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扫帚里的阵眼-《执尘仙途》

  识海中的异动转瞬即逝,顾微尘指尖的刺痛也随之消散,仿佛只是一场错觉。

  但她知道,那不是。

  那古鼎与她血脉之间的联系,正随着她离真相越来越近,而变得愈发清晰。

  寒风卷着雪沫,从破败的窗棂缝隙里灌进来,吹得桌上那盏昏暗的油灯摇摇欲坠。

  杂役堂的管事扔给她一套浆洗得发硬的粗布衣和一把光秃秃的扫帚,眼神里满是鄙夷。

  “新来的,去把清灵道扫了。”

  此言一出,屋内几个正围着火盆取暖的杂役都抬起了头,目光里带着幸灾乐祸的怜悯。

  清灵道,名为清灵,实为绝路。

  九十九级汉白玉阶,从山脚直通主峰,传闻是百年前一位大能踏月飞升之地,每一级台阶都残留着那位大能的道韵。

  可如今,道韵早已散尽,只剩下彻骨的寒意。

  因其玉阶材质特殊,极易凝结冰霜,清扫起来费时费力,早已成了惩罚犯错弟子和折磨新晋杂役的苦役。

  “周管事,”一个老杂役缩着脖子开口,“清灵道全段?这大雪天,一个女娃子,怕是……”

  被称作周平的管事冷哼一声,三角眼斜睨着顾微尘:“怎么,你有意见?还是说,你想替她去?”

  老杂役立刻噤声,把头埋得更低了。

  周平的目光重新落在顾微尘身上,带着一丝毫不掩饰的恶意。

  “规矩听好了,每日自子时起,扫至天明。九十九级玉阶,不得有半片落叶,一丝积雪。若是误了卯时弟子们的早课,后果自负。”

  旁人眼中,这是足以将人活活累死的绝户计。

  但在顾微尘心中,却掀起了一阵难以遏制的狂喜。

  机会,来了!

  她在那本残破的《尘脉经》上早已推演过无数次,整个青岚宗的地火灵脉,被人为扭曲成一个巨大的“吸脉阵”,而阵法有三个核心阵眼。

  其中之一,便是这清灵道玉阶!

  她抱着扫帚,低眉顺眼地退出了屋子,无人看见她藏在袖中的手,正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回到自己那四面漏风的破屋,她小心地旋开扫帚柄的末端,几片薄如蝉翼的暗灰色陶片静静躺在里面。

  这是她用黑雾谷带出的矿渣,混合了某种特殊的黏土烧制而成,能与地脉产生微弱的谐振。

  子时,风雪更盛。

  顾微尘裹紧单薄的衣衫,身影在清灵道上显得格外渺小。

  玉阶上的寒气仿佛能透过鞋底渗入骨髓,但她的心却是一片火热。

  她以一种极为独特的节奏清扫着,扫帚的每一次起落,都看似寻常,实则暗藏玄机。

  当扫到台阶与护栏的接缝处,她会借着转身的动作,极快地用指尖将一片谐频陶片嵌入那微小的裂缝中。

  她的动作行云流水,与扫雪的动作融为一体,即便有人在暗中窥伺,也只会觉得她扫得格外认真。

  一枚,两枚,三枚……这些陶片就像一枚枚精准的听诊器,被她小心翼翼地布置在阵法的脉搏之上。

  第一夜,无事发生。第二夜,依旧平静。

  第三夜,当她清扫至第六十三级台阶时,异变陡生!

  手中紧握的扫帚柄突然传来一阵细微却急促的震颤,那感觉稍纵即逝,若非她全神贯注,几乎无法察觉。

  是她先前埋下的陶片传回了波动!

  她心中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是默默记下了震动发生的时间与那独特的频率。

  回到破屋,天还未亮。

  顾微尘立刻关上门,摊开那张她亲手绘制的“地火导引全图”。

  图上,密密麻麻的线条勾勒出青岚宗地底灵脉的走向,其复杂程度足以让任何阵法大师头晕目眩。

  她将今夜记录下的波动频率与时间点,与《尘脉经》残页上那些晦涩难懂的祭器铭文一一对照。

  油灯的光芒下,她的瞳孔猛然收缩。

  找到了!

  这异常的波动周期,与铭文中记载的一种名为“献祭节律”的韵律完全吻合!

  她一直以为山腹中那尊巨鼎祭器只是被动地吸纳灵气,但现在看来,她错了。

  它不是在被动吸纳,而是在主动“呼吸”!

  每隔三日,它便会进行一次剧烈的吞吐,而这个时间点,恰好是宗门内门弟子集体运功修炼的时辰!

