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徐州方面的详细情报就像雪花一样纷纷扬扬地传了过来。
原来,袁术派遣了他的得力大将纪灵作为先锋,率领着三万步兵和骑兵,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一般,气势汹汹地直扑徐州的门户——盱眙。
这一次袁术出兵的理由,表面上看是因为刘备“收容徐州叛将”,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幌子而已。
真正的原因是袁术那颗早已按捺不住的称帝野心。
他急需一场胜利来树立自己的威望,同时也想通过掠夺徐州的钱粮来充实自己的府库。
刘备得到这个消息后,毫不犹豫地亲自率领关羽、张飞以及徐州的一万多精锐部队,迅速进驻盱眙,并在城下安营扎寨,摆出一副严阵以待的姿态。
盱眙这座城池虽然规模不大,但它所处的位置却非常关键,是徐州的重要门户。
而且刘备心里很清楚,自己这边的兵力远远不如袁术,所以他决定采取防守的策略,以逸待劳,等待袁术的军队主动进攻。
陈留府衙内,舆图高挂,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徐州南部。
“纪灵勇则勇矣,然谋略不足。刘备有关羽、张飞万夫不当之勇,且深得徐州士民之心,此战纪灵未必能占到便宜。”
徐庶分析道,他对刘备麾下的实力有着直观的了解。
郭嘉微微颔首,手指却点在了另一个方向:
“元直所言不差。但此战关键,不在盱眙前线,而在于各方动向。主公,吕布入驻东郡聊城,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此刻该有回响了。”
话音未落,斥候急报:
“报——!曹操遣使至聊城,赠吕布金帛、美酒,言语间多有结好之意!”
“报——!袁绍暂停对公孙瓒的攻势,分兵两万驻守黎阳,似在防备聊城方向!”
蔡琰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明悟:“曹操是怕吕布与我等联合,故先行拉拢,欲稳住吕布。袁绍则直接表现出忌惮,聊城在其侧翼,如同一根芒刺。”
“正是。”
郭嘉嘴角噙着一丝笑意,“吕布这头猛虎,我们只是借其势,便已让曹、袁二人不得不分心他顾。此乃阳谋,他们明知是计,亦不得不防。如此一来,曹操短期内无力南顾徐州,袁绍对公孙瓒的压力骤减,无形中为我们,也为徐州的刘备,争取了时间。”
赵云沉声道:“只是,吕布反复无常,还需小心提防。”
“子龙放心,文远(张辽)处已有暗约,至少可保吕布不会轻易被曹操说动。”
郭嘉从容道,显然早已布下后手。
众人的注意力再次回到徐州战场。
盱眙一线,纪灵连日挑战,张飞性起,屡欲出战,皆被刘备以“彼军势大,不可轻动”为由按住。
关羽则引精骑绕袭纪灵粮道,小有斩获,挫动了袁军锐气。
战事一时陷入胶着。
这日,又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传来,来自徐州内部。
“主公,糜竺先生密使到访。”韩冲引着一人悄然入内。
来人是糜竺心腹,呈上密信。
蔡琰展信一看,神色微动。
信中,糜竺详述了徐州战况,刘备虽暂能支撑,但兵力、粮草消耗巨大,长久下去恐难以为继。
更重要的是,糜竺透露,徐州内部以曹豹为首的部分丹阳兵旧将,对刘备并非完全归心,暗地里与袁术有所勾连,只是慑于关羽、张飞之勇,尚未敢公然发难。
“刘备境况,比表面上看来更艰难。”
蔡琰将信传递给郭嘉和徐庶。
徐庶看完,面露忧色:“内有隐忧,外有强敌,玄德公处境堪虞。”
郭嘉沉吟片刻,眼中精光一闪:“机会来了。”
“机会?”蔡琰不解。
“主公可还记得与孙策的盟约?”
郭嘉走到地图前,手指从寿春划向江南,
“袁术注意力被刘备吸引在盱眙,其后方必然空虚。此刻,正是催促孙策起事的最佳时机!孙策一动,袁术必惊,纪灵大军后路受到威胁,只能回援,徐州之围自解。此乃‘围魏救赵’之策,亦可兑现我们对孙策的承诺,将此盟友牢牢绑在我们一边。”
蔡琰闻言,豁然开朗:“奉孝此言大善!即刻遣密使,携我亲笔信前往吴郡,催促孙伯符依约行事!”
