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9.1.惊悉岛子兄今晨往生天国,特发此文深切怀念一一
今晨醒来
惊悉诗友岛子兄 往生天国
眼前一黒
缓缓走到院子里
点燃一支烟
默默抽了三支
轻烟徐徐 飘向空中
天堂的微光照亮人间炼狱
2025.9.1于蓝城
附:《告别书:致词语与世界》—岛子生前最后一首诗
我就要走了,
在这个词语开始褪色的黄昏
最后一次抚摸青铜鼎上的铭文
它们像我的肋骨,排列成等待解读的密码
别为我哭泣,亲爱的读者
眼泪太轻,承载不了一个诗人的重量
我把所有的叹息都酿成了玫瑰
让它们在你们的枕边开放
记得那个拆解汉字的夜晚吗?
我把“永”字拆开,
看见里面藏着一条河流
现在我要顺着这条河逆流而上
回到词语诞生之前的黑暗
他们说我应该害怕
但我已经学会了和幽灵共舞
在红镜子的另一边,我们跳着没有观众的圆舞曲
麦浪退去了,盲天使收起他的琴
我听见大地深处传来鼓声
那是沉睡的火种在苏醒
等待下一个春天来收割
我把未完成的诗行留给你们
让它们像种子一样撒向四方
有些会发芽,有些会腐烂
这就是词语的命运
别寻找我的身影
在人群中我已经变成了风中的词语
时而聚集,时而散开
在你们每一次呼吸间我会回来的,
在你们最不经意的时刻
当你读到一句震撼心灵的诗
那就是我在叩击你的心门
借别人的嘴说我想说的话
再见了,我的爱人
再见了,我的文字
再见了,这个让我又爱又恨的世界
愿你们的梦比我做得更久
我不会说”永别”这个词
因为词语都是暂时的
只有沉默是永恒的
而我,将回归到沉默的怀抱
在这个告别的时刻
我仍然是那个写诗的
人只是我的笔已经变成了星光
9月2日我在观看微信群诗友转发的8月15日他生前半月最后一次接受的视频采访,结束前他在谈到他这一生谈到主时竟哽咽得说不出话来,仿佛己预感到他将告别这个尘世一一令人不勉心如刀绞,悲从中来……
今年4月22日我在本书《江湖与彼岸》中“中国现代诗歌江湖与诗友们的轶事趣闻”一章中曾写过岛子与我的交往和友谊一一
“岛子:本名王敏。圈内朋友都叫他老岛,最近他在《一行》杂志上他与严力搞了联名画展,照片上虽有“老太龙钟”之态,但诗情画意犹盛。不久前与严力兄在大连相聚说他已移居纽约。
我与老岛八十年代中叶都在黑龙江境内,他在双鸭山,我在牡丹江,互有耳闻。第一次见面是1993年的大连,当时他在深圳搞了一本香港杂志《中国企业文化》,靠此拉广告赚钱。当时孟浪曾和他同在深圳的《街道》杂志为同事,刊物解体后孟浪转道上海来大连我创办的一行广告策划公司任文字总监遂引见我和老岛相识并来大连相商搞了个《中国企业文化》东北办事处,借此拉大旗做虎皮。之后不了了之也失去了联系。
后听说他靠写美术评论当了四川美院美术学系主任,旋又调到清华美院任教,与陈丹青同事。正赶上我此时在清华大学搞了个商业地产培训计划,而我的一位关门弟子的女友恰是他的研究生高足,于是在上苑画家村他的乡居久别重逢喝了一台大酒。
记得应该是2006年他50岁生日时我还专门为他张罗了一次寿宴,除了我俩是同辈外,其余都是他在清华美院的男女弟子,场面很是热闹和温馨。而且更巧的是我和他竟同住北京回龙观大社区,相隔几条街道。最后一次见面应该是2010年春节前他约我在一家东北菜馆喝茅台,饭后去了他的居所并赠送了我一幅他正在倾力打造的基督教题材的他独创的“圣水墨”画。”
发此文时我与岛子兄已有整整15年再没见过面。其间他曾邀我去北京798看他的圣水墨画展但也未遇。最后一次微信联系是2018我在台北和孟浪在一起并参加“国际书展”,他托我给他带一本孟浪编辑出版的《同时代人一一LXB纪念诗选》,上面选了他和我的诗。此后他的微信号被. 封。
2025年6月22日,我通过严力兄推我他的新微信号与他重新联系上,才惊悉他正患白血病住院治疗一一
“久违,岛兄”
“凌波近好!我近期在京住院,治疗白血病。愿我们都能安享生活,与诗同在。我前年退休了,工龄43年。在清华带出10几个博士,40多个硕士。也对得起清华大学的聘任。”
“仁兄保重,祝愿早日康复
•我也是前年退休的,回大连定居了。期待余生再见,诗情永享!”
