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时一听是“军粮改良”,心里先是一动,军中粮草向来是大事。
他接过册子,起初还带着几分对晚辈的宽容心态翻阅,但越看,神色越是凝重,眼睛也越来越亮!
这“便携式高能量野战口粮”的概念,制作工艺,保存方法……条理清晰,构想新颖,而且极具可行性!
若真能制成,对提升军队机动性和持续作战能力大有裨益!
这哪里是“浅见”,这分明是一份极具价值的策论!
“妙!妙啊!”唐时忍不住拍案叫绝,激动地看向知知,“世子大才!此策若成,于我兵部,于边军将士,皆是福音!下官这就去禀报尚书大人!”他拿着册子就要往外走。
知知却连忙拉住他,小声道:“唐叔叔,我刚才去看了,尚书大人好像……挺忙的,折子堆得老高。”
唐时一愣,心里顿时“咯噔”一声,瞬间就品出了里面的机锋!
忙?忙个鬼!
最近边关无战事,各地卫所也还算安稳,兵部哪来的那么多紧急军务?
他前两天还撞见尚书大人下了值,悠哉悠哉地去某处有名的烟花之地听曲呢!
哪有一点日理万机的样子?
他早就听闻兵部尚书与那位素有贤名的康王走得颇近,甚至有小道消息说尚书家的千金与康王府的世子似乎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瓜葛。
可他万万没想到,这八字还没一撇的事儿,竟然就让尚书胆子肥到敢公然晾着成王世子了?!
唐时略一琢磨就明白了。
尚书估计就是想摆个谱,晾一晾这位身份尊贵却年纪尚小的世子,或许也是存了试探成王小世子城府的心思。
见肯定是会见的,但不能轻易的见。
他肯定没想到,世子年纪小却有个性,根本没耐心等他“召见”,按照他谱写的剧本走,直接溜达着就找到自己这里来了!
不想进步的人不是人啊!
唐时心里瞬间火热起来。这可是天上掉下来的机会!
尚书自己把“怠慢世子,延误重要情报”的把柄递到了他手里!
就算凭此一事扳不倒一个二品尚书,但这眼药水要是上得好了,在陛下和太子心里种下一根刺,那对他唐时未来的仕途,可是大有裨益!
本来现在就是关键时期,东宫迟迟未有子嗣,这几年更是连消息没有。
全天下的目光都集中在成王府,康王府和安王府了。
兵部尚书在这个节骨眼卷入两个王府。
再说,因为他儿唐瑾和世子的交情,他唐府本来就不能独善其身了。
风险?有,可能会彻底得罪顶头上司。
但收益更大!搏一搏,三品变二品啊!
家人们,这谁能拒绝!
本来他和一把手兵部尚书就因政见相左,也不怕得罪得更深了!
唐时一咬牙,干了!
他脸上不动声色,甚至对知知露出了更加和煦的笑容,郑重地将那本手册收进怀里:“世子殿下放心,此策关乎军国大事,下官深知轻重!殿下且先回府歇息,或……先去校场?下官这就去为您促成此事!”
说罢,唐时也顾不上太多礼数,匆匆向知知告辞,出了值房。
只留下知知一个人满脸问号,促成此事能不能先给我个口令,让我不用去校场受罪啊。
看唐叔叔那急冲冲的样子,明言知觉得今天是没有指望了,只能垂头丧气的回了。
哎,又是身不由己的一天。
唐时甚至没回自己办公处,直接命人备马,出了兵部衙门后,快马加鞭,直奔皇宫方向而去!
他要去面见太子和陛下!
他生怕慢了一步,被尚书的人察觉拦下,或者被尚书抢先一步歪曲事实。
他必须抢这个时间差,把这“兵部尚书怠慢成王世子、却对利国利民的军粮改良策论置之不理”的状,亲自告到御前!
这今日份的“眼药水”,他唐时是上定了!
而且是要上得又快又狠!
兵部尚书周大人处理完手头几份不算紧急的公文,慢悠悠地啜了口茶,终于想起了偏厅里还晾着的那位小祖宗。
“成王世子还在外面等着吗?”他捋了捋胡须,语气带着几分拿腔拿调。
按照他的剧本,此刻该是世子等得心焦气躁,他再“百忙之中”抽空接见,既显重视,又能让这年少气盛的世子稍稍收敛,顺便探探这位世子的城府。
能等这么久,在周尚书看来,还是颇有城府啊!
