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年前这一天
亦是雪花纷飞
你的降临
瞬间融化了坚冰
你的第一声啼哭
点亮了寒夜的灯火
你从妈妈的暖窖里钻出
睁开冷俏的一只眼
打量着这个陌生的世界
你呀呀学语
春的鸟儿啁啾
你小狗般满地快爬
城市的森林阳光穿梭
你在草地上打滚
用小脚掌快乐地踩害虫
夏天己裹挟着鲜艳和芬芳
呼啸着覆盖了南方和北方
当你开始朗诵
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
用钢琴的溪水冲涮时间旳石子
英语单词叮叮咚咚敲打早晨的玻璃窗
爸爸再一次掷笔从商
启动了又一段未知的旅程
而妈妈为你完全改变了
夜猫子的生活方式
直到有一天
你去了新西兰的童话校园
并最终选择了
与爷爷家同纬度的多伦多
我们才象一对老鹰如梦初醒
原来你已羽翼丰实
正展翅欲飞
今天
你廿岁的生日
爸爸于寒冷的北平床头
翻看你成长的影集
犹如重复着缤纷多彩的四季
当雪花染白了发须
爸爸只有一个祈愿
女儿
你不要长大
让生命重来一回
2016小年于北平
1995初冬一场雪花飞舞中,我的贴身小棉袄和前世情人诞生于海滨城市蓝城。她睁着一只眼闭着一只眼睥睨这个陌生的世界,让我和太太及家人们对她充满了惊喜和期待……当晚为了庆祝,我独自一个人跑到友好广场看了一部已经记不清名字的电影……
在太太怀孕和养育女儿这一年我主动戒烟,体重从118斤暴增到140斤,味觉恢复,胃口大开,每天晩上睡觉前都把餐桌上的残geng剩饭一扫而空!一举从体型上完成了从一个青年向中年,从男人向父亲的蜕变和升华!
而且为了给女儿起名字,我提前三个月学会了传统的数理算法,又用一个月为她起好了大名和小名得到太太的认可,并在女儿的生日之际正式启用:格格。
蓝城影集:
a.e人女儿:二岁时我和太太送她去原日式别墅区的南山幼儿园,一般的经验第一次孩子都是不愿意去的甚至是抗拒的,当时在门口就见到一个小男孩对着爷爷奶奶连哭带闹!当我们正和园长在交谈时,意外的是一转头找不着她了。原来她己欢快地冲到小朋友中并迅速打成一片!过后听班主任老师笑着反应她主动向小伙伴自我介绍大号和小名,并称自已是美国人。老师说很少见到这么喜欢社交和集体生活的孩子。惹得我和太太忍俊不止。只能解释说可能是因为如今都是独生子女太孤单了。回家我们问她为什么跟小朋友介绍自已是美国人?她一脸稚气十足的回答:因为爸爸妈妈总说等我长大要送我去美国读书呀……
b.第一次挨打:女儿几乎和所有小孩子一样都喜欢吃糖,大人们无一例外都怕把牙吃坏吃成虫牙。但往往越控制她越想吃。有一次我们带她去当时最繁华的天津街玩,看到卖冰棍的箱子上插着彩色的棒棒糖非要吃,因为刚吃过冰棍就未答应,结果她恃宠而娇竟当众在地上打滚耍赖,惹得我十分恼火就打了几下小屁股遂大哭起来,太太反而把我一顿训斥。自此尤其她懂事之后我就再没动过她一根小指头。待她长大后我每每说起这段趣闻,虽然她嘴上说那时太小根本不记得了,但依然要做出生气的样子对我柳眉倒竖!
