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王旗所向,传檄而定-《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

  赵云,蔡谷率领的朝廷王师,行动之迅捷,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他们避开了曹操设置的主要关隘和哨卡,选择了一条较为偏僻但行军速度更快的路线。

  沿途,早有暗线接应,提供情报、引导路径,甚至提前解决了小股的巡逻队。

  当这两万打着“代天巡狩”旗号的军队,如同神兵天降般出现在陈留城下时,城内的守军和官员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守将乃是曹操族子曹安民,勇武有余,智谋不足。

  他登城望去,只见城外军容整肃,铠甲鲜明,中央一面硕大的“汉”字大旗以及“赵”、“蔡”将旗迎风招展,在秋日阳光下熠熠生辉。

  更令他心惊的是,军队阵列前方,还有数十名身着官袍的文吏,手持黄绢诏书,正是朝廷派出的宣谕使。

  “城上守军听着!”

  一名宣谕使声若洪钟,借助简易的传声筒,将声音远远送上传城头,

  “天子圣谕:

  曹操擅动刀兵,劳民伤财,有负圣恩!

  今特遣王师,巡狩济阴,陈留、东郡,安抚百姓,恢复秩序!

  尔等皆为大汉子民,岂可助纣为虐,抗拒王化?

  速开城门,迎奉王师,过往不究!若执迷不悟,以叛逆论处,城破之日,悔之晚矣!”

  声音在城墙间回荡,城头守军出现了一阵骚动。

  曹安民又惊又怒,厉声喝道:

  “休得胡言!此乃曹公治下,何来王师?分明是彭城伪朝派来的奸细!放箭!给我放箭!”

  稀稀落落的箭矢射出,却无法对严阵以待的朝廷军队造成多大威胁。

  就在这时,陈留城内,几家早已被暗线联络好的大族,同时发动了!

  城南李家家主,曾是故太尉李咸之后,素来心向汉室。

  他联合了城中部分对曹操强行征粮不满的士族和商户,聚集家兵部曲数百人,突然发难,攻击守城军营,并派人试图打开城门。

  “城内乱了!朝廷大军已到,曹氏倒行逆施,吾等何必为其陪葬!”

  混乱中,这样的呼喊迅速蔓延。

  一些本就对曹操统治心存疑虑的守军开始动摇,甚至有人调转矛头,加入了叛乱者的行列。

  曹安民腹背受敌,顾此失彼。

  城外,赵云见城内火起,喊杀声传来,知道内应已然发动,立即下令攻城!

  蔡谷率领先锋营,冒着箭矢,架起云梯,悍勇登城。

  赵云则亲率白马义从,在城门外蓄势待发,只待城门一开,便冲杀进去。

  内应的力量虽然不足以完全控制城池,但制造的混乱极大地削弱了守军的抵抗。

  在蔡谷先锋营的猛攻下,一段城墙很快被突破。

  与此同时,在内应的拼死努力下,陈留城的西门被缓缓打开!

  “城门已开!随我冲!”

  赵云大喝一声,一马当先,率领铁骑如潮水般涌入陈留城。

  曹安民见大势已去,试图率亲兵突围,被蔡谷截住,战不数合,被赶来的赵云一枪刺于马下,余众或降或逃。

  从朝廷军队兵临城下,到完全控制陈留城,仅仅用了不到六个时辰!

  赵云入城后,立即张贴安民告示,宣布免除陈留郡本年三成赋税,严令军队不得扰民,并迅速接管府库,清点户籍。

  一系列举措,迅速稳定了民心。

  那些参与内应的家族,也得到了褒奖和任用。

  陈留易主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周边。

  东郡太守刘延(非曹操心腹,原为汉臣)闻讯,又接到朝廷宣谕使带来的诏书和赵云的劝降信,审时度势之下,几乎未做抵抗,便宣布归附朝廷,打开城门,迎接王师。

  济阴守将史涣、见已被包围,不战而降。

  短短十余日,济阴,陈留、东郡这三块曹操统治核心区的重要地盘,几乎兵不血刃地落入了彭城朝廷手中!

  整个过程,顺利得让远在彭城的郭嘉等人都感到一丝意外,却也更加印证了“朝廷正统”这块金字招牌在特定时机下的巨大威力。

  与此同时,北线也传来了消息。

  徐晃领军逼近济南,臧霸果然陷入极大的犹豫和恐慌。

  他既畏惧朝廷兵威,又舍不得手中的独立权力。

  郭嘉的亲笔信适时送到,信中软硬兼施,既许诺其归附后仍可镇守一方,爵位更胜往昔,又暗示若抗拒王命,则大军压境,玉石俱焚。

  臧霸内外交困之下,终于下定决心,亲自前往徐晃军中请降,表示愿遵从朝廷号令。

  徐晃一方面好言安抚,将其送往彭城,另一方面则迅速派兵接管济南国及周边各郡要地,将这支半独立的武装力量,初步纳入朝廷的直接指挥体系。

  捷报接连传回彭城,朝廷上下,一片欢腾。

  天子刘协在朝会上,难得地露出了真切的笑容,对蔡琰,郭嘉、徐庶等人大加赞赏。

  这意味着,朝廷不仅稳固了,更在实质上开疆拓土,控制区域和人口都得到了显着扩大。

  然而,风暴才刚刚开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穰城前线,曹操接到了荀彧从许昌送来的加急军报。

  当他看到“陈留失守,济阴,东郡归附,赵云、蔡谷据城安民”的字样时,原本因围攻穰城不顺而阴郁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随即涌上一股异样的潮红。

  “噗——!”

  急怒攻心之下,曹操竟猛地喷出一口鲜血,染红了身前的案几!

  “主公!”左右大惊,连忙上前搀扶。

  曹操推开众人,以手撑案,身体因愤怒而微微颤抖,他死死盯着东方,目眦欲裂,从牙缝里挤出充满刻骨恨意的声音:

  “蔡琰……郭嘉……鼠辈!安敢如此!安敢如此坏我大事!!!”

  他苦心经营的南征,因后方突变,已然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

  同样,邺城的袁绍,也几乎在同时接到了淳于琼在辽东初战不利,以及朝廷势力在幽南大肆扩张、济南臧霸被收编的消息。

  “什么?彭城小朝廷,竟敢趁火打劫?!”

  袁绍又惊又怒,一掌拍在案上,“他蔡琰莫非真以为,凭着一个傀儡皇帝,就能与我袁本初抗衡了吗?!”

  审配、逢纪等人纷纷叫嚣要立即回师,先平了彭城朝廷。

  而郭图、辛评则力主先稳住辽东,再从长计议。

  袁绍看着麾下再次争吵不休的谋士,只觉头痛欲裂,那股优柔寡断的性子又占了上风,一时难以决断。

  彭城朝廷的主动出击,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水中,彻底搅乱了天下的局势。

  曹操吐血,袁绍暴怒,孙策的行动仍在暗中进行……各方势力的平衡已被打破,更猛烈、更直接的对撞,似乎已不可避免。

  刚刚取得一场大胜的彭城朝廷,能否顶住接下来来自曹、袁的滔天怒火?

  刚刚扩大的地盘,又能否真正稳固?

  这一切,都预示着建安四年的冬天,将格外寒冷,也格外血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