此次微信后我俩经常互发诗画交流共赏。最近一次联系是8月8日,我转给与他同样Li病治疗的包临轩写的住院笔记《天使病房》,他还发微一一
“为包临轩祷告,求上帝保佑,亲手医治。”
8月30日,突然接到我在写他一文中提到的我的弟子即他的研究生女高足的老公发来的微信,令我悲情一一
“岛子老师最近病情危重在ICU,前天去探视了,预期不理想[捂脸]跟您通报一下,现在也做不了更多的,只能默默祈祷[合十][合十][合十]”
遂动念写此章并转发关于他的相关文夲,以表对岛子兄病危的祈祷、支持和思念一一
“ 《为人点灯》
~~一份治疗白血病的有偿奉献呼告
今年六月初,我们得知岛子老师不幸罹患白血病,正在北京接受治疗。然而,前方风雨骤急,病情突发危急转变—前天,因白血病急剧恶化,岛子老师白细胞数值飙升,血氧持续不足,并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目前正在ICU抢救,生命垂危。
在这样身心俱疲、暗夜临到的时刻,我们此前曾联系北京几位牧者,盼望教会能前去探访、陪伴他们一家渡过这场风暴,也得到了牧者们的及时响应与同工会议的迅速开展。岛子老师当时坦诚自己正经历“身体与经济的双重危机”。经沟通,他与奉老师(他的爱人)共同决定,以“燃烛”系列版画(四联)作为回馈,向愿意以爱心奉献支持他们的弟兄姊妹表达感谢。
“燃烛”系列具有高度的灵性寓意:“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灭。”(赛42:3)“耶和华是我的亮光,是我的拯救,我还惧谁呢?”(诗27:1)“那坐在黑暗里的百姓看见了大光;坐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们。”(太4:16)耶稣又对众人说:“我就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必不在黑暗里走,却要得着生命的光。”(约8:12)
保罗说:“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林前13:13)奥古斯丁说:“爱是我生命的重量。”愿圣灵感动我们,在爱中彼此联结、共担苦难,同享那有重量的生命。
有偿奉献说明:
“燃烛系列”版画共印30套:
¥6500/套,¥1800/幅
联系人:王歌诗(岛子女儿)微信号:Grace_gs99
愿每一份支持,都化作暗夜中的一烛微光,陪伴他走过这段最难的路。愿我们以祷告托住他,以爱心相伴同行。”
附: 《对话艺术家中的神思者~岛子》
原创:潘蕾蕾
2020年7月 于上海
手 记:2020年,全人类在新冠疫情面前停下脚步,被挤出人类视野的生命从远方走来向人类发出警报。深受疫情影响,《十二》一度被搁置。当举国上下走出疫情的阴霾,各城市相继被解禁之后,我们逐渐也把《十二》最后三集的采访、拍摄提上了日程。六月初,我们首飞北京,采访、拍摄艺术家——岛子。从联系岛子老师到北京实地采访拍摄,中间大约用了一周的时间。
我们前脚刚离开北京,第二波疫情便纷至沓来,京城进入紧急状态、抗疫升级。若稍晚几天飞北京,出入都要被隔离十四天。真是人算不如天算,我坚信我们手所做的定是祂所喜悦的事。“若不是耶和华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劳力。若不是耶和华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儆醒。”(《诗篇》127:1)
女儿心中的岛子是十分虔诚的基督徒,远在异乡求学的王歌诗接受了我们线上的采访,她温文尔雅,宛如岛子所画的优雅天使一般。岛子一家人都是艺术家,疫情期间,他深居北京艺术家村,在自家工作室进行艺术创作。我们也是到那里采访了他。
从大院门外到屋里各门框上都贴着经文,是女儿王歌诗春节回家时写的对联。他们家的小花园、两条流浪狗散发出自然的原野、农村气息,没有都市中产阶层刻意摆弄的精致之美,在这里,所有一切都令人感到舒服、安心与和谐。
1.艺术家中的神思者
贡布里希说:“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而已。往往是捧读《圣经》最虔诚、最专心的艺术家才试图在脑海中构思神圣事迹的全新画面。”我十分赞同,只有虔诚的基督徒艺术家,才会尽心、尽性、尽意、尽力去理解圣经的话语,想象出自上帝的神圣奥迹。岛子首先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其次是一个有文化使命的基督徒,然后才是一个基督徒艺术家。
岛子是艺术家中的神思者,是基督教信仰的修行者。于他而言,基督徒艺术家,这个身份本身是一种呼召,意味着付出、牺牲、甘愿站在艺术的边缘位置书写来自上帝的视觉语言。岛子创作圣水墨画,从本质来看,算是信仰的一种修行。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岛子在中国改革宗家庭教会受洗,这在情理之中。但他没有被拘泥在中国改革宗教会传统之内,他是具有超宗派意识的基督徒。岛子对基督宗教(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的接受度相当宽广,他说:“基督徒谈一个宗派是有问题的,我们要接续的是大的公教传统,而非一个宗派。”
岛子超越了新教传统的束缚,自由地从天主教与东正教艺术中汲取一直被新教所忽略的圣像画传统,将西方基督教艺术与东方拜占庭风格的圣像画融入了自己的水墨创造,为中国传统水墨注入全新的血液与精神。
“圣水墨”(Sainti**)这个概念是由岛子创造的,这也是他的使命所在。岛子的圣水墨画是在灵修祈祷中领受的启示语言,是一种视觉化的圣言,把道变成了水墨。
一九九七年,岛子在成都一个家庭教会受洗,洗净污秽和罪恶的浴缸水与感恩的眼泪交融在一起。八十年代,他是活跃于文坛的诗人,翻译了大量的现代诗,与当代朦胧诗人都是朋友。与此同时,他还是一位艺术批评家,为中国艺术史学界引进了西方后现代艺术理论。
经过八十年代学界思潮与社会运动的洗礼,他受感被召成为一名基督徒艺术家,开启了基督新教艺术的创作生涯。
受洗之后,岛子第一个系列就是《苦竹》,给中国文化人画中无位格的竹子赋予神格,将十字架的苦难移植到到竹子身上,使其焕发出新生命。《苦竹》以及《上帝与黄金》等系列水墨画开启了中国圣水墨的道路。
岛子以中国传统水墨为载体,以十字架的救恩为本体,变血为墨,将十字宝血汇入中国传统的人文水墨画,以十字架上无与伦比的救赎大爱来转化穷途末路、无法超越人性、自然之境的中国传统人文水墨画。
