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牛棚来新人,丫蛋护向阳
靠山屯的风一刮,就没有藏得住的事儿。
林晓丫从县城回来没两天,村西头的牛棚就传来了动静——听说要住进两个人,是个老头带着个小娃,听说是从外地逃荒来的,被大队书记安排在了闲置的牛棚里。
这消息跟长了翅膀似的,一下就传遍了整个村子。对于靠山屯的人来说,平时除了种地、干活,就没啥新鲜事儿,来了新住户,还住进了没人愿意去的牛棚,那可是天大的热闹!
“晓丫!晓丫!牛棚来新人了!快去看看!” 张山歌气喘吁吁地跑到林晓丫家院子里,手里还攥着半块没吃完的野梨。
林晓丫正在帮娘摘菜,一听这话,眼睛瞬间亮了,手里的菜叶子都扔了,拉起张山歌就往外跑:“快走快走!去晚了就挤不进去了!”
“等等俺!等等俺!” 林卫东也从屋里跑出来,手里拿着个弹弓,“俺也去!俺也去看热闹!”
三个半大孩子,跟一阵风似的,朝着牛棚的方向跑。一路上,遇到不少往牛棚去的村民,有扛着锄头刚从地里回来的,有抱着孩子的媳妇,还有闲着没事的老人,都想凑个热闹,看看新来的是啥人。
牛棚在村西头的角落里,以前是村里养牛的地方,后来牛都集中到大队的饲养场了,这里就闲置下来,破破烂烂的,漏风漏雨,也就没人愿意住。这会儿,牛棚门口已经围了不少人,叽叽喳喳地议论着。
“听说了吗?是个老头,带着个小娃,看着挺可怜的。”
“逃荒来的?那咋跑到咱们这儿来了?”
“谁知道呢!说不定是有亲戚在这儿,没找到,就被大队书记留下了。”
“这牛棚能住人吗?漏风漏雨的,孩子能受得了?”
林晓丫人小,挤不进人群,就拉着林卫东和张山歌,绕到牛棚后面的土坡上,趴在坡上往下看。
只见牛棚门口,站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穿着一件打满补丁的蓝色土布褂子,裤子也是破破烂烂的,露出瘦得皮包骨头的脚踝。老头旁边,站着一个小男孩,比林晓丫还矮一点,看起来只有三四岁的样子,穿着一件不合身的大衣服,袖子长得快到膝盖,头发乱糟糟的,脸上脏兮兮的,但眼睛很大,很亮,怯生生地躲在老头身后,小手紧紧抓着老头的衣角,看着周围围观的人群,眼神里满是害怕。
林晓丫看着那个小男孩,觉得有点眼熟,想了半天,突然想起了在县城遇到的那对祖孙俩!“哎呀!是他们!” 她忍不住喊出声。
“谁呀?” 林卫东和张山歌同时看向她。
“俺在县城遇到的!” 林晓丫激动地说,“那天俺和爹去县城,看到他们在县城门口坐着,说找不到亲戚了,钱也花光了,爹还给了他们两毛钱呢!”
正说着,大队书记李富贵来了,手里拿着一把钥匙,对着围观的人群说:“大家都散了吧!人家刚到,一路辛苦,让他们好好歇歇!这是陈大爷和他孙子向阳,以后就住这儿了,大家多照顾着点,别欺负人家!”
“陈大爷?向阳?” 林晓丫念叨着小男孩的名字,觉得真好听。
陈大爷对着李富贵连连道谢:“谢谢李书记!谢谢李书记!给您添麻烦了!”
“不客气!都是乡里乡亲的,互相帮衬是应该的!” 李富贵笑着说,打开牛棚的门,“里面我让人简单收拾了一下,铺了点稻草,您先住着,有啥需要,就去大队找我!”
陈大爷又道谢了好几遍,才带着陈向阳走进牛棚。围观的人群见没啥热闹了,也渐渐散去,嘴里还在议论着。
林晓丫趴在土坡上,看着牛棚的方向,心里想:他们真可怜,住进这么破的牛棚里。
【叮!检测到宿主围观‘逃荒祖孙落户牛棚’大戏,吃瓜成功!奖励:布票一张(二尺)、小花发卡一个(红色)!已发放至宿主兜里!】
林晓丫心里一喜,伸手摸了摸兜,果然摸到了一张布票和一个红色的小花发卡。发卡是塑料做的,上面还有一朵小小的红花,虽然不值钱,但在70年代,对于小姑娘来说,已经是很稀罕的玩意儿了。
“俺有发卡了!俺有发卡了!” 林晓丫高兴地跳起来,把发卡别在自己的小辫子上,对着林卫东和张山歌显摆,“你们看!好看不?”
