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技术奇观
京城,皇城,文华殿。
空气中弥漫着龙涎香和一种更深沉的、属于权力和衰老的气息。大梁皇帝李圭半倚在软榻上,眼皮耷拉着,听着底下臣子们如同苍蝇般嗡嗡不休的争吵。
“陛下!那陈小乐在安远拥兵自重,更易祖制,结交胡虏,其心可诛!此风绝不可长,当速发天兵,犁庭扫穴,以正国法!”周阁老的声音尖利,带着不容置疑的愤慨。
“周阁老此言差矣!”七皇子李睿出列,声音清朗,“父皇!据儿臣所知,陈小乐在安远开垦荒地,安抚流民,整饬军备,更屡次击退黑狼部侵袭,北疆防线因他而固!如此干吏,若因几句莫须有的弹劾便加征伐,岂不令边关将士心寒?”
“干吏?他那是收买人心!那‘公民积分’是何物?分明是另立规矩,架空朝廷!”
“若非旧制无能,致使边军糜烂,民不聊生!又何须另立新规?父皇,儿臣听闻,安远如今路不拾遗,百姓安居乐业,这难道不是陛下圣德泽被所致?”
“巧言令色!他私设匠作营,专营奇技淫巧,败坏风气!”
“奇技淫巧?”李睿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转向御座,躬身道,“父皇,儿臣近日偶得几件有趣之物,或可佐证,这‘奇技’若用之得法,于国于民,乃是大幸!”
皇帝李圭终于抬了抬眼皮,声音带着一丝慵懒和好奇:“哦?是何物?呈上来瞧瞧。”
殿内争执暂歇,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七皇子。只见他拍了拍手,几名内侍抬着两个蒙着红布的物件,小心翼翼地步入了大殿。
第一件红布掀开,是一个半人高的木架,上面固定着一套结构复杂的弩机,旁边还放着几支造型特异的弩箭,与军中制式弩机相比,它更显精巧,金属部件闪着冷冽的光。
兵部尚书下意识地上前半步,眉头紧锁:“此弩……”
李睿微微一笑,对一名侍卫示意。那侍卫上前,操作弩机,上弦、置箭、瞄准殿外远处一个早已立好的包铁木靶,动作流畅至极。只听“嘣”的一声轻响,弩箭激射而出,速度快得几乎看不清影子!
“笃!”
一声闷响,那支弩箭竟直接穿透了寸许厚的包铁,深深钉入了后面的木桩!箭尾兀自嗡嗡颤动。
“嘶——”
殿内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几位懂行的武将眼睛都直了。这威力!这射速!远超军中现役的任何弩机!
周阁老脸色一变,厉声道:“此等凶器,岂是良臣所应为?分明是包藏祸心!”
李睿不慌不忙,示意内侍掀开第二块红布,只见下面是一个一尺见方的灰扑扑的“石板”,看起来毫不起眼。
“此物名为‘灰泥板’。”李睿介绍道,“乃是用边镇常见的沙土、石末等物混合烧制而成。”
他看向周阁老,语气带着几分玩味:“听闻周阁老担忧边镇城墙不固?不妨让人试试此物之坚。”
皇帝也来了兴趣,示意一名殿前侍卫上前,那侍卫拔出腰刀,运足力气,狠狠一刀劈在灰泥板上!
“铛!”
金铁交鸣之声响起,火星四溅,侍卫手臂被震得发麻,再看那灰泥板,只留下一道浅浅的白痕,连个碎屑都没掉!
这一下,连一直老神在在的皇帝都坐直了身体,眼中精光一闪。他是马上得的天下,岂能不知这“灰泥”若用于筑城、修路,将是何等利器!边防稳固,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能睡得更安稳!
“此物……造价几何?”皇帝的声音带着一丝急切。
“回父皇,据陈小乐所呈文书所言,此物原料易得,造价极为低廉,远胜于以往的三合土,且凝结后坚硬如铁,水浸不坏。”李睿躬身回答,语气平静,却如同在滚油里泼进了一瓢冷水。
殿内顿时炸开了锅!
武将们眼神热切地盯着那灰泥板和强弩,文官们则交头接耳,神色惊疑不定。周阁老脸色铁青,他万万没想到,七皇子竟会拿出如此实实在在的东西来破局!这已不是空泛的争论,而是赤裸裸的利益和力量展示!
