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烽火连营-《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

  建安七年的春夏之交,中原与河北大地彻底沦为修罗场。

  战线犬牙交错,烽火从黄河沿岸一直蔓延到太行山麓,又从豫州平原烧至荆襄水域。

  郭嘉昏迷前布下的棋子,在蔡琰、徐庶等人的执掌下,与曹操展开了空前激烈的绞杀。

  兖州东郡-陈留防线,成为了双方投入兵力最多、厮杀最为惨烈的血肉磨盘。

  张飞与臧霸合兵后,深知肩头重任,摒弃了以往喜好斗将破阵的习惯,转而依托城池、营垒,与张合展开寸土必争的攻防战。

  张合用兵刁钻,时而声东击西,时而挖掘地道,时而驱赶降卒填壕,手段层出不穷。

  张飞则凭借一股悍勇之气和地对形的熟悉,屡屡在关键时刻亲率精锐反击,硬生生扛住了张合一波又一波的猛攻。

  双方士卒伤亡惨重,尸骸枕藉,黄河水为之染赤。

  然而,朝廷的防线如同磐石,始终未被突破。

  冀州南部,张辽与夏侯惇的对峙同样紧张。

  张辽麾下多为骑兵,机动性强,他并不与夏侯惇进行正面决战,而是利用骑兵的灵活性,不断袭扰魏郡边境的屯田、粮道,攻击小股巡逻部队,让夏侯惇不胜其烦,主力被牢牢钉在邺城周边,无法有效支援张合。

  北线并州,吕布得了“并州刺史”的虚名,作战异常骁勇。

  他亲率并州铁骑,猛攻井陉关。

  守关袁军虽拼死抵抗,但在吕布这等绝世猛将的亲自冲阵下,关墙几度易手,岌岌可危。

  消息传至许昌,曹操不得不从本就紧张的兵力中,再次抽调部分兵马北上增援并州袁谭,进一步减轻了兖州正面的压力。

  幽州在毛玠的治理下,展现出惊人的潜力。

  他不仅迅速稳定了各郡,整编了军队,更利用其多年经营暗线的人脉,成功招抚了部分乌桓部落,甚至联络上了远在辽东的公孙瓒残部阳仪、柳毅,许以官爵。

  一支由幽州骑兵和部分乌桓轻骑组成的偏师,在年轻将领(如田豫等)的率领下,频频南下并州,配合吕布,焚毁粮草,捕捉斥候,使得曹操的北部边境风声鹤唳,牵制了大量守军。

  南线的局势则更加微妙而复杂。

  襄阳城下,刘备得到了朝廷“假节钺”的正式册封,名位大义已然在手,攻势愈发猛烈。

  蔡瑁独木难支,荆州内部离心离德之势愈发明显。

  然而,就在襄阳城破在即之时,曹操派遣的援军大将曹仁,率领精锐步骑,突然自南阳方向杀到!

  曹仁用兵稳健,并不急于与刘备决战,而是迅速接管了襄阳部分城池,与蔡瑁合兵一处,依仗襄阳坚城,硬生生顶住了刘备的猛攻。

  战局瞬间陷入胶着。

  刘备虽有关羽之勇,然兵力与曹仁、蔡瑁联军相比并不占优,急切间难以破城。

  而一直按兵不动,作壁上观的江东周瑜,在确认曹仁主力被牵制在襄阳后,终于露出了锋利的獠牙。

  他并未如曹操所担心的那般北上争夺淮南,而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亲率江东水陆精锐,打着“应朝廷之邀,共讨国贼”的旗号,溯江西进,直扑荆州东部重镇——江夏!

