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龙争虎斗-《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

  居庸关外那场短暂的“火神之吻”,其带来的余波远超一场局部战役的胜负。

  它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涟漪迅速扩散至天下各方,彻底改变了战争的形态与各方势力的战略考量。

  轲比能遭遇前所未见的火攻,损失虽不致命,但心理震撼巨大。

  他暂时停止了对居庸关的强攻,转而采取更谨慎的围困和袭扰策略,同时派出大量斥候,不惜一切代价想要弄清那“妖火”的奥秘。

  北疆战线暂时陷入一种危险的僵持,毛玠和吕玲绮获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加紧修复关防,囤积守具,包括格物院日夜赶工送来的、工艺略有改进的第二批“火油罐”。

  而蔡琰给吕布的那道密旨,如同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得这位闲居已久的“温侯”坐立难安。

  重返那片苦寒之地,面对凶名赫赫的鲜卑王轲比能。

  是继续在彭城这华丽的囚笼中锦衣玉食,还是去北疆搏一个青史留名?

  吕布内心的挣扎几乎写在了脸上。

  最终,对荣誉的极度渴望压倒了对安稳的贪恋,他主动上书,请求率旧部并州狼骑北上,助毛玠破敌!

  蔡琰准其所请,并加其“假节钺”,总督北疆战事,但暗地里,给毛玠和吕玲绮的命令却是“配合吕将军作战,然军事决策,需三人共议,以防不测”。

  她既要利用吕布这头猛虎的獠牙,也要给他套上牢固的枷锁。

  马超接到朝廷“转攻为困,西控河西”的诏令,虽心有不甘,但久攻不下的现实和内部日益加剧的矛盾让他不得不从。

  他分出兵马力图控制河西走廊,与同样对“猛火油”源头垂涎三尺的曹操势力(以夏侯渊为代表)以及地头蛇韩遂,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展开了激烈而混乱的争夺。

  小规模的遭遇战、对商队的劫掠、对疑似产油地的探查与控制,几乎每日都在上演。

  那几名被俘的西域工匠和少量原油样本,在赵云最精锐的“白马义从”护送下,冲破数次截杀,艰难东行。

  而刘晔的暗线回报,曹操似乎也对“猛火油”志在必得,其派往西域的搜寻队伍规模更大,手段更为酷烈,甚至可能与西域某个大国搭上了线。

  彭城郊外的“火油坊”在蔡琰划定的方向上取得了显着进展。

  工匠们利用现有的蒸馏器具(源于炼丹术),成功对原油进行了初步分馏,得到了数种不同性状的液体。

  其中最清亮、最易挥发的一种,被蔡琰命名为“猛火油精”,其燃烧更为迅猛;

  而残留的黑色黏稠物,则按照蔡琰的提示,尝试混合硫磺、硝石、松脂等物,制成了燃烧更持久、附着性更强的“稠化火油”。

  然而,进步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一次蒸馏操作不当引发的爆炸,导致三名工匠身亡,工坊一角被焚毁。

  血的教训让所有人意识到,他们正在摆弄的力量是何等危险。

  蔡琰下令加强安全规程,所有操作必须远程进行,并开始设计更安全的反应釜和储存罐。

  同时,她对硝石和硫磺的稳定供应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无形中推动了相关矿藏的开采和提纯技术。

  许昌,曹操在得知居庸关火攻细节后,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种新式武器的战略价值。

  “蔡琰……竟得此鬼神之助?”

  他喃喃自语,随即眼中爆发出更加炽烈的光芒,

  “此物绝不能为其独享!

  文和(贾诩),西域方面,加大投入!

  告诉夏侯妙才,必要之时,可联合一切可联合之力,甚至许以重利,也要将那火油之源,给孤握在手中!”

  “明公,北廷既有此利器,其势恐更难制。

  或可暂避其锋,巩固现有疆域,广积粮,缓称王?”

  程昱谨慎建议。

  “避其锋?”