“此外,”郭嘉补充道,“我们亦可再添一把火。可令文远将军在聊城‘不经意’间放出风声,言我军欲与吕布联合,南下助刘备抗袁。此消息传开,无论真假,都足以让袁术更加疑神疑鬼,加速其撤军决心。”
计议已定,陈留这台精密的机器再次高效运转起来。
密使带着蔡琰的密信星夜南下,直奔吴郡。
同时,通往聊城的指令也悄然发出。
数日后,效果初显。
而此时在历阳,接到密信的孙策,看着信中分析的袁术后方虚实以及陈留承诺的支援,眼中燃起了熊熊野火。
他召集周瑜、张昭等心腹,密议起兵事宜。
江东猛虎,已然亮出獠牙,只待择机扑向昔日的主公。
同时,寿春方向传来风声,袁术紧急调动部分驻军布防历阳,显然是收到了某些“风声”,开始担忧起自己的大本营。
南面探报,袁术军攻势明显减缓,纪灵部队开始收缩,似有回撤迹象。
淮水之畔,盱眙城下的纪灵接到了来自寿春的紧急军令,看着近在咫尺却久攻不下的刘备军寨,愤懑又不甘地下令拔营后撤。
刘备站在城头,望着如潮水般退去的袁军,心中并无太多喜悦,反而充满了疑虑。
他侧身对身旁的关羽道:“云长,袁军退得蹊跷,恐非我军之力所能及,背后必有缘故。”
关羽抚髯沉吟:“大哥所言极是。近日闻说,陈留蔡大家与吕布结盟,又似与江东孙策有所联络。或许,是他们在侧翼施加了压力。”
刘备望向西北陈留方向,目光复杂:“蔡琰…郭奉孝…真乃能搅动风云之人。此番虽解了徐州之危,然天下这盘棋,是越来越复杂了。”
他感受到,自己虽得一州之地,但在这些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谋士和势力面前,依旧如履薄冰。
而经此一役,袁术的野心被暂时按下,徐州的隐患并未根除,来自曹操、袁绍乃至陈留和吕布的压力无处不在。
江淮的暗流非但没有平息,反而因为陈留的巧妙布局和各方的连锁反应,变得更加汹涌澎湃,预示着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原来,袁术派遣了他的得力大将纪灵作为先锋,率领着三万步兵和骑兵,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一般,气势汹汹地直扑徐州的门户——盱眙。
这一次袁术出兵的理由,表面上看是因为刘备“收容徐州叛将”,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幌子而已。
真正的原因是袁术那颗早已按捺不住的称帝野心。
他急需一场胜利来树立自己的威望,同时也想通过掠夺徐州的钱粮来充实自己的府库。
刘备得到这个消息后,毫不犹豫地亲自率领关羽、张飞以及徐州的一万多精锐部队,迅速进驻盱眙,并在城下安营扎寨,摆出一副严阵以待的姿态。
盱眙这座城池虽然规模不大,但它所处的位置却非常关键,是徐州的重要门户。
而且刘备心里很清楚,自己这边的兵力远远不如袁术,所以他决定采取防守的策略,以逸待劳,等待袁术的军队主动进攻。
陈留府衙内,舆图高挂,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徐州南部。
“纪灵勇则勇矣,然谋略不足。刘备有关羽、张飞万夫不当之勇,且深得徐州士民之心,此战纪灵未必能占到便宜。”
徐庶分析道,他对刘备麾下的实力有着直观的了解。
郭嘉微微颔首,手指却点在了另一个方向:
“元直所言不差。但此战关键,不在盱眙前线,而在于各方动向。主公,吕布入驻东郡聊城,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此刻该有回响了。”
话音未落,斥候急报:
“报——!曹操遣使至聊城,赠吕布金帛、美酒,言语间多有结好之意!”
“报——!袁绍暂停对公孙瓒的攻势,分兵两万驻守黎阳,似在防备聊城方向!”