他的圣水墨画抓住了中西、古今文化的重要脉络,并融合对当下处境的现实关怀,使基督教文明的精神与价值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使之水·乳·交. 融,从而产生新的艺术形式与内容。
在我心中,这才是基督教信仰的中国化/本土化的康庄大道之一。从西方基督教艺术历史的角度看,岛子接续了中世纪基督徒艺术家的神圣传统,他的水墨画去除了人欲,存留了天理。从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传统水墨文人画来看,岛子又将中国的水墨画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由于长年累月,忘我地投入工作,疫情之前,他中风了。去年10月在北京,我们为拍摄第八集人物剧作家姜原来,采访过岛子老师。跟上次相比,康复之后的岛子老师身体不如从前了。
岛子的悔罪意识极强。中风之后,他检查自己哪里亏欠了上帝,向上帝认罪悔改。这样的属灵反应与在1991年(特殊时期)身边只带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不无关系,也与清教徒式的生活自觉性密不可分。
每一日生活从晨祷开始。因为内省,所以有顿悟;因为能安静,所以能聆听。因为持之以恒地向内祈祷,岛子积累了许多在祷告中所领受的图像。因此,他的作品源源不断,有如活水的江河奔涌而出。
2. 在真理里面的自由就是美
我向岛子老师求教:“何为美?”他答:“在真理里面的自由就是美。”
他引用俄罗斯思想家别尔嘉耶夫的观点:“真正的知识分子——精神的代表,即是自由、意义、价值和品质的代表,而不是国家、社会阶层和社会利益的代表。精神的代表,精神文化的创造者拥有预言的使命。”
岛子总能地从上帝的视角来洞悉宇宙万物中的一切,犹如一位先知在圣水墨画中传递绝对真理、价值与精神,向时代发出预言。他受德国当代艺术家博伊斯的影响,这位具有弥赛亚精神的先锋艺术家,将弥赛亚的救赎精神融入了艺术作品,为全人类整饬疗伤。
博伊斯摆脱了学院派艺术创作的套路,打破了西方理性主义式对待艺术的创作方法,开创了全新的艺术创作范式。想产生全新的艺术内容,先要有全新的艺术创作方法。岛子以自身文化传统为立足点,就中国的传统人文水墨画而言,也是开创新方法的先锋艺术家。
他的创作手法恰似音乐作曲中的复调手法,将神、人两个独立旋律进行融合,在两性张力中寻求转化,从而表现出人类的灵性。人与神,自然与神,历史事件与神,即宇宙万物与神这两条各自独立的主线在岛子的圣水墨画中相遇,神作为最高存在的本质,透过三一上帝的宝血与神圣之灵来转化人,从而净化自然、生态、与人类历史。
岛子认为灵性是高于理性与感性的真实存在。灵性要得到最自由的发挥,必须被圣化,专门由神圣的灵、而非不洁的灵来指引。因为辨别诸灵的是圣灵,而非其它的灵。理性一旦离开灵性的启示,启蒙就会僵化成律法;感性若离开灵性的驾驭,会导致情欲的泛滥。
许多后现代艺术家靠情欲的刺激来维系艺术的创作,他们不断挑战身体的边界,通过破坏、自残、毁灭身体来达到创作的癫疯。试图在无序、混乱中把人引向死亡和黑暗。
而岛子的水墨画给人一种崇高感与圣洁感,当然也容易使人产生距离感与渺小感。在无父、无权威、无绝对真理,不过问将来,只在乎当下的后现代处境中,岛子的圣水墨画把握了绝对真理,摆脱当下的局限,跃入永恒的人神同行的历史长河,在艺术中建立了社会的灵性秩序。
上帝喜悦用每一个孩子所熟悉的语言来跟人说话,祈祷中的图像是上帝说给岛子听的故事。岛子在祈祷灵修中创作,本质上,是岛子在祈祷灵修中学习聆听上帝的话语,并通过艺术将听到的内容记下来。他的创作方法与东正教圣像画师的创作方法如出一辙。
岛子深受俄国最伟大的圣像画家安德烈·卢布廖夫(生于约1360年,死亡年代有1427年1月29日,以及1428年10月17日等说法)的影响,从他的《天主圣三》圣像画中吸纳了诸多创作灵感。东正教圣像画家,不是在画圣像,而是“写”圣像,这是东正教圣像画的传统。
通过对圣像的凝视,基督徒步入神圣生活的隐密处,用内在的眼睛去认识三一上帝的奥秘。默想神的话语、凝视圣像都是祈祷的方式。
圣像画家在预备写圣像画之前,先要斋戒祈祷,去除自己的人欲,不断洁净自己。生命被上帝圣化之后,才开始写圣像画。正如圣经是经由上帝默写,通过人写下来的文字一样。欲意画圣像画是不成的,必须要先有灵修祈祷生活,才能写出与灵魂对话的圣像画。
很遗憾,宗教改革有点矫枉过正,将圣像画打倒,视其为全然败坏的偶像,否定了默想圣像画的灵修传统,实属可惜。
美学出身的汉语神学开拓者刘小枫,在其早期思想中曾对艺术的审美旨归提出过神圣化的严苛要求:“艺术需要光源,艺术旨在显现、象征神圣。没有神圣存在,艺术把握住的相对有什么意义?” 以人为衡量万物的尺度,能把握的只能是相对。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把握绝对真理,以神为衡量万物的尺度,来圣化万事万物。
倘若不了解岛子的基督教信仰情操,你就无法理解他的画,也无从欣赏他水墨画的美,也领悟不到他圣水墨画的高度、深度与宽度。
3.用艺术关怀社会的悲悯者
年过花甲的岛子仿佛一位祭司,用手中的笔墨来向上帝献祭,用耶稣基督的宝血为笔尖流溢出的山川、河流、日月、星辰、人文与历史行洁净礼。他说,自己孤独、艰深的灵性探究蕴含对自由的渴求,对义人的安慰,也是对贫乏时代的旷野呼告。岛子在创作中继承与弘扬了旧约时代先知的批判精神,同时也对他者怀着无私的怜悯与关爱。
《安慰之歌》 岛子
安慰巨石,安慰
把巨石滚上山的弟兄,安慰
他和巨石齐心化育春风
安慰春风,安慰
母亲,安慰她贞洁的宫血
耗尽一生的水晶,为了
安慰,安慰她,赋我以歌与哭的
权能,我用它安慰贫穷
贫穷洗劫了岸上的疾病
安慰疾病,安慰
断剑,当它折入泥沙
燃烧的稻草人和羽毛
抚醒了天使的琴声,安慰
天使,请你去安慰
碧血擦亮的铜镜,安慰铜镜
安慰清泉,安慰姐妹,安慰她们当中
最美的一个,递上经书和油灯
安慰黑夜,安慰油灯
把那看不见的全然显明,安慰
银河,安慰渡船,安慰朝霞和毕业生,
安慰竹林,安慰园丁
安慰死亡合唱团和
牧养人的晨星
安慰干草,安慰晨星,安慰它们照见
马槽里的眼睛
二十世纪著名的天主教神学家卡尔·拉纳( Karl Rahnar,1904-1984),视自己的上主也为弟兄的上主。他向上帝如此祈祷:“主啊,请教导我祈祷及爱祢。那么我会为了祢的缘故而忘记自己的不幸,因为我可以作那一件让我忘记的事:耐心地背负起我弟兄的贫穷,把他们带进祢的富裕之地。然后,我弟兄的上主啊,我会因为与祢结合,而真正成为他们的弟兄。我能在他们最需要的那一件事上帮助他们:找到祢。”