  曹操冷笑,“此物初现,其技未精,其量未丰,正是夺取或破解的最佳时机!

  待其大成,我等皆成俎上鱼肉!

  传令,加紧仿制!

  召集方士、工匠,给孤剖析那火罐残骸,务必弄清其理!此外,”

  他目光转向南面,

  “也该让孙仲谋,更清楚地认识到,谁才是他真正的威胁了。”

  荆襄波澜再起

  仿佛为了印证曹操的策略,江东方面再次出现异动。

  周瑜趁刘备主力被马超抽调部分、北面又得朝廷“火神”捷报而略有松懈之机,突然水陆并进,对荆州控制的南郡发起了新一轮攻势!

  攻势虽不如上次夺取江夏般猛烈,却更加灵活难测,显然意在牵制刘备,使其无法全力配合朝廷,甚至可能想试探朝廷在获得“神兵”后,对荆州的支持力度是否会发生变化。

  刘备急报求援,言辞中既陈述危局,也隐晦提及了“火油”之事,显然对此等利器也充满了好奇与渴望。

  面对四方传来的消息,彭城朝堂之上,争论再起。

  以庞统为首的主战派认为,朝廷既得“火神”之助,正当乘胜追击,一举解决北疆或西凉一翼,甚至可考虑对曹操发动战略反攻。

  以徐庶为首的稳健派则担忧,“火油”虽利,然产量有限,技术未稳,北疆吕布心性难测,西凉马超尾大不掉,此刻贸然扩大战线,恐消化不良,反受其害。

  当务之急是巩固技术优势,稳定内部,尤其是要处理好与刘备、孙权的关系。

  诸葛亮则提出了一个更为长远的构想:

  “主公,亮观此‘火油’,非仅战争之器,亦乃富国之源。

  其提纯所得清油,可助燃照明,胜油脂多矣;

  其残渣沥青,或可用于铺路、防水。

  然此皆后话。

  当前之要,在于‘控源’与‘慑敌’。

  控西域之火源,则曹操难以为继;

  以此利器慑服孙权,则荆襄可稳。

  待北疆吕布与轲比能见分晓,西凉马超与曹操争出结果,我军根基更深,技术更熟,届时再图曹操,方可事半功倍。”

  蔡琰听着众人的争论,心中已有计较。

  她知道,技术的窗口期是短暂的,必须抓住。

  “诸卿所言皆有道理。然时不我待。”

  她缓缓开口,“我意已决:

  一、格物院火油坊列为朝廷最高机密,倾尽全力,加速改进工艺,提高产量,务必在曹操仿制成功前,形成绝对优势。

  二、西凉方向,增派暗卫精锐,协助马超控制河西,寻找并确保至少一处可靠的火油来源。

  必要时,可动用非常手段。

  三、北疆交由吕布、毛玠、吕玲绮,给予他们临机决断之权,但要他们明白,我要的不是击退,而是重创轲比能,至少五年内,使其无力南顾!

  四、荆襄方面,回复刘备,朝廷新得利器,尚需稳固,然援绝不会中断。

  可先拨付一批常规军械粮草,并‘允诺’待火油量产,必优先供应荆州御敌。

  同时,令黄忠水师再次前出,于长江口举行演武,舰船挂上特制‘火罐’(空罐),让江东细作看清楚!”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至于曹操……他想要火,朕便给他一场足够烧尽野望的大火!

  传令张飞、徐晃,边境各部,提高戒备,准备迎接曹操的任何反扑!

  我要在官渡,在汝南,在他所有可能进攻的方向,用这‘火神之吻’,告诉他——”

  “这天下,已非他曹孟德可以肆意妄为的时代了!”

  龙争虎斗,因这来自地底的黑色黄金,进入了全新的、更加惨烈的阶段。

  而蔡琰,这位手握未来钥匙的重生者,正试图将历史的车轮,引向一个截然不同的方向。

  技术的潘多拉魔盒已然打开,谁能最终掌握那毁灭与创造的力量,谁就将主宰这片华夏大地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