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知仔细观察了一下王主事的神情,适时开口:“王大人,您看……是不是可以先做个总览表,把各年份、各地区的关键数据,比如引数、核准时间、核销周期、损耗率这些,先提取出来汇总比对,这样大的异常一目了然,再针对性地去细查原档、重点誊录疑点部分,是不是比我们现在这样一本本从头抄到尾,能快上一些?也……也能让我们更清楚知道自己在抄什么,为什么抄。”
钱尚和唐瑾在一旁猛猛点头,虽然他没太听懂具体细节,但气势要做足。
答应我们,别在抄了,好吗?
王守拙静静地听着,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握着茶杯的手指微微摩挲着杯壁,显示他并非无动于衷。
他目光扫过那份条陈,又落在那几本被仔细标记的账册上,最后看向眼前这五个虽然稚嫩,但眼神中透露出认真思考而非纯粹抱怨的少年。
他久在户部,深知这些陈年旧账整理起来是何等枯燥耗时,也明白单纯的抄写确实意义有限。这几个小子提出的方法,虽然粗糙,但思路是对的,是真正办事的人会有的想法,而非混日子的纨绔子弟能想到的。
尤其是那个做总览表的建议,确实能大幅提升初步梳理的效率。
沉默了半晌,就在知知几人心中七上八下,以为又要挨训时,王守拙终于开口了,声音依旧平淡,但那股子冰冷漠然的意味似乎少了一丝:
“尔等所言,不无道理。”
只这一句,就让五人心中巨石落下一半!
“然,”王守拙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地看向知知。
“空谈无用。尔等既提出此法,便需践行。本官给尔等两日时间,以此法重新梳理景和四年全部盐引账册。两日后,吾要看到尔等所说的‘总览表’,以及对标记‘异常’之处的详细说明。若效果确如尔等所言,后续账册便依此办理。若不然……”
他顿了顿,未尽之语带着明显的压力。
“学生等定当尽力!”知知立刻应下,心中狂喜。
成了!至少争取到了尝试的机会!
“是,学生明白!”其余四人也齐声应道。
王守拙挥了挥手,示意他们可以退下了。
事情还没有定论,关于他们提出的相关办法,就已经被写成折子递到了太子的案前。
太子批完奏折后,就拿起来观看。
眉眼间染上一点惊讶。
王守拙是他的人,将知知的小组安排给王守拙是他的刻意为之。
既是为了磨砺,也是为了纳入自己的观察,保证在可控范围内。
他预料到知知可能会不适应,会叫苦,甚至可能会想办法偷懒,也给王守拙打了预防针,磨性子磨的差不多后可以适当放手。
但没想到这小子选择在规则下给出颇具可行性的改进方案,既没违反规则,也合理达到了他减轻工作的想法。
他向来知道他这个侄儿的聪明,有着近乎本能的厉害判断,和歪打正着的搅局能力。
但这一次,展现的不再是小聪明,而是一种开始萌芽的实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政治素养。
虽然和他的培养计划有了出入,导致他所有计划要全盘推翻,重新开始。
但太子的眼里没有一点不甘愿,全是对这颗水灵灵白菜的欣赏和期待。
他原本只想让他去六部感受一下氛围,吃点苦头,磨磨性子,知道当家不易。
现在就像是老农民发现自家的白菜不止长的水灵,在自己给自己施肥的同时,还知道自己琢磨新的栽培技术。
简直是全自动一体化白菜自我种植机啊。
太子那个高兴啊。
提起笔,在计划上就开始更改计划,打算让知知放手施为。
今天事情有了进展,终于没有加班,知知拖着被公务掏空的身子,脚步慢吞吞的回到了成王府。
突然打了个寒颤!
又来了,这股奇怪的感觉。
徐沅宁看着儿子单薄的春衫,还有眼下未消失的乌青,直接揪住了儿子的耳朵,力道不重,但气势十足。
“我就说,你穿得单薄吧!一天天,作什么妖呢!开春了,但是温度也没提升多少吧。叫你多穿一件你不信,就你这要风度不要温度的样子。后面请太医有你好受的!”