c.母老虎妈妈:女儿出生三个多月,为了迎接她给她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我在海港路半山买了三室一厅的新居。经过太太二个月的全力装修装饰,1996年五一乔迁。入住一年后的一天我和太太领女儿从山下对面的儿童公园玩耍回家的半山途中,突然有一辆车从坡上冲下临近女儿时才踩急刹车,吓得我们大惊失色,说时迟 ,那时快,只见平时优雅知性的太太抢先一步冲上前去扑到车头上,指着司机一阵声色剧厉地臭骂并不依不饶!对方见状只好无奈地连声道歉才被太太放行。连在一旁的我都友邦惊诧!一一真正见识了女性做了母亲从淑女变成母老虎的蜕变和激越!(之前还有一次太太怀孕期间,为了方便,当时我们尚租住于昆明街一座海港员工家属楼,因为楼下商业裙房就是我所创办公司经营的办公用品及文具商场。我们居于顶层,某夏某日长雨不断,楼下邻居质疑我家漏水淹了其家地面和墙壁,愤怒敲门大喊大叫并骂骂咧咧,惊醒了正在安胎睡觉的太太,只见她腆着肚子走到门口打开门毫无惧色义正辞严地舌. 战对方一家三口(令我刮目相看心中暗暗佩服)!后在同楼层邻居打抱不平的见证下一起进我家察看乃是户外阳台渗水所致,双方才休战言和一一这也是导致我们做出孩子出生即安家置业的决定)。
d.最难过事就是女儿有一天不让爸爸我洗澡了一一
女儿生下来后我最喜欢的就是给她洗澡陪她嬉戏,直到有一天她和太太不再让我给她洗澡了,让我非常失落但也意识到女儿开始懵懂懂事了……
e.踩虫子哈哈大笑:一般家庭尤其中国式父母培养和教育女儿都是娇生惯养。举一例说明我见过的无论是女孩还是成年女性几乎没有不怕虫子如蟑螂等爬行和飞行小生物的,见之无不大呼小叫,避之唯恐不及!所以我从小带女儿出去玩,见到各种虫子却鼓励她主动出击、拍打或脚踩,然后做战胜状哈哈大笑!以致女儿长大后颇有微词说我把她从小当男孩养。
f.从小自立独立:女儿出生后,她妈妈就在家做了专职太太,我则在外打拼奔波。因为我们夫妇在养育和教育孩子的观念高度一致,就是坚持自己带而不是交给老人。当然也与我和太太从小都有或短或长在彼此爷爷奶奶家待过的经历,缺失父母之爱有关。我们一定要把全部的爱给女儿。但同时也从小培养她自立和独立的能力和习惯。所以无论是主动和被动她经历了三段寄居的生活。一是在三姨姥家住过半年;二是在钢琴老师家住过三个月;三是初中就上了寄宿学校。
g.新西兰交换生:无论是我和太太还是女儿从小就确立了出国的意愿和目标。所以高中就上了蓝城第一个英语实验班一一理工大学。高一还去新西兰交换学习home stay了半年。第一个是白人家庭,对中国人不太友好比较苛刻,她当时比较苦恼。太太和我积极鼓励她和带班老师主动反馈情况要求调换并如愿以偿,在第二家当地土著毛利人母女非常友善和热诚。从新西兰回来去机场接她时发现都吃胖了,但很健康和快乐……
g. 高中之前未给女儿开过家长会的遗憾:记得特别清晰和深刻的是女儿去多伦多大学前在一次家宴时有意无意地点了我一句:“爸爸,我上学以来你参加过一次家长会吗?那时我最想的就是你能早上送我上学,晚上接我放学……”。说得我一时无语,心中一阵隐痛!因为2000年因为女儿要上学,我们全家离开珠海,我独自一人去北京闯荡,太太独自带女儿回她的家乡蓝城。没想到这一分居就是20年!其间我每周或半个月回去探亲一次,待一个周末2-3天,可谓聚少离多!所以某种意义上我还真的有点感谢新冠疫情和由此导致的创业失败让我重新回归蓝城回归家庭,正赶上女儿因回国过年也因疫情滞留在家,一家人在她上学后第一次在一起团聚了最长的时间。让我有机会补偿我的愧疚,缺失和遗憾。但有些事情和时光已然错过,实在无法弥补和改变,令人伤感和唏嘘……
报纸童星:1997年至1999年,在香港和澳门回归期间,我们一家三口正好分别在深圳和珠海生活,见证了这两个“爱国主义”的时刻。尤其在珠海的那一年我主动赋闲并成为自由撰稿人为躬逢其盛的《南方都市报》写专栏,其中三篇为童年的女儿为主题,特辑录如下:
A:世纪留言
《南方都市報》
2000.1.1
《童年》
作者:朱凌波
摄影:张小禹
当廿一世纪最初的一抹阳光照在女儿明亮的额头上,灰色的图腾在蜿蜒的上升中归于沉寂。
不知道此时正安息于中国北方某座山麓下的百岁祖父在想着什么?我们祝愿:正在跨越世纪门槛的女儿,在她的未知岁月将拥有人间最丰盈的财富一一爱!
昵称:格格
性格:女
生日:1995年1月23日
星座:水瓶座
血型:◎型
B:城市的100双眼睛
《南方都市報》
1999.10.30.