平日深居简出的岛子老师,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斋内知识分子。他对当下的处境充满了现实的悲悯,在每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中,都没把自己当局外人。北京雾霾,温州被拆“十”等等,他不需要站在街头呼号,他站在每一个历史节点的风口浪尖之上,退隐到内室,用圣水墨画表达自己对社会的永恒关怀,这些水墨画比声嘶力竭的呐喊更有力量,也给人带来更深沉的安慰。
我们去采访拍摄岛子老师那天,恰逢他夫人在云南写生,已经有一段时间,女儿还在澳洲读书。独有他一人守在工作室,两条收养来的流浪狗偶尔围绕膝前。他一日三餐极其简单,也许投入创作的人,都有吃泡面的习惯,因为省时又好吃。岛子老师也不例外,他家厨房的垃圾桶里还留有上一顿吃的泡面袋,他还认真地说:“在泡面里放点青菜、打一个鸡蛋,营养是足够的。”
蓝色是我最喜欢的颜色之一,我发现岛子许多圣水墨画都用了蓝色。我问他:“为什么会大量使用蓝色?”他说:“蓝色是圣母玛利亚的颜色,代表一种忧伤,我内心是忧伤的、悲观的。”因为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所以,岛子的圣水墨不怕直面黑暗,可他绝不止步于黑暗,而是要带人出黑暗入光明。
“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得前书》2:9)
王歌诗说:“父亲教导我艺术创作不仅仅在乎技法,你的内心必须是干净的、虔诚的。他把信仰传承给了我,无论什么样的美德,我父亲有的,都是从圣经来的。”
《诗篇》78章第4节:“我们不将这些事向他们的子孙隐瞒。要将耶和华的美德和他的能力,并他奇妙的作为,述说给后代听。”
岛子:诗人、画家、艺术批评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1956年11月出生于青岛,先后毕业于西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80年代中期,岛子在西安开始诗歌写作,被称为“玄学派”,并首次将美国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艾伦•金斯伯格的作品译为汉语。90年代转向艺术史研究、艺术批评,任教四川美术学院,创办美术学系,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20世纪初至今,任教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视觉艺术研究、艺术批评理论与实践、中国现当代艺术史研究。目前主要从事诗歌写作、圣水墨创作,并策划艺术展览。
国际获奖情况:1997年获得美国HUMAN RICHTS WATCH Hellman/Hemmette作家奖,纽约;2014年获得德国米苏尔社会发展基金会MISEREOR HUNGERTUCH 2015/2016 艺术创作奖,亚琛;2016年获得韩国美术协会KOREAN FINE ARTS ASSOCIATION(KFAA)艺术功劳奖,首尔。
主要著作及译著:《岛子实验诗选》,****出版社,1987;《美国自白派诗选》,漓江出版社,1988;《燃烧的女巫:西尔维娅.普拉斯诗选》,新世纪出版社,1992;《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让·利奥塔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中国当代油画研究:观念变形记》,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后现代主义艺术系谱》(上、下卷),重庆出版社,2001,2006再版;《艺术哲学:艺术家的真实》(马克.罗斯科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建筑新范式:后现代主义语言》(查尔斯.詹克斯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挽歌与赞美诗》,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2011;《岛子诗选》,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出版社,2015;《圣水墨2007—2015》,上海三联书店,2015
个人展览:《活水生灵:岛子圣水墨展》,德国,伊瑟隆-多特蒙多-基尔,2011-2012;《挽歌与赞美诗:岛子圣水墨(北京-香港)巡回展览》,北京798艺术区红星画廊,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2011-2012;《异象与启示:岛子圣水墨展》,德国,汉堡,第34届世界新教教会大会,2013;上帝,黄金获得德国第20届米苏尔社会发展基金会艺术创作奖,德国,2014;《我的灵魂睡你在的脚旁:岛子圣水墨展》,北京,宋庄艺术89艺术空间,2014;《征兆与奇迹,中国时代CHINA TIME 2014 HAMBURG》,汉堡,汉堡图书馆,2014;《双重建构:岛子诗歌与水墨艺术展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美术馆,2015;《异象与处境:岛子圣水墨展》,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基督教研究中心、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2015;《奇迹与见证》,玛琪诺斯教堂,99画廊,阿沙芬堡,德国,2016;《我愿你来:岛子圣水墨新作展》,成蹊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6;《白鸟黑飞——岛子水墨展》,太和艺术空间,北京,2018;岛子水墨艺术展览与研讨,维真学院,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温哥华,2018。
今晨醒来
惊悉诗友岛子兄 往生天国
眼前一黒
缓缓走到院子里
点燃一支烟
默默抽了三支
轻烟徐徐 飘向空中
天堂的微光照亮人间炼狱
2025.9.1于蓝城
附:《告别书:致词语与世界》—岛子生前最后一首诗
我就要走了,
在这个词语开始褪色的黄昏
最后一次抚摸青铜鼎上的铭文
它们像我的肋骨,排列成等待解读的密码
别为我哭泣,亲爱的读者
眼泪太轻,承载不了一个诗人的重量
我把所有的叹息都酿成了玫瑰
让它们在你们的枕边开放
记得那个拆解汉字的夜晚吗?
