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风暴眼
林凡的反击指令如同精准制导的导弹,在无形的战场上悄然发射,直奔目标。然而,就在dSm这部庞大的战争机器高效运转,准备将那股试图散播“环境恐慌”的恶势力扼杀于萌芽之时,一股更深沉、更隐蔽的暗流,正悄然向他个人生活的核心区域渗透。
顾佳接到了一个电话。来电显示是某个久未联系、远在海外的高中同学,语气热情而怀旧,闲聊了几句近况后,对方似乎不经意地提起,听说顾佳的丈夫林凡先生最近成了全球瞩目的焦点,真是令人羡慕。又开玩笑般地说,现在外面关于林先生和dSm的传言很多,真真假假,还关切地提醒顾佳,作为家人也要多注意安全,毕竟树大招风。
电话挂断后,顾佳握着手机,站在客厅里,微微蹙起了眉头。这个同学当年关系泛泛,毕业后几乎从未联系,此刻突然越洋来电,话语间看似关心,实则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试探意味。她不是不谙世事的少女,林凡所处的地位和正在做的事情,她虽知之不详,但也明白必然伴随着巨大的风险。这通电话,像一根细小的冰刺,悄无声息地刺破了家庭外围那层看似坚固的保护膜。
她没有立刻告诉林凡。他肩上的压力已经够重了,她不想用这种尚不确定的琐事去打扰他。但她心中的警惕,已然升起。
与此同时,许子言所在的幼儿园,组织了一次户外写生活动,地点是市郊的一个公园。活动本身很顺利,但在回程的清点人数时,带班老师隐约觉得似乎有辆不起眼的灰色轿车,在不同路段短暂地出现过几次。老师起初以为是巧合,但出于责任心,还是在当天的活动总结里,含糊地提了一句“感觉有车辆偶尔跟随,未确认,已安全返回”。这份总结,按惯例会抄送一份给家委会。
这份报告,首先被dSm嵌入在家委会信息流中的“暗影”初级过滤程序捕捉到了。“车辆”、“偶尔跟随”等关键词触发了低级别警报,信息被标记后,传递到了SSG的日常监控中心。由于缺乏更具体的车牌或特征信息,且未发生任何实际接触,这条信息被归类为“需关注,低风险”,纳入了例行监控报告,尚未达到直接呈报林凡的级别。
然而,这两件看似孤立、且级别不高的事件,却像是两颗被投入不同水域的探测器,正在测量着林凡防御体系的反应速度和敏感度。
林凡对此尚不知情。他正专注于应对那场即将到来的舆论风暴。
安迪和王漫妮的行动卓有成效。在那个由军工复合体资助的“学术团体”即将发布骇人报告的前夕,多家顶级学术期刊的编辑部以及数所知名大学的学术道德委员会,几乎同时收到了关于该团体核心成员涉嫌数据造假、学术不端及收受巨额不当资助的匿名举报材料,证据详实,逻辑清晰。
与此同时,王漫妮指挥的资本力量,对那几个背景深厚的基金发动了闪电般的金融狙击。利用杠杆和衍生工具,精准打击了对方几个关键投资组合,短短数小时内造成了对方巨额账面亏损,迫使对方调动大量流动资金应对,一时焦头烂额,根本无暇他顾。
更绝的是,安迪提前联系好的几位科学泰斗,他们的驳斥文章和数据模型已经准备就绪,严阵以待。
结果,那份原本计划在环保论坛上掀起轩然大波的“危险报告”,在发布前夕就遭遇了灭顶之灾。资助方陷入财务麻烦,主要作者深陷学术丑闻,报告本身的科学性尚未接受公众检验,就已经被钉在了“利益驱动”的耻辱柱上。最终,只有一两家小媒体象征性地报道了一下,连一丝涟漪都未能掀起,便彻底沉没了。