明言知被自家娘亲揪的龇牙咧嘴,连连告饶。
“娘亲,轻点轻点!我马上添衣!”
徐沅宁瞪了他一眼,赶快催促嬷嬷去准备驱寒的汤水。
明若清倒是不厚道的笑出了声,收到徐沅宁的眼刀,赶忙住嘴,转移话题似的开口。
“对了,徐家那边今日递了帖子过来。”
徐沅宁动作一顿,保养得宜的脸上掠过一丝冷笑:“哦,我们那位太府寺卿,又有什么指教?”
她与徐家本家关系不睦,在整个京城都算不上秘密,除了必要的宴会,绝不私下来往,逢年过节都只送礼不前往。
两家就这么淡淡的发生额外情感。
用脚指头想都知道,无事不登三宝殿。
明言知也很好奇,徐大人虽然是他的外公,按理来说关系应该很近。
但事实不然,他长这么大,属实没见过几面,虽然他各种生辰节日没少收到徐府的礼物。
他也很好奇,这次是什么原因递的帖子,他虽然不知道具体原因,但也知道他娘是真不待见徐家,是真不怕被他娘拿来垫桌脚吗?
“倒不是以徐大人的名义直接下的帖,是以你大哥的名义邀请我们回去参加家宴。”
明若清淡淡道。
“家宴?”
徐沅宁眉头一挑,嘲讽意味更浓。
“徐嘉会?他回京了?胆子倒是大了不少,外放回来还敢给我递帖子。就不怕我再使劲把他搞去外放吗?”
徐嘉会,是徐父长子,徐沅宁的庶出大哥。
但在徐沅宁母亲过世后,他母亲被扶正,倒也是鸟枪换大炮,庶出子摇身一变嫡长子了。
从以上错综复杂的关系就看得出来,她们关系绝对算不上好。
就算把帖子递了过来,徐沅宁也打定主意不打算去,她只想跟这群人老死不相往来!
但明若清的话让她不止改变了主意,还怒火中烧。
钱尚和唐瑾在一旁猛猛点头,虽然他没太听懂具体细节,但气势要做足。
答应我们,别在抄了,好吗?
王守拙静静地听着,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握着茶杯的手指微微摩挲着杯壁,显示他并非无动于衷。
他目光扫过那份条陈,又落在那几本被仔细标记的账册上,最后看向眼前这五个虽然稚嫩,但眼神中透露出认真思考而非纯粹抱怨的少年。
他久在户部,深知这些陈年旧账整理起来是何等枯燥耗时,也明白单纯的抄写确实意义有限。这几个小子提出的方法,虽然粗糙,但思路是对的,是真正办事的人会有的想法,而非混日子的纨绔子弟能想到的。
尤其是那个做总览表的建议,确实能大幅提升初步梳理的效率。
沉默了半晌,就在知知几人心中七上八下,以为又要挨训时,王守拙终于开口了,声音依旧平淡,但那股子冰冷漠然的意味似乎少了一丝:
“尔等所言,不无道理。”
只这一句,就让五人心中巨石落下一半!
“然,”王守拙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地看向知知。
“空谈无用。尔等既提出此法,便需践行。本官给尔等两日时间,以此法重新梳理景和四年全部盐引账册。两日后,吾要看到尔等所说的‘总览表’,以及对标记‘异常’之处的详细说明。若效果确如尔等所言,后续账册便依此办理。若不然……”
他顿了顿,未尽之语带着明显的压力。
“学生等定当尽力!”知知立刻应下,心中狂喜。
成了!至少争取到了尝试的机会!
