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法租界,程公馆。
程砚舟斜倚在西洋沙发上,手中把玩着一枚刚从黑市上弄来的“云记”双色火漆茶引。
紫红色的蜡体在灯光下泛着幽光,中央的“云”字印记清晰可见,与报纸上宣传的别无二致。
“限量版?微雕编号?”他轻蔑地一笑,将茶引丢在桌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动。
“谢云亭,黔驴技穷了。以为搞些花里胡哨的噱头,就能从我的天罗地网里逃出去?”
站在一旁的冯师爷躬身道:“程先生高明。他越是把这限量版吹得神乎其神,我们就越要把它仿出来,踩在脚下。我已经打点好了汉口那边,周记茶庄的‘甲’字头样品,今晚就能通过特殊渠道送到。”
程砚舟满意地点点头:“很好。告诉洋行的贝克先生,让他那边的机器准备好。我要在一周之内,让上海滩遍地都是‘云记’的特级珍品!我要让谢云亭亲眼看着,他最引以为傲的信誉,是如何变成一个笑话的。”
他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病态的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谢云亭跪地求饶的场景。
三日后,石库门小院。
气氛比之前更加凝重。
阿篾将一枚刚从市面上买回来的“限量版”茶引放在桌上,脸色难看到了极点:“少东家,出来了。这么快……就出来了。”
这枚伪造的茶引,无论是双色蜡体的光泽,还是印记的清晰度,都达到了惊人的水准。
谢云亭没有说话,只是拿起那枚假茶引,放在鼻尖轻轻一嗅。
没有龙涎香的异香。
他随即启动“鉴定系统”,视野聚焦在那枚茶引上。
【仿制品鉴定:云记双色火漆茶引(高仿)。】
【工艺分析:采用机械压模工艺,效率极高。
蜡体材质为石蜡与蜂蜡混合物,添加了化学染料。】
【源头追踪:印模表面残留微量钨钢粉末,雕刻工艺精湛;茶引背面编号为‘甲-013’。】
“甲”字头!
果然是汉口周记茶庄那条线!
“周老板他……”阿篾的拳头捏得咯咯作响,既有被背叛的愤怒,又有对周老板可能遭遇的担忧。
“现在不是追究周老板的时候。”谢云亭眼神冰冷“程砚舟在上海有恃无恐,这个窝点,多半藏在租界里。”
租界,国中之国,华捕难入,是罪恶滋生的绝佳温床。
“可上海这么大,租界更是鱼龙混杂,我们上哪儿去找?”阿篾犯了难。
“仿得出形态,仿不出神髓。任何仿制,都会留下破绽。”谢云亭看向苏晚晴,“晚晴,你人脉广,能不能帮我找一个懂‘刻印’的老匠人?最好是前清时给官府铸印的那种。”
苏晚晴冰雪聪明,立刻明白了谢云亭的意图。
专业的事情,要找最专业的人。
她很快通过报社的关系,联系到了一位隐居在城隍庙附近,人称“老刀”的前清铸印匠传人。
半个时辰后,一个身形干瘦、眼神锐利如刀的老者被请进了小院。
老刀接过那枚假茶引,只用一枚铜质的放大镜扫了一眼,便冷哼一声:“花架子。这印不是‘刻’出来的,是‘压’出来的。模子开得不错,是个高手,但用的是西洋人的机器。你看这笔画边缘,有机器冲压才有的毛边和金属残留。而且,开模的刻刀用的是钨钢刀头,下手狠,却少了一分转圜的活气。”
钨钢刀头,机械冲压!这与系统的分析完全吻合!
老刀的话,为他们指明了方向——一个拥有机械设备和顶尖开模师傅的窝点。
“能用上这种机器和钨钢刀的,不是小作坊。”谢云亭沉声道,“阿篾,发动我们在码头上的所有兄弟,给我查!查最近一个月,上海哪个洋行的仓库,有异常的蜡块、茶叶和包装纸入库,特别是那些只进不出、行踪诡秘的!”
