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月媛认为云麓宫西北偏殿的金身神像非常灵验,是因为她直观感受过,属于“现身说法”。
宛家和这尊金身神像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早在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占领了金陵,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混乱过后,城内的商业还是恢复了正常秩序,宛家也遭受了重大损失,但是对于当时家大业大的宛家来说,还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上下打点后,宛家的铺子重新开业,专门为太平天国的高层提供精美的绫罗绸缎,甚至出入各大王府。
只是私底下,和其他普通民众一样,他们也习惯了认清廷为正统,当听到曾剃头的弟弟曾国荃带着人马攻打金陵时,他们暗地里也欢欣鼓舞,期盼王师解放。
结果呢?
曾国荃的湘军杀入金陵后,烧杀掠夺犹如匪军,把江南富庶之地的世代积累搜刮一空,将这些财物全部搬回了他们老家。
据说光曾国荃返送湘南的财货车队,就延绵百里,其他随军将士自是也衣锦还乡。
也正是因为这一次“财富转移”,湘南得到大批资金用以兴办学堂,大批私塾和西式学校遍地开花,让原本就非常重视教育只是苦于贫困的湘南得到了补血,也为后来人才辈出,功业之盛举世无出其右奠定了基础。
罪在当代,功在千秋,后人尽可评说。
有钱才能搞教育,后来是哪些人在其中受益,并且得到了启蒙……不必多说。
宛家在金陵的多年经营,功亏一篑,宛家的掌柜们倒是逃了出来,汇报给当时的宛家家主说:
攻城时两军竟然斗法,太平军请了他们的神出来,那曾国荃却随时携带着从郡沙云麓宫请来的一尊金身神像,当场神光大盛,一举击破了太平军的邪神,太平军士气涣散,顿时四散而逃,金陵城攻破。
这时候即便遭遇了曾国荃带领湘军的劫掠,但是可以看得出来,民众依然认清廷为正统——只是湘军认不认自己是清军,倒是难说。
宛家家主见多识广,自然不会认为真的只是凭借“斗法”,湘军就能攻破金陵城。
那太平军的邪神自然敌不过我们中华神祇,但是金陵城历来也是神佛兴盛之地,难道它们就不管事?
郡沙的外地神像千里迢迢跑来显威风,金陵城那么多香火鼎盛的寺庙道观,它们的神佛哪里去了?
宛家家主琢磨一番后,还是找到了机会拜会曾国荃。
在当时积累数百年的江南豪门眼里,其实是看不起这些湘南土包子的,可是谁让人家有人有枪,还灭了太平天国,风头一时无二,甚至有人在筹划要让清廷封曾国藩为异姓王。
在宛家的刻意经营下,宛家和曾家交好,到了二十一世界甚至已经是联姻的世交了。
这是后话,当时宛家家主结实曾国荃后,花了一大笔钱帮曾国荃给那尊金身神像做法事,又敲锣打鼓,风风光光地把金身神像送回了云麓宫。
这可是破城的大功臣啊!
云麓宫也得到了一批以曾国荃名义捐赠的款子,帮他在郡沙树立人望。
这便是最初的渊源。
因为有这样的历史渊源,宛家历代不管是在江南,还是在台岛,都会跑来这里祭拜和朝见。
关于金身神像大破太平军耶稣的故事,也在宛家人中口口相传,也因为这样的原因,尽管湘南还有更多名寺大庙——例如南岳帝宫,宛家依旧只信任云麓宫。
宛月媛很早就和父亲来过郡沙,只是并没有自己独自来祭拜过。
一直到宛家和王家联姻。
这个王家自然是王鸯姳出身的那个王家。
宛月媛和王鸯姳的叔叔王二河在家族的撮合下认识了,尽管双方都不满意,但是两家的老爷子却相谈甚欢,而且那时候湘南和郡沙正处于极其需要投资的发展阶段,两家的联姻并不只是私事。
其中还涉及许多经济和政治上的考量需求。
宛月媛看不上作为文艺青年的王二河,王二河也不喜欢浑身豪门大小姐毛病,讲究排场和精致仪式的宛月媛。
在王二河眼里,宛月媛这样的女人就是还未出道的交际花,将来肯定会在外面给他戴绿帽子。
在宛月媛眼里,王二河就是个纨绔而已,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才华。
他的那些作品能够得到很多人的吹捧,那都是因为他有个地位高、活得久、人脉直达天听的老父亲。
其实宛月媛也有个差不多的老父亲,双方都无法反抗掌握实权的爹爹,最后坐在一起商议,决定假结婚,婚后各过各的,谁也别管谁。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可这只是应付得了一时的办法,这样的家庭对传宗接代无比重视——没有子嗣继承家业,那就等于列祖列宗几百年白忙活了!