“陛下!”周阁老强自镇定,“即便如此,陈小乐擅权之举……”
“好了。”皇帝打断了他,目光重新变得深邃难测,他挥了挥手,内侍将两样东西抬了下去。殿内恢复了安静,但所有人的心绪都已无法平静。
皇帝靠在软榻上,闭上眼,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扶手。
威力惊人的新弩,坚固廉价的灰泥……这个远在安远的陈小乐,手里到底还握着多少这样的东西?杀了他,固然简单,可这些“奇技”会不会随之湮灭?北疆防线,又会不会因此再度糜烂?
更重要的是,七皇子将此物公然呈于御前,是在示威,也是在表明——此人,已与他绑在了一起。
“陈小乐……”皇帝低声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语气复杂,“确有几分歪才。”
他睁开眼,目光扫过底下神色各异的臣子,最终缓缓开口:“北疆之事,朕已知悉。陈小乐虽有干才,然行事终究孟浪。传朕旨意,严词申饬,令其谨守臣节,不得再行僭越之事。另,着北疆行营派遣干员,赴安远详查,核验边防、民政诸事,据实回奏。”
他没有提发兵,也没有肯定陈小乐,只是派出了“调查组”。这是一个暧昧的信号,既安抚了周家,也没有把陈小乐和七皇子逼上绝路。
退朝后,周阁老拂袖而去,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七皇子李睿走在最后,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他知道,这第一回合,他勉强扳回一城。父皇对“技术”动心了,这就为陈小乐争取到了最宝贵的东西——时间。
而此刻,远在安远的陈小乐,刚刚收到京城飞鸽传回的密信。他看完信上关于朝会结果的简述,脸上并无多少喜色。
“申饬……调查……”他轻声自语,“风暴只是暂时绕道,并未平息。”
他走到窗边,望向南方。他知道,周家绝不会善罢甘休,更大的麻烦,很快就会以另一种方式,降临安远。他必须在这有限的喘息时间里,让自己变得更强,更硬,直到任何人想动他,都要先掂量掂量,是否付得起那个代价。
京城,皇城,文华殿。
空气中弥漫着龙涎香和一种更深沉的、属于权力和衰老的气息。大梁皇帝李圭半倚在软榻上,眼皮耷拉着,听着底下臣子们如同苍蝇般嗡嗡不休的争吵。
“陛下!那陈小乐在安远拥兵自重,更易祖制,结交胡虏,其心可诛!此风绝不可长,当速发天兵,犁庭扫穴,以正国法!”周阁老的声音尖利,带着不容置疑的愤慨。
“周阁老此言差矣!”七皇子李睿出列,声音清朗,“父皇!据儿臣所知,陈小乐在安远开垦荒地,安抚流民,整饬军备,更屡次击退黑狼部侵袭,北疆防线因他而固!如此干吏,若因几句莫须有的弹劾便加征伐,岂不令边关将士心寒?”
“干吏?他那是收买人心!那‘公民积分’是何物?分明是另立规矩,架空朝廷!”
“若非旧制无能,致使边军糜烂,民不聊生!又何须另立新规?父皇,儿臣听闻,安远如今路不拾遗,百姓安居乐业,这难道不是陛下圣德泽被所致?”
“巧言令色!他私设匠作营,专营奇技淫巧,败坏风气!”
“奇技淫巧?”李睿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转向御座,躬身道,“父皇,儿臣近日偶得几件有趣之物,或可佐证,这‘奇技’若用之得法,于国于民,乃是大幸!”
皇帝李圭终于抬了抬眼皮,声音带着一丝慵懒和好奇:“哦?是何物?呈上来瞧瞧。”
殿内争执暂歇,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七皇子。只见他拍了拍手,几名内侍抬着两个蒙着红布的物件,小心翼翼地步入了大殿。
第一件红布掀开,是一个半人高的木架,上面固定着一套结构复杂的弩机,旁边还放着几支造型特异的弩箭,与军中制式弩机相比,它更显精巧,金属部件闪着冷冽的光。
兵部尚书下意识地上前半步,眉头紧锁:“此弩……”
李睿微微一笑,对一名侍卫示意。那侍卫上前,操作弩机,上弦、置箭、瞄准殿外远处一个早已立好的包铁木靶,动作流畅至极。只听“嘣”的一声轻响,弩箭激射而出,速度快得几乎看不清影子!