我把“永”字拆开,
看见里面藏着一条河流
现在我要顺着这条河逆流而上
回到词语诞生之前的黑暗
他们说我应该害怕
但我已经学会了和幽灵共舞
在红镜子的另一边,我们跳着没有观众的圆舞曲
麦浪退去了,盲天使收起他的琴
我听见大地深处传来鼓声
那是沉睡的火种在苏醒
等待下一个春天来收割
我把未完成的诗行留给你们
让它们像种子一样撒向四方
有些会发芽,有些会腐烂
这就是词语的命运
别寻找我的身影
在人群中我已经变成了风中的词语
时而聚集,时而散开
在你们每一次呼吸间我会回来的,
在你们最不经意的时刻
当你读到一句震撼心灵的诗
那就是我在叩击你的心门
借别人的嘴说我想说的话
再见了,我的爱人
再见了,我的文字
再见了,这个让我又爱又恨的世界
愿你们的梦比我做得更久
我不会说”永别”这个词
因为词语都是暂时的
只有沉默是永恒的
而我,将回归到沉默的怀抱
在这个告别的时刻
我仍然是那个写诗的
人只是我的笔已经变成了星光
9月2日我在观看微信群诗友转发的8月15日他生前半月最后一次接受的视频采访,结束前他在谈到他这一生谈到主时竟哽咽得说不出话来,仿佛己预感到他将告别这个尘世一一令人不勉心如刀绞,悲从中来……
今年4月22日我在本书《江湖与彼岸》中“中国现代诗歌江湖与诗友们的轶事趣闻”一章中曾写过岛子与我的交往和友谊一一
“岛子:本名王敏。圈内朋友都叫他老岛,最近他在《一行》杂志上他与严力搞了联名画展,照片上虽有“老太龙钟”之态,但诗情画意犹盛。不久前与严力兄在大连相聚说他已移居纽约。
我与老岛八十年代中叶都在黑龙江境内,他在双鸭山,我在牡丹江,互有耳闻。第一次见面是1993年的大连,当时他在深圳搞了一本香港杂志《中国企业文化》,靠此拉广告赚钱。当时孟浪曾和他同在深圳的《街道》杂志为同事,刊物解体后孟浪转道上海来大连我创办的一行广告策划公司任文字总监遂引见我和老岛相识并来大连相商搞了个《中国企业文化》东北办事处,借此拉大旗做虎皮。之后不了了之也失去了联系。
后听说他靠写美术评论当了四川美院美术学系主任,旋又调到清华美院任教,与陈丹青同事。正赶上我此时在清华大学搞了个商业地产培训计划,而我的一位关门弟子的女友恰是他的研究生高足,于是在上苑画家村他的乡居久别重逢喝了一台大酒。
记得应该是2006年他50岁生日时我还专门为他张罗了一次寿宴,除了我俩是同辈外,其余都是他在清华美院的男女弟子,场面很是热闹和温馨。而且更巧的是我和他竟同住北京回龙观大社区,相隔几条街道。最后一次见面应该是2010年春节前他约我在一家东北菜馆喝茅台,饭后去了他的居所并赠送了我一幅他正在倾力打造的基督教题材的他独创的“圣水墨”画。”
发此文时我与岛子兄已有整整15年再没见过面。其间他曾邀我去北京798看他的圣水墨画展但也未遇。最后一次微信联系是2018我在台北和孟浪在一起并参加“国际书展”,他托我给他带一本孟浪编辑出版的《同时代人一一LXB纪念诗选》,上面选了他和我的诗。此后他的微信号被. 封。
2025年6月22日,我通过严力兄推我他的新微信号与他重新联系上,才惊悉他正患白血病住院治疗一一
“久违,岛兄”
“凌波近好!我近期在京住院,治疗白血病。愿我们都能安享生活,与诗同在。我前年退休了,工龄43年。在清华带出10几个博士,40多个硕士。也对得起清华大学的聘任。”
“仁兄保重,祝愿早日康复
•我也是前年退休的,回大连定居了。期待余生再见,诗情永享!”
