷的精神波动:“平衡……已被打破……寂灭将临……汝……是变数……”
白色的“生”之灵继续传递信息:“古老的预言……双月交汇之夜……双心之子将临……决定墟之存续……亦决定外界之存亡……”
信息断断续续,却如同惊雷在阿坎脑中炸响。
双心之子?是指我吗?决定墟的存续和外界存亡?
黑色的“寂”之灵发出无声的尖啸,周围的寒意骤增:“秩序……归于寂灭……乃是宿命……抗拒……唯有毁灭……”
白色的“生”之灵光芒闪烁,似乎在抵抗着黑色虚影的侵蚀:“生命……自有其路……希望……蕴于变数……”
两道虚影不再与阿坎他们交流,而是彼此对峙,白光与乌光在巨大的冰窟中交织、碰撞,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爆炸,但那种本源层面的规则对抗,让整个空间都开始微微扭曲,冰壁上开始出现细密的裂纹。
阿坎明白了。昆仑墟内部,这两种代表“生”与“寂”的古老力量,其平衡正在被打破。黑色的“寂”之灵似乎占据了上风,想要让寂灭的力量彻底吞噬一切。而他就是那个被预言提到的“变数”,是唯一能同时接触两种力量,并可能影响最终结局的人。
但他该怎么做?帮助“生”之灵对抗“寂”之灵?还是……找到第三条路?
他体内的两种力量也因为外界本源的对抗而更加汹涌。剧痛再次袭来,但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回想起风吟谷中,在生死关头,两种力量似乎有过极其短暂的一瞬,并非纯粹对抗,而是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动态的平衡。正是那一瞬间的平衡,让他活了下来。
或许……关键不在于消灭哪一种力量,而在于……平衡?
就在这时,冰窟顶部,透过不知多厚的冰层,隐隐投下两缕奇异的光辉。一缕清冷如霜,一缕朦胧昏黄。
“双月……开始交汇了!”陆青璃抬头,惊呼道。
双月交汇之夜,到了!
随着天象的变化,冰窟内的对抗达到了高潮。黑色的“寂”之灵力量暴涨,乌光如同潮水般向白色的“生”之灵涌去,想要将其彻底吞噬。白色的光芒节节败退,变得黯淡。
核心处的那片绝对黑暗,也开始向外缓慢地、无可阻挡地扩张!所过之处,连冰壁本身都仿佛被“抹除”,化为虚无。
毁灭,近在眼前。
阿坎没有时间犹豫了。他看了一眼身旁脸色苍白的陆青璃,又看向那正在被侵蚀的白色光灵和扩张的黑暗。
他做出了决定。
他向前踏出一步,不是走向白色的“生”之灵,也不是走向黑色的“寂”之灵,而是走向两者力量交锋的最中心点!
“阿坎!”陆青璃惊呼。
阿坎没有回头。他全力催动体内的两种力量,不再试图压制任何一种,而是引导它们,不是去对抗外界的力量,而是尝试在自己体内,构建那种曾在生死关头出现过的、极其不稳定的——动态平衡!
他将自己变成了一个漩涡,一个锚点。左手寂灭,右手生机,在胸前交汇。
“轰!”
一股前所未有的能量风暴以阿坎为中心爆发开来!他不再是旁观者,而是直接介入了这场本源规则的对抗之中。他的平衡极其脆弱,如同狂风暴雨中的一叶扁舟,随时可能倾覆。
但就是这微弱而不稳定的平衡,像一颗投入沸水中的石子,打破了原有的局面。扩张的黑暗停滞了一瞬,白色光灵的压力骤然一轻。
黑色的“寂”之灵和白色的“生”之灵,似乎都“看”向了阿坎这个意外的闯入者。
“平衡……非对抗……”阿坎忍受着身体几乎要解体的痛苦,将自己的意念传递出去,“寂灭是终焉,亦是新生的起点……生命是绽放,亦指向衰亡的归宿……二者……本为一体……”
这是他此刻最真实的感悟。没有绝对的生,也没有绝对的死。就像日月交替,四季轮回。
他的话语和行动,仿佛触动了某种古老的法则。两道虚影的对抗缓和了下来。白色的光灵不再仅仅抵抗,而是开始尝试引导和转化寂灭的力量;黑色的寂灵也不再是狂暴的侵蚀,那冰冷的意念中,似乎多了一丝……思索?