“好看!” 张山歌点点头,眼里满是羡慕。
“一般般吧!” 林卫东嘴硬,心里却也觉得挺好看的。
林晓丫蹦蹦跳跳地回家,把布票和发卡交给了王秀兰。王秀兰看到布票,高兴得不行:“二尺布票!正好能给你做个新褂子!这发卡也好看,咱们丫蛋儿戴上,跟小仙女似的!”
林晓丫美滋滋地,心里想着陈向阳,觉得他太胆小了,以后自己要多照顾他一点。
接下来的几天,林晓丫没事就往牛棚跑,有时候带着自己的野果,有时候带着林卫东和张山歌一起去。陈大爷很和蔼,每次看到她,都会笑着打招呼,还会让陈向阳跟她一起玩。
陈向阳一开始很胆小,不敢说话,也不敢跟林晓丫他们一起玩,只是躲在陈大爷身后,偷偷看着他们。林晓丫也不着急,每次都把最好的野果分给她,还会跟他讲村里的趣事,比如哪里有野果摘,哪里有小鱼摸,哪里的鸟窝最好掏。
慢慢的,陈向阳不再那么胆小了,会偷偷跟在林晓丫身后,有时候还会跟她分享陈大爷给她留的烤红薯。林晓丫发现,陈向阳虽然胆小,但很懂事,知道让着她,还会帮她捡野果、递树枝,是个温柔的小弟弟。
这天,林晓丫带着陈向阳去村东头的山坡上摘野山楂。山坡上的野山楂树长得不高,结满了红通通的野山楂,酸甜可口。林晓丫和陈向阳正摘得高兴,村里的几个半大孩子跑了过来,带头的是李二家的儿子李虎子,比林卫东还大一岁,平时在村里就挺横的,爱欺负人。
“哟!这不是那个逃荒来的小崽子吗?也敢来摘野山楂?” 李虎子双手叉腰,一脸凶相地看着陈向阳。
陈向阳吓得往后退了一步,躲在林晓丫身后,紧紧抓着她的衣角。
“李虎子!你干啥?” 林晓丫把陈向阳护在身后,瞪着李虎子,“这野山楂是公家的,谁都能摘,凭啥不让他摘?”
“公家的也轮不到他一个外来户摘!” 李虎子说,“他就是个逃荒的,吃我们靠山屯的,喝我们靠山屯的,还敢摘我们的野山楂?赶紧把摘的野山楂交出来,不然别怪俺不客气!”
“你放屁!” 林晓丫急了,她最看不惯别人欺负陈向阳了,“向阳是大队书记让住下来的,是我们靠山屯的人了,凭啥不能摘?你就是想欺负人!”
“俺就欺负他怎么了?” 李虎子说着,就伸手去抢陈向阳手里的野山楂。
“不准抢!” 林晓丫一把推开李虎子,“向阳,你快跑!去找俺二哥和山歌哥!”
陈向阳摇摇头,不愿意跑,他想跟林晓丫一起。
“你还敢推俺?” 李虎子被推得一个趔趄,生气了,挥手就想打林晓丫。
林晓丫也不怕他,捡起地上的小石子,就朝着李虎子扔过去:“你敢打俺?俺让俺二哥揍你!俺二哥可厉害了,能爬树掏鸟窝,还能摸鱼捉虾,打你跟玩似的!”
李虎子平时就有点怕林卫东,听说林卫东要来,心里有点发怵,但又不想丢面子,僵持着不肯走。
就在这时,林卫东和张山歌跑了过来。他们本来在附近摸鱼,听说林晓丫和陈向阳被李虎子欺负了,就赶紧跑了过来。
“李虎子!你敢欺负俺妹妹和向阳?” 林卫东大喊一声,冲了上去,一把推开李虎子,“看俺不揍你!”
