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旧敌新影-《黑风寨主成帝路》

  新京的晨雾尚未散尽,王宫西侧的刑讯室里,血腥味与铁锈味依旧浓得化不开。石壁上的铁链还在微微晃动,昨夜被刺客撞出的凹痕里,凝结的血痂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暗沉的光泽。王阿飞单膝跪地,身上的铠甲还沾着未干的血渍,他垂着头,声音带着一丝劫后余生的庆幸:“大王,都审出来了。”

  王九击坐在刑讯室中央的木椅上,指尖漫不经心地摩挲着腰间的陨铁剑。他抬眼望去,刑架上只剩下几道深褐色的血痕,地上的血迹拖成蜿蜒的长线,一直延伸到门外,那是刺客被拖出去时留下的痕迹。

  “说。”王九击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昨夜的惊悸早已褪去,只剩下冰冷的怒意,像积压在云层里的惊雷,随时可能炸响。

  王阿飞深吸一口气,将审出的结果一一禀报:“回大王,这刺客是清廷‘粘杆处’的死士,奉咸丰那昏君的密令而来。他供认,自武昌之战后,咸丰便视您为心腹大患,多次密令粘杆处伺机行刺,这次是第七批刺客,也是身手最好的一批。”

  “第七批?”王九击挑了挑眉,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手指猛地攥紧剑柄,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咸丰小儿倒是真‘看重’我,为了取我性命,竟下了这么大的本钱。”他站起身,走到刑架旁,目光扫过那些斑驳的血痕,声音冷得像冰,“皇上啊,这么在意我,等过几年老子打进京城,一定好好‘回复’你的在意之情!”

  这话出口时,王九击眼中的杀意几乎要凝成实质。前世他不过是个在底层挣扎的普通人,从未想过要与皇权为敌,可这乱世却逼着他拿起刀枪,从四川山野杀出一条血路。如今咸丰屡次派刺客来取他性命,这份“恩宠”,他记下了,将来定要连本带利地还回去。

  王阿飞连忙低下头,不敢直视王九击的眼睛。他跟随王九击多年,深知这位川王的性子——平日里温和近人,可一旦触及逆鳞,便会变得比战场上的猛虎还要凶狠。昨夜刺客闯入书房,不仅惊扰了王九击,更是让他这个禁卫步兵团团长险些丢了性命,此刻提及咸丰,他心中的恨意也丝毫不减。

  “还有别的吗?”王九击转过身,目光落在王阿飞身上,“别只挑些没用的话说。”

  “是!”王阿飞连忙应声,从怀中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双手奉上,“这是刺客招供的练军情况。清廷自武昌战败后,已下令从各省绿营与八旗中挑选精壮,组建绿营练军与八旗练军,由兵部尚书特登额总领其事,限期半年练出十万精锐,目标直指我大新王国。”

  王九击接过纸,展开细看。纸上密密麻麻写着练军的编制、训练内容与将领任命,字迹潦草却清晰可辨。他的目光扫过那些熟悉的官职名称,手指在“绿营练军第三镇统制”几个字上停住,眉头微微皱起——这个职位,竟空缺着,只标注了“待补”二字。

  “这第三镇统制为何空缺?”王九击问道。

  王阿飞抬起头,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神色:“回大王,这正是刺客招供的重中之重。他说,这第三镇统制的人选,是咸丰亲自定下的,此人不仅熟悉我军战术,还曾与您有过过节——他是当年乐山县勇营督办,李隼。”

  “李隼?”

  这两个字像一道惊雷,猛地炸在王九击耳边。他手中的纸“哗啦”一声掉在地上,脑海中瞬间闪过多年前的画面——威远县外的战场上,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县勇营从绿营后军杀出,黑风军将士措手不及,伤亡惨重;战场上,一个身着丝绸衣袍的年轻公子手持望远镜,冷静地指挥着士兵作战,眼神锐利得像一把出鞘的刀;还有那被俘的英国教官汤姆,口中反复提及的“李少爷”,说那是他见过的最有军事天赋的华夏将领。

  王九击弯腰捡起纸,指尖因激动而微微颤抖。他想起当年在威远县外,李隼带着百名骑兵突围而去;想起黑风军拿下嘉定府时,李隼举家逃往成都府;又想起黑风军攻破成都府时,李隼便没了踪影。他原以为这个老对手早已死于乱军之中,或是隐姓埋名过起了普通人的生活,却没想到,他竟一路逃到了京城,还得到了咸丰的重用,成了清廷练军的将领。