这次危机被迅速、干净利落地化解于无形。dSm再次向所有窥伺者展示了其强大的综合反击能力——无论是学术抹黑还是资本暗算,都难以撼动其分毫。
林凡在书房里听取了安迪和王漫妮的最终汇报,脸上并无喜色。这样的斗争,今后只会更多,更频繁。他揉了揉眉心,感到一种精神上的疲惫。他需要一点纯粹的、不掺杂任何算计的温暖。
他走出书房,看到顾佳正坐在沙发上,看似在翻看杂志,眼神却有些飘忽,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怎么了?”林凡走过去,在她身边坐下,敏锐地捕捉到了她的异常。
顾佳犹豫了一下,还是将那个奇怪的越洋电话内容告诉了林凡,并说出了自己的疑虑。“可能是我多心了,”她最后说道,“但总觉得……不太对劲。”
林凡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如鹰。他握住顾佳的手,语气沉稳而肯定:“你没有多心。”他立刻意识到,这不是孤立事件。对手在正面战场屡次受挫后,开始将触角伸向了他的家人,这是更肮脏、也更危险的信号。
他没有任何迟疑,直接拿起加密通讯器,接通了SSG总指挥和安迪。
“最高优先级指令,”林凡的声音冷得像冰,“立即对顾佳女士和许子言的所有社会关系、通讯记录进行回溯性深度分析,筛查任何异常接触。提升君悦府及许子言幼儿园的物理安保等级至‘绝对领域’级别,SSG便衣人员贴身护卫方案立即启动,确保二十四小时无缝衔接。对所有接近他们的陌生面孔,进行即时身份识别与风险评估。”
“绝对领域”级别,是SSG最高防护预案,意味着将防护对象置于一个近乎与世隔绝的、由最精锐力量构成的绝对安全气泡之中。
“明白!”SSG总指挥的声音没有丝毫犹豫。
“安迪,同步启动‘溯源’程序,追踪那通越洋电话的真实来源和背后指使者,我要知道是谁伸出的爪子。”林凡的语气带着凛冽的杀意。
“已经在做。”安迪回应迅速。
下达完指令,林凡放下通讯器,将顾佳轻轻拥入怀中。“别怕,”他在她耳边低语,声音恢复了温度,“有我在,没人能伤害你们分毫。”
顾佳靠在他坚实的胸膛上,感受着他平稳有力的心跳,心中的那丝不安渐渐被一种踏实的安全感所取代。她知道,他说的出,就一定能做到。
然而,林凡的内心却远不如表面看起来那般平静。家人的安全,是他绝对不可触碰的逆鳞。对方此举,无疑是在玩火。这不再仅仅是商业或技术领域的竞争,而是触及了他最后的底线。
也就在这时,安迪的初步分析结果传来。那通越洋电话的来源经过层层伪装,最终指向一个与之前那家商业侦察公司有关联的虚拟运营服务商。而幼儿园老师报告的那辆灰色轿车,经过SSG调用更高权限的交通监控系统进行人脸和车辆特征模糊匹配,发现其驾驶员与某个被标记过的、活跃在国际雇佣兵市场上的情报贩子有高度相似性。
线索依旧破碎,但指向性已经非常明确——有专业团队,正在系统地、谨慎地对他的家人进行外围侦察和接触测试。
林凡站在客厅的落地窗前,看着窗外渐渐沉落的夕阳,眼神冰冷如极地寒冰。城市的霓虹初上,勾勒出繁华的轮廓,但这光明之下,阴影也在悄然蠕动。
他意识到,之前的博弈都只是前奏。真正的风暴,正伴随着对手将目标指向他的家人,而开始凝聚成形。
他不再是那个仅仅手握未来科技的执火者,更是一个必须守护巢穴的雄鹰。任何敢于窥伺他雏鸟的敌人,都将承受他最彻底、最无情的怒火。
风暴眼,已然形成。而这一次,他将不再留有任何余地。
(第一百一十章 完)
