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凯旋归来-《开局废太子:召唤罗网》

  三日后。

  幽州罗网据点里一片肃杀。

  中午太阳正烈,屋檐下的铜铃突然叮当作响——十几只游隼扑棱着翅膀落回架上,腿间绑着的密探竹筒。

  负责情报的灰衣人利落地取下竹筒,一路小跑穿过回廊,径直推开赵高房间的雕花木门。

  “首领!最新战报!”

  密探单膝跪地,双手呈上卷成细筒的羊皮纸。

  赵高半倚在檀木榻上,快速展开密报,扫过上面密密麻麻的朱砂字迹,嘴角终于勾起一抹笑意。

  “好,好得很。”

  “短短半月,北方十三处陈家暗桩全被拔除,中原五座城池的眼线也折了大半。”

  “那个白芷柔提供的情报,可真是帮的大忙。”

  “去,给掩日、真刚他们传信。”

  赵高突然转身,眼中闪过寒芒,“就说本座恭喜他们取得的成绩。但陈家势力一日不除,罗网的刀就不能收。让他们继续行动,见人杀人,见桩拔桩,一个活口都别留!”

  “是,首领!”

  密探领命退下。

  赵高搓了搓手,转身进里屋换衣服。

  他翻出新官服,抖开褶皱慢慢穿上,又对着铜镜仔细整理好,这才急匆匆往城门赶——今儿个主公回城,他可得赶在前头迎驾。

  同一时间,秦王府里忙得脚不沾地。

  沈灵儿系着围裙,手里攥着张单子来回跑。

  “柱子,你去把前院灯笼都换新的!”

  她冲远处喊完,又扭头叮嘱丫鬟,“翠儿,王爷书房的笔墨纸砚都得检查一遍,砚台里的宿墨赶紧换了。”

  几个下人搬着梯子挂灯笼,踮着脚把褪色的旧灯笼摘下来;厨房飘出阵阵香味,厨子颠着大勺,正忙着给苏云准备接风宴;还有小丫鬟抱着新被褥,一趟趟往卧房跑。

  沈灵儿看着院里乱糟糟的,大声道。

  “都麻利点儿!殿下眼看着就进城了,别到时候手忙脚乱的!”

  另一边,官道上扬起滚滚烟尘。

  苏云骑在高头大马上,望着远处城郭的轮廓,脸上露出微笑——经过五天急行军,总算回到幽州了。

  算算日子,从出征到现在,一晃又是半个多月过去。

  队伍里,韩宇伸长脖子张望着,眼睛越瞪越大。

  他本以为幽州该是穷山恶水、荒草丛生的模样,可眼前却是大片绿油油的麦田,田间小路上,百姓挑着担子说说笑笑,远处村落炊烟袅袅,到处都是一派热闹景象。

  这哪是书上写的“地瘠民贫、十室九空”的幽州?分明是一派富足祥和的景象。

  “霍将军,”韩宇震惊道,“这里......真是幽州?我在典籍中读到,此地常年战乱,百姓衣不蔽体,怎么如今......”

  霍去病咧嘴一笑,指着远处正在修水渠的村民说。

  “韩宇,以前的幽州确实穷。但自从主公来了,又是开垦荒地,又是修水渠,还教百姓种新粮种。现在家家户户有地种、有饭吃,日子能不红火吗?”

  “你别看这地儿偏僻,再过两年,保准比中原还富足!”

  韩宇听得直咋舌,又盯着田间往来的牛车、扛着锄头的农夫瞧了好一会儿,嘴里喃喃道:“怪不得人人都说秦王勤政爱民,原来竟是真的......”

  原以为父亲执意归顺秦王,不过是从宜之计,如今亲眼所见,才惊觉自己目光短浅。

  眼前这阡陌纵横的良田、笑逐颜开的百姓,分明是乱世中难得一见的太平盛景。

  “难怪父亲说秦王非池中之物......”

  不多时,队伍刚转过土坡,就听见前头传来热闹的吆喝声。

  路边的老百姓扶老携幼挤在道旁。

  “王爷回来啦!”

  “听说燕州也打下来了!这下北方全是王爷的地盘了!”

  “可不是嘛!自从苏王爷来了,咱老百姓不用交苛捐杂税,娃娃们都能吃饱饭,这天下要是都归了他,日子还不得越过越舒坦!”

  几个半大孩子追着队伍跑,边跑边喊。

  “秦王威武!秦王威武!”

  “秦王万岁!”

  苏云放慢马速,朝人群挥手致意,人群的欢呼声更响了。

  所有人都扯着嗓子喊。

  “祝王爷早日得天下!咱们跟着您过好日子!”

  “秦王万岁!秦军威武!”

  韩宇死死盯着道路两旁欢呼的人群。

  这些人脸上的喜悦和信任,是他在燕州从未见过的。

  在韩家的地盘上,百姓见了贵族只会低头哈腰,哪会像这样发自肺腑地拥戴?

  “看到了吗?”霍去病突然在他耳边说道,马鞭随意地指了指人群,“这就是主公在老百姓心里的分量。”

  韩宇喉咙发紧,半晌才憋出一句

  “真没想到......王爷能让百姓这么拥戴。”

  霍去病咧嘴一笑,拍了拍他肩膀:“以后踏实跟着主公干,等主公得了天下,你小子说不定比你爹还风光!”

  这句话像根火柴,“腾”地一下点燃了韩宇心里的火。

  超越父亲,是他藏在心底多年的念想,此刻听霍去病这么一说,他浑身的血都热了,忙不迭点头,“我一定好好干!”

  记忆中父亲那句“韩家若想长存,必得押对宝”的叮嘱突然清晰起来。

  此刻看着苏云策马在前的挺拔背影,他终于明白——秦王才是能改写天下格局的雄主。

  韩宇仿佛看见韩家在这乱世中扶摇直上的未来。

  若能辅佐这样的明主,何愁家族不兴盛?

  韩家的再度兴盛,或许就从归顺秦王开始。

  苏云骑着高头大马来到城门口,身后的秦军队伍整整齐齐地往城外军营开去。

  老远就看见赵高、曹化淳带着一群人在城门口候着,两人弓着腰小步快跑迎上来。

  “恭迎主公凯旋归来!”

  赵高和曹化淳齐声喊道。

  苏云点点头:“都起来吧,这段时间辛苦你们守家了。”

  简单说了两句话,苏云就催着队伍进城。

  一路上赵高跟在马边,絮絮叨叨汇报着城里的事,曹化淳则忙着指挥人清道。

  没一会儿,队伍就到了秦王府门口。

  苏云翻身下马,抬脚迈进大门,总算能好好歇口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