张山歌也跟着上前,和林卫东一起,把李虎子和他的小伙伴们围了起来。李虎子的小伙伴们见林卫东和张山歌来了,都有点害怕,往后退了退。
“林卫东,你别多管闲事!” 李虎子硬着头皮说。
“这不是闲事!” 林卫东说,“向阳是俺们的朋友,你欺负他,就是欺负俺们!赶紧道歉!不然俺们就不客气了!”
李虎子看着林卫东和张山歌凶巴巴的样子,又看了看周围,知道自己讨不到好,哼了一声,说:“道歉就道歉!有啥了不起的!” 他对着陈向阳含糊地说了句“对不起”,就带着小伙伴们灰溜溜地跑了。
“耶!我们赢了!” 林晓丫高兴地跳起来,对着陈向阳说,“向阳,别怕,以后他们再欺负你,俺就帮你揍他们!”
陈向阳看着林晓丫,眼里满是感激,小声说:“谢谢你,晓丫姐姐。”
“不用谢!” 林晓丫笑着说,把自己摘的野山楂都塞给他,“给你!这些都是你的!”
【叮!检测到宿主围观‘护友驱恶’大戏,吃瓜成功!奖励:铅笔两支(带橡皮头)、作业本一本!已发放至宿主书包里(提前为上学准备)!】
林晓丫心里一喜,没想到帮陈向阳出气也能得福利!而且还是铅笔和作业本,正好快上学了,能用上!
“太好了!俺有铅笔和作业本了!” 林晓丫高兴地说,“向阳,等俺上学了,俺教你写字!”
陈向阳点点头,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林卫东和张山歌也围了过来,林卫东说:“晓丫,你真厉害!还敢跟李虎子对着干!”
“那是!” 林晓丫得意地说,“以后你们也要帮向阳,不能让别人欺负他!”
“知道了!” 林卫东和张山歌点点头。
四个孩子一起摘了很多野山楂,高高兴兴地回家了。林晓丫把铅笔和作业本交给了王秀兰,王秀兰高兴地说:“真是及时雨!再过几天就要上学了,正愁没铅笔和作业本呢!咱们丫蛋儿真是个有福的!”
林晓丫心里美滋滋的,她觉得,有吃瓜系统真好,不仅能得福利,还能帮到好朋友,这样的日子真快乐!
日子一天天过去,林晓丫快六岁了,到了上学的年纪。靠山屯只有一所小学,就在村东头的大古槐树旁边,是一间破旧的土房,只有两个老师,教一到四年级的学生。
王秀兰早就开始给林晓丫准备上学的东西了。用系统给的二尺布票,买了一块浅蓝色的粗布,给林晓丫做了一件新褂子;用之前得的花布,做了一个新书包,上面还缝了一朵小红花;林老实又去供销社买了一块橡皮和一把小刀,加上系统给的铅笔和作业本,上学的东西就准备齐了。
林晓丫对上学充满了期待,每天都背着新书包,在院子里走来走去,模仿着老师上课的样子,给林卫东和陈向阳“上课”。陈向阳也很羡慕,陈大爷说,等明年,也让他去上学。
开学前一天,村里又发生了一件热闹事——张婶和她的大儿媳妇因为分家的事儿吵起来了。张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结婚后,一直没分家,最近因为宅基地的事儿,大儿媳妇想分家,张婶不愿意,两人就吵了起来,吵得鸡飞狗跳,半个村子都能听见。
“晓丫,快去看看!张婶和她大儿媳妇吵起来了!” 王秀兰对林晓丫说,她也想去看热闹,但手里的活还没干完。
“好嘞!” 林晓丫一听,背着新书包就跑了,陈向阳也跟着她一起去。
张婶家在村中间,门口围了不少人。张婶坐在门槛上哭,大儿媳妇站在一旁,叉着腰,嘴里不停地数落着。
“娘!你太偏心了!老二还没结婚,你就把好的宅基地都给他留着,我们家啥都没有!” 大儿媳妇说。
“俺偏心?” 张婶哭着说,“你们结婚的时候,俺给你们买了新被子、新柜子,老二啥都没有!现在就想要宅基地,俺不同意!”