“笃!”
一声闷响,那支弩箭竟直接穿透了寸许厚的包铁,深深钉入了后面的木桩!箭尾兀自嗡嗡颤动。
“嘶——”
殿内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几位懂行的武将眼睛都直了。这威力!这射速!远超军中现役的任何弩机!
周阁老脸色一变,厉声道:“此等凶器,岂是良臣所应为?分明是包藏祸心!”
李睿不慌不忙,示意内侍掀开第二块红布,只见下面是一个一尺见方的灰扑扑的“石板”,看起来毫不起眼。
“此物名为‘灰泥板’。”李睿介绍道,“乃是用边镇常见的沙土、石末等物混合烧制而成。”
他看向周阁老,语气带着几分玩味:“听闻周阁老担忧边镇城墙不固?不妨让人试试此物之坚。”
皇帝也来了兴趣,示意一名殿前侍卫上前,那侍卫拔出腰刀,运足力气,狠狠一刀劈在灰泥板上!
“铛!”
金铁交鸣之声响起,火星四溅,侍卫手臂被震得发麻,再看那灰泥板,只留下一道浅浅的白痕,连个碎屑都没掉!
这一下,连一直老神在在的皇帝都坐直了身体,眼中精光一闪。他是马上得的天下,岂能不知这“灰泥”若用于筑城、修路,将是何等利器!边防稳固,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能睡得更安稳!
“此物……造价几何?”皇帝的声音带着一丝急切。
“回父皇,据陈小乐所呈文书所言,此物原料易得,造价极为低廉,远胜于以往的三合土,且凝结后坚硬如铁,水浸不坏。”李睿躬身回答,语气平静,却如同在滚油里泼进了一瓢冷水。
殿内顿时炸开了锅!
武将们眼神热切地盯着那灰泥板和强弩,文官们则交头接耳,神色惊疑不定。周阁老脸色铁青,他万万没想到,七皇子竟会拿出如此实实在在的东西来破局!这已不是空泛的争论,而是赤裸裸的利益和力量展示!
“陛下!”周阁老强自镇定,“即便如此,陈小乐擅权之举……”
“好了。”皇帝打断了他,目光重新变得深邃难测,他挥了挥手,内侍将两样东西抬了下去。殿内恢复了安静,但所有人的心绪都已无法平静。
皇帝靠在软榻上,闭上眼,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扶手。
威力惊人的新弩,坚固廉价的灰泥……这个远在安远的陈小乐,手里到底还握着多少这样的东西?杀了他,固然简单,可这些“奇技”会不会随之湮灭?北疆防线,又会不会因此再度糜烂?
更重要的是,七皇子将此物公然呈于御前,是在示威,也是在表明——此人,已与他绑在了一起。
“陈小乐……”皇帝低声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语气复杂,“确有几分歪才。”
他睁开眼,目光扫过底下神色各异的臣子,最终缓缓开口:“北疆之事,朕已知悉。陈小乐虽有干才,然行事终究孟浪。传朕旨意,严词申饬,令其谨守臣节,不得再行僭越之事。另,着北疆行营派遣干员,赴安远详查,核验边防、民政诸事,据实回奏。”
他没有提发兵,也没有肯定陈小乐,只是派出了“调查组”。这是一个暧昧的信号,既安抚了周家,也没有把陈小乐和七皇子逼上绝路。
退朝后,周阁老拂袖而去,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七皇子李睿走在最后,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他知道,这第一回合,他勉强扳回一城。父皇对“技术”动心了,这就为陈小乐争取到了最宝贵的东西——时间。
而此刻,远在安远的陈小乐,刚刚收到京城飞鸽传回的密信。他看完信上关于朝会结果的简述,脸上并无多少喜色。
“申饬……调查……”他轻声自语,“风暴只是暂时绕道,并未平息。”
他走到窗边,望向南方。他知道,周家绝不会善罢甘休,更大的麻烦,很快就会以另一种方式,降临安远。他必须在这有限的喘息时间里,让自己变得更强,更硬,直到任何人想动他,都要先掂量掂量,是否付得起那个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