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西凉惊雷与东南定鼎-《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

  初平四年的盛夏,当陈留忙于消化黑山军、河北陷入短暂僵持之际,数则来自远方的急报,如同投入静湖的巨石,在天下诸侯间掀起新的波澜。

  第一道惊雷,炸响于西凉与三辅之地。

  被排挤出长安权力核心的马腾、韩遂,始终不甘寂寞。

  他们以“清君侧,诛国贼”为名,联合羌胡,聚集西凉铁骑数万,浩浩荡荡东进,直逼长安。

  此时的李傕、郭汜,正因为权力分配和劫掠来的宫女财宝争执不休,内耗严重。

  烽火台接连燃起的狼烟,终于让这两个沉迷于内斗的权臣暂时放下了彼此的嫌隙。

  “韩遂、马腾这两个反复小人,安敢犯我疆界!”

  李傕在朝堂上咆哮,全然不顾面色苍白的少年天子就在御座之上。

  郭汜虽然不满李傕的嚣张,但也知外敌当前,只得强压怒火,提议道:

  “当务之急是派兵阻击。我愿领兵出战!”

  然而,猜忌的种子早已深种。

  李傕唯恐郭汜借出征之机掌握更多兵权,或与西凉军暗通款曲,坚决反对。

  最终,经过一番丑陋的争吵,决定由李傕之侄李利、郭汜部将崔勇率军前往潼关迎敌。

  西凉军久居边陲,骁勇善战,马腾之子马超更是年少英勇,有“锦马超”之称。

  而李、郭的联军则因主将不和,士气低落。

  双方在潼关外展开激战。

  马超一马当先,连斩崔勇等数员将领,李利大败而回,损兵折将。

  潼关失利的消息传回长安,李傕、郭汜非但没有同心御敌,反而互相指责对方部下无能,险些在朝堂上拔剑相向。

  长安城内,人心惶惶,公卿大臣们私下议论,无不期盼能有强藩入京,结束这混乱的局面。

  这场发生在帝国西陲的战争,不仅牵制了李傕、郭汜的大部分精力,更将长安的虚弱与混乱暴露无遗。

  无数双眼睛开始窥视这座残破的都城,以及城中那位象征天下正朔的年轻天子。

  与此同时,东南徐州,一场早有预期的权力交接终于到来。

  自陶谦病重让刘备暂代州事以来,刘备在徐州施仁政、抚流民,深得人心。

  然而,陶谦的溘然长逝,还是让这片富庶的土地陷入了微妙的气氛中。

  下邳城,州牧府白幡飘扬。

  灵堂之上,陶谦的棺椁静静停放。

  以糜竺、陈登为首的徐州官吏,以及关羽、张飞等刘备嫡系,齐聚于此。

  糜竺手持陶谦遗表,声音沉痛而坚定:

  “陶使君临终前,再三嘱托,玄德公仁德布于四海,非公不能保徐州百姓安宁。今使君仙去,州中不可一日无主,请玄德公正式继任徐州牧,以安民心!”

  陈登立即附和:“元龙愿奉玄德公为主,共保徐州!”

  堂下多数官吏纷纷拜倒,表示拥护。

  然而,以曹豹为首的部分丹阳旧部,虽然也随着众人下拜,眼神中却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曹豹暗地里与淮南袁术仍有往来,对刘备这个外来者始终心存芥蒂,只是碍于大势,暂时隐忍不发。

  刘备面露悲戚,再三推辞:“备受陶使君厚恩,暂代州事已深感惶恐,岂敢......”

  “大哥!”

  张飞忍不住喊道,“陶使君既然托付于你,徐州百姓也拥戴你,你还推辞什么!”

  关羽也抚髯道:“大哥,此乃天命所归,人心所向。为徐州百姓计,不应再辞。”

  就在此时,陈留的使者徐庶适时抵达。

  他代表蔡琰,正式承认刘备的徐州牧地位,并重申陈留与徐州的盟约。

  “蔡大家言,玄德公继任徐州牧,实乃徐州之幸,百姓之福。陈留愿与徐州永结盟好,共扶汉室。”

  得到强邻陈留的明确支持,刘备终于不再推辞。

  他在陶谦灵前立誓,必保徐州安宁,随后正式接任徐州牧。

  刘备继任后,厚葬陶谦,对其家族优抚有加,同时继续推行仁政,整顿军备,特别是对曹豹掌握的丹阳兵,采取了既安抚又逐步渗透的策略,徐州局势渐趋稳定。

  然而,天下的动荡并未止息。

  就在刘备正式执掌徐州不久,西南益州也传来了变故。

  益州牧刘焉,这个汉末最早萌生割据野心的宗室,因病去世。

  其子刘璋性格暗弱,在州中大吏赵韪等人的支持下继位。

  刘璋的威望和能力远不及其父,益州本土势力与东州士人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这片被誉为天府之国的土地,也渐渐显露出不稳的迹象。

  陈留府衙内,郭嘉将这几份来自不同方向的情报并排放在案几上,目光灼灼。

  主公,天下格局,自此将大变!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李傕、郭汜经西凉军一击,威望扫地,长安空虚,天子蒙尘……这为我们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蔡琰凝视着地图上的长安,沉吟道:奉孝是说……迎驾?

  正是!

  郭嘉斩钉截铁,马腾、韩遂虽勇,然其志在劫掠,难成大事。曹操虽在许昌蠢蠢欲动,但其距离长安较远,且要防备袁绍与我等。此刻,若我们能抢先一步,西进迎奉天子,则大义名分在手,可号令天下!

  徐庶补充道:而且,玄德公已正式执掌徐州,与我盟好,东南无忧。袁绍新败,公孙瓒心思难测,但短期内均无力大举南下。此时不取,更待何时?

  蔡琰的心剧烈地跳动着。迎奉天子,掌控朝廷,这是何等的诱惑,又是何等的风险!

  这意味着陈留将彻底从一方割据势力,走向争夺天下霸业的舞台中央,也将成为所有野心家的眼中钉。

  她深吸一口气,目光逐渐变得坚定:奉孝,元直,详细方略如何?

  郭嘉成竹在胸:可派一员上将,率精兵轻骑疾进,以协助平定西凉之乱、护卫天子为名,直趋长安。同时,遣能言善辩之士,密会朝中忠于汉室的老臣,里应外合……

  新的战略方向已然确定。

  西凉的战火,徐州的定鼎,益州的权力交替,如同多米诺骨牌般接连倒下,彻底改变了天下的力量平衡。

  一个以迎奉天子为核心目标的宏大计划,开始在陈留最高决策层的心中酝酿。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了那座饱经沧桑的千年古都——长安。

  而此刻,尚在许昌积蓄力量的曹操,也正将炽热的目光投向同一个方向。

  一场围绕天子归属的无声竞赛,即将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