宛月媛和王二河互相看不顺眼,怎么生?
两个人可没有发展出什么“先婚后爱”的剧情出来。
宛月媛不愿意让王二河碰,而王二河也不稀罕,作为文艺青年在那个年代还是很吃香的,一大批女青年排队呢,更何况他还有个那么豪横的家世背景。
两人想了很多办法,但要么太容易揭穿,要么后续麻烦,要么就是你愿意我不愿意,我愿意你又不愿意,没法妥协。
最后宛月媛和王二河在长辈的催促下心烦意乱,宛月媛来到了云麓宫的西北偏殿。
她看着那尊和宛家颇有渊源的神像,献上了香火和贡品,祈愿道:
“神啊,让我怀上一个孩子吧!”
没过多久,宛月媛在王家老爷子的生日宴上,忽然孕吐,众人齐贺老爷子双喜临门。
老爷子自然笑得合不拢嘴,王二河却神情不对,可他也没有说什么,只是撇下了刚刚怀孕的娇妻,依然去了自己的工作室和文艺女青年们畅谈文学和艺术。
他于当晚十二点因为心肌梗塞去世。
宛月媛就成了刚过门没多久,丈夫就去世了的苦命人,一般人这时候只怕天都要塌下来,高喊“让我们母女怎么活下去啊”。
王二河死了,好在给他留下了子嗣,无论是宛家和王家,都不可能让宛月媛流产。
她也没有这个想法,在两家的精心照顾下,王瀌瀌出生了。
宛月媛很清楚,她是在祭拜金身神像后才怀孕的,这就是它的灵验之处——
它不一定会实现每一个人的愿望,但是如果你祈愿的时候,它在你的内心中回应了声音,那就一定会实现。
君子讲究一言九鼎,更遑论是神?
因为祈愿才得以怀孕生女,宛月媛认为女儿和云麓宫也有一定的缘份,所以即便父亲不安排,她也会带着女儿来还愿的。
她更认为,后来女儿遭受的病痛,和云麓宫的金身神像消失有关,否则金身神像一定会保佑王瀌瀌的。
现在,陈安忽然要求她去西北偏殿,而且不能让其他任何人知道,这是为什么呢?
直觉告诉宛月媛,很有可能和金身神像有关……莫非,金身神像的消失还有什么隐秘不成?
宛月媛此时心乱如麻,却有点相信今天晚上就能够解决很多问题,她朝着陈安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其实我对现在的一些巫术、蛊术、邪术都不是很了解……我在道宫长大,而且是正法名门,没有人会不开眼到云麓宫搞这些,我就没见识过。”陈安放开王瀌瀌,示意她可以回头了。
六神花露门不是没有不听话、离经叛道的逆徒,但多半是小打小闹,不知道从哪里学来了些歪门邪道,无意间在金身神像面前展示了几招,都没有什么可以关注的,它自然也不会去了解。
邪门歪道之所以难登大雅之堂,其实就是它们不管怎么修炼,最终都敌不过正道,永远没有翻身成为主流的机会。
“那个女人背后的是文身吧?这种文身,你只要破坏其整体性就没用了。”陈安给出了解决方案。
“好的,我让人割掉那块皮。”宛月媛心里想着很多事情,下意识地就脱口而出。
陈安和王瀌瀌一起看着她。
陈安还好,非常清楚女人的护崽心思,要是自己的师父常曦月,知道有人这么诅咒自己的宝贝徒弟,只怕已经去撕了。
王瀌瀌却很意外,轻描淡写中透着一股凶残的宠溺感呢!妈妈平常不是这样的啊!