  驻守江夏的乃是刘表旧将,见周瑜来攻,自然奋力抵抗。

  然而周瑜用兵如神,水战更是个中翘楚,几番交锋,便损兵折将,江夏危在旦夕。

  周瑜此举,一石二鸟。

  既夺取了垂涎已久的江夏要地,将势力楔入荆州,又避免了与曹操主力在淮南硬碰硬,同时还在名义上响应了朝廷的号召,占据了道义优势。

  天下棋局,因周瑜的突然介入,变得更加波谲云诡。

  荆州呈现出三足鼎立之势:

  刘备围攻襄阳,曹仁固守,周瑜猛攻江夏。

  三方互相牵制,谁也无法轻易吞下整个荆州。

  彭城朝廷在面对曹操全面反扑的巨大压力下,勉强维持住了战线,甚至在某些局部还占据优势,但整体上仍处于战略守势,消化河北、积蓄力量的过程被严重迟滞。

  这一日,蔡琰与徐庶、刘晔再次聚于议事厅,三人脸上都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

  “曹仁入襄阳,刘备攻势受阻;

  周瑜取江夏,荆州三分之势已成。

  我军虽在北线稳住阵脚,然消耗巨大,钱粮转运日益艰难。”

  徐庶指着舆图,语气沉重,

  “长此以往,恐国力难支。”

  刘晔补充道:

  “并州吕布虽勇,然其残暴,非长久之依。

  幽州毛玠虽稳,然毕竟新附,根基尚浅,且北有乌桓、公孙残部需安抚震慑,难以提供太多实质支援。”

  蔡琰默默听着,目光落在案几上那一摞摞要求增兵、催要粮草的战报上,又望向内室方向,那里,郭嘉依旧在昏迷与短暂的清醒间徘徊。

  她知道,朝廷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

  “不能再如此被动消耗下去了。”

  蔡琰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曹孟德想拖垮我们,我们偏要打出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徐庶和刘晔精神一振,望向蔡琰。

  “元直,子扬,我意已决,”

  蔡琰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朝廷当转变策略,由全面防御,转为重点反击!”

  “主公之意是?”徐庶问道。

  “其一,兖州方向,张飞、臧霸继续守势,深沟高垒,节省兵力。

  其二,冀州方向,命张辽停止袭扰,集结精锐,汇合徐晃部分兵马,寻找战机,对夏侯惇控制的魏郡发动一次决定性攻势!

  若能重创夏侯惇,甚至夺回部分魏郡土地,则邺城震动,可极大缓解兖州压力!”

  “其三,传令吕玲绮率部前往冀州,归属张辽节制,增强其突击力量。

  其四,令黄忠水师,加大在渤海河道的活动力度,做出可能登陆切断夏侯惇后路的姿态,惑其心神!”

  “其五,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蔡琰的目光变得深邃,“派人秘密联络刘备与周瑜!”

  徐庶和刘晔闻言,皆是一怔。

  “联络刘备与周瑜?”

  “不错,”蔡琰点头,

  “告诉刘备,朝廷愿全力支持其攻打襄阳,可再调拨一批粮草军械,并可表奏其麾下关羽等人官职。

  但要求他,必须牵制住曹仁,不得让其分身北顾。”

  “至于周瑜……”蔡琰嘴角微扬,

  “朝廷可默认其对江夏的占领,并可表奏孙权为‘车骑将军,扬州牧’,承认其在江东的统治。

  但要求江东,必须在水路上加大对曹操运输线的袭扰,并……做出北上经略淮南的姿态,哪怕只是佯动!”

  刘晔抚掌笑道:

  “主公此计大妙!

  此乃驱虎吞狼,祸水东引!

  若能说动刘备加紧攻打襄阳,周瑜威胁淮南,则曹操南北难以兼顾,我军在北线发动反击的成功把握便大增!”

  “正是此意。”

  蔡琰肃然道,“然此计关键在于‘快’与‘狠’!

  北线反击,务求迅猛,一击必杀!

  南线联络,需隐秘迅速,不得走漏风声!”

  新的战略决心已下,指令迅速发出。

  朝廷这台战争机器,在经历了初期的被动和混乱后,在蔡琰的果断决策下,开始尝试扭转战局,将烽火反向烧向曹操的核心区域。

  然而,就在信使带着密令分别奔赴襄阳、江东和冀州前线之时,内室传来侍医急促的脚步声和低呼。

  蔡琰心中一紧,也顾不得礼仪,疾步向内室走去。

  徐庶与刘晔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担忧。

  郭祭酒的病情,难道又有反复?

  这支撑朝廷的最后一根支柱,能否扛过这个多事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