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您想想,咱们家现在看着是好了点,可家里没个女人打理,总是不像个家。弟弟妹妹们还小,我……我终究只是个女儿,很多事做不来,也做不好。”
成孟娘越说越兴奋:“若是刘姨进了门,她性子温和,又能干,肯定能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小蛮……小蛮虽然年纪小,但也是个男娃(她一直以为小蛮是男孩),以后也能帮衬爹不少!咱们家就多了一个男丁了……”
成孟娘自觉理由充分,条条都是为了这个家着想,仰着小脸,期待地看着成思行,在等待父亲的夸赞。
然而,她等来的却是成思行勃然大怒!
“够了!”
成思行猛地一拍桌子,豁然起身:“滚出去!”
成孟娘被这突如其来的雷霆之怒吓呆了,她从未见过父亲对她发这么大的火。
“爹……我……我只是……”
“我让你出去!听见没有!谁教你来说这些的?啊?你的心思不用在正道上,整日琢磨这些不着调的东西!我的事,还轮不到你来安排!”
“哇……”
成孟娘哭出声音,扭头就跑出了书房。
成思行看着女儿夺门而出的背影,重重地坐回椅子上,胸口依旧剧烈起伏。
怒火未消,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烦躁。
他何尝不知孟娘是一片好心?
这丫头,早慧得让人心疼。
她看到了家里的不完整,看到了潜在的风险,试图用她所能想到的最直接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加固这个风雨飘摇的家。
可是,她不懂。
不懂成思行不是她原来的父亲了,而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灵魂。
在这危机四伏的乱世,一步行差踏错,便可能是万劫不复。他必须保持绝对的清醒和冷静,不能被任何温情脉脉的纽带所束缚。
“孟娘!”
成思行想了想,还是把成孟娘叫了过来。
成孟娘赌气本想赌气不理成思行,可又怕担心真有大事。她来到书房:“爹,有啥事?”
“你今天招募了八个伙计,有几个是本地人?”
成孟娘不假思索地道:“就一个,叫郭勇,我招人的时候,他是第一个本地人,其他本地人,我没招,我怕招到李家的人……”
“聪明!”
成思行露出欣慰的笑容:“你把郭勇叫过来,我问他一点事!”
“好!”
不多时,一个年轻在二十七八岁,身材矮小,满脸病态的年轻人,有些拘谨地走了进来,躬身行礼:“东家,您找我?”
成思行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容,示意他不必多礼:“郭勇啊,来了咱们怀仁堂,可还习惯?”
“习惯,习惯!东家是好人,让俺吃得饱,睡得暖,比在外面强多了!”
郭勇连忙回答,语气带着感激。
“那就好。”
成思行点点头道:“你家里还有几口人?”
“俺弟,俺娘,还有俺妹,总共四口人!”
成思行仿佛不经意间提起:“我这几日琢磨着,咱们怀仁堂,以后或许还要拓展些别的营生。李信李公子的产业颇多?李公子对我也不错,我也能跟他同行竞争,你说是不是?”
郭勇明显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成思行会突然问起这个问题。
他挠了挠头,脸上露出一丝不解:“东家,您要是不想跟李公子竞争,那就……什么都做不了了……”
“为什么?”
郭勇苦笑道:“李家在李家堡镇上有两家铁铺,一家打造农具,一家打造兵刃,有三家酒肆,两个熟食铺子、一家金银铺子、一家大车店,一家车行……还有一家肉店!”
“肉店?”
成思行微微一愣:“现在老百姓连饭都吃不起,他的肉卖给谁啊?”
“东家……不是吃的肉,是那种肉……”
成思行默默听着,心中暗凛。酒肆、车店、肉铺、钱庄、最大的药铺……这李信几乎垄断了李家堡镇乃至建阳县的核心商业命脉,其财力和势力,远非一个普通乡绅地主可比。
郭勇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对了,咱们这怀仁堂,是整个营州最大药材最全的堂号,营州六郡十四县,每个县都有分号……”
成思行此时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过来。
怪不得,当初成思行想卖给李信狼皮时,他非常慷慨,不仅每张狼皮给十两银子的高价,而且还大张旗鼓把粮食、布帛送到成思行手中。
怪不得,郭威和马二前脚偷了王家的驴,后脚王家的护院就追过来,
怪不得,李信派家丁用鸡鸭等活物,换走了他大量的特效药,却让整个镇上几乎没人花钱买药。他是在用最小的代价,验证药效,并垄断货源!
更怪不得,李信要故意将他定价八十八两的龙虎丹,反向提高到四百两一瓶的天价,这根本不是慷慨,而是最恶毒的阳谋!
他成思行,一个毫无根基的外来户,手握神药,本就惹眼。
李信将这药价抬到令人疯狂的高度,就等于在他脑门上贴了肥羊二字,将他架在火上烤。
一旦有人铤而走险,他成思行要么被吞得骨头都不剩,要么就只能彻底依附李家,寻求庇护,届时,药方、利润,乃至他这个人,都将成为李家的囊中之物!
现在所有的一切,都解释得通了。
回想起李信脸上的温文尔雅的笑容,成思行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这哪里是什么和气生财的李公子?这分明是一条吃人不吐骨头的毒蛇,一头披着人皮,贪婪而狡诈的恶狼!
成思行缓缓放下茶杯,目光变得前所未有的锐利,郑重地道:“郭勇,今日所言,出你之口,入我之耳,切勿再对外人提起。”
“是,是,小的明白!小的明白!”
