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我刻的不是纹,是活路-《执尘仙途》

  绝崖之巅,风声呜咽,那一缕幽蓝灵流无声无息地延长了微不可察的一丝,仿佛呼应着遥远彼端的某种决绝。

  清扫房内,夜色已深,烛火却亮如白昼。

  顾微尘双眸紧闭,脸色苍白如纸,额角细密的汗珠混着血丝,沿着消瘦的脸颊滑落。

  她伏在简陋的木案上,整个上半身呈现出一种极为僵硬的姿态,仿佛一尊正在被雕琢的石像。

  在她身下,并非柔软的被褥,而是三张薄如蝉翼的皮纸,分别贴在她胸口、后心与腰腹的位置。

  纸上,那些用观微浆拓印下的灵纹,此刻正散发着肉眼难见的微光。

  她左手死死攥着一枚断裂的玉簪,簪尖锋利,已然没入右肩下的皮肉。

  剧痛如跗骨之蛆,顺着神经一路烧灼至识海深处,但顾微尘的神情却异常平静,甚至带着一种近乎残酷的专注。

  这不是自残,而是《归墟引》中最凶险,也是唯一可行的一步——以身摹脉。

  “伪脉非假,以意为引,以血为墨。”

  这三句真言,是总纲,更是警告。

  伪脉者,天生经络闭塞,灵气不通,却并非全无路径,只是那真正的脉络被层层淤塞的血肉与杂质所覆盖,如同被泥沙掩埋的古老河道。

  寻常功法试图强行冲关,只会导致伪脉彻底崩毁。

  而《归墟引》,走的却是修复与唤醒的路子。

  那三件法器上的灵纹,并非功法回路,而是天地初开时,器物自成的“可修复结构”。

  顾微尘要做的,就是将这最原始、最符合大道至理的结构,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复刻”到淤塞的经脉之上。

  她没有灵力可用,便只能用意念和痛觉。

  簪尖是她的笔,痛觉是她的墨。

  每一次移动,都必须精准无比地沿着皮纸上拓印的纹路进行。

  簪尖在皮肉之下缓慢而坚定地划动,那感觉不像是切割,更像是在用一根烧红的铁针,于血肉淤泥之中,强行开辟出一条崭新的河床。

  痛,深入骨髓,震颤神魂。

  但她必须承受,并且记忆。

  每一次刺入的深度,每一次转折的角度,每一次因肌肉痉挛而产生的微小偏差,都必须被她的神识牢牢捕捉。

  这不再是单纯的肉体折磨,而是一场用意志力在自己身体内部进行的,最为精密的“手术”。

  她正在用最原始的方式,教会自己的身体,忘记错误的伪脉,回忆起那条被遗忘的、真正的通路。

  屋外石阶上,萤奴瘦小的身影如同一抹即将被黑暗吞噬的影子。

  她提着一盏几乎快要燃尽的油灯,灯光映着她满是忧色的脸。

  她不敢靠近,只能从门缝中,看到那个伏案不动的剪影,以及偶尔因剧痛而引发的、细微的颤抖。

  她的指甲早已深深嵌入掌心,渗出血丝,却浑然不觉。

  她能做的,唯有将那微弱的灯芯,再拨亮一分,仿佛这样就能为屋内的人,驱散一丝痛苦。

  就在此时,三道人影如鬼魅般,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无声息地靠近了清扫房。

  为首的正是外门执事魏无牙。

  他身材干瘦,眼神阴鸷,手中托着一个罗盘状的法器,名为“灵觉网”。

  此物对灵力波动极为敏感,哪怕是一丝一毫的逸散,都无法逃过它的探知。

  此刻,罗盘的指针正不受控制地轻微颤动着,指向清扫房的方向。

  “执事,有反应了!”一名弟子压低声音,语气中带着兴奋。

  魏无牙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看这灵觉网的反应,虽无明显的灵光外泄,却有一股奇异的灵纹波动……哼,定是在偷偷修炼什么见不得光的邪术!”