此次微信后我俩经常互发诗画交流共赏。最近一次联系是8月8日,我转给与他同样Li病治疗的包临轩写的住院笔记《天使病房》,他还发微一一
“为包临轩祷告,求上帝保佑,亲手医治。”
8月30日,突然接到我在写他一文中提到的我的弟子即他的研究生女高足的老公发来的微信,令我悲情一一
“岛子老师最近病情危重在ICU,前天去探视了,预期不理想[捂脸]跟您通报一下,现在也做不了更多的,只能默默祈祷[合十][合十][合十]”
遂动念写此章并转发关于他的相关文夲,以表对岛子兄病危的祈祷、支持和思念一一
“ 《为人点灯》
~~一份治疗白血病的有偿奉献呼告
今年六月初,我们得知岛子老师不幸罹患白血病,正在北京接受治疗。然而,前方风雨骤急,病情突发危急转变—前天,因白血病急剧恶化,岛子老师白细胞数值飙升,血氧持续不足,并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目前正在ICU抢救,生命垂危。
在这样身心俱疲、暗夜临到的时刻,我们此前曾联系北京几位牧者,盼望教会能前去探访、陪伴他们一家渡过这场风暴,也得到了牧者们的及时响应与同工会议的迅速开展。岛子老师当时坦诚自己正经历“身体与经济的双重危机”。经沟通,他与奉老师(他的爱人)共同决定,以“燃烛”系列版画(四联)作为回馈,向愿意以爱心奉献支持他们的弟兄姊妹表达感谢。
“燃烛”系列具有高度的灵性寓意:“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灭。”(赛42:3)“耶和华是我的亮光,是我的拯救,我还惧谁呢?”(诗27:1)“那坐在黑暗里的百姓看见了大光;坐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们。”(太4:16)耶稣又对众人说:“我就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必不在黑暗里走,却要得着生命的光。”(约8:12)
保罗说:“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林前13:13)奥古斯丁说:“爱是我生命的重量。”愿圣灵感动我们,在爱中彼此联结、共担苦难,同享那有重量的生命。
有偿奉献说明:
“燃烛系列”版画共印30套:
¥6500/套,¥1800/幅
联系人:王歌诗(岛子女儿)微信号:Grace_gs99
愿每一份支持,都化作暗夜中的一烛微光,陪伴他走过这段最难的路。愿我们以祷告托住他,以爱心相伴同行。”
附: 《对话艺术家中的神思者~岛子》
原创:潘蕾蕾
2020年7月 于上海
手 记:2020年,全人类在新冠疫情面前停下脚步,被挤出人类视野的生命从远方走来向人类发出警报。深受疫情影响,《十二》一度被搁置。当举国上下走出疫情的阴霾,各城市相继被解禁之后,我们逐渐也把《十二》最后三集的采访、拍摄提上了日程。六月初,我们首飞北京,采访、拍摄艺术家——岛子。从联系岛子老师到北京实地采访拍摄,中间大约用了一周的时间。
我们前脚刚离开北京,第二波疫情便纷至沓来,京城进入紧急状态、抗疫升级。若稍晚几天飞北京,出入都要被隔离十四天。真是人算不如天算,我坚信我们手所做的定是祂所喜悦的事。“若不是耶和华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劳力。若不是耶和华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儆醒。”(《诗篇》127:1)
女儿心中的岛子是十分虔诚的基督徒,远在异乡求学的王歌诗接受了我们线上的采访,她温文尔雅,宛如岛子所画的优雅天使一般。岛子一家人都是艺术家,疫情期间,他深居北京艺术家村,在自家工作室进行艺术创作。我们也是到那里采访了他。
从大院门外到屋里各门框上都贴着经文,是女儿王歌诗春节回家时写的对联。他们家的小花园、两条流浪狗散发出自然的原野、农村气息,没有都市中产阶层刻意摆弄的精致之美,在这里,所有一切都令人感到舒服、安心与和谐。
1.艺术家中的神思者
贡布里希说:“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而已。往往是捧读《圣经》最虔诚、最专心的艺术家才试图在脑海中构思神圣事迹的全新画面。”我十分赞同,只有虔诚的基督徒艺术家,才会尽心、尽性、尽意、尽力去理解圣经的话语,想象出自上帝的神圣奥迹。岛子首先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其次是一个有文化使命的基督徒,然后才是一个基督徒艺术家。
岛子是艺术家中的神思者,是基督教信仰的修行者。于他而言,基督徒艺术家,这个身份本身是一种呼召,意味着付出、牺牲、甘愿站在艺术的边缘位置书写来自上帝的视觉语言。岛子创作圣水墨画,从本质来看,算是信仰的一种修行。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岛子在中国改革宗家庭教会受洗,这在情理之中。但他没有被拘泥在中国改革宗教会传统之内,他是具有超宗派意识的基督徒。岛子对基督宗教(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的接受度相当宽广,他说:“基督徒谈一个宗派是有问题的,我们要接续的是大的公教传统,而非一个宗派。”
岛子超越了新教传统的束缚,自由地从天主教与东正教艺术中汲取一直被新教所忽略的圣像画传统,将西方基督教艺术与东方拜占庭风格的圣像画融入了自己的水墨创造,为中国传统水墨注入全新的血液与精神。
“圣水墨”(Sainti**)这个概念是由岛子创造的,这也是他的使命所在。岛子的圣水墨画是在灵修祈祷中领受的启示语言,是一种视觉化的圣言,把道变成了水墨。
一九九七年,岛子在成都一个家庭教会受洗,洗净污秽和罪恶的浴缸水与感恩的眼泪交融在一起。八十年代,他是活跃于文坛的诗人,翻译了大量的现代诗,与当代朦胧诗人都是朋友。与此同时,他还是一位艺术批评家,为中国艺术史学界引进了西方后现代艺术理论。
经过八十年代学界思潮与社会运动的洗礼,他受感被召成为一名基督徒艺术家,开启了基督新教艺术的创作生涯。
受洗之后,岛子第一个系列就是《苦竹》,给中国文化人画中无位格的竹子赋予神格,将十字架的苦难移植到到竹子身上,使其焕发出新生命。《苦竹》以及《上帝与黄金》等系列水墨画开启了中国圣水墨的道路。
岛子以中国传统水墨为载体,以十字架的救恩为本体,变血为墨,将十字宝血汇入中国传统的人文水墨画,以十字架上无与伦比的救赎大爱来转化穷途末路、无法超越人性、自然之境的中国传统人文水墨画。