核心处的黑暗停止了扩张,甚至微微向内收缩了一点。
有效!
但阿坎的负担也达到了极限。他七窍开始渗出鲜血,身体表面出现细密的裂纹,仿佛一件即将破碎的瓷器。维持这种平衡,消耗的是他的生命本源。
“还不够……需要……更强大的力量来稳定……”他意识开始模糊。
就在这时,陆青璃冲到了他的身边。她没有阿坎那样的力量,但她拿出了父亲留下的那本笔记。笔记在能量的激荡下无风自动,翻到了最后一页。那一页上,除了血字,还有一个复杂的、由黑白两色线条构成的、象征着平衡与循环的古老图案。
陆青璃将笔记高高举起,大声念诵起父亲研究出的、可能是源自上古的、祈求平衡与和谐的祷文。她的声音清澈而坚定,在这能量狂暴的冰窟中回荡。
那祷文和图案,似乎与这昆仑墟的古老法则产生了共鸣。一丝微弱的、但无比精纯的平衡之意,从笔记中散发出来,融入了阿坎艰难维持的平衡场中。
这一点外来的助力,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不,是如同在将倾的大厦下加上了一根关键的支柱!
阿坎浑身剧震,濒临崩溃的平衡终于稳定了一丝!虽然依旧摇摇欲坠,但至少暂时维持住了。
白色的“生”之灵和黑色的“寂”之灵,不再彼此攻击。它们的光芒开始收敛,虚影逐渐变得凝实了一些。它们围绕着阿坎,缓缓旋转,仿佛在观察,在确认。
冰窟的震动停止了,扩张的黑暗稳定了下来,不再具有侵略性。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只是一瞬,也许是永恒。
双月交汇的天象达到顶峰,然后开始分离。
冰窟内,两道虚影最后“看”了阿坎一眼,似乎传递出一道复杂的信息,包含着认可、期待,以及一丝……释然?随后,它们缓缓消散,化为点点光芒,融入了核心的黑暗和周围的冰壁之中。
那片绝对的黑暗,依旧存在,但不再给人吞噬一切的感觉,而是像一片深邃的、沉睡的夜空。
能量风暴平息了。
阿坎再也支撑不住,眼前一黑,向前倒去。在失去意识前,他感觉到一双手扶住了他,耳边传来陆青璃带着哭音的呼唤。
昆仑墟,暂时恢复了平静。
但阿坎知道,这平衡是脆弱的,是由他这“双心之子”以生命为代价勉强维持的。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墟外的世界,以及他体内两种力量的最终归宿,依然笼罩在迷雾之中。而他选择的这条“平衡”之路,前方是希望,还是更深的绝望,无人知晓。
“双心锁钥……”他低声重复着陆青璃的话,体内的两种力量似乎也受到了牵引,开始微微躁动。那温润的本源之力流向他的右手,带着一种亲近和渴望;而那缕沉寂的寂灭能量则盘踞在左手,透出冰冷与疏离。
“阿坎,你……准备好了吗?”陆青璃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她知道,这扇门后,可能就是父亲穷尽一生追寻的真相,也可能是无法想象的绝境。开启它,便再无回头路。
阿坎没有立刻回答。他闭上眼,回忆如潮水般涌来:父亲模糊而温暖的笑容,部落被毁那夜的冲天火光,风吟谷中的生死挣扎,蚀灵带来的刺骨冰寒,还有这一路走来,体内力量的觉醒与冲突……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指向了此刻,指向了这扇门。
他深吸了一口冰寒彻骨的空气,肺部如同被刀割般疼痛,但这疼痛让他更加清醒。他睁开眼,目光变得坚定。
“没有退路了,青璃。答案就在里面。”他转向陆青璃,露出一丝宽慰的笑容,“跟紧我。”
陆青璃重重地点了点头,将背包紧了紧,握紧了手中的冰镐,站到阿坎侧后方,做好了应对任何突发情况的准备。
阿坎不再犹豫。他上前一步,缓缓抬起双臂。右手,闪烁着微弱的、如同初生朝阳般的暖光;左手,则萦绕着一层几乎看不见的、吞噬光线的幽暗。
他屏住呼吸,将双手同时按向了石板上的凹陷。
“嗡——!”