林凡的反击指令如同精准制导的导弹,在无形的战场上悄然发射,直奔目标。然而,就在dSm这部庞大的战争机器高效运转,准备将那股试图散播“环境恐慌”的恶势力扼杀于萌芽之时,一股更深沉、更隐蔽的暗流,正悄然向他个人生活的核心区域渗透。
顾佳接到了一个电话。来电显示是某个久未联系、远在海外的高中同学,语气热情而怀旧,闲聊了几句近况后,对方似乎不经意地提起,听说顾佳的丈夫林凡先生最近成了全球瞩目的焦点,真是令人羡慕。又开玩笑般地说,现在外面关于林先生和dSm的传言很多,真真假假,还关切地提醒顾佳,作为家人也要多注意安全,毕竟树大招风。
电话挂断后,顾佳握着手机,站在客厅里,微微蹙起了眉头。这个同学当年关系泛泛,毕业后几乎从未联系,此刻突然越洋来电,话语间看似关心,实则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试探意味。她不是不谙世事的少女,林凡所处的地位和正在做的事情,她虽知之不详,但也明白必然伴随着巨大的风险。这通电话,像一根细小的冰刺,悄无声息地刺破了家庭外围那层看似坚固的保护膜。
她没有立刻告诉林凡。他肩上的压力已经够重了,她不想用这种尚不确定的琐事去打扰他。但她心中的警惕,已然升起。
与此同时,许子言所在的幼儿园,组织了一次户外写生活动,地点是市郊的一个公园。活动本身很顺利,但在回程的清点人数时,带班老师隐约觉得似乎有辆不起眼的灰色轿车,在不同路段短暂地出现过几次。老师起初以为是巧合,但出于责任心,还是在当天的活动总结里,含糊地提了一句“感觉有车辆偶尔跟随,未确认,已安全返回”。这份总结,按惯例会抄送一份给家委会。
这份报告,首先被dSm嵌入在家委会信息流中的“暗影”初级过滤程序捕捉到了。“车辆”、“偶尔跟随”等关键词触发了低级别警报,信息被标记后,传递到了SSG的日常监控中心。由于缺乏更具体的车牌或特征信息,且未发生任何实际接触,这条信息被归类为“需关注,低风险”,纳入了例行监控报告,尚未达到直接呈报林凡的级别。
然而,这两件看似孤立、且级别不高的事件,却像是两颗被投入不同水域的探测器,正在测量着林凡防御体系的反应速度和敏感度。
林凡对此尚不知情。他正专注于应对那场即将到来的舆论风暴。
安迪和王漫妮的行动卓有成效。在那个由军工复合体资助的“学术团体”即将发布骇人报告的前夕,多家顶级学术期刊的编辑部以及数所知名大学的学术道德委员会,几乎同时收到了关于该团体核心成员涉嫌数据造假、学术不端及收受巨额不当资助的匿名举报材料,证据详实,逻辑清晰。
与此同时,王漫妮指挥的资本力量,对那几个背景深厚的基金发动了闪电般的金融狙击。利用杠杆和衍生工具,精准打击了对方几个关键投资组合,短短数小时内造成了对方巨额账面亏损,迫使对方调动大量流动资金应对,一时焦头烂额,根本无暇他顾。
更绝的是,安迪提前联系好的几位科学泰斗,他们的驳斥文章和数据模型已经准备就绪,严阵以待。
结果,那份原本计划在环保论坛上掀起轩然大波的“危险报告”,在发布前夕就遭遇了灭顶之灾。资助方陷入财务麻烦,主要作者深陷学术丑闻,报告本身的科学性尚未接受公众检验,就已经被钉在了“利益驱动”的耻辱柱上。最终,只有一两家小媒体象征性地报道了一下,连一丝涟漪都未能掀起,便彻底沉没了。
这次危机被迅速、干净利落地化解于无形。dSm再次向所有窥伺者展示了其强大的综合反击能力——无论是学术抹黑还是资本暗算,都难以撼动其分毫。
