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星火燎原与暗处的窥视-《末世双穿:我的基地车超神了》

  “星火”核心的成功点亮与初步实用化,如同在曙光据点这片饱经创伤的土地上,注入了一剂强效的活力素。它不仅带来了稳定而洁净的能源,更点燃了人们心中那簇几乎被残酷现实磨灭的希望之火。林风回归后,几乎没有停歇,立刻全身心投入到了将原型机向实用化、规模化推进的紧张工作中。

  原本就熙攘的工坊,如今更是成了整个据点跳动的心脏。在凌那近乎苛刻的精密统筹和阿亮那仿佛永不枯竭的热情与干劲带领下,众人利用从机械厂废墟中带回来的宝贵工具、稀缺材料以及部分尚能运作的二手设备,成功搭建起了一个以优化后的“星火”核心(经过林风不眠不休的数次调试,其能量输出稳定性大幅提升,转化效率也艰难地爬升到了百分之四十五左右)为心脏的小型、独立的供能网络。

  这个网络的覆盖范围被精心规划,优先确保了几个关键节点的运作:工坊的核心制造与研发区必须灯火通明,确保技术攻坚不受影响;医疗点需要稳定电力驱动那些愈发精密的检测和治疗仪器,这是生命的保障;通讯室必须时刻保持与外界(主要是“铁砧”前哨站)的联络畅通,这是信息的生命线;此外,几个位于围墙制高点的自动防御节点也被接入了网络,它们装备着改装后的能量武器,是据点的钢铁獠牙。

  当第一盏依靠“星火”能源驱动的、功率远超以往任何照明设备的新型照明灯,在废土苍茫的暮色中骤然亮起,散发出如同小型太阳般稳定而耀眼的白光时,整个据点先是陷入了一片短暂的、难以置信的寂静,随即,震天的欢呼声如同火山喷发般响彻云霄!这光芒不仅彻底驱散了工坊角落积年的昏暗,更像是一把利剑,劈开了笼罩在每个人心头对无尽黑夜的恐惧阴霾。

  “他娘的!老子活了这么多年,头一回觉得晚上也能跟白天似的敞亮!”阿亮双手叉腰,仰头看着那盏散发着温暖光芒的灯,咧开的大嘴几乎要扯到耳根,黝黑的脸上满是自豪与激动,“这下好了!晚上巡逻再也不用深一脚浅一脚,担心踩到变异蜈蚣了!工坊的兄弟们也能甩开膀子干到半夜,不用担心眼神不好把零件装反喽!”

  更为立竿见影的实际效益接踵而至。那几柄被视为镇据点之宝的能量步枪,连接上林风设计的专用快速充能接口后,原本需要精打细算、小心翼翼分配使用的珍贵能量电池,如今可以实现高效的轮换补充。虽然受限于“星火”核心的总输出功率和充能速度,还远达不到无限火力的程度,但持续作战能力和火力投射密度,已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小瑶视若珍宝的那些精密医疗设备,如血液分析仪、便携式影像系统等,终于不再是昂贵的摆设。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使得快速诊断、针对性治疗成为可能,极大地提升了重伤员的存活率和成员的整体健康水平。甚至,在王叔的鼓捣下,他们还利用富余的电力成功驱动了一台小型潜水泵,将深井中的地下水源源不断地抽到新建的、带有简易过滤系统的蓄水池中,这不仅大幅降低了取水的劳动强度和风险,也意味着据点向着更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星火”带来的改变是渗透到据点方方面面的,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前所未有的干劲和对未来的憧憬。一种积极向上、求知若渴的氛围在据点内弥漫开来。林风敏锐地抓住了这股势头,他将更多关于能量基础理论、材料物理性质、基础机械原理等经过他消化和简化的知识,系统地整理出来,交由逻辑清晰的凌和耐心细致的小瑶组织大家学习。很快,据点里自发形成了几个技术兴趣小组,晚饭后围坐在“星火”提供的明亮灯光下,为了一个技术细节争论得面红耳赤成了新的风景线。

  然而,在这片欣欣向荣之下,林风的内心却始终紧绷着一根弦。维克托莉亚那条言简意赅、却重若千钧的警告——“小心‘星环’的眼睛”,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提醒他危险的临近。他一边高效地指导着据点的技术跃进和日常运作,一边以更大的精力,暗中强化了对据点周边区域的监控与侦察体系。

  他亲自动手,对那几架从机械厂带回来的侦察无人机进行了全面升级,换装了更灵敏的多频谱传感器、加装了抗干扰能力更强的数据链,并利用“星火”能源为其配备了续航时间更长的能量电池。由眼神锐利的凌和心细如发的小瑶轮流操作,对以据点为中心、半径十公里内的扇形区域,进行着高频率、无死角的常态化巡逻扫描。同时,他也开始有针对性地训练阿亮和几名头脑灵活、身手敏捷的年轻人,传授他们基础的潜伏、追踪、反追踪以及野外生存技巧,旨在打造一支属于据点自己的、能够执行外围侦察和预警任务的精锐小队。

