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生辰快乐-《世子难驯,郡主难哄》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寂静中,雅间的门被人“叩叩”敲响。

  “笃、笃、笃。”

  门外传来店小二带着热情的呦呵声。

  “客官,您的长寿面来啦!”

  长寿面?

  赵栖凰的心狠狠一跳,愕然地看向近在咫尺的卫揽舟。

  他脸上的森然寒意,在这一声呦呵中褪去了几分,恢复了惯常的淡漠。

  卫揽舟收回了手,慢条斯理地整理了一下自己并无一丝褶皱的袖口。

  他拿起桌上的折扇,有一搭没一搭地敲着手心。

  “进来。”

  声音沉沉的,听不出喜怒。

  店小二推门而入,一股食物的热气冲淡了屋内的寒意。

  他端着一个青瓷大碗,里面是码得整整齐齐的一碗面,卧着一个金黄的荷包蛋。

  “来咯!长寿面一碗,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敢问,哪位是今日的寿星?”

  他环顾一圈,最后笑嘻嘻地问道。

  卫揽舟没说话,只抬了抬下巴,用扇子懒懒地指向赵栖凰的方向。

  赵栖凰的脸颊有些发烫。

  她看着那碗面,心里五味杂陈。

  “你还记得我生辰啊……”

  她讪讪地开口,声音小的像蚊子哼。

  “我自己都忘了。”

  卫揽舟拿起酒壶,自顾自地斟满一杯,仰头饮尽。

  又一杯。

  再一杯。

  他一杯接一杯地喝着冷酒,压根不想和她说一句话。

  周身都散发着“别来惹我”的不爽感。

  赵栖凰懊恼地垂下头。

  她怎么就借着那点酒劲,把憋在心里的真心话全说出来了?

  这下好了,人家为她过生辰,她却把人惹毛了。

  店小二放下长寿面,对着赵栖凰又是一连串的吉祥话,这才点头哈腰地退了出去。

  门被关上,雅间内再次陷入沉默。

  赵栖凰看着眼前那碗卧着一个漂亮荷包蛋的长寿面,小心翼翼地抬眼,讨好地看着卫揽舟。

  “你吃不吃?我分你一半。”

  卫揽舟终于瞥了她一眼,眼神冷得像窗外的雪。

  “没听说过长寿面能与人分的。”

  一句话,堵死了她所有的话头。

  赵栖凰尴尬地笑了笑,拿起筷子。

  “那你吃什么菜?我给你夹。”

  卫揽舟转过头,看着窗外。

  “没胃口,胸口堵得慌。”

  “……”

  赵栖凰终于有点绷不住了。

  “好歹今天是我生辰,你别赌气了行不行?”

  卫揽舟握着酒杯的手指,猛地收紧。

  赌气?

  他这堵得快要炸开的心,在她眼里,就只是赌气?

  卫揽舟深吸一口气,终是忍住了那股翻腾的怒意,拿起筷子,夹了一块水晶肴肉,放进她碗里。

  脸上扯出一个皮笑肉不笑的表情。

  “寿星最大,多吃点。”

  赵栖凰被他这阴阳怪气的样子激得打了个冷颤。

  她不敢再说话,默默低下头,一口一口地嗦着那碗已经没什么热气的长寿面。

  饭后,两人谁也没提离开。

  醉香楼的顶楼,有一处露天的阁台。

  两人一前一后地走上去,凭栏而立。

  冷风夹着雪粒子,扑面而来,让赵栖凰混乱的头脑清醒了不少。

  放眼望去,整个京城都笼罩在一片素白之中。

  万家灯火在风雪中明明灭灭,如坠落凡间的星河。

  夜,静得只能听见雪落下的声音。

  就在这时,不知从何处,一盏、两盏、成百上千盏的许愿灯,慢悠悠地飘了上来。

  那一点点橘色的暖光,在银装素裹的天地间,美得不似凡间之物。

  赵栖凰看得有些痴了。

  身侧,忽然响起卫揽舟低沉的声音。

  “生辰快乐。”

  赵栖凰转头看他。

  他正望着那些升空的许愿灯,侧脸的轮廓在灯火下显得格外柔和。

  赵栖凰的心,蓦地一软。

  就在她动容地看着他时,“咻”的一声,一道绚烂的流光冲天而起。

  巨大的烟花在夜空中轰然炸开,将半个京城照得亮如白昼。

  一朵接着一朵,璀璨夺目。

  卫揽舟的脸,也随着烟火的闪耀,映得忽明忽暗。

  赵栖凰看着他,看着这漫天烟火,缓缓闭上了眼睛。

  她双手合十,在心里默默许下了一个愿望。

  财神殿门前跪拜的话,重新念了一遍。

  ……

  李明霄回来了。

  那个在叛军压城之时,弃皇位而逃的前朝皇帝,回来了。

  他不是被捉拿归案的。

  而是带着西南边境的一万兵马,浩浩荡荡,主动回京的。

  消息传来时,卫揽舟正在府中帮赵栖凰画她除夕夜新衣的花样子。

  他手上的动作,微微一顿。

  该来的,终究是来了。

  金銮殿上。

  气氛肃杀,落针可闻。

  李承璟身着九龙金袍,端坐于龙椅之上,神色莫测。

  殿下,李明霄一身风尘仆仆的铠甲,昂首而立,眼中满是孤注一掷的疯狂。

  他的身后,站着几位追随他从西南归来的将领,一个个面色沉凝。

  而他们的对面,是满朝文武。

  迎着满朝文武或惊或惧的目光,李明霄缓缓抬头,直视着龙椅上的李承璟。

  “皇弟。”

  李明霄率先开口,声音响彻大殿。

  “这龙椅,你坐了这么久,也该还给朕了。”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李承璟却没说话,只用指节轻轻叩击着龙椅扶手,发出沉闷的声响。

  一下,又一下。

  仿佛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李明霄无视众人的目光,振振有词。

  “当初,京城危在旦夕,朕是为了保全我大梁的根基,才暂避锋芒,远走西南!”

  “这并非意味着,朕将这江山拱手相让!”

  “朕,才是名正言顺的天子!”

  他环顾四周,声色俱厉。

  “如今朕已带兵归来,李承璟,你该退位了。”

  他话音刚落,御史大夫便站了出来。

  “一派胡言!”

  老御史吹胡子瞪眼,一脸的刚正不阿。

  “国不可一日无君!您当初弃城离京,便是放弃了这皇位,放弃了这天下万民!”

  “新帝登基,乃是顺应天意,理所应当!”

  户部尚书跟着出列,语气里满是鄙夷。

  “一个连国都都守不住的君主,有何颜面再提皇位?”

  “不错!”兵部尚书紧随其后,声色俱厉。

  “你治国无方,用人不明,才致使京城被围,险些酿成大祸!”

  “既然德不配位,还有何颜面回来觊觎这九五之尊之位?”

  “趁早死了这条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