  它在借着弟子们修炼时引动的天地灵气,来掩盖自己吞噬地火的巨大动静。

  与此同时,杂役堂管事周平的屋内,一个尖嘴猴腮的杂役正在低声汇报:“周管事,那丫头没什么异常,就是每天扫完地回来,就趴在桌上写写画画,也不知在鼓捣什么。”

  “写写画画?”周平传我的话,从下月起,她的灵石配给减半,我看她能撑多久。”

  周平的打压,顾微尘早有预料。

  灵石被克扣的第二天,她便将自己偷偷在废矿中提炼出的几粒微不可察的“共鸣晶粒”,混入了灶房烧剩下的灶灰之中。

  她将这些混合了晶粒的灶灰小心翼翼地抟成几块不起眼的炭饼,趁着夜色,埋在了自己屋子四周的墙角下。

  《尘脉经》有云:地火流转,万物皆有回响。

  这些“听脉炭”,便是她为自己准备的另一双耳朵。

  当夜,屋内炭盆中的火苗无风自颤。

  顾微尘霍然睁眼,立刻披衣而出。

  她没有走向清灵道,而是循着那股源自地底深处的微弱震感,一路摸黑,直奔后山一座早已废弃的炼器窑。

  窑洞内阴冷潮湿,四壁挂满了苔藓。

  在窑洞的最深处,一块被随意丢弃的炼器残砧,正与她埋下的“听脉炭”发生着共振。

  她走上前,拂去砧面积累的厚厚尘土,一抹模糊的烙印在火光下若隐若现——那是一个风格古朴的“匠”字,其笔锋转折处的纹路,竟与她识海中那尊巨鼎上的铭文同出一源!

  心脏狂跳,一个大胆的猜测在她脑中成形。

  她深吸一口气,从怀中取出了那个神秘青笠客所赠的、布满精密齿痕的金属齿轮。

  她将齿轮轻轻按在残砧的烙印之上。

  “咔。”

  一声轻响,仿佛某个尘封了千百年的机括被重新启动。

  齿轮在她掌心骤然变得滚烫,下一刻,一幅由无数光点构成的微型星图,毫无征兆地在她灵识之中轰然展开!

  三个光点格外明亮,彼此连线,构成一个完美的等边三角形。

  她一眼就认了出来——那正是她出生的寒鸦村、藏着巨鼎的黑雾谷,以及她如今所在的青岚宗炼器堂!

  这是一个横跨了数百里的“三角聚灵阵”!

  而更让她头皮发麻的是,在这幅星图的正中央,一个猩红如血的光点正在缓缓闪烁,旁边还标注着一行她从未见过的古篆小字。

  尽管不识其字,但其意却如烙印般直接刻入她的脑海:“血脉启钥处”。

  原来如此!

  她猛然攥紧了拳头。

  那祭器根本不是无差别地吸纳灵气,它还在筛选!

  它在寻找一种特定的血脉,一种能够将这大阵彻底激活的血脉!

  而自己,就是那把被遗忘在角落里,蒙尘已久的钥匙。

  回杂役堂的路上,夜色深沉。

  顾微尘走过清灵道时,脚下似乎被什么绊了一下,手中的扫帚脱手飞出,不偏不倚地落在了第七级玉阶的角落里。

  她仿佛受了惊吓,慌忙跑开,连扫帚都忘了捡。

  不多时,一个黑影从暗处闪出,正是周平的亲信。

  他捡起扫帚,仔细检查了一番,确认没什么异常后,才拿回去呈给周平。

  周平接过扫帚,眼中满是讥讽。

  他粗暴地拧开扫帚柄,将里面的东西尽数倒出——只有几片平平无奇的灰色陶片。

  “装神弄鬼!”他怒喝一声,将陶片狠狠掷于地上,摔得粉碎。

  他没有看到,其中一片碎裂的陶片边缘,刻着一道比发丝还要纤细的符纹。

  在接触到地面上融化的雪水后,那道符纹正以肉眼难见的速度悄然溶解,化作一股无形的气流,渗入玉阶的石缝之中。

  那是她根据《尘脉经》中的“隐纹术”,为这吸脉大阵准备的第一份“礼物”——一张微型的反向导流图。

  它将无声无息地引导一丝地火微流,巧妙地绕开祭器的主脉,流向一个谁也想不到的地方。

  远处的山巅之上,那个头戴青笠的身影凭虚而立,目光仿佛穿透了风雪,落在清灵道的方向。

  他低声轻叹,语气中带着一丝赞许与期待:“她在织一张网……用这世上最卑微的扫帚和灰尘。”

  而杂役堂内,怒气未消的周平盯着地上陶片的碎末,眼中的阴霾越来越重。

  羞辱感和被愚弄的感觉,让他胸中的暴虐之火越烧越旺。

  他忽然觉得,仅仅是克扣灵石、增加苦役,对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废物来说,还是太仁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