  另一名弟子附和道:“宗门之内,严禁私修来历不明的功法,这可是大罪!执事,我们现在就冲进去,将她人赃并获!”

  “不急。”魏无牙摆了摆手,眼神愈发阴冷,“再等等。等她修炼到关键时刻,心神最不稳定之时,我们再破门而入。届时,她一旦受到惊扰,邪术反噬,便是神仙也难救。如此,我们既立了功,也除了一个隐患,一举两得。”

  三人当即伏下身子,收敛全部气息,如同三只等待猎物落入陷阱的鬣狗,静静地守在墙外。

  屋内,顾微尘对外界的窥伺并非一无所知。

  早在魏无牙靠近百丈之内时,她那因极致痛苦而变得异常敏锐的神识,就捕捉到了一丝不属于此地的窥探感。

  她没有停下手中的“摹刻”,甚至连呼吸的频率都没有改变。

  此刻若是停下,前功尽弃不说,那被强行引导的淤塞气血一旦回流,瞬间就能将她脆弱的心脉冲垮。

  进,是九死一生。退,是十死无生。

  她唯一的选择,便是继续!

  但她并非坐以待毙。

  在察觉到窥探的瞬间,她空着的左手艰难地移向桌案,指尖轻轻搭在了那柄青蚨剑的剑脊之上。

  神识微动,她并未催动剑气,而是将自己因疼痛而震颤不休的神识频率,与青蚨剑本身的灵性波动悄然同步。

  嗡——

  一声几不可闻的轻鸣,并非来自剑身,而是来自剑灵的共鸣。

  青蚨剑上,一缕幽蓝色的细微流光如同活物般,在剑身上缓缓流淌,起伏的频率,竟与深藏于地底的地脉微流,达成了完美的同步。

  这一刻,顾微尘仿佛将自己的存在,嫁接到了这柄古剑之上,再通过古剑,融入了脚下这片厚重的大地。

  她的气息,她的神识波动,她因摹刻经脉而产生的灵纹波动,尽数被这股更宏大、更沉稳的地脉之息所掩盖。

  墙外,魏无牙正得意地盯着手中的灵觉网,等待着指针出现更大的反应。

  然而,就在他期待的目光中,那原本剧烈颤动的指针,竟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猛地按住,骤然一滞,而后缓缓地、坚定地……归于了原点。

  “怎么回事?”一名弟子愕然出声。

  魏无牙也是一愣,他不敢置信地晃了晃手中的罗盘,可指针纹丝不动,仿佛刚刚的一切都只是错觉。

  “难道是……她停下了?”他皱起眉头,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不可能,这种邪术一旦开启,岂是想停就能停的?再等等看!”

  他却不知,屋内的顾微尘,正在与死神赛跑。

  时间一点一滴流逝,转眼,已是第五夜。

  子时三刻,夜最深,阴气最重,也正是人体气血最为沉寂的时刻。

  顾微-尘的“摹刻”,已然进行到了最后关头。

  任脉、督脉的“修复”路径已基本完成,只剩下环绕腰腹的带脉,还差最后一笔闭合。

  她整个人已经到了极限,嘴唇干裂,七窍都隐隐有血迹渗出。

  每一次呼吸,都带着一股血腥气。

  没有丝毫犹豫,她用簪尖在自己的左手手腕上,用力一划!

  鲜血涌出,却未滴落。

  她以惊人的控制力,将鲜血引向桌案上的一小撮静心泥。

  鲜血与泥土混合,迅速调和成一种暗红色的、散发着奇异气息的“血泥”。

  这是以自身精血为引,完成最后闭合的关键。

  她用沾满血泥的指尖,在自己腰腹的皮肤上,沿着早已烙印在脑海中的灵纹轨迹,画下了那至关重要,也是最为艰难的最后一笔。

  当血泥构成的环形路径,在她的腹部彻底闭合的刹那——

  顾微尘的身体猛地一震,仿佛体内有惊雷炸响。

  那三处被她强行“修复”的阻塞之处,在这一刻同时发出了剧烈的共鸣。

  盘踞在她体内,那些早已沉寂多年,如同一盘散沙的残存灵气,竟像是受到了某种无形的、强大的吸引力,化作千万条游丝,疯狂地朝着那三条新生的“河道”汇聚而去!