郭勇连忙应声,他也知道这些话的敏感性,告退后匆匆离开了书房。
书房内,只剩下成思行和成孟娘父女二人。
他静静地坐着,如同一尊凝固的雕像。
成孟娘也一脸凝重,她眼睛露出狠厉:“爹,不如……我们先下手为强……”
成孟娘越说越兴奋:“若是刘姨进了门,她性子温和,又能干,肯定能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小蛮……小蛮虽然年纪小,但也是个男娃(她一直以为小蛮是男孩),以后也能帮衬爹不少!咱们家就多了一个男丁了……”
成孟娘自觉理由充分,条条都是为了这个家着想,仰着小脸,期待地看着成思行,在等待父亲的夸赞。
然而,她等来的却是成思行勃然大怒!
“够了!”
成思行猛地一拍桌子,豁然起身:“滚出去!”
成孟娘被这突如其来的雷霆之怒吓呆了,她从未见过父亲对她发这么大的火。
“爹……我……我只是……”
“我让你出去!听见没有!谁教你来说这些的?啊?你的心思不用在正道上,整日琢磨这些不着调的东西!我的事,还轮不到你来安排!”
“哇……”
成孟娘哭出声音,扭头就跑出了书房。
成思行看着女儿夺门而出的背影,重重地坐回椅子上,胸口依旧剧烈起伏。
怒火未消,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烦躁。
他何尝不知孟娘是一片好心?
这丫头,早慧得让人心疼。
她看到了家里的不完整,看到了潜在的风险,试图用她所能想到的最直接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加固这个风雨飘摇的家。
可是,她不懂。
不懂成思行不是她原来的父亲了,而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灵魂。
在这危机四伏的乱世,一步行差踏错,便可能是万劫不复。他必须保持绝对的清醒和冷静,不能被任何温情脉脉的纽带所束缚。
“孟娘!”
成思行想了想,还是把成孟娘叫了过来。
成孟娘赌气本想赌气不理成思行,可又怕担心真有大事。她来到书房:“爹,有啥事?”
“你今天招募了八个伙计,有几个是本地人?”
成孟娘不假思索地道:“就一个,叫郭勇,我招人的时候,他是第一个本地人,其他本地人,我没招,我怕招到李家的人……”
“聪明!”
成思行露出欣慰的笑容:“你把郭勇叫过来,我问他一点事!”
“好!”
不多时,一个年轻在二十七八岁,身材矮小,满脸病态的年轻人,有些拘谨地走了进来,躬身行礼:“东家,您找我?”
成思行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容,示意他不必多礼:“郭勇啊,来了咱们怀仁堂,可还习惯?”
“习惯,习惯!东家是好人,让俺吃得饱,睡得暖,比在外面强多了!”
郭勇连忙回答,语气带着感激。
“那就好。”
成思行点点头道:“你家里还有几口人?”
“俺弟,俺娘,还有俺妹,总共四口人!”
成思行仿佛不经意间提起:“我这几日琢磨着,咱们怀仁堂,以后或许还要拓展些别的营生。李信李公子的产业颇多?李公子对我也不错,我也能跟他同行竞争,你说是不是?”
郭勇明显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成思行会突然问起这个问题。
他挠了挠头,脸上露出一丝不解:“东家,您要是不想跟李公子竞争,那就……什么都做不了了……”
“为什么?”
郭勇苦笑道:“李家在李家堡镇上有两家铁铺,一家打造农具,一家打造兵刃,有三家酒肆,两个熟食铺子、一家金银铺子、一家大车店,一家车行……还有一家肉店!”
“肉店?”
成思行微微一愣:“现在老百姓连饭都吃不起,他的肉卖给谁啊?”
“东家……不是吃的肉,是那种肉……”
成思行默默听着,心中暗凛。酒肆、车店、肉铺、钱庄、最大的药铺……这李信几乎垄断了李家堡镇乃至建阳县的核心商业命脉,其财力和势力,远非一个普通乡绅地主可比。
郭勇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对了,咱们这怀仁堂,是整个营州最大药材最全的堂号,营州六郡十四县,每个县都有分号……”
成思行此时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过来。
怪不得,当初成思行想卖给李信狼皮时,他非常慷慨,不仅每张狼皮给十两银子的高价,而且还大张旗鼓把粮食、布帛送到成思行手中。
怪不得,郭威和马二前脚偷了王家的驴,后脚王家的护院就追过来,
怪不得,李信派家丁用鸡鸭等活物,换走了他大量的特效药,却让整个镇上几乎没人花钱买药。他是在用最小的代价,验证药效,并垄断货源!
更怪不得,李信要故意将他定价八十八两的龙虎丹,反向提高到四百两一瓶的天价,这根本不是慷慨,而是最恶毒的阳谋!
他成思行,一个毫无根基的外来户,手握神药,本就惹眼。
李信将这药价抬到令人疯狂的高度,就等于在他脑门上贴了肥羊二字,将他架在火上烤。
一旦有人铤而走险,他成思行要么被吞得骨头都不剩,要么就只能彻底依附李家,寻求庇护,届时,药方、利润,乃至他这个人,都将成为李家的囊中之物!
现在所有的一切,都解释得通了。
回想起李信脸上的温文尔雅的笑容,成思行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这哪里是什么和气生财的李公子?这分明是一条吃人不吐骨头的毒蛇,一头披着人皮,贪婪而狡诈的恶狼!
成思行缓缓放下茶杯,目光变得前所未有的锐利,郑重地道:“郭勇,今日所言,出你之口,入我之耳,切勿再对外人提起。”
“是,是,小的明白!小的明白!”
郭勇连忙应声,他也知道这些话的敏感性,告退后匆匆离开了书房。
书房内,只剩下成思行和成孟娘父女二人。
他静静地坐着,如同一尊凝固的雕像。
成孟娘也一脸凝重,她眼睛露出狠厉:“爹,不如……我们先下手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