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危机,它们自身难保,正是低价入股的最佳窗口期。
若错过这次机会,等到明年“平果”上市,原始股便再难入手。至于“伟软”,上市尚需数年,尚可从容布局。
两天后,叶坤携叶嘉恒、叶瀚文、楚轩及一众律师团队抵达机场。
不久,包船王、李家城、张德炎等人相继到达。他们早已约定——今日共同包机飞往米国,开启一场横跨大西洋的资本行动。
本应由下属处理的事务,因事态重大,不得不亲力亲为。香江不便久留,诸多文件需当面审阅。
众人在机场短暂会合,随即登机。他们在米国早已租下办公场所,短期内将常驻当地。人数众多,故包下两架客机。
长途飞行持续整夜,次日清晨抵达落山矶。一行人先在酒店休整一日,翌日前往威里斯大厦。
那栋地标式建筑正是他们租用的写字楼。一口气承租三层,在往常并不容易。可眼下经济低迷,不少企业倒闭,空置楼宇比比皆是。他们一开口,立刻有人主动接洽。
办公设备陆续到位,众人迅速投入工作。
包船王与李家城倾向地产行业,毕竟出身于此。叶瀚文也相中两家颇具规模的地产公司,市值均达数千亿美元。可惜金融危机之下,这类企业首当其冲,陷入困境。
叶嘉恒的目标则是bNN电视台,隶属约翰家族。经调查得知,该家族其他产业岌岌可危,恐难撑过今年。他已安排人员前去谈判,意图收购。
bNN在米国有广泛影响力,若能拿下,叶家声望必将大幅提升。
楚轩则将目光投向多家银行,践行了叶坤曾说过的一句话:质量不足,数量补之。虽有一家大型银行仍在运转,但背后有米联储支撑,暂时无虞。
据叶坤所知,这家银行将在明年崩塌。他并不急于出手,打算先整合数家小型银行,形成可观体量。待时机成熟,再吞并那家巨擘,届时叶氏银行足以跻身世界前列。
即便名声尚不及米国五大行,实力却可并驾齐驱。
叶坤计划清晰,手握四百余亿美元资金,决心全部用于收购。后续运营所需,自有叶氏基金会支持。
张德炎与沈碧同样的看准几家金融机构,意在通过并购扩大自身银行版图。
众人皆投身事务,唯有叶坤显得清闲。
数日后,叶坤一行在落山矶的举动引起一家财阀注意。
那便是美隆财阀,曾在阿根庭du球时与叶坤相遇的卡梅伦与理查德,皆出自此门。
该财阀由美隆家族独资掌控,在米国势力深厚。
庄园深处,一名青年正向族长奥斯丁·美隆汇报近日动向。
那个青年站在这里,倘若叶坤在场,定会立刻认出——正是曾在阿根廷有过一面之缘的理查德·美隆。
奥斯丁盯着他,语气低沉:“你说,几家我们盯上的企业,全被一伙华人捷足先登了?”
理查德低头应道:“是的,族长。我们原计划马上出手,可赶到时,合同早已签署。”
“查过对方背景没有?”
“是香江来的商人,带头的,正是最近风头正劲的叶坤。”
提到这个名字,理查德眼神微动。当初在阿根廷,他就察觉此人非同寻常,便有意结交。后来大卫与主友大次郎相继殒命,更印证了他的判断。此次伊国战事爆发,叶坤依然稳如磐石,足见其手段。
可家族利益当前,他终究选择了效忠血脉。自幼接受的教导从未改变:家族高于一切。
奥斯丁瞳孔微微一缩,原本打算施压的念头瞬间收敛。
他缓缓开口:“你去和他们谈,让他们让出几家公司。答应最好,若不答应,就告诉他们——这里是落山矶,不是香江。”
“明白,族长。”理查德应声欲走。
身后忽然传来一声:“带上卡梅伦,让她亲自和叶坤谈谈。”
理查德脚步一顿,本想劝阻,但转念想到她在阿根廷曾与叶坤相谈甚欢,最终只点头离去。
……
威里斯大厦内,叶坤今日亲自前来,目标明确——拜访那家名为“平果”的传奇公司,看看是否能促成一笔投资。
这家公司尚未上市,办公地点正位于落山矶,主营电脑与电子设备研发。
午后,叶坤带着叶壹抵达公司门口,却被一位白人女前台拦下。
“先生,请问您有预约吗?”