门口的小吏躬身回话:“回大人,世子殿下……等了约莫半个时辰后,便起身离开了。”
“离开了?”周尚书有些意外,这么急躁的嘛,“可知去了何处?”
“世子殿下……去了唐侍郎的值房。”
“唐时?”周尚书眉头微蹙,心里掠过一丝不悦。
这唐时,倒是会捡现成的殷勤。
不过转念一想,唐时是他下属,见了世子自然要好生接待,想必此刻正在他值房里陪着说话呢。
无妨,晾一晾也好,让唐时先替他安抚着。
他正琢磨着是现在叫人去请世子过来,还是再拖上一时半刻,却见一个心腹胥吏急匆匆进来,附耳低语了几句。
周尚书脸上的从容瞬间凝固了。
“什么?!唐时出衙了?不是回府?是往……皇宫方向去了?!”
周尚书猛地站起身,脸色骤变,“他怀里还揣着东西?!”
刹那间,周尚书脑子里如同电光石火般闪过无数念头。
世子去找唐时……唐时立刻带着东西直奔皇宫……这绝非寻常禀报!
那东西定然是世子带来的!
唐时这厮,竟然如此不讲官场规矩,为了巴结世子,连越级上奏、直接面圣这种事都干得出来?!
一点小事就要捅破天?!
“快!快去把人拦回来!”周尚书又惊又怒,声音都变了调。
然而,很快又有消息传来,唐侍郎是快马加鞭,此刻恐怕已经快到宫门了!
周尚书只觉得一股凉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颓然坐回椅子上。
拦是拦不住了,他现在只能寄希望于世子带来的不是什么真正要紧的东西,或许只是少年人的异想天开,陛下和太子不会重视……
但万一呢?
万一是真有价值的东西,那他这个将世子晾在一边、反而让下属抢了头功的兵部尚书,成了什么?有眼无珠?怠慢皇亲?
他接过册子,起初还带着几分对晚辈的宽容心态翻阅,但越看,神色越是凝重,眼睛也越来越亮!
这“便携式高能量野战口粮”的概念,制作工艺,保存方法……条理清晰,构想新颖,而且极具可行性!
若真能制成,对提升军队机动性和持续作战能力大有裨益!
这哪里是“浅见”,这分明是一份极具价值的策论!
“妙!妙啊!”唐时忍不住拍案叫绝,激动地看向知知,“世子大才!此策若成,于我兵部,于边军将士,皆是福音!下官这就去禀报尚书大人!”他拿着册子就要往外走。
知知却连忙拉住他,小声道:“唐叔叔,我刚才去看了,尚书大人好像……挺忙的,折子堆得老高。”
唐时一愣,心里顿时“咯噔”一声,瞬间就品出了里面的机锋!
忙?忙个鬼!
最近边关无战事,各地卫所也还算安稳,兵部哪来的那么多紧急军务?
他前两天还撞见尚书大人下了值,悠哉悠哉地去某处有名的烟花之地听曲呢!
哪有一点日理万机的样子?
他早就听闻兵部尚书与那位素有贤名的康王走得颇近,甚至有小道消息说尚书家的千金与康王府的世子似乎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瓜葛。
可他万万没想到,这八字还没一撇的事儿,竟然就让尚书胆子肥到敢公然晾着成王世子了?!
唐时略一琢磨就明白了。
尚书估计就是想摆个谱,晾一晾这位身份尊贵却年纪尚小的世子,或许也是存了试探成王小世子城府的心思。
见肯定是会见的,但不能轻易的见。
他肯定没想到,世子年纪小却有个性,根本没耐心等他“召见”,按照他谱写的剧本走,直接溜达着就找到自己这里来了!
不想进步的人不是人啊!
唐时心里瞬间火热起来。这可是天上掉下来的机会!
尚书自己把“怠慢世子,延误重要情报”的把柄递到了他手里!