《童年》
作者:朱凌波
摄影:张小禹
珠海某居民小区内,在茜茵绿草中开发商预留了一块空地,原来来打算铺上彩色地砖建一个小型儿童游乐场。未曾想夏日的傍晚,小区的孩子们拿着各式斑爛的小桶、小碗和小勺等玩具宛若童话中的一群小动物汇聚于此,过起家家来,一个个玩得兴高采烈。尤其赶上雨过天晴,孩子们更是光着小脚丫在此“控沙戴流”、“抗洪救灾”,一个个玩得一身退水,牵冬的是家长们不但不阻拦更有甚者大喊一声竟也“赤膊上阵了一一孩子们把这块空地叫做“土地泥”,家长们则戏称为“故多的泥士”……
照片上的小女儿4岁就登上了深圳市“儿童模特儿大奖赛”的T型舞台,正一本正经她演唱“路边有个娃跌倒了,哗啦啦哭着找妈妈”,引来台下评委大人及观众们的阵阵笑声,尤其是躲在幕后的妈咪更是以手掩口喜不自禁……
日历翻到黑白的三十年前,那时的我正在村里金黄色的谷场上手提马灯与“大宝子,二驴子、小财子”等小伙伴字正腔圆地演唱着革命***《红灯记》中李玉和的著名唱段:里里外外***,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照片上的女孩4岁就已经学英语学钢琴了。在家玩芭比娃娃,出门玩电子游戏娱乐城,再大一点还要玩电脑,去另一个绚烂而虚拟的空间邀游……
那时的我们正在上房掏鸟,下河捕鱼,在青纱帐里“政后武工队”般钻来钻去⋯⋯
照片上的小女儿每逢周末父母睡懒觉时就自己放VCD 开《樱桃小丸子》和《狮子王》;而我们那对却只能半年看一次露天电影看重复多次的《列宁在十月》和《多瑙河之波》……
一一真是不一样的童年有着不一样的快乐啊!
时下一些自诩的人文知识分子发出了一种论调,怕今天的孩子过多地沉迷于电子世界,离真实的大自然真实的蓝天、阳光和草地太远,怕他们身心生长不均衡不健康。其实这有点杞人忧天了,要知道今天的童年比我们的童年快活多了,他们生下来就仿佛置身于一个奇迹的世界,他们有更广泛接受信息的渠道和更立体感受世界的方式,他们在享受现代科技的同时也拥有了全方位的选择方式。他们既可以去网上漫游也可以去风景圣地旅游,他们既可以足不出户做一个世界公民,也可以日行千里走遍脚下的地球村……
虽然他们也要𠄘受高科技发展带来的阴影如环境污染、噪音、变暖、千年虫和核恐惧,但时代毕竟在进步,生活也确实在提高,我们应当为他们庆幸,我们怀旧是因为我们老了,我们怀旧但不可以反动。因为未来是孩子们的,世界也是孩子们的。我们唯有为他们祝福为他们折祷:愿他们童年快乐,愿他们一生美好!
C.城市的100双眼睛:
《南方都市報》
1999.7.24
《漂泊》
作者:朱凌波
摄影:张小禹
俗话说、人挪活活挪死,图片中的一家人已是二进二出这个南方大都市了。坐在餐桌旁清高地读书的旁观者正反衬出这一家人的忙碌:女主人一边安装刚刚买来的高压锅一边抬腕看表,开边拍能看数,安排一天的行程;男主人坐在生活的背后,一险的肃穆和茫然。只有小女儿、那个随父母危走南闯北的小女儿怡然地在无风无雨也无阳光的室内打着一把沉重的伞……
摄影家张小禹抓拍的这幅照片只是这一家人不断迁徙生活的一个镜头。新居几乎是一个塑料料世界,唯一够得上“格调”的是餐桌上朋友们庆贺他们乔迁之 送的一束鲜花和一本大开幅的《书城)杂志。女主人说,塑料色彩斑斓,耐用抗摔,轻便又便宜,可以随时搬走又随时舍弃……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当年闯关东的后裔如今纷纷南下,在漂泊中日益接近现代商业文明。
住在这所繁华市中心的破败高级公寓内,男主人幽默地说:我们家不用买音响也不用开灯,因为窗外大街上一天到晚都在播放时下最流行的歌曲,而摩天大楼广告牌的霓虹灯又把室内照得雪亮犹如战争年代的的探照灯,照得我们几乎无处藏身,床成了唯一的掩体……
