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旁边还有骑兵冲锋,给他们创造机会,但一来地方狭小,薛万彻的骑兵优势很难发挥,二来他们也不能直接冲破敌阵,这样就会将大本营暴露在高句丽的兵锋之下。
不过薛万彻却不在意这些,因为最后的爆破手还没有参加战斗,高句丽想要突破几乎不可能,自己的骑兵和重甲兵慢慢就能消耗掉对方,只是快速解决战斗的计划就要失败。
辽东城的渊盖苏文收到北面的战果胆战心惊,赶紧派人通知南部的部队押上,可是十万大军要同时押上,却十分困难,一来指挥不畅,二来本身就是将明军压缩在狭长地带,没想到现在这狭长地带成了自己进攻的障碍了,十万大军根本无法展开进攻。
冯立战斗经验丰富,他目前只要稳定住南部,不让敌军突破进攻明军本营即可,于是两翼骑兵死死用弓箭压住阵脚,中路只要顶不住看到敌方密集进攻,就直接扔出炸药罐子,将高句丽士兵炸的人仰马翻,反而是打得游刃有余。
李绩带的两万唐军看着这情况,知道自己上去也只有被冯立堵住的份,眼神一转,开始脱离队伍向辽东城边迂回,从侧面向冯立的阵地进攻而来。
这一下冯立的左翼压力瞬间大了起来,正面的冲击对他们还没有问题,但李绩的侧面直插很容易让他们阵型出现散乱,这要是出现缝隙,在两面夹击之下很容易出问题的。李绩的袭击显示出了他的卓越军事才能,但好在冯立防守经验丰富,而且战备精良,立刻分出五千骑兵出击堵住李绩。
李绩恨恨地叹口气,佯动了一下立刻撤回,他尽管是两万人马,可是却不敢直接和五千明军骑兵抗衡,他的骑兵不多,两万人只有两成是骑兵,对阵五千明军骑兵还真没有把握,更重要的是,他损失不起,李唐的军队现在是打一点少一点,他的两万军队对于李唐来说,可是一股非常重要的力量。
但李绩没有脱离战场,而是在周边晃悠伺机而动,来往几次,冯立就看出了李绩的用意,不过此时他还是以高句丽为主,只要李绩不异动,直接参与占战局,那就派一股士兵看住就行。
李绩不动,在辽东城的渊盖苏文可就坐不住了,南面大军突破不了,北面正在经受薛万彻的打击,时间一久,北面崩溃是迟早的事,若是北面士兵溃散了,不但包围不住赵瑞,更是让赵瑞腾出手来对于难免的部队。于是渊盖苏文留下一万人占据城墙抵御阚陵,直接派出三万人从北门出发,准备抵达北面战场给薛万彻一个前后夹击。
仗打到这里,明军最精锐的左屯卫反而是最轻松的,阚陵三万大军几乎没有什么战事,不过阚陵还是牢记战略,依旧派人死死盯住北门,渊盖苏文一动,阚陵就知道了,不慌不忙,派出一万人向北侧移动。
渊盖苏文亲自带着三万兵马出城,这里还有他的嫡系部队一万多人,可是刚出北门还没多远,就和阚陵的左屯卫遇上了,左屯卫心高气傲,自己有心高气傲的本钱,无论是单兵素质和武器装备,都是大唐最顶尖的存在,一万人面对高句丽三万人,根本不放在眼里,他们骑术精良,奔着渊盖苏文就直接冲了过去。
渊盖苏文本身武艺高强,手下一万多人都是精锐之师,自负甚高,可是一遇到左屯卫那还是不够看的,一万骑兵的冲击力还不是他能抵挡的,先敌轮射,左右穿插战术被左屯卫玩的熟练无比,左屯卫顺着渊盖苏文的进军方向斜着就横插了过去,一轮密集射击,就让渊盖苏文队伍中间开始稀疏起来,紧接着一个斜插就将渊盖苏文的队伍截成两段。
前方渊盖苏文的精锐还没有来的及转身,后面跟随的高句丽士兵已经乱了起来。渊盖苏文只能调转马头带着亲兵前来阻断明军,好让两支部队再次联合起来,可是左屯卫放弃后段的高句丽,竟然朝着渊盖苏文的精锐直接冲击过来。
