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好俊的小家伙,结婚了没有啊-《抗战:系统批发商的成长之路》

  朱大爷被自己大胆想法吓着。

  顿时睁大了眼睛。

  心底也泛起一丝喜悦。

  甚至有跟着过去,大杀四方的冲动。

  他激动地站起。

  一把抓住段青山的手,问道:

  “你真的能回去了?”

  段青山没想那么多,再次郑重地点头。

  又指了指桌上的物品,笑道:

  “当初,阿爷给我这穷途末路之人一饭之恩。”

  “又拿出五百块,让我有了找到前路的希望。”

  “这点薄礼不成敬意,还请笑纳。”

  朱大爷冲动的想法,也只是稍纵即逝。

  他早知道,这是准备送给他的。

  也知道,不收段青山放不下心结。

  他是见过世面的。

  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也决定暂时收下。

  平复心情后,将几个檀木盒子盖上。

  微微一笑问道:

  “这是打算还清债后。”

  “与我这老头子恩断义绝?”

  段青山摇摇头。

  很明确也斩钉截铁地说道:

  “不是,这份恩情永记于心。”

  “感铭肺腑不敢言尔。”

  “因此,这点薄礼。”

  “相较阿爷救我于危难,那是不及万分之一。”

  朱大爷点点头,觉得没看错人。

  真是好小伙啊。

  只是有些事情还需佐证。

  也想知道更详细的情况,方便做出分析。

  假如段青山真能回去。

  那么他会做什么呢?

  深层的东西。

  朱大爷不敢细想,只是再次笑道:

  “好吧,东西我收下,也领了你这份情义。”

  “只是小段,我们都是军人出身。”

  “我知道你想回去干什么。”

  “可你想过没有。”

  “你一个人回去能有多大作用。”

  “何况,那场战争最终的结果,我们胜了。”

  “才有了如今的煌煌大世。”

  “作为一个军人,你回去也是保家卫国。”

  “那么留下来呢?”

  “其实,同样也可以保家卫国。”

  “毕竟当今世界,照样是群狼环伺。”

  “以你的本事和人品。”

  “阿爷给你做个担保。”

  “留下来建设祖国不好吗?”

  段青山没有丝毫的犹豫。

  淡定地摇摇头,微笑道:

  “阿爷,那里有我的亲人,更是有我的根。”

  “驱除外辱、保家卫国。”

  “是我作为那个时代军人的使命。”

  “不说粉身碎骨,起码要尽到自己的职责。”

  “何况,小子是死过一次的人。”

  “也差点点就粉身碎骨。”

  “当然,有些历史的必然轨迹。”

  “我也不会去强行改变。”

  “也不是我一个小人物能改变的。”

  其实,这才是朱大爷细思极恐的。

  作为后世军人出身。

  最为忧心的就是这样的异数。

  毕竟段青山来过未来世界。

  很多事情和历史走向都清楚。

  假如他要改变历史,也许是唾手可为的。

  这等于拿着上帝视角。

  去应对百年前的时局。

  而且,鬼知道他这大半年。

  又学了多少现代科技,新型的战争手段。

  出现那样的情况。

  可想先辈们,将面临什么险恶局势。

  那种结果,会是灾难式的。

  有了段青山这番承诺。

  他相信段青山的人品。

  沉吟半晌。

  站起身对着段青山敬个军礼,凝重地说道:

  “我以一个老兵的名义,向你致以崇高的敬意。”

  “你称得上一个合格的军人。”

  聪明如段青山,自然能听出弦外之音。

  也正是如此,他才郑重地说出。

  会尊重历史的承诺。

  其实,他尊重与否无关紧要。

  的的确确是他改变不了历史轨迹。

  见朱大爷敬礼,明显是要一个更正式的回应。

  站起身回礼,随后笑道:

  “阿爷,太郑重其事了。”

  “我们都是为了这个民族。”

  朱大爷忽然想起什么,坐下后又悄声问道:

  “小子,你以前是哪支部队的?”