当“going home的音乐响起,他们的眼中溢满了倦意和泪水,但他们已不能回头,家在漂泊中变得模糊而清晰。仿佛每个停栖的城市都成了第二故乡。在继续的漂泊中只有灵魂才是真正的故乡……
漂泊是一种惊喜和无奈的混合合体,漂泊是放齐根的同时寻找飞的过程,当漂泊已成了人生不断的动力和快乐,漂泊就是一种流动的美和归宿……
《新荒漠甘泉》作者考门夫人写道:今天的小憩无力𠄘载过去和明天的重量,漂泊者今天不想明天的事,一切都在未知和偶然中……
半年后的一天,当图片中的男主人在另一座城市开满鲜花和预言的山坡,与那个图片中读书的旁观着纵论古今,相约某一天结伴去四川青城山品茶论道。突然,远处一声邻人的吆喝:走,喝酒去。于是精神漫游被迫中止,屁颠屁颠地到芳香的酒肉当中欢声笑语去了……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他们都是这座滨小城的新移民,从不同的城市汇聚到这座城市,他们个个开放而豁达,他们珍惜这种漂泊的缘……
他们选择这座城市做为漂泊中的憩园,在每一次动荡的间隙,他们都抓紧时间思考和准备,他们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越野jeep,像吉普赛的大篷车一样,一路走来一路看,一路走来一路唱,走遍千山万水走遍天涯海角……
深圳影集:
a.幼儿园接女儿:1996夏,我到深圳工作半年后公司分配我一套新房,太太带着女儿和岳母也来到特区。女儿已从满地快速爬行的小狗狗变成了直立行走的咿呀娃娃。房子装修期间,太太太忙,通过大学同学老陆的太太走后门把女儿送入了工商银行托儿所。每天下班后我都去接她。只要当我走到门口就会听到q 翘首以盼的女儿稚气欢快的叫声:我爸爸来接我了,接着向老师要的粉色小背包,戴上她当时最喜欢的小绿帽,一阵奔跑的小脚丫节奏中冲出、顺势扑进我的怀抱里……
b.人见人爱被要求克隆的女儿:我们全家在深圳生活期间,每周末都要我故乡的老友时任《深圳商报》摄影记者张小禹、孙萍(时装设计师)家混一天。那时他们还住在报社的宿舍,里面住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未婚和已婚的青年才俊。无论是报社的自由开放氛围,还是因为天气炎热,家家门不闭户,互相串访,热闹而欢乐。每次我们全家一到女儿就被半路“劫走”在各家“周转”一圈后才被送回并且纷纷表示要她克隆……
c.摔碎小门牙:1996年夏日的某个周末的下午,在深圳的新居,我领着2岁“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的女儿去小区菜市场快乐买菜返程中她不慎迎面跌了一跤,“狠心”的我为了鼓励她“从哪跌倒从哪儿爬起”的精神没有去抱她让她自己站立,结果发现她的小门牙被摔碎了一块,边哭边回家向妈妈和姥姥告状,我被臭骂了一顿!一一其实俺也是心疼不已后悔不已!此事时常被太太拿岀来在亲朋好友间尤其是女儿长大后对我进行敲打和嘲讽……
珠海影集:
a. 给爸妈买早餐:给爸妈买早餐:在珠海短暂生活一年,女儿4岁,因为我和太太同时做撰稿人给报刊码字,每天都晚睡早起。所以就把女儿送到楼下的社区幼儿园。乖女儿每天早上自己起床洗漱穿衣自己下楼去幼儿园,还会贴心地在楼下一位奶奶的摊位买好早餐给爸妈送上楼,让我们感动和称赞……
c.喜欢男孩米格:在上幼儿园期间,喜欢上了一个又高又瘦的男孩米格,总是回家跟爸妈我们说起,一脸的天真和稚气。女儿的这桩“早恋“趣事一直被我们拿来“笑谈”、特别是她长大成人到了应该谈恋爱的年龄,让她“苦恼”不已……
d.属狗象狗被爸妈昵称小狗狗:女儿属狗,还没学会走路满地爬时也像个小狗爬得飞快在家里地板上,而且她的性情太太也说像狗特别的护家,亲人好友包括邻居到我家串门每次太太送人带走的食品和礼物都要被她盘问盯住引起大人们的“嘲笑”和“逗乐”,客人走后她还要向妈妈抱怨令我们忍俊不禁和更加疼爱……