“是,学生明白!”其余四人也齐声应道。
王守拙挥了挥手,示意他们可以退下了。
事情还没有定论,关于他们提出的相关办法,就已经被写成折子递到了太子的案前。
太子批完奏折后,就拿起来观看。
眉眼间染上一点惊讶。
王守拙是他的人,将知知的小组安排给王守拙是他的刻意为之。
既是为了磨砺,也是为了纳入自己的观察,保证在可控范围内。
他预料到知知可能会不适应,会叫苦,甚至可能会想办法偷懒,也给王守拙打了预防针,磨性子磨的差不多后可以适当放手。
但没想到这小子选择在规则下给出颇具可行性的改进方案,既没违反规则,也合理达到了他减轻工作的想法。
他向来知道他这个侄儿的聪明,有着近乎本能的厉害判断,和歪打正着的搅局能力。
但这一次,展现的不再是小聪明,而是一种开始萌芽的实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政治素养。
虽然和他的培养计划有了出入,导致他所有计划要全盘推翻,重新开始。
但太子的眼里没有一点不甘愿,全是对这颗水灵灵白菜的欣赏和期待。
他原本只想让他去六部感受一下氛围,吃点苦头,磨磨性子,知道当家不易。
现在就像是老农民发现自家的白菜不止长的水灵,在自己给自己施肥的同时,还知道自己琢磨新的栽培技术。
简直是全自动一体化白菜自我种植机啊。
太子那个高兴啊。
提起笔,在计划上就开始更改计划,打算让知知放手施为。
今天事情有了进展,终于没有加班,知知拖着被公务掏空的身子,脚步慢吞吞的回到了成王府。
突然打了个寒颤!
又来了,这股奇怪的感觉。
徐沅宁看着儿子单薄的春衫,还有眼下未消失的乌青,直接揪住了儿子的耳朵,力道不重,但气势十足。
“我就说,你穿得单薄吧!一天天,作什么妖呢!开春了,但是温度也没提升多少吧。叫你多穿一件你不信,就你这要风度不要温度的样子。后面请太医有你好受的!”
明言知被自家娘亲揪的龇牙咧嘴,连连告饶。
“娘亲,轻点轻点!我马上添衣!”
徐沅宁瞪了他一眼,赶快催促嬷嬷去准备驱寒的汤水。
明若清倒是不厚道的笑出了声,收到徐沅宁的眼刀,赶忙住嘴,转移话题似的开口。
“对了,徐家那边今日递了帖子过来。”
徐沅宁动作一顿,保养得宜的脸上掠过一丝冷笑:“哦,我们那位太府寺卿,又有什么指教?”
她与徐家本家关系不睦,在整个京城都算不上秘密,除了必要的宴会,绝不私下来往,逢年过节都只送礼不前往。
两家就这么淡淡的发生额外情感。
用脚指头想都知道,无事不登三宝殿。
明言知也很好奇,徐大人虽然是他的外公,按理来说关系应该很近。
但事实不然,他长这么大,属实没见过几面,虽然他各种生辰节日没少收到徐府的礼物。
他也很好奇,这次是什么原因递的帖子,他虽然不知道具体原因,但也知道他娘是真不待见徐家,是真不怕被他娘拿来垫桌脚吗?
“倒不是以徐大人的名义直接下的帖,是以你大哥的名义邀请我们回去参加家宴。”
明若清淡淡道。
“家宴?”
徐沅宁眉头一挑,嘲讽意味更浓。
“徐嘉会?他回京了?胆子倒是大了不少,外放回来还敢给我递帖子。就不怕我再使劲把他搞去外放吗?”
徐嘉会,是徐父长子,徐沅宁的庶出大哥。
但在徐沅宁母亲过世后,他母亲被扶正,倒也是鸟枪换大炮,庶出子摇身一变嫡长子了。
从以上错综复杂的关系就看得出来,她们关系绝对算不上好。
就算把帖子递了过来,徐沅宁也打定主意不打算去,她只想跟这群人老死不相往来!
但明若清的话让她不止改变了主意,还怒火中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