  平静而充实的日子大约持续了一周。这天傍晚,夕阳如同一个巨大的、即将燃尽的火球,将天边染成一片凄艳的橘红。负责监控无人机实时画面的小瑶,突然发出了一声带着疑惑的轻咦,立刻引起了正在旁边讨论武器改进方案的林风和凌的注意。

  “风哥,凌姐,你们快来看!三点钟方向,距离我们大约八公里,那片被叫做‘铁锈坟场’的废弃车辆堆积区,热成像信号有点异常。”

  林风和凌立刻放下手中的图纸,快步走到显示屏前。画面是由无人机在数千米高空拍摄的广角镜头,那片区域历来是各种废弃车辆的最后归宿,层层叠叠的锈蚀金属在岁月和风沙的侵蚀下扭曲变形,除了偶尔有几只不怕辐射的变异秃鹫在此落脚,平日里死寂得如同墓园。但此刻,在夕阳残存的光线和逐渐加深的夜色背景下,几个极其微弱、却明显不属于自然环境的离散热源信号,正在大片残骸投下的阴影中若隐若现,并且呈现出有规律的、缓慢移动的态势。

  “把画面拉到最大焦距,启动动态捕捉算法,增强热成像对比度和边缘锐化。”凌的声音冷静而迅速,带着战场指挥官的果决。

  随着一系列操作,屏幕上的图像被不断放大、优化,细节逐渐清晰。当那几个隐藏在环境中的轮廓最终被锁定并高亮显示时,工坊内仿佛瞬间被抽空了空气,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那根本不是什么变异生物!而是几个穿着与周围锈蚀金属和环境色完美融合的高科技光学迷彩服、动作矫健如猎豹、身上携带着明显不属于废土主流制式装备的人影!他们分散在“铁锈坟场”的几个关键制高点和隐蔽角落,动作熟练而专业,似乎正在悄无声息地部署着某种设备,那谨慎而高效的模样,若非林风升级后的无人机搭载了超越这个时代水平的传感器和算法,几乎不可能在如此远的距离和复杂背景下被察觉!

  “是‘破碎星环’的杂种!”阿亮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拳头瞬间攥紧,骨节发出咔吧的轻响,眼中燃起愤怒的火焰,“这帮阴魂不散的家伙!像跗骨之蛆一样,果然摸到老子们家门口了!”

  林风的眼神冰寒刺骨,他死死盯着屏幕上那几个如同鬼魅般移动的身影,大脑如同最高速运行的处理器,飞速分析着他们的行为模式和那些正在被组装设备的模糊轮廓。“看他们的行动模式和装备配置,不像是准备强攻的作战小队……更符合侦察分队的特征。他们在建立前沿观察点。那个正在架设的、带有定向天线的圆柱体设备……很可能是长程通讯中继站,或者是高灵敏度的信号监测站。”

  “他们想干嘛?长期监视我们的一举一动?”小瑶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担忧,下意识地抱紧了怀中的平板电脑。

  “可能性极大。”凌接过话头,冷静地分析道,“机械厂一战,他们损失了‘湮灭使者’这样的高端战力,核心目标‘星海遗珠’也未能得手,绝不会善罢甘休。建立这个隐蔽的观察点,一可以持续监视我们和邻近‘铁砧’前哨站的兵力调动、技术活动;二能够截取我们的通讯信号,搜集情报;三,或许也是在寻找我们防御体系的漏洞,为下一次可能的突袭或渗透做准备。”

  “操!那还等什么?”阿亮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跃跃欲试的战意,“风哥,咱们现在可不是吴下阿蒙了!有‘星火’供能,有能量武器,兄弟们也都练出来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主动出击,趁他们立足未稳,连夜端了这个观察点!狠狠揍他娘的,让他们知道马王爷有三只眼!”