e. 不许跟陌生人说话:女儿小时候我一直严肃地跟她重申一个纪律就是除了爸爸及至亲男性(舅舅、爷爷和叔叔等)不在时她一个人不许和陌生人尤其男性说话特别是和他们玩耍或离开。有一次她跟小区的保安去了小卖店买冰棍回家后被我狠狠打了屁股(这是继上次在蓝城大街上打滚要棒棒糖的第二次)并责问她为什么不听爸爸的话!她委屈地申辩说那个叔叔是位警察(她以为穿制服的就是警察就是保卫人的)呀。于是我正色地告诉女儿:正是因为他是所谓的保安(警察),如果是坏人就更可怕因为你完全没有防备丧失了警惕!穿警服的不一定就是好人……
而且女儿懂事后我领她去饭店吃饭或在公共场合,我都会教她察言观色识别什么样的面相和举止的人更像是坏人一一因为对于女儿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这是我从小就让她一直牢牢铭记的。
亦是雪花纷飞
你的降临
瞬间融化了坚冰
你的第一声啼哭
点亮了寒夜的灯火
你从妈妈的暖窖里钻出
睁开冷俏的一只眼
打量着这个陌生的世界
你呀呀学语
春的鸟儿啁啾
你小狗般满地快爬
城市的森林阳光穿梭
你在草地上打滚
用小脚掌快乐地踩害虫
夏天己裹挟着鲜艳和芬芳
呼啸着覆盖了南方和北方
当你开始朗诵
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
用钢琴的溪水冲涮时间旳石子
英语单词叮叮咚咚敲打早晨的玻璃窗
爸爸再一次掷笔从商
启动了又一段未知的旅程
而妈妈为你完全改变了
夜猫子的生活方式
直到有一天
你去了新西兰的童话校园
并最终选择了
与爷爷家同纬度的多伦多
我们才象一对老鹰如梦初醒
原来你已羽翼丰实
正展翅欲飞
今天
你廿岁的生日
爸爸于寒冷的北平床头
翻看你成长的影集
犹如重复着缤纷多彩的四季
当雪花染白了发须
爸爸只有一个祈愿
女儿
你不要长大
让生命重来一回
2016小年于北平
1995初冬一场雪花飞舞中,我的贴身小棉袄和前世情人诞生于海滨城市蓝城。她睁着一只眼闭着一只眼睥睨这个陌生的世界,让我和太太及家人们对她充满了惊喜和期待……当晚为了庆祝,我独自一个人跑到友好广场看了一部已经记不清名字的电影……
在太太怀孕和养育女儿这一年我主动戒烟,体重从118斤暴增到140斤,味觉恢复,胃口大开,每天晩上睡觉前都把餐桌上的残geng剩饭一扫而空!一举从体型上完成了从一个青年向中年,从男人向父亲的蜕变和升华!
而且为了给女儿起名字,我提前三个月学会了传统的数理算法,又用一个月为她起好了大名和小名得到太太的认可,并在女儿的生日之际正式启用:格格。
蓝城影集:
a.e人女儿:二岁时我和太太送她去原日式别墅区的南山幼儿园,一般的经验第一次孩子都是不愿意去的甚至是抗拒的,当时在门口就见到一个小男孩对着爷爷奶奶连哭带闹!当我们正和园长在交谈时,意外的是一转头找不着她了。原来她己欢快地冲到小朋友中并迅速打成一片!过后听班主任老师笑着反应她主动向小伙伴自我介绍大号和小名,并称自已是美国人。老师说很少见到这么喜欢社交和集体生活的孩子。惹得我和太太忍俊不止。只能解释说可能是因为如今都是独生子女太孤单了。回家我们问她为什么跟小朋友介绍自已是美国人?她一脸稚气十足的回答:因为爸爸妈妈总说等我长大要送我去美国读书呀……
b.第一次挨打:女儿几乎和所有小孩子一样都喜欢吃糖,大人们无一例外都怕把牙吃坏吃成虫牙。但往往越控制她越想吃。有一次我们带她去当时最繁华的天津街玩,看到卖冰棍的箱子上插着彩色的棒棒糖非要吃,因为刚吃过冰棍就未答应,结果她恃宠而娇竟当众在地上打滚耍赖,惹得我十分恼火就打了几下小屁股遂大哭起来,太太反而把我一顿训斥。自此尤其她懂事之后我就再没动过她一根小指头。待她长大后我每每说起这段趣闻,虽然她嘴上说那时太小根本不记得了,但依然要做出生气的样子对我柳眉倒竖!