“不,我是说,就是……就是外科手术,嗯,整容那种……什么激光除文身之类的。”宛月媛连忙解释清楚,在晚辈们面前当然要温和而优雅。
“好的,时间不早了,师父喊我回去睡觉的。”陈安朝着宛月媛微微一笑,再和王瀌瀌告别。
明月宫阙这里确实是大事,可是今天既然说了要哄师父睡觉,那就一定要早点回去的,这也不是小事啊。
宛家和这尊金身神像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早在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占领了金陵,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混乱过后,城内的商业还是恢复了正常秩序,宛家也遭受了重大损失,但是对于当时家大业大的宛家来说,还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上下打点后,宛家的铺子重新开业,专门为太平天国的高层提供精美的绫罗绸缎,甚至出入各大王府。
只是私底下,和其他普通民众一样,他们也习惯了认清廷为正统,当听到曾剃头的弟弟曾国荃带着人马攻打金陵时,他们暗地里也欢欣鼓舞,期盼王师解放。
结果呢?
曾国荃的湘军杀入金陵后,烧杀掠夺犹如匪军,把江南富庶之地的世代积累搜刮一空,将这些财物全部搬回了他们老家。
据说光曾国荃返送湘南的财货车队,就延绵百里,其他随军将士自是也衣锦还乡。
也正是因为这一次“财富转移”,湘南得到大批资金用以兴办学堂,大批私塾和西式学校遍地开花,让原本就非常重视教育只是苦于贫困的湘南得到了补血,也为后来人才辈出,功业之盛举世无出其右奠定了基础。
罪在当代,功在千秋,后人尽可评说。
有钱才能搞教育,后来是哪些人在其中受益,并且得到了启蒙……不必多说。
宛家在金陵的多年经营,功亏一篑,宛家的掌柜们倒是逃了出来,汇报给当时的宛家家主说:
攻城时两军竟然斗法,太平军请了他们的神出来,那曾国荃却随时携带着从郡沙云麓宫请来的一尊金身神像,当场神光大盛,一举击破了太平军的邪神,太平军士气涣散,顿时四散而逃,金陵城攻破。
这时候即便遭遇了曾国荃带领湘军的劫掠,但是可以看得出来,民众依然认清廷为正统——只是湘军认不认自己是清军,倒是难说。
宛家家主见多识广,自然不会认为真的只是凭借“斗法”,湘军就能攻破金陵城。
那太平军的邪神自然敌不过我们中华神祇,但是金陵城历来也是神佛兴盛之地,难道它们就不管事?
郡沙的外地神像千里迢迢跑来显威风,金陵城那么多香火鼎盛的寺庙道观,它们的神佛哪里去了?
宛家家主琢磨一番后,还是找到了机会拜会曾国荃。
在当时积累数百年的江南豪门眼里,其实是看不起这些湘南土包子的,可是谁让人家有人有枪,还灭了太平天国,风头一时无二,甚至有人在筹划要让清廷封曾国藩为异姓王。
在宛家的刻意经营下,宛家和曾家交好,到了二十一世界甚至已经是联姻的世交了。
这是后话,当时宛家家主结实曾国荃后,花了一大笔钱帮曾国荃给那尊金身神像做法事,又敲锣打鼓,风风光光地把金身神像送回了云麓宫。
这可是破城的大功臣啊!
云麓宫也得到了一批以曾国荃名义捐赠的款子,帮他在郡沙树立人望。
这便是最初的渊源。
因为有这样的历史渊源,宛家历代不管是在江南,还是在台岛,都会跑来这里祭拜和朝见。
关于金身神像大破太平军耶稣的故事,也在宛家人中口口相传,也因为这样的原因,尽管湘南还有更多名寺大庙——例如南岳帝宫,宛家依旧只信任云麓宫。
宛月媛很早就和父亲来过郡沙,只是并没有自己独自来祭拜过。
一直到宛家和王家联姻。
这个王家自然是王鸯姳出身的那个王家。
宛月媛和王鸯姳的叔叔王二河在家族的撮合下认识了,尽管双方都不满意,但是两家的老爷子却相谈甚欢,而且那时候湘南和郡沙正处于极其需要投资的发展阶段,两家的联姻并不只是私事。
其中还涉及许多经济和政治上的考量需求。
宛月媛看不上作为文艺青年的王二河,王二河也不喜欢浑身豪门大小姐毛病,讲究排场和精致仪式的宛月媛。
在王二河眼里,宛月媛这样的女人就是还未出道的交际花,将来肯定会在外面给他戴绿帽子。
在宛月媛眼里,王二河就是个纨绔而已,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才华。
他的那些作品能够得到很多人的吹捧,那都是因为他有个地位高、活得久、人脉直达天听的老父亲。
其实宛月媛也有个差不多的老父亲,双方都无法反抗掌握实权的爹爹,最后坐在一起商议,决定假结婚,婚后各过各的,谁也别管谁。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可这只是应付得了一时的办法,这样的家庭对传宗接代无比重视——没有子嗣继承家业,那就等于列祖列宗几百年白忙活了!