“那能一样吗?现在宅基地多金贵啊!我们家有两个孩子,以后长大了,总得有地方住吧?” 大儿媳妇说。
“俺不管!反正宅基地不能给你们!” 张婶说。
两人吵得不可开交,周围的人议论纷纷,有劝张婶的,有劝大儿媳妇的,还有煽风点火的。
林晓丫和陈向阳趴在人群外面,看得津津有味。林晓丫还跟陈向阳小声嘀咕:“你说,张婶会把宅基地给大儿媳妇吗?”
陈向阳摇摇头,小声说:“不知道。”
【叮!检测到宿主围观‘婆媳分家争宅基地’大戏,吃瓜成功!奖励:粮票三张(二斤)、红糖二两!已发放至宿主家米缸里!】
林晓丫心里一喜,又得福利了!粮票和红糖都是好东西,粮票能买白面,红糖能泡水喝,还能做红糖馒头。
看完热闹,林晓丫带着陈向阳回家,告诉了王秀兰。王秀兰赶紧去米缸里看,果然看到了粮票和红糖,高兴地说:“这系统可真给力!正好明天开学,给你蒸红糖馒头,让你带着去学校吃!”
第二天一早,王秀兰就蒸了一锅红糖馒头,香喷喷的,甜丝丝的。林晓丫吃了两个,又带了两个,一个给自己,一个给陈向阳。
背上新书包,戴上小红花发卡,林晓丫高高兴兴地去学校了。陈向阳也跟着她,送她到学校门口。
“晓丫姐姐,放学俺来接你!” 陈向阳说。
“好!” 林晓丫点点头,走进了学校。
学校的土房里,已经来了不少学生,叽叽喳喳的,很热闹。一年级的学生有二十多个,大多是村里的孩子,林晓丫还看到了张山歌和李虎子,还有几个平时一起玩的小伙伴。
老师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姓刘,穿着一件蓝色的干部服,看起来很严肃。刘老师让学生们按高矮个排队,分配座位。林晓丫被分到了第二排,同桌是一个不认识的小女孩,叫王丽丽,是邻村的。
张山歌被分到了第三排,李虎子被分到了最后一排。
开学第一课,刘老师教大家认拼音。林晓丫学得很认真,她很
靠山屯的风一刮,就没有藏得住的事儿。
林晓丫从县城回来没两天,村西头的牛棚就传来了动静——听说要住进两个人,是个老头带着个小娃,听说是从外地逃荒来的,被大队书记安排在了闲置的牛棚里。
这消息跟长了翅膀似的,一下就传遍了整个村子。对于靠山屯的人来说,平时除了种地、干活,就没啥新鲜事儿,来了新住户,还住进了没人愿意去的牛棚,那可是天大的热闹!
“晓丫!晓丫!牛棚来新人了!快去看看!” 张山歌气喘吁吁地跑到林晓丫家院子里,手里还攥着半块没吃完的野梨。
林晓丫正在帮娘摘菜,一听这话,眼睛瞬间亮了,手里的菜叶子都扔了,拉起张山歌就往外跑:“快走快走!去晚了就挤不进去了!”
“等等俺!等等俺!” 林卫东也从屋里跑出来,手里拿着个弹弓,“俺也去!俺也去看热闹!”
三个半大孩子,跟一阵风似的,朝着牛棚的方向跑。一路上,遇到不少往牛棚去的村民,有扛着锄头刚从地里回来的,有抱着孩子的媳妇,还有闲着没事的老人,都想凑个热闹,看看新来的是啥人。
牛棚在村西头的角落里,以前是村里养牛的地方,后来牛都集中到大队的饲养场了,这里就闲置下来,破破烂烂的,漏风漏雨,也就没人愿意住。这会儿,牛棚门口已经围了不少人,叽叽喳喳地议论着。
“听说了吗?是个老头,带着个小娃,看着挺可怜的。”
“逃荒来的?那咋跑到咱们这儿来了?”
“谁知道呢!说不定是有亲戚在这儿,没找到,就被大队书记留下了。”
“这牛棚能住人吗?漏风漏雨的,孩子能受得了?”