c.母老虎妈妈:女儿出生三个多月,为了迎接她给她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我在海港路半山买了三室一厅的新居。经过太太二个月的全力装修装饰,1996年五一乔迁。入住一年后的一天我和太太领女儿从山下对面的儿童公园玩耍回家的半山途中,突然有一辆车从坡上冲下临近女儿时才踩急刹车,吓得我们大惊失色,说时迟 ,那时快,只见平时优雅知性的太太抢先一步冲上前去扑到车头上,指着司机一阵声色剧厉地臭骂并不依不饶!对方见状只好无奈地连声道歉才被太太放行。连在一旁的我都友邦惊诧!一一真正见识了女性做了母亲从淑女变成母老虎的蜕变和激越!(之前还有一次太太怀孕期间,为了方便,当时我们尚租住于昆明街一座海港员工家属楼,因为楼下商业裙房就是我所创办公司经营的办公用品及文具商场。我们居于顶层,某夏某日长雨不断,楼下邻居质疑我家漏水淹了其家地面和墙壁,愤怒敲门大喊大叫并骂骂咧咧,惊醒了正在安胎睡觉的太太,只见她腆着肚子走到门口打开门毫无惧色义正辞严地舌. 战对方一家三口(令我刮目相看心中暗暗佩服)!后在同楼层邻居打抱不平的见证下一起进我家察看乃是户外阳台渗水所致,双方才休战言和一一这也是导致我们做出孩子出生即安家置业的决定)。
d.最难过事就是女儿有一天不让爸爸我洗澡了一一
女儿生下来后我最喜欢的就是给她洗澡陪她嬉戏,直到有一天她和太太不再让我给她洗澡了,让我非常失落但也意识到女儿开始懵懂懂事了……
e.踩虫子哈哈大笑:一般家庭尤其中国式父母培养和教育女儿都是娇生惯养。举一例说明我见过的无论是女孩还是成年女性几乎没有不怕虫子如蟑螂等爬行和飞行小生物的,见之无不大呼小叫,避之唯恐不及!所以我从小带女儿出去玩,见到各种虫子却鼓励她主动出击、拍打或脚踩,然后做战胜状哈哈大笑!以致女儿长大后颇有微词说我把她从小当男孩养。
f.从小自立独立:女儿出生后,她妈妈就在家做了专职太太,我则在外打拼奔波。因为我们夫妇在养育和教育孩子的观念高度一致,就是坚持自己带而不是交给老人。当然也与我和太太从小都有或短或长在彼此爷爷奶奶家待过的经历,缺失父母之爱有关。我们一定要把全部的爱给女儿。但同时也从小培养她自立和独立的能力和习惯。所以无论是主动和被动她经历了三段寄居的生活。一是在三姨姥家住过半年;二是在钢琴老师家住过三个月;三是初中就上了寄宿学校。
g.新西兰交换生:无论是我和太太还是女儿从小就确立了出国的意愿和目标。所以高中就上了蓝城第一个英语实验班一一理工大学。高一还去新西兰交换学习home stay了半年。第一个是白人家庭,对中国人不太友好比较苛刻,她当时比较苦恼。太太和我积极鼓励她和带班老师主动反馈情况要求调换并如愿以偿,在第二家当地土著毛利人母女非常友善和热诚。从新西兰回来去机场接她时发现都吃胖了,但很健康和快乐……
g. 高中之前未给女儿开过家长会的遗憾:记得特别清晰和深刻的是女儿去多伦多大学前在一次家宴时有意无意地点了我一句:“爸爸,我上学以来你参加过一次家长会吗?那时我最想的就是你能早上送我上学,晚上接我放学……”。说得我一时无语,心中一阵隐痛!因为2000年因为女儿要上学,我们全家离开珠海,我独自一人去北京闯荡,太太独自带女儿回她的家乡蓝城。没想到这一分居就是20年!其间我每周或半个月回去探亲一次,待一个周末2-3天,可谓聚少离多!所以某种意义上我还真的有点感谢新冠疫情和由此导致的创业失败让我重新回归蓝城回归家庭,正赶上女儿因回国过年也因疫情滞留在家,一家人在她上学后第一次在一起团聚了最长的时间。让我有机会补偿我的愧疚,缺失和遗憾。但有些事情和时光已然错过,实在无法弥补和改变,令人伤感和唏嘘……
报纸童星:1997年至1999年,在香港和澳门回归期间,我们一家三口正好分别在深圳和珠海生活,见证了这两个“爱国主义”的时刻。尤其在珠海的那一年我主动赋闲并成为自由撰稿人为躬逢其盛的《南方都市报》写专栏,其中三篇为童年的女儿为主题,特辑录如下:
A:世纪留言
《南方都市報》
2000.1.1
《童年》
作者:朱凌波
摄影:张小禹
当廿一世纪最初的一抹阳光照在女儿明亮的额头上,灰色的图腾在蜿蜒的上升中归于沉寂。
不知道此时正安息于中国北方某座山麓下的百岁祖父在想着什么?我们祝愿:正在跨越世纪门槛的女儿,在她的未知岁月将拥有人间最丰盈的财富一一爱!
昵称:格格
性格:女
生日:1995年1月23日
星座:水瓶座
血型:◎型
B:城市的100双眼睛
《南方都市報》
1999.10.30.