他的圣水墨画抓住了中西、古今文化的重要脉络,并融合对当下处境的现实关怀,使基督教文明的精神与价值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使之水·乳·交. 融,从而产生新的艺术形式与内容。
在我心中,这才是基督教信仰的中国化/本土化的康庄大道之一。从西方基督教艺术历史的角度看,岛子接续了中世纪基督徒艺术家的神圣传统,他的水墨画去除了人欲,存留了天理。从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传统水墨文人画来看,岛子又将中国的水墨画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由于长年累月,忘我地投入工作,疫情之前,他中风了。去年10月在北京,我们为拍摄第八集人物剧作家姜原来,采访过岛子老师。跟上次相比,康复之后的岛子老师身体不如从前了。
岛子的悔罪意识极强。中风之后,他检查自己哪里亏欠了上帝,向上帝认罪悔改。这样的属灵反应与在1991年(特殊时期)身边只带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不无关系,也与清教徒式的生活自觉性密不可分。
每一日生活从晨祷开始。因为内省,所以有顿悟;因为能安静,所以能聆听。因为持之以恒地向内祈祷,岛子积累了许多在祷告中所领受的图像。因此,他的作品源源不断,有如活水的江河奔涌而出。
2. 在真理里面的自由就是美
我向岛子老师求教:“何为美?”他答:“在真理里面的自由就是美。”
他引用俄罗斯思想家别尔嘉耶夫的观点:“真正的知识分子——精神的代表,即是自由、意义、价值和品质的代表,而不是国家、社会阶层和社会利益的代表。精神的代表,精神文化的创造者拥有预言的使命。”
岛子总能地从上帝的视角来洞悉宇宙万物中的一切,犹如一位先知在圣水墨画中传递绝对真理、价值与精神,向时代发出预言。他受德国当代艺术家博伊斯的影响,这位具有弥赛亚精神的先锋艺术家,将弥赛亚的救赎精神融入了艺术作品,为全人类整饬疗伤。
博伊斯摆脱了学院派艺术创作的套路,打破了西方理性主义式对待艺术的创作方法,开创了全新的艺术创作范式。想产生全新的艺术内容,先要有全新的艺术创作方法。岛子以自身文化传统为立足点,就中国的传统人文水墨画而言,也是开创新方法的先锋艺术家。
他的创作手法恰似音乐作曲中的复调手法,将神、人两个独立旋律进行融合,在两性张力中寻求转化,从而表现出人类的灵性。人与神,自然与神,历史事件与神,即宇宙万物与神这两条各自独立的主线在岛子的圣水墨画中相遇,神作为最高存在的本质,透过三一上帝的宝血与神圣之灵来转化人,从而净化自然、生态、与人类历史。
岛子认为灵性是高于理性与感性的真实存在。灵性要得到最自由的发挥,必须被圣化,专门由神圣的灵、而非不洁的灵来指引。因为辨别诸灵的是圣灵,而非其它的灵。理性一旦离开灵性的启示,启蒙就会僵化成律法;感性若离开灵性的驾驭,会导致情欲的泛滥。
许多后现代艺术家靠情欲的刺激来维系艺术的创作,他们不断挑战身体的边界,通过破坏、自残、毁灭身体来达到创作的癫疯。试图在无序、混乱中把人引向死亡和黑暗。
而岛子的水墨画给人一种崇高感与圣洁感,当然也容易使人产生距离感与渺小感。在无父、无权威、无绝对真理,不过问将来,只在乎当下的后现代处境中,岛子的圣水墨画把握了绝对真理,摆脱当下的局限,跃入永恒的人神同行的历史长河,在艺术中建立了社会的灵性秩序。
上帝喜悦用每一个孩子所熟悉的语言来跟人说话,祈祷中的图像是上帝说给岛子听的故事。岛子在祈祷灵修中创作,本质上,是岛子在祈祷灵修中学习聆听上帝的话语,并通过艺术将听到的内容记下来。他的创作方法与东正教圣像画师的创作方法如出一辙。
岛子深受俄国最伟大的圣像画家安德烈·卢布廖夫(生于约1360年,死亡年代有1427年1月29日,以及1428年10月17日等说法)的影响,从他的《天主圣三》圣像画中吸纳了诸多创作灵感。东正教圣像画家,不是在画圣像,而是“写”圣像,这是东正教圣像画的传统。
通过对圣像的凝视,基督徒步入神圣生活的隐密处,用内在的眼睛去认识三一上帝的奥秘。默想神的话语、凝视圣像都是祈祷的方式。
圣像画家在预备写圣像画之前,先要斋戒祈祷,去除自己的人欲,不断洁净自己。生命被上帝圣化之后,才开始写圣像画。正如圣经是经由上帝默写,通过人写下来的文字一样。欲意画圣像画是不成的,必须要先有灵修祈祷生活,才能写出与灵魂对话的圣像画。
很遗憾,宗教改革有点矫枉过正,将圣像画打倒,视其为全然败坏的偶像,否定了默想圣像画的灵修传统,实属可惜。
美学出身的汉语神学开拓者刘小枫,在其早期思想中曾对艺术的审美旨归提出过神圣化的严苛要求:“艺术需要光源,艺术旨在显现、象征神圣。没有神圣存在,艺术把握住的相对有什么意义?” 以人为衡量万物的尺度,能把握的只能是相对。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把握绝对真理,以神为衡量万物的尺度,来圣化万事万物。
倘若不了解岛子的基督教信仰情操,你就无法理解他的画,也无从欣赏他水墨画的美,也领悟不到他圣水墨画的高度、深度与宽度。
3.用艺术关怀社会的悲悯者
年过花甲的岛子仿佛一位祭司,用手中的笔墨来向上帝献祭,用耶稣基督的宝血为笔尖流溢出的山川、河流、日月、星辰、人文与历史行洁净礼。他说,自己孤独、艰深的灵性探究蕴含对自由的渴求,对义人的安慰,也是对贫乏时代的旷野呼告。岛子在创作中继承与弘扬了旧约时代先知的批判精神,同时也对他者怀着无私的怜悯与关爱。
《安慰之歌》 岛子
安慰巨石,安慰
把巨石滚上山的弟兄,安慰
他和巨石齐心化育春风
安慰春风,安慰
母亲,安慰她贞洁的宫血
耗尽一生的水晶,为了
安慰,安慰她,赋我以歌与哭的
权能,我用它安慰贫穷
贫穷洗劫了岸上的疾病
安慰疾病,安慰
断剑,当它折入泥沙
燃烧的稻草人和羽毛
抚醒了天使的琴声,安慰
天使,请你去安慰
碧血擦亮的铜镜,安慰铜镜
安慰清泉,安慰姐妹,安慰她们当中
最美的一个,递上经书和油灯
安慰黑夜,安慰油灯
把那看不见的全然显明,安慰
银河,安慰渡船,安慰朝霞和毕业生,
安慰竹林,安慰园丁
安慰死亡合唱团和
牧养人的晨星
安慰干草,安慰晨星,安慰它们照见
马槽里的眼睛
二十世纪著名的天主教神学家卡尔·拉纳( Karl Rahnar,1904-1984),视自己的上主也为弟兄的上主。他向上帝如此祈祷:“主啊,请教导我祈祷及爱祢。那么我会为了祢的缘故而忘记自己的不幸,因为我可以作那一件让我忘记的事:耐心地背负起我弟兄的贫穷,把他们带进祢的富裕之地。然后,我弟兄的上主啊,我会因为与祢结合,而真正成为他们的弟兄。我能在他们最需要的那一件事上帮助他们:找到祢。”