  林风没有立刻回应阿亮充满血性的请战,他的目光依旧牢牢锁定在屏幕上,仿佛要通过那冰冷的影像,看透远方敌人内心的盘算。主动出击,固然能一时痛快,打掉这个明面上的钉子。但后果呢?这会彻底暴露据点目前的部分实力和攻击性,很可能招致“破碎星环”更加直接、更猛烈的报复。以曙光据点目前的体量和综合实力,正面对抗一个神秘而庞大的组织,无异于以卵击石。

  “暂时不要轻举妄动。”林风终于开口,声音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他们目前只是在进行监视和信息搜集,尚未表现出立即的攻击意图。这反而给了我们一个机会。”

  “机会?”阿亮一脸不解,挠了挠头。

  “没错,将计就计的机会。”林风眼中闪过一丝锐利如鹰隼的光芒,“他们想窥视我们,那我们就让他们看。但只能看到我们想让他们看到的,听到我们想让他们听到的。凌,从明天开始,你负责调整据点的日常活动排班和外部显性工程。所有与‘星火’核心直接相关的研发区域、能量武器测试场、以及关键物资仓库,必须进行物理和信号双重屏蔽。对外,我们可以适当展示一部分力量,比如巡逻队的武器装备、普通的防御工事,甚至可以故意释放一些经过加工的、无关紧要的通讯信号,营造出一种我们有所发展但仍在可控范围内的假象。”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同时,无人机的监控重点,要部分转移到这个观察点本身。我要知道他们的人员数量、轮换规律、装备的具体型号和功能、通讯信号的频段和特征,甚至是他们的后勤补给方式。我们要反过来,把他们变成我们的情报来源,摸清他们的运作模式!”

  “明白了,示敌以弱,暗藏锋芒,同时反向收集敌人的情报。”凌立刻领会了林风的战略意图,眼中流露出赞同。

  “正是如此。”林风点了点头,“另外,立刻通知灰雀,将我们这里的发现和初步判断,详细通报给维克托莉亚会长。‘破碎星环’的触角伸到了这里,这不再仅仅是我们曙光据点的事情,也关乎‘铁砧’的利益和安全边界。”

  消息通过专用的、经过“星火”能源加强信号的加密通讯频道,迅速传递出去。不到一个小时,灰雀便亲自带着两名护卫,脚步匆匆地赶到了据点工坊。他的脸色比往日更加凝重,眉宇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阴霾。

  “林风先生,会长已经收到了你们的通报。”灰雀没有任何寒暄,直接切入主题,语气低沉,“会长判断,这符合‘星环’标准的前期渗透与情报搜集模式。这个观察点的建立,通常意味着后续会有更进一步的行动,可能是渗透策反,也可能是精准打击。会长建议,在当前阶段,我们双方应进一步加强情报实时共享与防御协同,但在对方没有采取更过激的挑衅行为之前,整体上保持战略克制,避免因局部冲突过早引爆全面对抗,那对我们双方都极为不利。”

  这与林风内心的权衡结果不谋而合。

  “我们也是这个意思。”林风沉声回应,“暂时的隐忍,是为了积蓄更强的力量。不过,被动防御绝非良策。我们必须以更快的速度提升自身实力,并且……要积极寻找机会,在合适的时机,用我们自己的方式,拔掉这颗钉子,敲山震虎。”

  灰雀深深地看了林风一眼,那目光中带着审视,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认可。“会长预料到你会这么说。‘铁砧’会为此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包括但不限于更先进的定向信号屏蔽装置、微型无人侦察器以及部分反人员传感器。此外,会长特别让我提醒你,务必注意内部安全保密工作,‘星环’极其擅长利用利益、恐惧或意识形态进行渗透和策反,其手段防不胜防。”

  送走灰雀,林风独自一人登上据点那由新型复合材料加固过的、已然焕然一新的围墙最高点。他双手扶着冰凉的女墙,眺望着远方那片在愈发浓重的夜色下、如同匍匐巨兽般沉寂的“铁锈坟场”。废土的夜晚,寒风刺骨,带着辐射尘特有的腥涩气息。然而,在他身后,由“星火”能源点亮的据点灯火,如同散落在黑暗大地上的璀璨星辰,温暖而坚定地闪耀着,勾勒出家园的轮廓。

  敌人已经将监视的触角伸到了眼皮底下,冰冷的恶意如同毒蛇般在黑暗中潜行。

  但林风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与“破碎星环”之间的较量,已经从那场惊天动地的机械厂攻防战,转向了更为复杂、更为考验耐心与智慧的无形战场。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怀中那枚似乎因为感受到外界压力而微微发热的芯片,意识深处,那片承载着“星海遗珠”奥秘的封印信息海,也仿佛泛起了细微的涟漪。

  “星火”已然在这片废土上点燃,并且正以燎原之势壮大。

  而真正的风暴,正在远方积聚着力量,随时可能降临。

  他需要更快地变强,不仅仅是个人实力的提升,更是要带领整个据点,在科技、军事、人心上完成一次彻底的蜕变。这不仅仅是为了在这危机四伏的世界生存下去,更是为了拥有足够的力量,去守护这片来之不易的灯火,并在未来某个时刻,向那些带来毁灭与死亡的敌人,挥出决定性的复仇之刃!

  夜色深沉,寒风凛冽,但林风的目光却如同穿越了黑暗,看到了更遥远的未来,那眼神之中,是磐石般的坚定,以及永不熄灭的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