《童年》
作者:朱凌波
摄影:张小禹
珠海某居民小区内,在茜茵绿草中开发商预留了一块空地,原来来打算铺上彩色地砖建一个小型儿童游乐场。未曾想夏日的傍晚,小区的孩子们拿着各式斑爛的小桶、小碗和小勺等玩具宛若童话中的一群小动物汇聚于此,过起家家来,一个个玩得兴高采烈。尤其赶上雨过天晴,孩子们更是光着小脚丫在此“控沙戴流”、“抗洪救灾”,一个个玩得一身退水,牵冬的是家长们不但不阻拦更有甚者大喊一声竟也“赤膊上阵了一一孩子们把这块空地叫做“土地泥”,家长们则戏称为“故多的泥士”……
照片上的小女儿4岁就登上了深圳市“儿童模特儿大奖赛”的T型舞台,正一本正经她演唱“路边有个娃跌倒了,哗啦啦哭着找妈妈”,引来台下评委大人及观众们的阵阵笑声,尤其是躲在幕后的妈咪更是以手掩口喜不自禁……
日历翻到黑白的三十年前,那时的我正在村里金黄色的谷场上手提马灯与“大宝子,二驴子、小财子”等小伙伴字正腔圆地演唱着革命***《红灯记》中李玉和的著名唱段:里里外外***,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照片上的女孩4岁就已经学英语学钢琴了。在家玩芭比娃娃,出门玩电子游戏娱乐城,再大一点还要玩电脑,去另一个绚烂而虚拟的空间邀游……
那时的我们正在上房掏鸟,下河捕鱼,在青纱帐里“政后武工队”般钻来钻去⋯⋯
照片上的小女儿每逢周末父母睡懒觉时就自己放VCD 开《樱桃小丸子》和《狮子王》;而我们那对却只能半年看一次露天电影看重复多次的《列宁在十月》和《多瑙河之波》……
一一真是不一样的童年有着不一样的快乐啊!
时下一些自诩的人文知识分子发出了一种论调,怕今天的孩子过多地沉迷于电子世界,离真实的大自然真实的蓝天、阳光和草地太远,怕他们身心生长不均衡不健康。其实这有点杞人忧天了,要知道今天的童年比我们的童年快活多了,他们生下来就仿佛置身于一个奇迹的世界,他们有更广泛接受信息的渠道和更立体感受世界的方式,他们在享受现代科技的同时也拥有了全方位的选择方式。他们既可以去网上漫游也可以去风景圣地旅游,他们既可以足不出户做一个世界公民,也可以日行千里走遍脚下的地球村……
虽然他们也要𠄘受高科技发展带来的阴影如环境污染、噪音、变暖、千年虫和核恐惧,但时代毕竟在进步,生活也确实在提高,我们应当为他们庆幸,我们怀旧是因为我们老了,我们怀旧但不可以反动。因为未来是孩子们的,世界也是孩子们的。我们唯有为他们祝福为他们折祷:愿他们童年快乐,愿他们一生美好!
C.城市的100双眼睛:
《南方都市報》
1999.7.24
《漂泊》
作者:朱凌波
摄影:张小禹
俗话说、人挪活活挪死,图片中的一家人已是二进二出这个南方大都市了。坐在餐桌旁清高地读书的旁观者正反衬出这一家人的忙碌:女主人一边安装刚刚买来的高压锅一边抬腕看表,开边拍能看数,安排一天的行程;男主人坐在生活的背后,一险的肃穆和茫然。只有小女儿、那个随父母危走南闯北的小女儿怡然地在无风无雨也无阳光的室内打着一把沉重的伞……
摄影家张小禹抓拍的这幅照片只是这一家人不断迁徙生活的一个镜头。新居几乎是一个塑料料世界,唯一够得上“格调”的是餐桌上朋友们庆贺他们乔迁之 送的一束鲜花和一本大开幅的《书城)杂志。女主人说,塑料色彩斑斓,耐用抗摔,轻便又便宜,可以随时搬走又随时舍弃……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当年闯关东的后裔如今纷纷南下,在漂泊中日益接近现代商业文明。
住在这所繁华市中心的破败高级公寓内,男主人幽默地说:我们家不用买音响也不用开灯,因为窗外大街上一天到晚都在播放时下最流行的歌曲,而摩天大楼广告牌的霓虹灯又把室内照得雪亮犹如战争年代的的探照灯,照得我们几乎无处藏身,床成了唯一的掩体……
当“going home的音乐响起,他们的眼中溢满了倦意和泪水,但他们已不能回头,家在漂泊中变得模糊而清晰。仿佛每个停栖的城市都成了第二故乡。在继续的漂泊中只有灵魂才是真正的故乡……
漂泊是一种惊喜和无奈的混合合体,漂泊是放齐根的同时寻找飞的过程,当漂泊已成了人生不断的动力和快乐,漂泊就是一种流动的美和归宿……
《新荒漠甘泉》作者考门夫人写道:今天的小憩无力𠄘载过去和明天的重量,漂泊者今天不想明天的事,一切都在未知和偶然中……