叶坤笑了笑:“去告诉你老板,我想投你们公司。”
前台态度立即转变。若是以往,这种话她未必当真。可如今经济低迷,公司正四处寻找资金,眼前这位,极可能就是救命的贵客。
很快,一位戴眼镜的年轻男子从楼上走下。叶坤一眼认出——那是年轻时的乔老板。
乔老板打量着面前这个年纪相仿的亚洲人,心存疑虑:他真有能力投资?毕竟公司所需数额不小。
但他面上不动声色,走上前,伸手与叶坤相握。
叶坤简要介绍自己。
乔老板示意前台送上两杯咖啡,随后坐下,准备详谈。
“叶先生,您对我们公司很有信心?”
叶坤轻轻摇头。
乔老板面色铁青,语气里透着不满:“叶先生今日前来,莫非是来取笑我们的?”
叶坤神情从容,轻笑道:“贵公司的账本我一页未翻,又怎会轻易下判断?”
“我此行的目的,并非只为一家公司,而是为了一个人。在我看来,押注于人,远比押注于企业更有价值。”
这话一出,乔老板脸上的阴霾渐渐散去,语气也恭敬起来:“承蒙叶先生抬爱,那您打算投入多少资金呢?”
叶坤轻轻摆手:“不是我要投多少,而是你们需要多少。你说个数目,若合适,合同现在便可落笔。”
乔老板心头一震,眼中闪过一丝喜意。公司正面临资金断裂的危机,他奔波多日,四处求助,却无人愿伸援手。
如今叶坤主动上门,他自然不敢狮子大开口,生怕吓退了这位贵客。
他小心翼翼地试探道:“若您能出资五千万美元,我愿让出百分之十的股权,您看如何?”
叶坤微微皱眉,显然对这个比例并不满意。
若错过这次机会,等到明年“平果”上市,原始股便再难入手。至于“伟软”,上市尚需数年,尚可从容布局。
两天后,叶坤携叶嘉恒、叶瀚文、楚轩及一众律师团队抵达机场。
不久,包船王、李家城、张德炎等人相继到达。他们早已约定——今日共同包机飞往米国,开启一场横跨大西洋的资本行动。
本应由下属处理的事务,因事态重大,不得不亲力亲为。香江不便久留,诸多文件需当面审阅。
众人在机场短暂会合,随即登机。他们在米国早已租下办公场所,短期内将常驻当地。人数众多,故包下两架客机。
长途飞行持续整夜,次日清晨抵达落山矶。一行人先在酒店休整一日,翌日前往威里斯大厦。
那栋地标式建筑正是他们租用的写字楼。一口气承租三层,在往常并不容易。可眼下经济低迷,不少企业倒闭,空置楼宇比比皆是。他们一开口,立刻有人主动接洽。
办公设备陆续到位,众人迅速投入工作。
包船王与李家城倾向地产行业,毕竟出身于此。叶瀚文也相中两家颇具规模的地产公司,市值均达数千亿美元。可惜金融危机之下,这类企业首当其冲,陷入困境。
叶嘉恒的目标则是bNN电视台,隶属约翰家族。经调查得知,该家族其他产业岌岌可危,恐难撑过今年。他已安排人员前去谈判,意图收购。
bNN在米国有广泛影响力,若能拿下,叶家声望必将大幅提升。
楚轩则将目光投向多家银行,践行了叶坤曾说过的一句话:质量不足,数量补之。虽有一家大型银行仍在运转,但背后有米联储支撑,暂时无虞。
据叶坤所知,这家银行将在明年崩塌。他并不急于出手,打算先整合数家小型银行,形成可观体量。待时机成熟,再吞并那家巨擘,届时叶氏银行足以跻身世界前列。
即便名声尚不及米国五大行,实力却可并驾齐驱。
叶坤计划清晰,手握四百余亿美元资金,决心全部用于收购。后续运营所需,自有叶氏基金会支持。
张德炎与沈碧同样的看准几家金融机构,意在通过并购扩大自身银行版图。
众人皆投身事务,唯有叶坤显得清闲。
数日后,叶坤一行在落山矶的举动引起一家财阀注意。
那便是美隆财阀,曾在阿根庭du球时与叶坤相遇的卡梅伦与理查德,皆出自此门。
该财阀由美隆家族独资掌控,在米国势力深厚。
庄园深处,一名青年正向族长奥斯丁·美隆汇报近日动向。
那个青年站在这里,倘若叶坤在场,定会立刻认出——正是曾在阿根廷有过一面之缘的理查德·美隆。
奥斯丁盯着他,语气低沉:“你说,几家我们盯上的企业,全被一伙华人捷足先登了?”