林晓丫人小,挤不进人群,就拉着林卫东和张山歌,绕到牛棚后面的土坡上,趴在坡上往下看。
只见牛棚门口,站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穿着一件打满补丁的蓝色土布褂子,裤子也是破破烂烂的,露出瘦得皮包骨头的脚踝。老头旁边,站着一个小男孩,比林晓丫还矮一点,看起来只有三四岁的样子,穿着一件不合身的大衣服,袖子长得快到膝盖,头发乱糟糟的,脸上脏兮兮的,但眼睛很大,很亮,怯生生地躲在老头身后,小手紧紧抓着老头的衣角,看着周围围观的人群,眼神里满是害怕。
林晓丫看着那个小男孩,觉得有点眼熟,想了半天,突然想起了在县城遇到的那对祖孙俩!“哎呀!是他们!” 她忍不住喊出声。
“谁呀?” 林卫东和张山歌同时看向她。
“俺在县城遇到的!” 林晓丫激动地说,“那天俺和爹去县城,看到他们在县城门口坐着,说找不到亲戚了,钱也花光了,爹还给了他们两毛钱呢!”
正说着,大队书记李富贵来了,手里拿着一把钥匙,对着围观的人群说:“大家都散了吧!人家刚到,一路辛苦,让他们好好歇歇!这是陈大爷和他孙子向阳,以后就住这儿了,大家多照顾着点,别欺负人家!”
“陈大爷?向阳?” 林晓丫念叨着小男孩的名字,觉得真好听。
陈大爷对着李富贵连连道谢:“谢谢李书记!谢谢李书记!给您添麻烦了!”
“不客气!都是乡里乡亲的,互相帮衬是应该的!” 李富贵笑着说,打开牛棚的门,“里面我让人简单收拾了一下,铺了点稻草,您先住着,有啥需要,就去大队找我!”
陈大爷又道谢了好几遍,才带着陈向阳走进牛棚。围观的人群见没啥热闹了,也渐渐散去,嘴里还在议论着。
林晓丫趴在土坡上,看着牛棚的方向,心里想:他们真可怜,住进这么破的牛棚里。
【叮!检测到宿主围观‘逃荒祖孙落户牛棚’大戏,吃瓜成功!奖励:布票一张(二尺)、小花发卡一个(红色)!已发放至宿主兜里!】
林晓丫心里一喜,伸手摸了摸兜,果然摸到了一张布票和一个红色的小花发卡。发卡是塑料做的,上面还有一朵小小的红花,虽然不值钱,但在70年代,对于小姑娘来说,已经是很稀罕的玩意儿了。
“俺有发卡了!俺有发卡了!” 林晓丫高兴地跳起来,把发卡别在自己的小辫子上,对着林卫东和张山歌显摆,“你们看!好看不?”
“好看!” 张山歌点点头,眼里满是羡慕。
“一般般吧!” 林卫东嘴硬,心里却也觉得挺好看的。
林晓丫蹦蹦跳跳地回家,把布票和发卡交给了王秀兰。王秀兰看到布票,高兴得不行:“二尺布票!正好能给你做个新褂子!这发卡也好看,咱们丫蛋儿戴上,跟小仙女似的!”
林晓丫美滋滋地,心里想着陈向阳,觉得他太胆小了,以后自己要多照顾他一点。
接下来的几天,林晓丫没事就往牛棚跑,有时候带着自己的野果,有时候带着林卫东和张山歌一起去。陈大爷很和蔼,每次看到她,都会笑着打招呼,还会让陈向阳跟她一起玩。
陈向阳一开始很胆小,不敢说话,也不敢跟林晓丫他们一起玩,只是躲在陈大爷身后,偷偷看着他们。林晓丫也不着急,每次都把最好的野果分给她,还会跟他讲村里的趣事,比如哪里有野果摘,哪里有小鱼摸,哪里的鸟窝最好掏。
慢慢的,陈向阳不再那么胆小了,会偷偷跟在林晓丫身后,有时候还会跟她分享陈大爷给她留的烤红薯。林晓丫发现,陈向阳虽然胆小,但很懂事,知道让着她,还会帮她捡野果、递树枝,是个温柔的小弟弟。
这天,林晓丫带着陈向阳去村东头的山坡上摘野山楂。山坡上的野山楂树长得不高,结满了红通通的野山楂,酸甜可口。林晓丫和陈向阳正摘得高兴,村里的几个半大孩子跑了过来,带头的是李二家的儿子李虎子,比林卫东还大一岁,平时在村里就挺横的,爱欺负人。
“哟!这不是那个逃荒来的小崽子吗?也敢来摘野山楂?” 李虎子双手叉腰,一脸凶相地看着陈向阳。
陈向阳吓得往后退了一步,躲在林晓丫身后,紧紧抓着她的衣角。
“李虎子!你干啥?” 林晓丫把陈向阳护在身后,瞪着李虎子,“这野山楂是公家的,谁都能摘,凭啥不让他摘?”