两军交错之下,高句丽留下一地尸体,号称精锐的渊盖苏文亲兵也没有经受住左屯卫的冲撞。队伍已呈现溃散之势,渊盖苏文无奈,只能带着亲兵护送着其余的人马缓慢向北方跑去。
渊盖苏文还没有和北部的军队会合,巨大的马蹄轰鸣声从北方传来,三万突厥骑兵在阿史那思摩的带领下从北向南冲击过来。
阿史那思摩的突厥骑兵从营州开始就和赵瑞分开了,一直在室韦等地活动,就等着高句丽破坏大坝,辽水下降,这才联合契丹人一起过辽水南下,契丹首领摩会亲自带着五千人部落青壮跟随,他们装备差但骑术好,作战勇猛。
这三万多人还没到跟前,便分成几千人的小锋矢箭头状直插高句丽大军。高句丽的几万人一直就被薛万彻压着打,后背又受到三万多突厥和契丹联军打击,原本人数上的优势荡然无存。
阿史那思摩隐藏到这个时候,就是因为赵瑞要求他不必开战就出来,等到双方势均力敌,战事胶着的时候再出来冲击,一旦冲击就必须一次性击垮敌军,瓦解高句丽士兵的斗志。
阿史那思摩很好地贯彻了赵瑞的计划安排,和契丹人一出现便冲着高句丽猛打,高句丽本来就对突厥有一定恐惧心理,这一番冲击直接被打的崩溃,可是高句丽士兵步兵居多,战败之后,在这样的地带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在被分割成一个个小团体后,很快就溃散起来。
当渊武岸被薛万彻一刀斩杀之后,更是连个指挥的人都没有,于是四散奔逃,像无头苍蝇在战场上乱撞。
一些士兵还在抵抗,而有些已经开始蹲下投降了。战场上乱糟糟的一团。
渊盖苏文将将赶到战场,看到的却是一团团一簇簇的高句丽士兵或被斩杀或者投降,即使渊盖苏文再有本事,也无法组织有效进攻了,渊盖苏文就像是一个收拾残局的,裹挟了一些在边缘的高句丽士兵转身赶回辽东城。
左屯卫岂能让渊盖苏文顺利返回辽东城,一万左屯卫骑兵冲着渊盖苏文回城的路线就围堵了过去。
不过薛万彻却不在意这些,因为最后的爆破手还没有参加战斗,高句丽想要突破几乎不可能,自己的骑兵和重甲兵慢慢就能消耗掉对方,只是快速解决战斗的计划就要失败。
辽东城的渊盖苏文收到北面的战果胆战心惊,赶紧派人通知南部的部队押上,可是十万大军要同时押上,却十分困难,一来指挥不畅,二来本身就是将明军压缩在狭长地带,没想到现在这狭长地带成了自己进攻的障碍了,十万大军根本无法展开进攻。
冯立战斗经验丰富,他目前只要稳定住南部,不让敌军突破进攻明军本营即可,于是两翼骑兵死死用弓箭压住阵脚,中路只要顶不住看到敌方密集进攻,就直接扔出炸药罐子,将高句丽士兵炸的人仰马翻,反而是打得游刃有余。
李绩带的两万唐军看着这情况,知道自己上去也只有被冯立堵住的份,眼神一转,开始脱离队伍向辽东城边迂回,从侧面向冯立的阵地进攻而来。
这一下冯立的左翼压力瞬间大了起来,正面的冲击对他们还没有问题,但李绩的侧面直插很容易让他们阵型出现散乱,这要是出现缝隙,在两面夹击之下很容易出问题的。李绩的袭击显示出了他的卓越军事才能,但好在冯立防守经验丰富,而且战备精良,立刻分出五千骑兵出击堵住李绩。
李绩恨恨地叹口气,佯动了一下立刻撤回,他尽管是两万人马,可是却不敢直接和五千明军骑兵抗衡,他的骑兵不多,两万人只有两成是骑兵,对阵五千明军骑兵还真没有把握,更重要的是,他损失不起,李唐的军队现在是打一点少一点,他的两万军队对于李唐来说,可是一股非常重要的力量。
但李绩没有脱离战场,而是在周边晃悠伺机而动,来往几次,冯立就看出了李绩的用意,不过此时他还是以高句丽为主,只要李绩不异动,直接参与占战局,那就派一股士兵看住就行。