宛月媛和王二河互相看不顺眼,怎么生?
两个人可没有发展出什么“先婚后爱”的剧情出来。
宛月媛不愿意让王二河碰,而王二河也不稀罕,作为文艺青年在那个年代还是很吃香的,一大批女青年排队呢,更何况他还有个那么豪横的家世背景。
两人想了很多办法,但要么太容易揭穿,要么后续麻烦,要么就是你愿意我不愿意,我愿意你又不愿意,没法妥协。
最后宛月媛和王二河在长辈的催促下心烦意乱,宛月媛来到了云麓宫的西北偏殿。
她看着那尊和宛家颇有渊源的神像,献上了香火和贡品,祈愿道:
“神啊,让我怀上一个孩子吧!”
没过多久,宛月媛在王家老爷子的生日宴上,忽然孕吐,众人齐贺老爷子双喜临门。
老爷子自然笑得合不拢嘴,王二河却神情不对,可他也没有说什么,只是撇下了刚刚怀孕的娇妻,依然去了自己的工作室和文艺女青年们畅谈文学和艺术。
他于当晚十二点因为心肌梗塞去世。
宛月媛就成了刚过门没多久,丈夫就去世了的苦命人,一般人这时候只怕天都要塌下来,高喊“让我们母女怎么活下去啊”。
王二河死了,好在给他留下了子嗣,无论是宛家和王家,都不可能让宛月媛流产。
她也没有这个想法,在两家的精心照顾下,王瀌瀌出生了。
宛月媛很清楚,她是在祭拜金身神像后才怀孕的,这就是它的灵验之处——
它不一定会实现每一个人的愿望,但是如果你祈愿的时候,它在你的内心中回应了声音,那就一定会实现。
君子讲究一言九鼎,更遑论是神?
因为祈愿才得以怀孕生女,宛月媛认为女儿和云麓宫也有一定的缘份,所以即便父亲不安排,她也会带着女儿来还愿的。
她更认为,后来女儿遭受的病痛,和云麓宫的金身神像消失有关,否则金身神像一定会保佑王瀌瀌的。
现在,陈安忽然要求她去西北偏殿,而且不能让其他任何人知道,这是为什么呢?
直觉告诉宛月媛,很有可能和金身神像有关……莫非,金身神像的消失还有什么隐秘不成?
宛月媛此时心乱如麻,却有点相信今天晚上就能够解决很多问题,她朝着陈安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其实我对现在的一些巫术、蛊术、邪术都不是很了解……我在道宫长大,而且是正法名门,没有人会不开眼到云麓宫搞这些,我就没见识过。”陈安放开王瀌瀌,示意她可以回头了。
六神花露门不是没有不听话、离经叛道的逆徒,但多半是小打小闹,不知道从哪里学来了些歪门邪道,无意间在金身神像面前展示了几招,都没有什么可以关注的,它自然也不会去了解。
邪门歪道之所以难登大雅之堂,其实就是它们不管怎么修炼,最终都敌不过正道,永远没有翻身成为主流的机会。
“那个女人背后的是文身吧?这种文身,你只要破坏其整体性就没用了。”陈安给出了解决方案。
“好的,我让人割掉那块皮。”宛月媛心里想着很多事情,下意识地就脱口而出。
陈安和王瀌瀌一起看着她。
陈安还好,非常清楚女人的护崽心思,要是自己的师父常曦月,知道有人这么诅咒自己的宝贝徒弟,只怕已经去撕了。
王瀌瀌却很意外,轻描淡写中透着一股凶残的宠溺感呢!妈妈平常不是这样的啊!
“不,我是说,就是……就是外科手术,嗯,整容那种……什么激光除文身之类的。”宛月媛连忙解释清楚,在晚辈们面前当然要温和而优雅。
“好的,时间不早了,师父喊我回去睡觉的。”陈安朝着宛月媛微微一笑,再和王瀌瀌告别。
明月宫阙这里确实是大事,可是今天既然说了要哄师父睡觉,那就一定要早点回去的,这也不是小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