“公家的也轮不到他一个外来户摘!” 李虎子说,“他就是个逃荒的,吃我们靠山屯的,喝我们靠山屯的,还敢摘我们的野山楂?赶紧把摘的野山楂交出来,不然别怪俺不客气!”
“你放屁!” 林晓丫急了,她最看不惯别人欺负陈向阳了,“向阳是大队书记让住下来的,是我们靠山屯的人了,凭啥不能摘?你就是想欺负人!”
“俺就欺负他怎么了?” 李虎子说着,就伸手去抢陈向阳手里的野山楂。
“不准抢!” 林晓丫一把推开李虎子,“向阳,你快跑!去找俺二哥和山歌哥!”
陈向阳摇摇头,不愿意跑,他想跟林晓丫一起。
“你还敢推俺?” 李虎子被推得一个趔趄,生气了,挥手就想打林晓丫。
林晓丫也不怕他,捡起地上的小石子,就朝着李虎子扔过去:“你敢打俺?俺让俺二哥揍你!俺二哥可厉害了,能爬树掏鸟窝,还能摸鱼捉虾,打你跟玩似的!”
李虎子平时就有点怕林卫东,听说林卫东要来,心里有点发怵,但又不想丢面子,僵持着不肯走。
就在这时,林卫东和张山歌跑了过来。他们本来在附近摸鱼,听说林晓丫和陈向阳被李虎子欺负了,就赶紧跑了过来。
“李虎子!你敢欺负俺妹妹和向阳?” 林卫东大喊一声,冲了上去,一把推开李虎子,“看俺不揍你!”
张山歌也跟着上前,和林卫东一起,把李虎子和他的小伙伴们围了起来。李虎子的小伙伴们见林卫东和张山歌来了,都有点害怕,往后退了退。
“林卫东,你别多管闲事!” 李虎子硬着头皮说。
“这不是闲事!” 林卫东说,“向阳是俺们的朋友,你欺负他,就是欺负俺们!赶紧道歉!不然俺们就不客气了!”
李虎子看着林卫东和张山歌凶巴巴的样子,又看了看周围,知道自己讨不到好,哼了一声,说:“道歉就道歉!有啥了不起的!” 他对着陈向阳含糊地说了句“对不起”,就带着小伙伴们灰溜溜地跑了。
“耶!我们赢了!” 林晓丫高兴地跳起来,对着陈向阳说,“向阳,别怕,以后他们再欺负你,俺就帮你揍他们!”
陈向阳看着林晓丫,眼里满是感激,小声说:“谢谢你,晓丫姐姐。”
“不用谢!” 林晓丫笑着说,把自己摘的野山楂都塞给他,“给你!这些都是你的!”
【叮!检测到宿主围观‘护友驱恶’大戏,吃瓜成功!奖励:铅笔两支(带橡皮头)、作业本一本!已发放至宿主书包里(提前为上学准备)!】
林晓丫心里一喜,没想到帮陈向阳出气也能得福利!而且还是铅笔和作业本,正好快上学了,能用上!
“太好了!俺有铅笔和作业本了!” 林晓丫高兴地说,“向阳,等俺上学了,俺教你写字!”
陈向阳点点头,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林卫东和张山歌也围了过来,林卫东说:“晓丫,你真厉害!还敢跟李虎子对着干!”
“那是!” 林晓丫得意地说,“以后你们也要帮向阳,不能让别人欺负他!”
“知道了!” 林卫东和张山歌点点头。
四个孩子一起摘了很多野山楂,高高兴兴地回家了。林晓丫把铅笔和作业本交给了王秀兰,王秀兰高兴地说:“真是及时雨!再过几天就要上学了,正愁没铅笔和作业本呢!咱们丫蛋儿真是个有福的!”