  听到老爷子这么问。

  估计又是好奇心起来了。

  又或许出于进一步试探。

  于是自信地报着履历道:

  “段青山,1915年生人,祖籍云南陇川。”

  “30年4月入滇军,在隆主席麾下警卫营当兵。”

  “同年7月任班长、11月任代理排长。”

  “由于文化太低,遂开始自学。”

  “31年7月进云南讲武堂学习。”

  “32年5月任第三旅六团侦察连一排长。”

  “同年11月任侦察连长。”

  “当时,自感学无所进,开始四处私下求学。”

  “33年8月,考入陆军军官学校。”

  “就读第十期二总队步兵科。”

  “那一年,我年仅十九岁。”

  “37年1月,预感日华之间的战争,气氛越来越浓。”

  “为了尽快加入抵御外侮的战场。”

  “放弃回原部队当营长的机会。”

  “由于没有背景后台。”

  “分配到处境尴尬的18军67师。”

  “在201旅402团2营5连任上尉连长。”

  “随部队驻守韶关。”

  “同年8月,接到命令赴华北抗战。”

  “途中,我们团又作为全旅先锋,奔赴淞沪战场。”

  “很遗憾,进入战场第二天早上。”

  “就被鬼子的飞机大炮轰炸。”

  “然后,我来到了这里,莫名其妙的。”

  “记得昏迷前,是我的勤务兵小虎子。”

  “用身体挡住了弹片的袭击。”

  朱大爷眯着眼沉思着。

  也敬佩这小子的血性。

  如果没记错,当年这支部队,隶属卢卓一指挥。

  那可是号称血肉磨盘,绞肉机的战场啊。

  经历那样血与火的洗礼。

  依旧视死如归的要回去。

  依旧不会被后世的繁华迷失。

  这是什么样的心智和信念?

  朱大爷一生戎马,也是铁血一般的汉子。

  即便老迈,依旧崇拜和敬仰英雄。

  这小子,绝对称得上铁骨铮铮的英雄。

  也不愧是曾经的滇军。

  滇西出来的汉子。

  直到段青山说完,他才叹息道:

  “你们都是民族的英雄。”

  “也是你们用身体,筑起一道道血肉长城啊。”

  “当年,没有你们的顽强。”

  “没有你们视死如归的牺牲。”

  “也不会有后来的胜利,更不会有今天的繁荣。”

  “所以,我们这个民族的人民。”

  “不是飞机大炮能打断脊梁的。”

  “真希望你留下来啊,多好的小伙子……”

  “哎……今天别急着走。”

  “留下来吃了晚饭,明天再离开。”

  随后,朱大爷拿出手机。

  拨通一个电话道:

  “老婆子,你的菜园子忙完了吗?”

  “家里来了客人啦,回来把腊肉蒸上。”

  不久,一位穿着朴素。

  带着一点贵气,笑意盈盈的老妇走进来。

  看着堂屋坐着的段青山,特地走近点。

  仔细端详一小会,才脆声笑道:

  “好俊的小家伙,你结婚了没有啊?”

  段青山被这么一句话。

  直接干懵过去。

  咋回事?

  这还带问亲的?

  看着段青山的尴尬。

  朱大爷爽朗一笑大声道:

  “怎么,又担心你那宝贝外孙女嫁不出去?”

  “真是的,见个帅小伙就要问一句。”

  “当心旻玟又不接你电话。”

  “快去灶台忙活,记得蒸两块大腊肉。”

  “对了,还有那个腊鸡也给弄上。”

  “这小子特别能吃。”

  “记得上次,吃了六个鸡蛋。”

  “海碗的挂面还没饱。”

  老妇也是讪讪一笑。

  白了朱大爷一眼,怒斥道:

  “来了客人也不早说。”

  “好你们先坐,我去忙活着。”

  “对了,小伙子叫什么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