就在他双手与凹陷完全契合的瞬间,整个黑色石板猛地一震!上面那些古老而复杂的符文仿佛活了过来,依次亮起!一半符文绽放出纯净柔和的白光,如同星辰闪烁;另一半则流淌出深邃诡异的乌光,宛若深渊低语。两种光芒沿着符文的轨迹飞速蔓延、交织、碰撞,发出低沉而宏大的嗡鸣声,仿佛某种尘封了万古的精密机关正在被重新启动。
以石板为中心,一股无形的能量波动如同涟漪般扩散开来,他们脚下的冰面微微震颤。冰崖上方的积雪簌簌落下。
阿坎感觉两股截然不同的能量正通过他的手掌,疯狂地涌入体内!一股是精纯、浩瀚、充满生机的天地元气,温暖着他的四肢百骸;另一股则是冰冷、死寂、带着毁灭气息的未知力量,试图冻结他的血脉和灵魂。两股力量在他体内激烈冲突,带来撕裂般的剧痛,让他几乎要昏厥过去。
他咬紧牙关,额头青筋暴起,全力运转着自身那微弱的本源之力,试图在两种外来力量的夹缝中维持平衡,引导它们汇入石板。这就像在走钢丝,稍有不慎,便是能量反噬、爆体而亡的下场。
陆青璃紧张地看着阿坎剧烈颤抖的背影和那亮得刺眼的符文,心提到了嗓子眼。她能感觉到周围空间的能量变得极其不稳定,仿佛随时可能崩塌。
整个过程持续了大约一盏茶的时间,对阿坎而言却如同一个世纪般漫长。当最后一个符文被完全点亮,黑白光芒达到了某种临界点的平衡时——
“咔哒……”
一声清脆的、如同巨大锁具被打开的机括声从石板内部传来。
紧接着,沉重的、令人牙酸的摩擦声响起。巨大的黑色石板,连同后面的一部分冰壁,开始缓缓向内移动,露出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幽深漆黑的洞口。一股混合着万年寒冰的冷冽和某种古老尘埃气息的风,从洞内吹出。
符文的光芒逐渐暗淡下去,最终恢复成刻痕的模样。阿坎脱力般地后退两步,双手垂下,大口喘息着,浑身都被汗水浸透,仿佛刚从水里捞出来。
“成功了……”陆青璃赶紧上前扶住他,脸上满是欣喜和后怕。
阿坎缓了几口气,看向那个漆黑的洞口。里面没有任何光线,深邃得让人心悸,仿佛通往另一个世界。
“我们进去。”他调整了一下呼吸,重新站直身体,从背包里拿出强光手电。陆青璃也拿出了自己的照明设备。
两人对视一眼,深吸一口气,前一后,迈步踏入了洞口。
就在他们身影没入黑暗的刹那,身后的石门发出一声沉闷的巨响,缓缓闭合,将最后一丝天光彻底隔绝。
门内,是绝对的黑暗和死寂。手电的光柱成为唯一的光源,照亮前方。他们发现自己站在一条宽阔的甬道中,脚下和两侧都是光滑如镜的寒冰,但奇怪的是,温度似乎比外面还要高一些,虽然依旧寒冷,却不至于瞬间将人冻僵。冰壁晶莹剔透,手电光照射上去,反射出迷离的光晕,仿佛置身于水晶宫殿。
甬道向前延伸,深不见底。他们小心翼翼地前行,脚步声在空旷的通道中回荡,传出很远。
走了大约百米,前方豁然开朗。手电光向前扫去,竟照不到顶,也照不到边。他们似乎进入了一个巨大得超乎想象的地下冰窟之中。
光柱向上移动,隐约可以看到极高处有垂下的巨大冰棱,如同钟乳石,但都是由纯净的冰构成。向四周照射,可以看到远处有一些模糊的、巨大的阴影,像是建筑的轮廓,又像是天然形成的冰结构。
最令人震惊的是,在这个巨大空间的中央,手电光捕捉到了一片无法照亮的绝对黑暗区域。那黑暗并非缺乏光线,而是仿佛能吞噬一切光线,形成一个直径约数十米的球形界限。界限之外,是晶莹的冰壁和手电的光晕;界限之内,是连光都无法逃逸的、令人灵魂战栗的虚无。
“那是什么……”陆青璃的声音带着颤抖。
阿坎体内的寂灭能量再次活跃起来,指向那片黑暗,传递出一种近乎“回家”般的雀跃与渴望。而他的本源之力,则充满了警惕和排斥。
“恐怕……那就是‘墟’的核心,或者说,是‘寂灭’的源头。”阿坎沉声道,心中升起一股明悟。风吟谷的黑色晶体,或许只是从这里逸散出去的一丝力量凝结而成。
他们谨慎地朝着那片黑暗的边界靠近。越是接近,越是能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仿佛灵魂都要被抽离。在距离黑暗边界尚有百米左右的地方,他们不得不停下脚步,无法再前进分毫。
就在这时,异变再生!