林晓丫心里美滋滋的,她觉得,有吃瓜系统真好,不仅能得福利,还能帮到好朋友,这样的日子真快乐!
日子一天天过去,林晓丫快六岁了,到了上学的年纪。靠山屯只有一所小学,就在村东头的大古槐树旁边,是一间破旧的土房,只有两个老师,教一到四年级的学生。
王秀兰早就开始给林晓丫准备上学的东西了。用系统给的二尺布票,买了一块浅蓝色的粗布,给林晓丫做了一件新褂子;用之前得的花布,做了一个新书包,上面还缝了一朵小红花;林老实又去供销社买了一块橡皮和一把小刀,加上系统给的铅笔和作业本,上学的东西就准备齐了。
林晓丫对上学充满了期待,每天都背着新书包,在院子里走来走去,模仿着老师上课的样子,给林卫东和陈向阳“上课”。陈向阳也很羡慕,陈大爷说,等明年,也让他去上学。
开学前一天,村里又发生了一件热闹事——张婶和她的大儿媳妇因为分家的事儿吵起来了。张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结婚后,一直没分家,最近因为宅基地的事儿,大儿媳妇想分家,张婶不愿意,两人就吵了起来,吵得鸡飞狗跳,半个村子都能听见。
“晓丫,快去看看!张婶和她大儿媳妇吵起来了!” 王秀兰对林晓丫说,她也想去看热闹,但手里的活还没干完。
“好嘞!” 林晓丫一听,背着新书包就跑了,陈向阳也跟着她一起去。
张婶家在村中间,门口围了不少人。张婶坐在门槛上哭,大儿媳妇站在一旁,叉着腰,嘴里不停地数落着。
“娘!你太偏心了!老二还没结婚,你就把好的宅基地都给他留着,我们家啥都没有!” 大儿媳妇说。
“俺偏心?” 张婶哭着说,“你们结婚的时候,俺给你们买了新被子、新柜子,老二啥都没有!现在就想要宅基地,俺不同意!”
“那能一样吗?现在宅基地多金贵啊!我们家有两个孩子,以后长大了,总得有地方住吧?” 大儿媳妇说。
“俺不管!反正宅基地不能给你们!” 张婶说。
两人吵得不可开交,周围的人议论纷纷,有劝张婶的,有劝大儿媳妇的,还有煽风点火的。
林晓丫和陈向阳趴在人群外面,看得津津有味。林晓丫还跟陈向阳小声嘀咕:“你说,张婶会把宅基地给大儿媳妇吗?”
陈向阳摇摇头,小声说:“不知道。”
【叮!检测到宿主围观‘婆媳分家争宅基地’大戏,吃瓜成功!奖励:粮票三张(二斤)、红糖二两!已发放至宿主家米缸里!】
林晓丫心里一喜,又得福利了!粮票和红糖都是好东西,粮票能买白面,红糖能泡水喝,还能做红糖馒头。
看完热闹,林晓丫带着陈向阳回家,告诉了王秀兰。王秀兰赶紧去米缸里看,果然看到了粮票和红糖,高兴地说:“这系统可真给力!正好明天开学,给你蒸红糖馒头,让你带着去学校吃!”
第二天一早,王秀兰就蒸了一锅红糖馒头,香喷喷的,甜丝丝的。林晓丫吃了两个,又带了两个,一个给自己,一个给陈向阳。
背上新书包,戴上小红花发卡,林晓丫高高兴兴地去学校了。陈向阳也跟着她,送她到学校门口。
“晓丫姐姐,放学俺来接你!” 陈向阳说。
“好!” 林晓丫点点头,走进了学校。
学校的土房里,已经来了不少学生,叽叽喳喳的,很热闹。一年级的学生有二十多个,大多是村里的孩子,林晓丫还看到了张山歌和李虎子,还有几个平时一起玩的小伙伴。
老师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姓刘,穿着一件蓝色的干部服,看起来很严肃。刘老师让学生们按高矮个排队,分配座位。林晓丫被分到了第二排,同桌是一个不认识的小女孩,叫王丽丽,是邻村的。
张山歌被分到了第三排,李虎子被分到了最后一排。
开学第一课,刘老师教大家认拼音。林晓丫学得很认真,她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