平日深居简出的岛子老师,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斋内知识分子。他对当下的处境充满了现实的悲悯,在每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中,都没把自己当局外人。北京雾霾,温州被拆“十”等等,他不需要站在街头呼号,他站在每一个历史节点的风口浪尖之上,退隐到内室,用圣水墨画表达自己对社会的永恒关怀,这些水墨画比声嘶力竭的呐喊更有力量,也给人带来更深沉的安慰。
我们去采访拍摄岛子老师那天,恰逢他夫人在云南写生,已经有一段时间,女儿还在澳洲读书。独有他一人守在工作室,两条收养来的流浪狗偶尔围绕膝前。他一日三餐极其简单,也许投入创作的人,都有吃泡面的习惯,因为省时又好吃。岛子老师也不例外,他家厨房的垃圾桶里还留有上一顿吃的泡面袋,他还认真地说:“在泡面里放点青菜、打一个鸡蛋,营养是足够的。”
蓝色是我最喜欢的颜色之一,我发现岛子许多圣水墨画都用了蓝色。我问他:“为什么会大量使用蓝色?”他说:“蓝色是圣母玛利亚的颜色,代表一种忧伤,我内心是忧伤的、悲观的。”因为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所以,岛子的圣水墨不怕直面黑暗,可他绝不止步于黑暗,而是要带人出黑暗入光明。
“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得前书》2:9)
王歌诗说:“父亲教导我艺术创作不仅仅在乎技法,你的内心必须是干净的、虔诚的。他把信仰传承给了我,无论什么样的美德,我父亲有的,都是从圣经来的。”
《诗篇》78章第4节:“我们不将这些事向他们的子孙隐瞒。要将耶和华的美德和他的能力,并他奇妙的作为,述说给后代听。”
岛子:诗人、画家、艺术批评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1956年11月出生于青岛,先后毕业于西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80年代中期,岛子在西安开始诗歌写作,被称为“玄学派”,并首次将美国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艾伦•金斯伯格的作品译为汉语。90年代转向艺术史研究、艺术批评,任教四川美术学院,创办美术学系,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20世纪初至今,任教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视觉艺术研究、艺术批评理论与实践、中国现当代艺术史研究。目前主要从事诗歌写作、圣水墨创作,并策划艺术展览。
国际获奖情况:1997年获得美国HUMAN RICHTS WATCH Hellman/Hemmette作家奖,纽约;2014年获得德国米苏尔社会发展基金会MISEREOR HUNGERTUCH 2015/2016 艺术创作奖,亚琛;2016年获得韩国美术协会KOREAN FINE ARTS ASSOCIATION(KFAA)艺术功劳奖,首尔。
主要著作及译著:《岛子实验诗选》,****出版社,1987;《美国自白派诗选》,漓江出版社,1988;《燃烧的女巫:西尔维娅.普拉斯诗选》,新世纪出版社,1992;《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让·利奥塔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中国当代油画研究:观念变形记》,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后现代主义艺术系谱》(上、下卷),重庆出版社,2001,2006再版;《艺术哲学:艺术家的真实》(马克.罗斯科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建筑新范式:后现代主义语言》(查尔斯.詹克斯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挽歌与赞美诗》,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2011;《岛子诗选》,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出版社,2015;《圣水墨2007—2015》,上海三联书店,2015
个人展览:《活水生灵:岛子圣水墨展》,德国,伊瑟隆-多特蒙多-基尔,2011-2012;《挽歌与赞美诗:岛子圣水墨(北京-香港)巡回展览》,北京798艺术区红星画廊,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2011-2012;《异象与启示:岛子圣水墨展》,德国,汉堡,第34届世界新教教会大会,2013;上帝,黄金获得德国第20届米苏尔社会发展基金会艺术创作奖,德国,2014;《我的灵魂睡你在的脚旁:岛子圣水墨展》,北京,宋庄艺术89艺术空间,2014;《征兆与奇迹,中国时代CHINA TIME 2014 HAMBURG》,汉堡,汉堡图书馆,2014;《双重建构:岛子诗歌与水墨艺术展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美术馆,2015;《异象与处境:岛子圣水墨展》,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基督教研究中心、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2015;《奇迹与见证》,玛琪诺斯教堂,99画廊,阿沙芬堡,德国,2016;《我愿你来:岛子圣水墨新作展》,成蹊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6;《白鸟黑飞——岛子水墨展》,太和艺术空间,北京,2018;岛子水墨艺术展览与研讨,维真学院,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温哥华,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