  一股微弱却无比精纯的气流,在她的任督二脉之间,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脆弱的循环!

  “噗——”

  她再也抑制不住,一口鲜血喷涌而出,溅在木案之上。

  与此同时,她体表的皮肤之下,三道淡金色的灵纹一闪而过,如同古老青铜器在烈火淬炼后,重现天日的光华,随即又迅速隐去。

  成功了!

  一丝狂喜涌上心头,但瞬间就被她以更强大的意志力压下。

  她没有贪婪地去感受这来之不易的灵气循环,更没有试图去巩固它。

  反而,她做出了一个任何修士都无法理解的举动。

  她将这刚刚诞生,比发丝还要纤细的灵气,通过自己的身体作为媒介,毫不犹豫地反哺回了桌案上的三件器物——

  青蚨剑发出一声喜悦的嗡鸣,剑身上的幽蓝光华明亮了一分。

  玄鳞甲的残片边缘,泛起一层淡淡的、坚不可摧的微光。

  而那枚新生纹死灵石的内部,一点幽蓝色的星火,陡然跳跃了一下,仿佛沉睡了万古的意志,被唤醒了一丝。

  “动手!”

  墙外,魏无牙失去了所有耐心。

  那瞬间的灵气波动虽然微弱,却犹如黑夜中的萤火,清晰地被灵觉网捕捉到了。

  他确信,对方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砰”的一声巨响,由朽木制成的房门被他一脚踹得四分五裂。

  魏无牙带着两名弟子,如饿虎扑食般冲入屋内,口中厉喝:“妖女,还不束手就擒!”

  然而,迎接他们的,却是一间空荡荡的屋子。

  顾微尘,不见了。

  木案上,只有三件器物静静摆放,旁边是几张被血浸透、字迹模糊的拓纸,以及一滩尚未干涸的血迹。

  一切都显得那么诡异。

  魏无牙脸色铁青,他上前一步,却猛然感觉脚底的地砖传来一阵极其细微的震动。

  那不是法术,而是……地脉的共振!

  是因为某种灵气循环,与这片土地产生了最深层次的呼应!

  他怒不可遏,一把抓起桌上的拓纸,想要撕碎,却在触碰到纸张的瞬间,瞳孔骤然一缩。

  那纸上的灵纹,竟然像活物一般,在缓慢地、无声地游走、变化着,仿佛在演绎着某种天地至理。

  就在这时,一个清冷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萤奴提着那盏早已油尽灯枯的灯,静静地立在破碎的门框边,黑暗将她的身影拉得很长。

  她看着失态的魏无牙,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她没修术……她在修命。”

  魏无牙猛地一怔,如遭雷击。

  也就在他失神的刹那,手中那几张诡异的拓纸,竟无风自燃!

  升腾起的并非赤红的火焰,而是一股纯净的、带着淡淡金芒的青烟。

  灰烬并未飘散,而是化作一道细流,穿过破碎的门窗,朝着灵田深处,那株净心莲的方向,如百川归海般,朝圣而去。

  魏无牙呆立原地,脑中一片空白,只剩下萤奴那句话,和灰烬飘去的方向。

  夜风吹过,卷起屋内的血腥与泥土的气息,又悄然散去。

  仿佛这一夜所有的惊心动魄,所有的痛苦与决绝,都被这沉沉的夜色与厚土所吸收,深埋于无人知晓的秘密之中,只等待着黎明的第一缕光,来揭开全新的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