阿篾领命而去,码头上数以百计的脚夫、伙计,成了谢云亭散布在上海滩最底层的眼睛和耳朵。
两天后,消息汇集而来,最终指向了法租界的一家英资洋行——贝克先生主管的“胜利洋行”。
据一个在码头工作的女工“阿雀”说,胜利洋行的仓库最近经常深夜亮灯,有卡车进出,卸下的都是些盖得严严实实的箱子,闻着有股怪味,而且守卫比平时森严了数倍。
阿雀,一个在码头扛包长大的孤女,身手矫健,尤其擅长攀高走窄,飞檐走壁如履平地。
是夜,月黑风高。
谢云亭、阿篾,带着瘦小的阿雀,如三道鬼魅般潜行至胜利洋行高大的仓库外。
“少东家,墙高,还有铁丝网。”阿篾压低声音。
阿雀却嫣然一笑,露出一口白牙:“交给我。”
她从腰间解下一段系着小铁钩的绳索,只轻轻一荡,便无声地挂在了屋檐一角。
随即,她如一只灵猫,手脚并用,几个起落便翻上了墙头,悄无声息地处理掉了巡逻的间隙,从内侧打开了一扇高窗。
三人潜入仓库,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仓库深处,竟被隔出了一个独立的工场。
十几名工人正在流水线上紧张地忙碌着。
一头,巨大的机器将融化的蜡液注入模具,随着“咔嚓”一声,一枚枚双色茶引便被冲压成型;另一头,工人们正将从汉口运来的“云记”真茶,飞快地装进仿冒的包装罐,再用那些假茶引封口。
这里,正是伪造“云记”信誉的心脏!
谢云亭的目光死死锁定在那台冲压机上,系统瞬间给出了它的信息。
【德国造“K-3型”精密压模机,租界专供。】
而在不远处的桌案上,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正和程砚舟举杯庆祝。
“程,你的对手已经不堪一击。明天,我就会以‘胜利洋行’的名义,向租界工部局举报,说‘云记’的茶叶质量参差不齐,涉嫌商业欺诈。到时候,我们再抛出这批‘物美价廉’的货,市场就是我们的了。”那人正是贝克先生。
程砚舟得意地大笑:“贝克,别急。等工部局查封了谢云亭在上海的据点,人赃并获,他这辈子都翻不了身。他做梦也想不到,我们不仅要毁他的牌子,还要用租界的法律,把他送进大牢!”
原来,这才是真正的“陷阱”!
用假茶引配真茶,扰乱市场只是第一步。
真正的杀招,是利用洋人身份和租界规则,反咬一口,将“商业欺诈”的罪名扣在谢云亭头上!
千钧一发之际,谢云亭非但没有惊慌,眼中反而闪过一丝骇人的精光。
他看了一眼墙角堆积如山的假冒成品,又看了一眼那台冰冷的压模机,一个大胆到疯狂的计划瞬间在脑中成型。
“阿篾,拖住巡逻的。”
“阿雀,帮我放风。”
他低声吩咐,随即如狸猫般潜行到那台压模机旁。
在机器更换模具的短暂间隙,他从怀中掏出早已备好的微雕钢针,对着那枚钨钢制成的核心模具,在“云”字印记一个极其隐蔽的笔画末端,以电光石火般的速度,刻下了一个比米粒还小上百倍的“仿”字。
这个字,肉眼几乎无法察觉,但只要用高倍放大镜,便清晰可见!
这是他留下的“证据中的证据”!
做完这一切,他并未离开,反而潜入成品区,从怀中取出一小包东西——那正是他亲手制作的、带有龙涎香异香和真实微雕编号的“真茶引”!
他飞快地撬开一箱已经封好的“A货”,将其中的假茶引尽数取出,换上了自己的真茶引,再小心翼翼地恢复原状。
一箱“假货”,被他神不知鬼不觉地变成了“真品”。
完成这一切,三人悄无声息地从高窗撤离,消失在沉沉的夜色中。
站在仓库外的黑暗里,谢云亭回望那座灯火通明的建筑,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程砚舟,贝克,你们的陷阱已经布好。
但你们不会知道,掉进陷阱的猎物,已经悄悄调换了诱饵。
明天,当你们拿着我亲手换上的“真凭实据”去状告我时,一场由我主导的、跨越国界的反杀,才刚刚开始。
租界的茶味,确实够辛辣。
但谁是品茶人,谁是茶中渣,很快就会见分晓。
程砚舟斜倚在西洋沙发上,手中把玩着一枚刚从黑市上弄来的“云记”双色火漆茶引。
紫红色的蜡体在灯光下泛着幽光,中央的“云”字印记清晰可见,与报纸上宣传的别无二致。
“限量版?微雕编号?”他轻蔑地一笑,将茶引丢在桌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动。
“谢云亭,黔驴技穷了。以为搞些花里胡哨的噱头,就能从我的天罗地网里逃出去?”