半年后的一天,当图片中的男主人在另一座城市开满鲜花和预言的山坡,与那个图片中读书的旁观着纵论古今,相约某一天结伴去四川青城山品茶论道。突然,远处一声邻人的吆喝:走,喝酒去。于是精神漫游被迫中止,屁颠屁颠地到芳香的酒肉当中欢声笑语去了……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他们都是这座滨小城的新移民,从不同的城市汇聚到这座城市,他们个个开放而豁达,他们珍惜这种漂泊的缘……
他们选择这座城市做为漂泊中的憩园,在每一次动荡的间隙,他们都抓紧时间思考和准备,他们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越野jeep,像吉普赛的大篷车一样,一路走来一路看,一路走来一路唱,走遍千山万水走遍天涯海角……
深圳影集:
a.幼儿园接女儿:1996夏,我到深圳工作半年后公司分配我一套新房,太太带着女儿和岳母也来到特区。女儿已从满地快速爬行的小狗狗变成了直立行走的咿呀娃娃。房子装修期间,太太太忙,通过大学同学老陆的太太走后门把女儿送入了工商银行托儿所。每天下班后我都去接她。只要当我走到门口就会听到q 翘首以盼的女儿稚气欢快的叫声:我爸爸来接我了,接着向老师要的粉色小背包,戴上她当时最喜欢的小绿帽,一阵奔跑的小脚丫节奏中冲出、顺势扑进我的怀抱里……
b.人见人爱被要求克隆的女儿:我们全家在深圳生活期间,每周末都要我故乡的老友时任《深圳商报》摄影记者张小禹、孙萍(时装设计师)家混一天。那时他们还住在报社的宿舍,里面住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未婚和已婚的青年才俊。无论是报社的自由开放氛围,还是因为天气炎热,家家门不闭户,互相串访,热闹而欢乐。每次我们全家一到女儿就被半路“劫走”在各家“周转”一圈后才被送回并且纷纷表示要她克隆……
c.摔碎小门牙:1996年夏日的某个周末的下午,在深圳的新居,我领着2岁“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的女儿去小区菜市场快乐买菜返程中她不慎迎面跌了一跤,“狠心”的我为了鼓励她“从哪跌倒从哪儿爬起”的精神没有去抱她让她自己站立,结果发现她的小门牙被摔碎了一块,边哭边回家向妈妈和姥姥告状,我被臭骂了一顿!一一其实俺也是心疼不已后悔不已!此事时常被太太拿岀来在亲朋好友间尤其是女儿长大后对我进行敲打和嘲讽……
珠海影集:
a. 给爸妈买早餐:给爸妈买早餐:在珠海短暂生活一年,女儿4岁,因为我和太太同时做撰稿人给报刊码字,每天都晚睡早起。所以就把女儿送到楼下的社区幼儿园。乖女儿每天早上自己起床洗漱穿衣自己下楼去幼儿园,还会贴心地在楼下一位奶奶的摊位买好早餐给爸妈送上楼,让我们感动和称赞……
c.喜欢男孩米格:在上幼儿园期间,喜欢上了一个又高又瘦的男孩米格,总是回家跟爸妈我们说起,一脸的天真和稚气。女儿的这桩“早恋“趣事一直被我们拿来“笑谈”、特别是她长大成人到了应该谈恋爱的年龄,让她“苦恼”不已……
d.属狗象狗被爸妈昵称小狗狗:女儿属狗,还没学会走路满地爬时也像个小狗爬得飞快在家里地板上,而且她的性情太太也说像狗特别的护家,亲人好友包括邻居到我家串门每次太太送人带走的食品和礼物都要被她盘问盯住引起大人们的“嘲笑”和“逗乐”,客人走后她还要向妈妈抱怨令我们忍俊不禁和更加疼爱……
e. 不许跟陌生人说话:女儿小时候我一直严肃地跟她重申一个纪律就是除了爸爸及至亲男性(舅舅、爷爷和叔叔等)不在时她一个人不许和陌生人尤其男性说话特别是和他们玩耍或离开。有一次她跟小区的保安去了小卖店买冰棍回家后被我狠狠打了屁股(这是继上次在蓝城大街上打滚要棒棒糖的第二次)并责问她为什么不听爸爸的话!她委屈地申辩说那个叔叔是位警察(她以为穿制服的就是警察就是保卫人的)呀。于是我正色地告诉女儿:正是因为他是所谓的保安(警察),如果是坏人就更可怕因为你完全没有防备丧失了警惕!穿警服的不一定就是好人……
而且女儿懂事后我领她去饭店吃饭或在公共场合,我都会教她察言观色识别什么样的面相和举止的人更像是坏人一一因为对于女儿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这是我从小就让她一直牢牢铭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