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惊雷前夜-《都市纵横:从影视签到开始》

  第八十五章 惊雷前夜

  SSG在“彼岸”岛附近公海进行的“亮剑”联合演练,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国际军事观察家圈层内激起了不小的波澜。受邀观摩的少数几个“友好”国家武官,带回的报告令人震惊——那支名为“磐石安保”的私人武装,其装备之精良、训练之有素、协同作战能力之强,远超他们对“安保公司”的认知范畴。尤其是那几架具备短距\/垂直起降能力、且搭载了疑似非致命性定向能武器的飞行器,以及水下无人潜航器展现出的隐蔽性和续航能力,都指向了远超当前主流军事科技的水平。

  这些报告并未公开,但在特定的小圈子里迅速流传开来。dSm,或者说林凡手中掌握的力量,第一次以一种半公开的、极具威慑性的方式,展现在了潜在对手的面前。

  效果立竿见影。

  之前那些或明或暗的试探性接触和施压,如同潮水般迅速退去。A国智库的报告后续不了了之,欧洲老牌家族的“合作”提议也暂时没了下文。所有人都需要时间,来重新评估这个突然展现出獠牙的科技巨兽,以及其背后那个愈发深不可测的掌控者。

  林凡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不需要战争,他需要的是尊重,以及因忌惮而产生的安全距离。

  外部压力暂时缓解,林凡得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内部整合与最终冲刺上。

  “织网”计划在南太平洋岛国的国家能源项目进展神速,dSm展现出的工程能力和效率令人咋舌。该项目的成功,如同一个活广告,开始吸引更多处于类似困境中的国家主动与dSm接触。林凡指示团队,谨慎筛选合作伙伴,宁缺毋滥,确保每一个项目都能成为未来聚变能源体系下的可靠节点。

  “国际未来基础设施发展论坛”(IFIIdF)关于“全球能源互联网”的研讨会成功举办,虽然未能达成任何实质性协议,但成功地将这个概念植入了全球精英层的讨论范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真思考,一个基于全新能量来源的、高度互联的全球体系,将会是什么样子,又需要怎样的规则来维系。林凡通过安迪,持续向论坛输出dSm基于大量研究(实则源于“创世纪”)的、关于未来能源体系架构的前瞻性思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讨论的方向。

  与此同时,“创世纪”南极基地传来了最终的好消息。经过留守团队数年的精细化研究和优化,工程示范堆的长期运行稳定性、安全性以及小型化、模块化的可行性得到了最终验证!一份详尽的《聚变能源商业化应用路径白皮书(内部版)》被呈送到林凡面前。

  这份白皮书,清晰地勾勒出了将“创世纪”从实验室奇迹,转变为真正造福人类文明的全新能源体系的完整路线图和技术细节。它意味着,林凡手中掌握的,不再仅仅是一个科学突破,而是一把可以即刻开启新时代大门的、实实在在的钥匙。

  所有的铺垫,所有的布局,所有的等待,都是为了这一刻。

  林凡独自在书房里,将这份白皮书反复看了数遍。他的心情异常平静,甚至带着一种见证历史必然的宿命感。

  他拿起内部加密通讯器,接通了几个最高权限的频道。里面是dSm首席“代行者”、“创世纪”总工程师、“磐石安保”指挥官“山峦”、以及“暗影”团队负责人。

  没有激昂的动员,没有冗余的讨论。林凡的声音透过加密信道,平静而清晰地传达到每一个核心成员的耳中:

  “各位,‘创世纪’已然成熟。”

  “按预定方案,启动‘启明’全球发布倒计时。”

  “时间:六个月后。”

  “目标:向全世界,正式宣告可控核聚变时代的到来。”

  “各部门,依计划行动,确保万无一失。”

  频道里一片寂静,随即响起了几声压抑着巨大激动的、沉稳的回应:

  “明白!”

  “dSm准备就绪!”

  “SSG将确保绝对安全!”

  “暗影已全面监控!”

  简短的会议结束。

  林凡放下通讯器,缓缓走到窗前。

  窗外,夜幕低垂,星河寥廓。

  他知道,自己刚刚按下了一个将彻底改变世界命运的按钮。

  六个月。

  一百八十多个日夜。

  惊雷,将于那时炸响。

  一个旧时代将落下帷幕,一个新时代的晨曦,将在他手中绽放。

  他感到肩上的责任前所未有的沉重,但内心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力量与光明。

  为了他所守护的一切,为了他所憧憬的未来。

  这一刻,他已然准备好。

  (第八十五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