“嗡——”
一声轻鸣,并非来自前方的黑暗,而是来自他们身旁不远处。一道柔和的白光突然亮起,驱散了一小片黑暗。白光之中,浮现出一道模糊的、由光凝聚而成的人形虚影。
那虚影看不清面容,但能感觉到一种古老、苍茫、却又中正平和的气息。它似乎没有恶意,只是静静地“看”着阿坎和陆青璃。
紧接着,另一侧,一道幽暗的乌光也亮了起来,同样凝聚成一道人形虚影,散发着与那片核心黑暗同源的、冰冷死寂的气息。两道虚影,一白一黑,一左一右,遥遥相对,仿佛亘古以来便存在于此地。
“守墟之灵……”陆青璃喃喃道,想起了笔记中的只言片语,“传说昆仑墟有阴阳双灵守护,维持着墟内的平衡。白的,或许是‘生’之灵;黑的,就是‘寂’之灵。”
白色的虚影微微波动,一道平和的精神意念直接传入阿坎和陆青璃的脑海:“外来者……身负双心之力……汝为何而来?”
阿坎心中一震,尝试着集中精神回应:“我们为追寻真相而来。关于我的身世,关于昆仑墟,关于……一切的起源。”
黑色的虚影也传来一道冰冷的精神波动:“平衡……已被打破……寂灭将临……汝……是变数……”
白色的“生”之灵继续传递信息:“古老的预言……双月交汇之夜……双心之子将临……决定墟之存续……亦决定外界之存亡……”
信息断断续续,却如同惊雷在阿坎脑中炸响。
双心之子?是指我吗?决定墟的存续和外界存亡?
黑色的“寂”之灵发出无声的尖啸,周围的寒意骤增:“秩序……归于寂灭……乃是宿命……抗拒……唯有毁灭……”
白色的“生”之灵光芒闪烁,似乎在抵抗着黑色虚影的侵蚀:“生命……自有其路……希望……蕴于变数……”
两道虚影不再与阿坎他们交流,而是彼此对峙,白光与乌光在巨大的冰窟中交织、碰撞,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爆炸,但那种本源层面的规则对抗,让整个空间都开始微微扭曲,冰壁上开始出现细密的裂纹。
阿坎明白了。昆仑墟内部,这两种代表“生”与“寂”的古老力量,其平衡正在被打破。黑色的“寂”之灵似乎占据了上风,想要让寂灭的力量彻底吞噬一切。而他就是那个被预言提到的“变数”,是唯一能同时接触两种力量,并可能影响最终结局的人。
但他该怎么做?帮助“生”之灵对抗“寂”之灵?还是……找到第三条路?
他体内的两种力量也因为外界本源的对抗而更加汹涌。剧痛再次袭来,但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回想起风吟谷中,在生死关头,两种力量似乎有过极其短暂的一瞬,并非纯粹对抗,而是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动态的平衡。正是那一瞬间的平衡,让他活了下来。
或许……关键不在于消灭哪一种力量,而在于……平衡?
就在这时,冰窟顶部,透过不知多厚的冰层,隐隐投下两缕奇异的光辉。一缕清冷如霜,一缕朦胧昏黄。
“双月……开始交汇了!”陆青璃抬头,惊呼道。
双月交汇之夜,到了!
随着天象的变化,冰窟内的对抗达到了高潮。黑色的“寂”之灵力量暴涨,乌光如同潮水般向白色的“生”之灵涌去,想要将其彻底吞噬。白色的光芒节节败退,变得黯淡。
核心处的那片绝对黑暗,也开始向外缓慢地、无可阻挡地扩张!所过之处,连冰壁本身都仿佛被“抹除”,化为虚无。
毁灭,近在眼前。
阿坎没有时间犹豫了。他看了一眼身旁脸色苍白的陆青璃,又看向那正在被侵蚀的白色光灵和扩张的黑暗。
他做出了决定。
他向前踏出一步,不是走向白色的“生”之灵,也不是走向黑色的“寂”之灵,而是走向两者力量交锋的最中心点!