蔡琰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明悟:“曹操是怕吕布与我等联合,故先行拉拢,欲稳住吕布。袁绍则直接表现出忌惮,聊城在其侧翼,如同一根芒刺。”
“正是。”
郭嘉嘴角噙着一丝笑意,“吕布这头猛虎,我们只是借其势,便已让曹、袁二人不得不分心他顾。此乃阳谋,他们明知是计,亦不得不防。如此一来,曹操短期内无力南顾徐州,袁绍对公孙瓒的压力骤减,无形中为我们,也为徐州的刘备,争取了时间。”
赵云沉声道:“只是,吕布反复无常,还需小心提防。”
“子龙放心,文远(张辽)处已有暗约,至少可保吕布不会轻易被曹操说动。”
郭嘉从容道,显然早已布下后手。
众人的注意力再次回到徐州战场。
盱眙一线,纪灵连日挑战,张飞性起,屡欲出战,皆被刘备以“彼军势大,不可轻动”为由按住。
关羽则引精骑绕袭纪灵粮道,小有斩获,挫动了袁军锐气。
战事一时陷入胶着。
这日,又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传来,来自徐州内部。
“主公,糜竺先生密使到访。”韩冲引着一人悄然入内。
来人是糜竺心腹,呈上密信。
蔡琰展信一看,神色微动。
信中,糜竺详述了徐州战况,刘备虽暂能支撑,但兵力、粮草消耗巨大,长久下去恐难以为继。
更重要的是,糜竺透露,徐州内部以曹豹为首的部分丹阳兵旧将,对刘备并非完全归心,暗地里与袁术有所勾连,只是慑于关羽、张飞之勇,尚未敢公然发难。
“刘备境况,比表面上看来更艰难。”
蔡琰将信传递给郭嘉和徐庶。
徐庶看完,面露忧色:“内有隐忧,外有强敌,玄德公处境堪虞。”
郭嘉沉吟片刻,眼中精光一闪:“机会来了。”
“机会?”蔡琰不解。
“主公可还记得与孙策的盟约?”
郭嘉走到地图前,手指从寿春划向江南,
“袁术注意力被刘备吸引在盱眙,其后方必然空虚。此刻,正是催促孙策起事的最佳时机!孙策一动,袁术必惊,纪灵大军后路受到威胁,只能回援,徐州之围自解。此乃‘围魏救赵’之策,亦可兑现我们对孙策的承诺,将此盟友牢牢绑在我们一边。”
蔡琰闻言,豁然开朗:“奉孝此言大善!即刻遣密使,携我亲笔信前往吴郡,催促孙伯符依约行事!”
“此外,”郭嘉补充道,“我们亦可再添一把火。可令文远将军在聊城‘不经意’间放出风声,言我军欲与吕布联合,南下助刘备抗袁。此消息传开,无论真假,都足以让袁术更加疑神疑鬼,加速其撤军决心。”
计议已定,陈留这台精密的机器再次高效运转起来。
密使带着蔡琰的密信星夜南下,直奔吴郡。
同时,通往聊城的指令也悄然发出。
数日后,效果初显。
而此时在历阳,接到密信的孙策,看着信中分析的袁术后方虚实以及陈留承诺的支援,眼中燃起了熊熊野火。
他召集周瑜、张昭等心腹,密议起兵事宜。
江东猛虎,已然亮出獠牙,只待择机扑向昔日的主公。
同时,寿春方向传来风声,袁术紧急调动部分驻军布防历阳,显然是收到了某些“风声”,开始担忧起自己的大本营。
南面探报,袁术军攻势明显减缓,纪灵部队开始收缩,似有回撤迹象。
淮水之畔,盱眙城下的纪灵接到了来自寿春的紧急军令,看着近在咫尺却久攻不下的刘备军寨,愤懑又不甘地下令拔营后撤。
刘备站在城头,望着如潮水般退去的袁军,心中并无太多喜悦,反而充满了疑虑。
他侧身对身旁的关羽道:“云长,袁军退得蹊跷,恐非我军之力所能及,背后必有缘故。”
关羽抚髯沉吟:“大哥所言极是。近日闻说,陈留蔡大家与吕布结盟,又似与江东孙策有所联络。或许,是他们在侧翼施加了压力。”
刘备望向西北陈留方向,目光复杂:“蔡琰…郭奉孝…真乃能搅动风云之人。此番虽解了徐州之危,然天下这盘棋,是越来越复杂了。”
他感受到,自己虽得一州之地,但在这些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谋士和势力面前,依旧如履薄冰。
而经此一役,袁术的野心被暂时按下,徐州的隐患并未根除,来自曹操、袁绍乃至陈留和吕布的压力无处不在。
江淮的暗流非但没有平息,反而因为陈留的巧妙布局和各方的连锁反应,变得更加汹涌澎湃,预示着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