站在一旁的冯师爷躬身道:“程先生高明。他越是把这限量版吹得神乎其神,我们就越要把它仿出来,踩在脚下。我已经打点好了汉口那边,周记茶庄的‘甲’字头样品,今晚就能通过特殊渠道送到。”
程砚舟满意地点点头:“很好。告诉洋行的贝克先生,让他那边的机器准备好。我要在一周之内,让上海滩遍地都是‘云记’的特级珍品!我要让谢云亭亲眼看着,他最引以为傲的信誉,是如何变成一个笑话的。”
他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病态的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谢云亭跪地求饶的场景。
三日后,石库门小院。
气氛比之前更加凝重。
阿篾将一枚刚从市面上买回来的“限量版”茶引放在桌上,脸色难看到了极点:“少东家,出来了。这么快……就出来了。”
这枚伪造的茶引,无论是双色蜡体的光泽,还是印记的清晰度,都达到了惊人的水准。
谢云亭没有说话,只是拿起那枚假茶引,放在鼻尖轻轻一嗅。
没有龙涎香的异香。
他随即启动“鉴定系统”,视野聚焦在那枚茶引上。
【仿制品鉴定:云记双色火漆茶引(高仿)。】
【工艺分析:采用机械压模工艺,效率极高。
蜡体材质为石蜡与蜂蜡混合物,添加了化学染料。】
【源头追踪:印模表面残留微量钨钢粉末,雕刻工艺精湛;茶引背面编号为‘甲-013’。】
“甲”字头!
果然是汉口周记茶庄那条线!
“周老板他……”阿篾的拳头捏得咯咯作响,既有被背叛的愤怒,又有对周老板可能遭遇的担忧。
“现在不是追究周老板的时候。”谢云亭眼神冰冷“程砚舟在上海有恃无恐,这个窝点,多半藏在租界里。”
租界,国中之国,华捕难入,是罪恶滋生的绝佳温床。
“可上海这么大,租界更是鱼龙混杂,我们上哪儿去找?”阿篾犯了难。
“仿得出形态,仿不出神髓。任何仿制,都会留下破绽。”谢云亭看向苏晚晴,“晚晴,你人脉广,能不能帮我找一个懂‘刻印’的老匠人?最好是前清时给官府铸印的那种。”
苏晚晴冰雪聪明,立刻明白了谢云亭的意图。
专业的事情,要找最专业的人。
她很快通过报社的关系,联系到了一位隐居在城隍庙附近,人称“老刀”的前清铸印匠传人。
半个时辰后,一个身形干瘦、眼神锐利如刀的老者被请进了小院。
老刀接过那枚假茶引,只用一枚铜质的放大镜扫了一眼,便冷哼一声:“花架子。这印不是‘刻’出来的,是‘压’出来的。模子开得不错,是个高手,但用的是西洋人的机器。你看这笔画边缘,有机器冲压才有的毛边和金属残留。而且,开模的刻刀用的是钨钢刀头,下手狠,却少了一分转圜的活气。”
钨钢刀头,机械冲压!这与系统的分析完全吻合!
老刀的话,为他们指明了方向——一个拥有机械设备和顶尖开模师傅的窝点。
“能用上这种机器和钨钢刀的,不是小作坊。”谢云亭沉声道,“阿篾,发动我们在码头上的所有兄弟,给我查!查最近一个月,上海哪个洋行的仓库,有异常的蜡块、茶叶和包装纸入库,特别是那些只进不出、行踪诡秘的!”