“阿坎!”陆青璃惊呼。
阿坎没有回头。他全力催动体内的两种力量,不再试图压制任何一种,而是引导它们,不是去对抗外界的力量,而是尝试在自己体内,构建那种曾在生死关头出现过的、极其不稳定的——动态平衡!
他将自己变成了一个漩涡,一个锚点。左手寂灭,右手生机,在胸前交汇。
“轰!”
一股前所未有的能量风暴以阿坎为中心爆发开来!他不再是旁观者,而是直接介入了这场本源规则的对抗之中。他的平衡极其脆弱,如同狂风暴雨中的一叶扁舟,随时可能倾覆。
但就是这微弱而不稳定的平衡,像一颗投入沸水中的石子,打破了原有的局面。扩张的黑暗停滞了一瞬,白色光灵的压力骤然一轻。
黑色的“寂”之灵和白色的“生”之灵,似乎都“看”向了阿坎这个意外的闯入者。
“平衡……非对抗……”阿坎忍受着身体几乎要解体的痛苦,将自己的意念传递出去,“寂灭是终焉,亦是新生的起点……生命是绽放,亦指向衰亡的归宿……二者……本为一体……”
这是他此刻最真实的感悟。没有绝对的生,也没有绝对的死。就像日月交替,四季轮回。
他的话语和行动,仿佛触动了某种古老的法则。两道虚影的对抗缓和了下来。白色的光灵不再仅仅抵抗,而是开始尝试引导和转化寂灭的力量;黑色的寂灵也不再是狂暴的侵蚀,那冰冷的意念中,似乎多了一丝……思索?
核心处的黑暗停止了扩张,甚至微微向内收缩了一点。
有效!
但阿坎的负担也达到了极限。他七窍开始渗出鲜血,身体表面出现细密的裂纹,仿佛一件即将破碎的瓷器。维持这种平衡,消耗的是他的生命本源。
“还不够……需要……更强大的力量来稳定……”他意识开始模糊。
就在这时,陆青璃冲到了他的身边。她没有阿坎那样的力量,但她拿出了父亲留下的那本笔记。笔记在能量的激荡下无风自动,翻到了最后一页。那一页上,除了血字,还有一个复杂的、由黑白两色线条构成的、象征着平衡与循环的古老图案。
陆青璃将笔记高高举起,大声念诵起父亲研究出的、可能是源自上古的、祈求平衡与和谐的祷文。她的声音清澈而坚定,在这能量狂暴的冰窟中回荡。
那祷文和图案,似乎与这昆仑墟的古老法则产生了共鸣。一丝微弱的、但无比精纯的平衡之意,从笔记中散发出来,融入了阿坎艰难维持的平衡场中。
这一点外来的助力,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不,是如同在将倾的大厦下加上了一根关键的支柱!
阿坎浑身剧震,濒临崩溃的平衡终于稳定了一丝!虽然依旧摇摇欲坠,但至少暂时维持住了。
白色的“生”之灵和黑色的“寂”之灵,不再彼此攻击。它们的光芒开始收敛,虚影逐渐变得凝实了一些。它们围绕着阿坎,缓缓旋转,仿佛在观察,在确认。
冰窟的震动停止了,扩张的黑暗稳定了下来,不再具有侵略性。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只是一瞬,也许是永恒。
双月交汇的天象达到顶峰,然后开始分离。
冰窟内,两道虚影最后“看”了阿坎一眼,似乎传递出一道复杂的信息,包含着认可、期待,以及一丝……释然?随后,它们缓缓消散,化为点点光芒,融入了核心的黑暗和周围的冰壁之中。
那片绝对的黑暗,依旧存在,但不再给人吞噬一切的感觉,而是像一片深邃的、沉睡的夜空。
能量风暴平息了。
阿坎再也支撑不住,眼前一黑,向前倒去。在失去意识前,他感觉到一双手扶住了他,耳边传来陆青璃带着哭音的呼唤。
昆仑墟,暂时恢复了平静。
但阿坎知道,这平衡是脆弱的,是由他这“双心之子”以生命为代价勉强维持的。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墟外的世界,以及他体内两种力量的最终归宿,依然笼罩在迷雾之中。而他选择的这条“平衡”之路,前方是希望,还是更深的绝望,无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