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智者的指引-《让你回高三奋斗,你却做空股市?》

  “我这个老头子,活了快七十年了。七十年前,我小时候,吃是为了活命。”

  “后来啊,八十年代,吃是为了吃饱,能吃上一顿红烧肉,那就是过年了。”

  “再后来,九十年代,大家手里有点钱了,开始讲究吃好。”

  “那时候,谁家要是能请客去一趟肯德基、麦当劳,那在孩子眼里,就是天大的面子。”

  “现在呢?”他看着台下这群年轻的面孔,笑了笑,问道。

  “你们告诉我,你们现在吃,是为了什么?”

  这个问题,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思索。

  “为了好吃?”

  “为了健康?”

  “为了……发朋友圈?”一个后排的女生,小声地嘀咕了一句,引来了一阵善意的哄笑。

  杨教授点了点头,对这个答案,似乎并不意外。

  他转过身,在黑板上,缓缓地写下了四个字:“文化消费”。

  “说得都对。”他的声音,变得有些语重心长。

  “你们这一代人,物质上,已经不匮乏了。你们消费的,早已不仅仅是食物本身。”

  “你们消费的,是一种体验,一种社交,一种文化的认同。”

  “一碗普通的拉面,印上了日本动漫的logo,就能卖出双倍的价格。”

  “一件普通的白t恤,印上了某个潮牌的设计,就能让你们心甘情愿地排队。”

  “为什么?”

  “因为,你们在为文化买单。在为那个logo、那个设计背后所代表的故事、审美和身份认同,在支付溢价。”

  他看着台下的学生们,那双看透了世事风云的眼睛里,充满了期许。

  “这,就是我们中国未来三十年,最大的一个商业机遇。”

  “谁能把我们老祖宗留下的那些好东西,用你们年轻人喜欢的方式,重新包装一遍,讲出一个动人的故事,谁,就能在这个时代,站稳脚跟。”

  这番话,如洪钟大吕,敲在了陈默的心上!

  这不就是他正在做的茶颜悦生吗?!

  他一直以为,自己只是在用一个超前的商业模式,去降维打击。

  但今天,他才在杨教授这里,自己多么渺小。

  他下意识地,挺直了腰背。

  他的这个小小的动作,也被讲台上的杨教授,敏锐地捕捉到了。

  课程的最后,杨教授布置了一篇随堂论文,题目很开放——《论文化消费在我身边的一个实例》。

  当其他学生都在哀嚎抱怨时,陈默的脸上,却露出了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

  他知道,这篇论文,可能是他与这位智者,进行神交的最好机会。

  接下来的两天里,陈默几乎将所有的课余时间,都投入到了这篇论文的写作中。

  他将茶颜悦生这个还未诞生的品牌,当成了自己的案例。

  他将团队寻茶的困境,将自己对新中式美学的思考,将柳安然那些充满诗意的产品命名,将林溪那充满禅意的空间设计……

  所有的一切,都融入了进去。

  在文章的最后,他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一个核心观点:

  “……真正的文化自信,不是将龙凤和牡丹印在杯子上,而是要将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东方的含蓄、风骨与诗意,用现代的、能与世界沟通的语言,重新讲述一遍。”

  “我们卖的,不应该只是一杯茶,而应该是一种能让浮躁的现代人,重新慢下来、静下来的生活方式……”

  周五,当他将这份充满了野狐禅气息的论文,交上去时,心里,甚至还有些忐忑。

  他不知道,杨教授这样一位严谨的学者,能否接受他这种离经叛道的文风。

  然而,他完全低估了杨教授的格局和眼光。

  周末,他正在寝室里,和孙瑞他们复盘着茶叶市场的考察报告,一个陌生的电话,打了进来。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苍老而又温和的声音。

  “是陈默同学吗?我是杨鸿年。”

  陈默的心,猛地跳了一下。

  “杨教授,您好!”

  “你的那篇论文,我看了。”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几分毫不掩饰的欣赏,“写得很好。有点意思。”

  “不像是学生写的作业,倒像是个已经下场搏杀过的生意人,写的复盘。”

  “这个周末,有时间吗?来我家里,我们爷俩,喝杯茶,好好聊聊。”

  ……

  周天,下午。

  按照杨教授给的地址,陈默独自一人,来到了复旦大学的老家属区。

  这里和他新租的办公室那种现代化的创意园区截然不同,充满了浓郁的年代感。

  高大的梧桐树下,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安宁、悠然的书卷气。

  他找到了杨教授家。那是一个位于一楼的小院子,院子里种满了各种花草,打理得井井有条。

  他敲了敲门。

  开门的,正是杨教授,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

  “来了?进来吧。”

  杨教授的家,和他的人一样,朴素而又充满了底蕴。

  没有豪华的装修,满屋子都是书。

  从墙边的书架,到地上的纸箱,目之所及,皆是泛黄的书页和沉淀的墨香。

  “随便坐,”杨教授指了指客厅里那套有些年头的木质沙发,自己则转身,走进了厨房,不一会儿,就端着一套古朴的紫砂茶具,走了出来。

  “尝尝吧,”他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推到陈默面前。

  “今年的新茶,朋友从武夷山寄来的。”

  陈默双手接过,道了声谢。

  他学着老爷子的样子,先是闻了闻香气,一股独特的、带着岩石气息和花果芬芳的香气,沁人心脾。

  再轻轻啜了一小口,茶汤醇厚,岩韵十足,回甘明显。

  “好茶。”他由衷地赞叹道。

  “哦?你也懂茶?”杨教授有些意外地挑了挑眉。

  “不懂,”陈默谦虚地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了几分真诚的苦笑。

  “只是最近,为了找茶,被逼着喝了不少,才勉强能分出点好坏。”

  “找茶?”

  “嗯,”陈默知道,在杨教授这样的智者面前,任何拐弯抹角都是多余的。

  他索性,便将自己和朋友们正在做的这个茶颜悦生的项目。

  以及他们在寻找高品质、有特色、且能稳定供应的茶叶时遇到的困境,坦诚地,和盘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