阿篾领命而去,码头上数以百计的脚夫、伙计,成了谢云亭散布在上海滩最底层的眼睛和耳朵。
两天后,消息汇集而来,最终指向了法租界的一家英资洋行——贝克先生主管的“胜利洋行”。
据一个在码头工作的女工“阿雀”说,胜利洋行的仓库最近经常深夜亮灯,有卡车进出,卸下的都是些盖得严严实实的箱子,闻着有股怪味,而且守卫比平时森严了数倍。
阿雀,一个在码头扛包长大的孤女,身手矫健,尤其擅长攀高走窄,飞檐走壁如履平地。
是夜,月黑风高。
谢云亭、阿篾,带着瘦小的阿雀,如三道鬼魅般潜行至胜利洋行高大的仓库外。
“少东家,墙高,还有铁丝网。”阿篾压低声音。
阿雀却嫣然一笑,露出一口白牙:“交给我。”
她从腰间解下一段系着小铁钩的绳索,只轻轻一荡,便无声地挂在了屋檐一角。
随即,她如一只灵猫,手脚并用,几个起落便翻上了墙头,悄无声息地处理掉了巡逻的间隙,从内侧打开了一扇高窗。
三人潜入仓库,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仓库深处,竟被隔出了一个独立的工场。
十几名工人正在流水线上紧张地忙碌着。
一头,巨大的机器将融化的蜡液注入模具,随着“咔嚓”一声,一枚枚双色茶引便被冲压成型;另一头,工人们正将从汉口运来的“云记”真茶,飞快地装进仿冒的包装罐,再用那些假茶引封口。
这里,正是伪造“云记”信誉的心脏!
谢云亭的目光死死锁定在那台冲压机上,系统瞬间给出了它的信息。
【德国造“K-3型”精密压模机,租界专供。】
而在不远处的桌案上,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正和程砚舟举杯庆祝。
“程,你的对手已经不堪一击。明天,我就会以‘胜利洋行’的名义,向租界工部局举报,说‘云记’的茶叶质量参差不齐,涉嫌商业欺诈。到时候,我们再抛出这批‘物美价廉’的货,市场就是我们的了。”那人正是贝克先生。
程砚舟得意地大笑:“贝克,别急。等工部局查封了谢云亭在上海的据点,人赃并获,他这辈子都翻不了身。他做梦也想不到,我们不仅要毁他的牌子,还要用租界的法律,把他送进大牢!”
原来,这才是真正的“陷阱”!
用假茶引配真茶,扰乱市场只是第一步。
真正的杀招,是利用洋人身份和租界规则,反咬一口,将“商业欺诈”的罪名扣在谢云亭头上!
千钧一发之际,谢云亭非但没有惊慌,眼中反而闪过一丝骇人的精光。
他看了一眼墙角堆积如山的假冒成品,又看了一眼那台冰冷的压模机,一个大胆到疯狂的计划瞬间在脑中成型。
“阿篾,拖住巡逻的。”
“阿雀,帮我放风。”
他低声吩咐,随即如狸猫般潜行到那台压模机旁。
在机器更换模具的短暂间隙,他从怀中掏出早已备好的微雕钢针,对着那枚钨钢制成的核心模具,在“云”字印记一个极其隐蔽的笔画末端,以电光石火般的速度,刻下了一个比米粒还小上百倍的“仿”字。
这个字,肉眼几乎无法察觉,但只要用高倍放大镜,便清晰可见!
这是他留下的“证据中的证据”!
做完这一切,他并未离开,反而潜入成品区,从怀中取出一小包东西——那正是他亲手制作的、带有龙涎香异香和真实微雕编号的“真茶引”!
他飞快地撬开一箱已经封好的“A货”,将其中的假茶引尽数取出,换上了自己的真茶引,再小心翼翼地恢复原状。
一箱“假货”,被他神不知鬼不觉地变成了“真品”。
完成这一切,三人悄无声息地从高窗撤离,消失在沉沉的夜色中。
站在仓库外的黑暗里,谢云亭回望那座灯火通明的建筑,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程砚舟,贝克,你们的陷阱已经布好。
但你们不会知道,掉进陷阱的猎物,已经悄悄调换了诱饵。
明天,当你们拿着我亲手换上的“真凭实据”去状告我时,一场由我主导的、跨越国界的反杀,才刚刚开始。
租界的茶味,确实够辛辣。
但谁是品茶人,谁是茶中渣,很快就会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