  “好,好一个李隼!”王九击忍不住笑了起来,只是这笑容里没有半分暖意,只有冰冷的战意,“当年威远县外那一战,他差点让我黑风军栽了跟头;如今他成了清廷练军的将领,倒是要与我好好较量一番了。”

  他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望着远处渐渐亮起的天光。晨雾中,新京的轮廓渐渐清晰,街道上已有了零星的脚步声,百姓们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王九击知道,李隼的出现,绝不是偶然。这个男人与他一样,有着超越时代的军事眼光,当年能用西式战术训练乐山县勇营,如今执掌清廷练军,定然会将那些绿营兵练出几分战力。

  “当年绿营反攻威远县,我还以为是一群乌合之众,没想到李隼突然带着乐山县勇营杀出,”王九击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回忆的沉重,“那一战,我们损失了不少弟兄,若不是汤姆后来答应留下做教官,给我们带来了英式操典,恐怕黑风军的战术还停留在原始阶段。”

  他顿了顿,转过身,目光落在王阿飞身上:“李隼那小子,是早就看出了火器的重要性,确实不简单。”

  王阿飞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敬佩:“大王英明。当年若不是您慧眼识珠,留下汤姆教官,恐怕我军的战术与火器,还远不如现在这般先进。那李隼虽有天赋,却投靠了腐朽的清廷,注定难以施展抱负。”

  “话虽如此,却也不能小觑他。”王九击摇摇头,语气变得严肃起来,“李隼此人,不仅精通西式战术,还对我军的情况了如指掌。他知道我们的优势在哪里,也知道我们的短板在哪里。如今他执掌绿营练军第三镇,定然会针对我军制定战术,这对我们来说,是极大的威胁。”

  他走到刑讯室中央,捡起地上的一根铁链,手指在冰冷的铁链上轻轻滑动:“当年他带着百骑突围,我便知道此人绝非池中之物。如今他在清廷站稳脚跟,成了练军将领,倒是成了我大新王国的劲敌。看来,这乱世之中,注定要有这么一场较量。”

  王阿飞看着王九击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他知道,李隼的出现,意味着大新王国将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清廷的练军本就不容小觑,再加上李隼这样的将领,恐怕用不了半年,那十万练军便会成为一支可怕的力量。

  “大王,”王阿飞躬身道,“那刺客已经招供了所有情报,属下已将他虐杀,暴尸荒野。这小子差点让属下丢了性命,若不是大王宽宏大量,属下此刻恐怕早已人头落地。”

  王九击转过身,看着王阿飞脸上的后怕,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你能审出这么重要的情报,也算将功补过了。不过,王宫的守卫,你还是要多加小心。下次若是再让刺客闯进来,别说朕不留情面。”

  “末将明白!”王阿飞连忙磕头谢恩,“末将已与黑煞卫队长对接,重新部署了王宫的守卫力量。宫门增设了暗哨,各条通道加派了巡逻队,书房与寝宫附近,更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绝不敢再出现任何纰漏。”

  王九击满意地点点头,走到刑讯室门口,停下脚步,回头望向王阿飞:“你立刻将李隼的情况整理成密报,送到军务总参谋部,让王九波与沈庭渊他们好生研究。同时,传令各部队,加强戒备,密切关注清廷练军的动向。尤其是湖北西部的防线,要增派兵力,防止李隼率军突袭。”

  “属下遵旨!”王阿飞连忙应诺,起身跟在王九击身后,快步走出刑讯室。

  晨雾渐渐散去,阳光透过云层,洒在王宫的青石板路上,将地上的血迹照得格外刺眼。王九击走在前面,脚步沉稳而坚定。他知道,李隼的出现,只是这场乱世的一个缩影。清廷不会善罢甘休,太平天国也在虎视眈眈,大新王国要想在这三足鼎立的格局中立足,甚至统一天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李隼,”王九击低声念着这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当年的账,我们还没算清;如今你成了清廷的重要将领,那我们就新账旧账一起算。下次再见面,本王倒要看看,你这练军统制,究竟有几分能耐!”

  他抬手摸了摸后脑勺的短发,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当年的黑风军,不过是一支在山野中求生的义军;如今的大新陆军,早已是一支编制规整、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铁血之师。李隼虽有天赋,却投靠了腐朽的清廷,而他王九击,有黑风军将士的忠诚,有文武百官的辅佐,有四川百姓的支持,更有超越时代的眼光与谋略。

  这场较量,他有信心赢。

  王九击加快脚步,朝着书房的方向走去。阳光洒在他的身上,为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他的背影在晨光中愈发挺拔,像一座巍峨的山峰,坚定地矗立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守护着刚刚诞生的大新王国,也守护着一个全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