就算凭此一事扳不倒一个二品尚书,但这眼药水要是上得好了,在陛下和太子心里种下一根刺,那对他唐时未来的仕途,可是大有裨益!
本来现在就是关键时期,东宫迟迟未有子嗣,这几年更是连消息没有。
全天下的目光都集中在成王府,康王府和安王府了。
兵部尚书在这个节骨眼卷入两个王府。
再说,因为他儿唐瑾和世子的交情,他唐府本来就不能独善其身了。
风险?有,可能会彻底得罪顶头上司。
但收益更大!搏一搏,三品变二品啊!
家人们,这谁能拒绝!
本来他和一把手兵部尚书就因政见相左,也不怕得罪得更深了!
唐时一咬牙,干了!
他脸上不动声色,甚至对知知露出了更加和煦的笑容,郑重地将那本手册收进怀里:“世子殿下放心,此策关乎军国大事,下官深知轻重!殿下且先回府歇息,或……先去校场?下官这就去为您促成此事!”
说罢,唐时也顾不上太多礼数,匆匆向知知告辞,出了值房。
只留下知知一个人满脸问号,促成此事能不能先给我个口令,让我不用去校场受罪啊。
看唐叔叔那急冲冲的样子,明言知觉得今天是没有指望了,只能垂头丧气的回了。
哎,又是身不由己的一天。
唐时甚至没回自己办公处,直接命人备马,出了兵部衙门后,快马加鞭,直奔皇宫方向而去!
他要去面见太子和陛下!
他生怕慢了一步,被尚书的人察觉拦下,或者被尚书抢先一步歪曲事实。
他必须抢这个时间差,把这“兵部尚书怠慢成王世子、却对利国利民的军粮改良策论置之不理”的状,亲自告到御前!
这今日份的“眼药水”,他唐时是上定了!
而且是要上得又快又狠!
兵部尚书周大人处理完手头几份不算紧急的公文,慢悠悠地啜了口茶,终于想起了偏厅里还晾着的那位小祖宗。
“成王世子还在外面等着吗?”他捋了捋胡须,语气带着几分拿腔拿调。
按照他的剧本,此刻该是世子等得心焦气躁,他再“百忙之中”抽空接见,既显重视,又能让这年少气盛的世子稍稍收敛,顺便探探这位世子的城府。
能等这么久,在周尚书看来,还是颇有城府啊!
门口的小吏躬身回话:“回大人,世子殿下……等了约莫半个时辰后,便起身离开了。”
“离开了?”周尚书有些意外,这么急躁的嘛,“可知去了何处?”
“世子殿下……去了唐侍郎的值房。”
“唐时?”周尚书眉头微蹙,心里掠过一丝不悦。
这唐时,倒是会捡现成的殷勤。
不过转念一想,唐时是他下属,见了世子自然要好生接待,想必此刻正在他值房里陪着说话呢。
无妨,晾一晾也好,让唐时先替他安抚着。
他正琢磨着是现在叫人去请世子过来,还是再拖上一时半刻,却见一个心腹胥吏急匆匆进来,附耳低语了几句。
周尚书脸上的从容瞬间凝固了。
“什么?!唐时出衙了?不是回府?是往……皇宫方向去了?!”
周尚书猛地站起身,脸色骤变,“他怀里还揣着东西?!”
刹那间,周尚书脑子里如同电光石火般闪过无数念头。
世子去找唐时……唐时立刻带着东西直奔皇宫……这绝非寻常禀报!
那东西定然是世子带来的!
唐时这厮,竟然如此不讲官场规矩,为了巴结世子,连越级上奏、直接面圣这种事都干得出来?!
一点小事就要捅破天?!
“快!快去把人拦回来!”周尚书又惊又怒,声音都变了调。
然而,很快又有消息传来,唐侍郎是快马加鞭,此刻恐怕已经快到宫门了!
周尚书只觉得一股凉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颓然坐回椅子上。
拦是拦不住了,他现在只能寄希望于世子带来的不是什么真正要紧的东西,或许只是少年人的异想天开,陛下和太子不会重视……
但万一呢?
万一是真有价值的东西,那他这个将世子晾在一边、反而让下属抢了头功的兵部尚书,成了什么?有眼无珠?怠慢皇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