林凡在书房里听取了安迪和王漫妮的最终汇报,脸上并无喜色。这样的斗争,今后只会更多,更频繁。他揉了揉眉心,感到一种精神上的疲惫。他需要一点纯粹的、不掺杂任何算计的温暖。
他走出书房,看到顾佳正坐在沙发上,看似在翻看杂志,眼神却有些飘忽,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怎么了?”林凡走过去,在她身边坐下,敏锐地捕捉到了她的异常。
顾佳犹豫了一下,还是将那个奇怪的越洋电话内容告诉了林凡,并说出了自己的疑虑。“可能是我多心了,”她最后说道,“但总觉得……不太对劲。”
林凡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如鹰。他握住顾佳的手,语气沉稳而肯定:“你没有多心。”他立刻意识到,这不是孤立事件。对手在正面战场屡次受挫后,开始将触角伸向了他的家人,这是更肮脏、也更危险的信号。
他没有任何迟疑,直接拿起加密通讯器,接通了SSG总指挥和安迪。
“最高优先级指令,”林凡的声音冷得像冰,“立即对顾佳女士和许子言的所有社会关系、通讯记录进行回溯性深度分析,筛查任何异常接触。提升君悦府及许子言幼儿园的物理安保等级至‘绝对领域’级别,SSG便衣人员贴身护卫方案立即启动,确保二十四小时无缝衔接。对所有接近他们的陌生面孔,进行即时身份识别与风险评估。”
“绝对领域”级别,是SSG最高防护预案,意味着将防护对象置于一个近乎与世隔绝的、由最精锐力量构成的绝对安全气泡之中。
“明白!”SSG总指挥的声音没有丝毫犹豫。
“安迪,同步启动‘溯源’程序,追踪那通越洋电话的真实来源和背后指使者,我要知道是谁伸出的爪子。”林凡的语气带着凛冽的杀意。
“已经在做。”安迪回应迅速。
下达完指令,林凡放下通讯器,将顾佳轻轻拥入怀中。“别怕,”他在她耳边低语,声音恢复了温度,“有我在,没人能伤害你们分毫。”
顾佳靠在他坚实的胸膛上,感受着他平稳有力的心跳,心中的那丝不安渐渐被一种踏实的安全感所取代。她知道,他说的出,就一定能做到。
然而,林凡的内心却远不如表面看起来那般平静。家人的安全,是他绝对不可触碰的逆鳞。对方此举,无疑是在玩火。这不再仅仅是商业或技术领域的竞争,而是触及了他最后的底线。
也就在这时,安迪的初步分析结果传来。那通越洋电话的来源经过层层伪装,最终指向一个与之前那家商业侦察公司有关联的虚拟运营服务商。而幼儿园老师报告的那辆灰色轿车,经过SSG调用更高权限的交通监控系统进行人脸和车辆特征模糊匹配,发现其驾驶员与某个被标记过的、活跃在国际雇佣兵市场上的情报贩子有高度相似性。
线索依旧破碎,但指向性已经非常明确——有专业团队,正在系统地、谨慎地对他的家人进行外围侦察和接触测试。
林凡站在客厅的落地窗前,看着窗外渐渐沉落的夕阳,眼神冰冷如极地寒冰。城市的霓虹初上,勾勒出繁华的轮廓,但这光明之下,阴影也在悄然蠕动。
他意识到,之前的博弈都只是前奏。真正的风暴,正伴随着对手将目标指向他的家人,而开始凝聚成形。
他不再是那个仅仅手握未来科技的执火者,更是一个必须守护巢穴的雄鹰。任何敢于窥伺他雏鸟的敌人,都将承受他最彻底、最无情的怒火。
风暴眼,已然形成。而这一次,他将不再留有任何余地。
(第一百一十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