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辽东三国鼎立-《大唐风流小厨师》

  赵瑞哭笑不得,心说,那些赋闲在家几年、十几年的大有人在,急什么啊。不过也是没有办法,丹阳亲自过来问了,自己不可能跟自己姐姐打机锋,猜来猜去的。再说丹阳性格有点弱,和衡阳等人比起来不够开朗,衡阳等人性格形成的时候,家里已经是有爵位的了,享受的待遇等等完全不一样。

  丹阳性格形成的时候,家里吃的都不是很够,生活条件局限了她的性格成长。

  “其实没事,我还能把怎么了,只不过这次事情比较大,要处理给大家一个交代,不然以后不好管束,再说了驸马在我身边也不好立军功,明年我安排他去军中,先到太原苏定方手下一段时间吧,立些功劳容易些。”

  丹阳听到赵瑞这么说,立马眉开眼笑,只要弟弟心里没有裂痕就好,不过嘴上还是说道,

  “我还想着让他跟在你身边保护你呢,驸马这些天也懊悔,说是当时情况太危险了,现在想起来都是一身冷汗。”

  赵瑞只好安慰她,

  “危险是有的,他在这个事情上犯了一次错误,就不好再在这位置待了,何况,在我身边只能保护我,我又不冲锋陷阵,他想要立功劳,机会可不多,到军中立功劳的机会多,苏定方是个统帅之才,又是相熟之人,在军中也不会为难他,立的功劳更是不会被抢夺,多好。“

  丹阳得到想要的答案,笑眯眯走了,赵瑞还没有安静下来,两个小妹妹又来了,长沙才八九岁,性格淘气的很,宫里看到鸟窝都要上树的性格,害的秦贵妃不得不让人将鸟窝都给捅了。到了赵瑞这里就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直到晚间,赵瑞才有真正和秦慕雨单独相处的机会。

  李靖在辽东很轻松攻进了国内城,以他的军事素养和战略水平,渊盖苏文根本不是对手,更何况现在的渊盖苏文也没有力量和李靖扳手腕了。李靖轻松地将升骨城和尉那岩城拿了下来,国内城成了一座孤城。城内渊盖苏文加紧训练拉来的壮丁,可是这些人要形成战斗力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李靖怎么可能给他这个时间。

  赵瑞走后不久,李靖和张公谨就已经打到了国内城,兵临城下之时,十万人连队列都还没有走好呢。渊盖苏文本想着利用他们守城,靠着城墙与李靖周旋,哪知道自从有个炸药,大明从不愿意蚁附攻城,那样损失太大了、李靖攻到城下利用炸药打破城门。巷战,渊盖苏文更不是李靖的对手了,一群连盔甲都没有农夫怎么可能是武装到牙齿的明军对手。

  渊盖苏文见势不妙,只能弃城逃跑,但渊盖苏文根本不敢抛弃手下士卒,国内城是渊盖苏文的老巢,离开自己家族所在地,要是没有军队在手,那渊盖苏文根本就没有翻盘的机会,整个高句丽现在对他是愤恨到了极点。

  渊盖苏文就是逃跑也要带着军队,不过让渊盖苏文意想不到的是,李靖对他的追击力度非常小,其实这是李靖和赵瑞定下计划,将渊盖苏文也赶到鸭绿水南岸去。

  李世民占据高句丽大部分地方,明军现在不能马上进攻,可是也不像李世民就这样把高句丽吞入囊中,要说高句丽现在谁最恨李世民,渊盖苏文无疑是第一个。

  谈好的联盟,李世民竟然不及时北上,导致高句丽溃败,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李世民却转身占据平壤,废了高建武,将高句丽大片领土纳入管辖。

  现在李世民在高宝藏的旗帜下,到处收复高句丽的势力,要是渊盖苏文去了,肯定要和李世民产生矛盾,闹起来。要是他们能彼此消耗力量,到时候明军再来收拾残局。

  所以李靖进攻国内城,不是要占领国内城,而是要将渊盖苏文赶到李世民控制的地方中去,所以李靖在攻进国内城之后,第一时间开始稳定国内城的局势,仅派了一小部分骑兵对渊盖苏文进行骚扰。

  实际上是将渊盖苏文按既定路线赶往鸭绿水,渊盖苏文明显知道了明军的意图,也就带着大军继续南下。这对于渊盖苏文是很憋屈的,明知道明军这是不怀好意,但此时此刻的形势也只能按照明军的计划走下去。

  这样执行,还有活下去的可能性和资本,要是不按明军的安排来,可能随时被明军吃掉。

  在这种情况下,渊盖苏文带着大军渡过鸭绿水,占据卑列等城休养。

  李靖完成了赵瑞之前的作战部署,将鸭绿水北岸完全占领,与李世民和渊盖苏文隔河对峙。

  李世民最近的日子过得很不错,占据平壤城之后,以高宝藏的名义向各地发出指令,减少了很多阻力,很多地方开始向平壤投诚,除了安排在长安的刺客没有袭击成功之外,其余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尤其是平壤本来就是高句丽国都,人口稠密、经济富足,连同新罗一起,李世民最起码可以养二十万大军,还有一些战略储备的话,临时拉人三十万大军也是可以的。

  高句丽处于战略要地,这些年战争就没有停止过,兵源素质还是不错的,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很容易形成战斗力。从赵瑞回军的意图来看,东北还是太冷了,明年明军再来,高句丽的新招士卒也会形成一定战斗力。

  要知道李世民手下很多人都是学过赵瑞的练兵之法的,再结合他们自己的作战经验,训练队伍还是游刃有余地,李世民现在最不缺的反而就是时间了。

  不过随着渊盖苏文的南下,东部一些城池的陷落,李世民还是嗅到了危机,可是派去和渊盖苏文联络继续联合对抗大明的使节还是遭到了渊盖苏文的驱逐。

  对于李世民的背信弃义,渊盖苏文明知道和李世民联合起来比较有利,但是却不敢在这么做了,他再没有二十万大军给李世民坑了。

  严寒的到来,也给东北战事冻上了一样,三方就这样停了下来,各自重点维持自己的地盘,加强自己在当地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