理查德低头应道:“是的,族长。我们原计划马上出手,可赶到时,合同早已签署。”
“查过对方背景没有?”
“是香江来的商人,带头的,正是最近风头正劲的叶坤。”
提到这个名字,理查德眼神微动。当初在阿根廷,他就察觉此人非同寻常,便有意结交。后来大卫与主友大次郎相继殒命,更印证了他的判断。此次伊国战事爆发,叶坤依然稳如磐石,足见其手段。
可家族利益当前,他终究选择了效忠血脉。自幼接受的教导从未改变:家族高于一切。
奥斯丁瞳孔微微一缩,原本打算施压的念头瞬间收敛。
他缓缓开口:“你去和他们谈,让他们让出几家公司。答应最好,若不答应,就告诉他们——这里是落山矶,不是香江。”
“明白,族长。”理查德应声欲走。
身后忽然传来一声:“带上卡梅伦,让她亲自和叶坤谈谈。”
理查德脚步一顿,本想劝阻,但转念想到她在阿根廷曾与叶坤相谈甚欢,最终只点头离去。
……
威里斯大厦内,叶坤今日亲自前来,目标明确——拜访那家名为“平果”的传奇公司,看看是否能促成一笔投资。
这家公司尚未上市,办公地点正位于落山矶,主营电脑与电子设备研发。
午后,叶坤带着叶壹抵达公司门口,却被一位白人女前台拦下。
“先生,请问您有预约吗?”
叶坤笑了笑:“去告诉你老板,我想投你们公司。”
前台态度立即转变。若是以往,这种话她未必当真。可如今经济低迷,公司正四处寻找资金,眼前这位,极可能就是救命的贵客。
很快,一位戴眼镜的年轻男子从楼上走下。叶坤一眼认出——那是年轻时的乔老板。
乔老板打量着面前这个年纪相仿的亚洲人,心存疑虑:他真有能力投资?毕竟公司所需数额不小。
但他面上不动声色,走上前,伸手与叶坤相握。
叶坤简要介绍自己。
乔老板示意前台送上两杯咖啡,随后坐下,准备详谈。
“叶先生,您对我们公司很有信心?”
叶坤轻轻摇头。
乔老板面色铁青,语气里透着不满:“叶先生今日前来,莫非是来取笑我们的?”
叶坤神情从容,轻笑道:“贵公司的账本我一页未翻,又怎会轻易下判断?”
“我此行的目的,并非只为一家公司,而是为了一个人。在我看来,押注于人,远比押注于企业更有价值。”
这话一出,乔老板脸上的阴霾渐渐散去,语气也恭敬起来:“承蒙叶先生抬爱,那您打算投入多少资金呢?”
叶坤轻轻摆手:“不是我要投多少,而是你们需要多少。你说个数目,若合适,合同现在便可落笔。”
乔老板心头一震,眼中闪过一丝喜意。公司正面临资金断裂的危机,他奔波多日,四处求助,却无人愿伸援手。
如今叶坤主动上门,他自然不敢狮子大开口,生怕吓退了这位贵客。
他小心翼翼地试探道:“若您能出资五千万美元,我愿让出百分之十的股权,您看如何?”
叶坤微微皱眉,显然对这个比例并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