李绩不动,在辽东城的渊盖苏文可就坐不住了,南面大军突破不了,北面正在经受薛万彻的打击,时间一久,北面崩溃是迟早的事,若是北面士兵溃散了,不但包围不住赵瑞,更是让赵瑞腾出手来对于难免的部队。于是渊盖苏文留下一万人占据城墙抵御阚陵,直接派出三万人从北门出发,准备抵达北面战场给薛万彻一个前后夹击。
仗打到这里,明军最精锐的左屯卫反而是最轻松的,阚陵三万大军几乎没有什么战事,不过阚陵还是牢记战略,依旧派人死死盯住北门,渊盖苏文一动,阚陵就知道了,不慌不忙,派出一万人向北侧移动。
渊盖苏文亲自带着三万兵马出城,这里还有他的嫡系部队一万多人,可是刚出北门还没多远,就和阚陵的左屯卫遇上了,左屯卫心高气傲,自己有心高气傲的本钱,无论是单兵素质和武器装备,都是大唐最顶尖的存在,一万人面对高句丽三万人,根本不放在眼里,他们骑术精良,奔着渊盖苏文就直接冲了过去。
渊盖苏文本身武艺高强,手下一万多人都是精锐之师,自负甚高,可是一遇到左屯卫那还是不够看的,一万骑兵的冲击力还不是他能抵挡的,先敌轮射,左右穿插战术被左屯卫玩的熟练无比,左屯卫顺着渊盖苏文的进军方向斜着就横插了过去,一轮密集射击,就让渊盖苏文队伍中间开始稀疏起来,紧接着一个斜插就将渊盖苏文的队伍截成两段。
前方渊盖苏文的精锐还没有来的及转身,后面跟随的高句丽士兵已经乱了起来。渊盖苏文只能调转马头带着亲兵前来阻断明军,好让两支部队再次联合起来,可是左屯卫放弃后段的高句丽,竟然朝着渊盖苏文的精锐直接冲击过来。
两军交错之下,高句丽留下一地尸体,号称精锐的渊盖苏文亲兵也没有经受住左屯卫的冲撞。队伍已呈现溃散之势,渊盖苏文无奈,只能带着亲兵护送着其余的人马缓慢向北方跑去。
渊盖苏文还没有和北部的军队会合,巨大的马蹄轰鸣声从北方传来,三万突厥骑兵在阿史那思摩的带领下从北向南冲击过来。
阿史那思摩的突厥骑兵从营州开始就和赵瑞分开了,一直在室韦等地活动,就等着高句丽破坏大坝,辽水下降,这才联合契丹人一起过辽水南下,契丹首领摩会亲自带着五千人部落青壮跟随,他们装备差但骑术好,作战勇猛。
这三万多人还没到跟前,便分成几千人的小锋矢箭头状直插高句丽大军。高句丽的几万人一直就被薛万彻压着打,后背又受到三万多突厥和契丹联军打击,原本人数上的优势荡然无存。
阿史那思摩隐藏到这个时候,就是因为赵瑞要求他不必开战就出来,等到双方势均力敌,战事胶着的时候再出来冲击,一旦冲击就必须一次性击垮敌军,瓦解高句丽士兵的斗志。
阿史那思摩很好地贯彻了赵瑞的计划安排,和契丹人一出现便冲着高句丽猛打,高句丽本来就对突厥有一定恐惧心理,这一番冲击直接被打的崩溃,可是高句丽士兵步兵居多,战败之后,在这样的地带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在被分割成一个个小团体后,很快就溃散起来。
当渊武岸被薛万彻一刀斩杀之后,更是连个指挥的人都没有,于是四散奔逃,像无头苍蝇在战场上乱撞。
一些士兵还在抵抗,而有些已经开始蹲下投降了。战场上乱糟糟的一团。
渊盖苏文将将赶到战场,看到的却是一团团一簇簇的高句丽士兵或被斩杀或者投降,即使渊盖苏文再有本事,也无法组织有效进攻了,渊盖苏文就像是一个收拾残局的,裹挟了一些在边缘的高句丽士兵转身赶回辽东城。
左屯卫岂能让渊盖苏文顺利返回辽东城,一万左屯卫骑兵冲着渊盖苏文回城的路线就围堵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