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人生七十古来稀-《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

  “穆顺那边,有什么消息嘛?”

  蔡邕问道。

  “这个,我正要说,主公的战报今早刚到长安,估计明日,朝野就会震动。”

  荀攸笑着说道,而且这也说明,主公快要回来了。

  他现在,真的很向往与穆顺出去打仗了,在长安的这段日子,每天都在与各方势力勾心斗角。

  荀攸并不是不擅长,而是不感兴趣,他更对排兵布阵,行军打仗感兴趣。

  “赶紧说说!”

  钟繇来了兴趣。

  其实,朝中并没有太多人关注北面的战事。

  现在事后复盘,大家也都猜测出了,穆顺此去北边,都是王允在背后策划的。

  就是想让董卓放心,想引董卓来长安,不然,他龟缩在郿坞,还真不好对付。

  “主公先是奔袭定阳白波军,收五百降兵,然后又在卢阳道设伏,全歼先零羌五千羌骑。”

  荀攸慢条斯理的说道。

  “这些我们都知道,之前不是送回来战报了嘛?你说后来!”

  蔡邕是个急性子。

  “然后主公他们,率领一千五百人,围困高奴城,几乎是全歼一万烧当羌骑兵。”

  荀攸隐去穆顺屠戮羌人的事,闭口不谈,他怕这两位大汉文坛巨擘接受不了。

  “怎么可能?他们才一千多人!兵书不是说十则围之嘛?”

  钟繇诧异的问道。

  “只看战果,确实匪夷所思,但战报里说了,主公先炸了马场,让羌骑无马。

  然后一人冲城,杀了敌军统帅,高奴城当时已是大乱,战意全无!”

  “不可置信,这难度有点大,我们这群老家伙中,也就剩下皇甫嵩会打仗,他能做到这个地步嘛?”

  蔡邕喃喃自语。

  显然不能,首先,皇甫嵩没有火药,其次,没有人能像穆顺一样,一人冲进城里杀掉贼首。

  “还没结束,高奴城中万余汉人百姓,被解救,主公本想直接退回来,确保百姓的生命要紧。

  可却接到信息,烧当羌大本营的一万羌骑先锋,正在南下。

  主公一人断后,杀了三千人,对方全军崩溃,被赶回去的越骑营追杀两百里。”

  荀攸刚看到战报的时候,跟现在听讲的两位老头,表情一致,惊的下巴都要掉了。

  “什么?公达?一人打一万,杀三千人?”

  钟繇浑身颤抖,头跟拨浪鼓似的,表示不信。

  “战报里是这么写的,高奴城北十里,竖了京观,应该做不了假,朝廷会派人去核实!”

  荀攸把战报递给两位传阅,两个老头的表情,很精彩。

  “先不说这些了,董卓的事,还不算尘埃落定,后续的牵连太大,两位大家,早作准备,主公应该正在往回赶。”

  “没问题,早就不想在长安待着了,天天担惊受怕的。”

  钟繇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可我,还有一部史书没编纂完…”

  蔡邕有些犹豫。

  “蔡兄,只要你的人还在,何时何地都可以编纂,你要明白,如果长安大乱,朝不保夕,你和昭姬如何自处?”

  钟繇开口劝解。

  “唉,我懂,但愿乱象能够晚一点吧!”

  蔡邕摇头,无奈苦笑。

  ……

  司徒王府,此时正在开着宴会,朝廷重臣齐聚,百官相互庆贺。

  话题三句五句离不开王允的智计深远,而王允本人,竟不苟言笑的端坐。

  那架势,仿佛超然物外,泰然自若,每每受到吹捧,也只是平静的点点头。

  杨彪坐在席间,看到王允的状态,有些皱眉,这不是一个正常人应该有的状态。

  没错,王允飘了,但没有放开飘,而且有理性,内敛的飘。

  想那关东诸侯联军,多么意气风发,多少人杰,却没做成的事,我王允做成了!

  我就是大汉的柱石,但要低调,不能太张扬,低调!

  吕布在下首第一个位置,他的功劳理应坐在这,可那群溜须拍马的官吏没一个歌颂吕布的。

  “是不是觉得这种宴会很无聊?”

  坐在他旁边的是年近七十的老将,皇甫嵩,他没有看吕布,而是平静的跪坐,悠然的喝茶。

  “皇甫大人,那倒不是,只是文臣多了些,与他们没有共通的话题。”

  吕布虽然傲气,但对于这个大汉百年难得的名将,还是尊重的。

  “历史滚滚,乱始于文,而终于武。

  文强武弱,则佞,文弱武强,则颓。

  曾经董卓进京的时候,我内心其实是不反对的,所以,我甘愿交出兵权,我以为,他会给大汉带来一些不一样的变化。

  呵呵,他的性子太急,又不会隐忍,以为兵权在手,天下就是他的。

  可一群高谈阔论之人组建的联军,就让他失去了锐气,迅速堕落。

  唉!”

  皇甫嵩长叹一声,仿佛没在与吕布对话,而是在自言自语。

  “皇甫大人,你喝多了!”

  吕布低声说道,他担心这话要是被有心之人听到,传了出去,皇甫嵩又要被攻讦了。

  “呵呵,人生七十古来稀,是是非非,自会有后人评说,我都不怕,你怕什么!”

  皇甫嵩讪讪一笑,继续说道。

  “吕将军你个人物, 手底下也有很多会打仗的将领,相比让王允引领大汉,我其实更看好你。

  只是…”

  皇甫嵩看着宴会中来回走动,溜须谄媚的众人,不屑一笑。

  “只是什么?”

  吕布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 他很久没被别人点拨过了,很虚心的聆听。

  “罢了,你想听,那我就直说。

  你太重武了, 手下没有文臣辅佐,在这乱世,你终将会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皇甫嵩摇摇头。

  吕布愣住,他想发怒,又觉得这或许是忠言逆耳。

  也就是皇甫嵩,吕布能听进去他的话,若换作别人,早就先让对方身首异处了。

  “义真,聊什么呢?这么认真。”

  王允看到皇甫嵩在低语,而吕布的面色一阵青一阵紫的。

  “司徒大人,在场的,就我俩是带兵打仗的将军,所以便谈论了一下,西凉军与并州军的战斗力。”

  皇甫嵩平静的说出这句话,令全场哗然,很多人都在窃窃私语的谈论,王允则眉头紧锁。

  “皇甫大人,有话不妨直言。”

  王允说道。

  “直言不敢当,这宴会才刚开始,说了怕坏了大家雅兴,等大家都酒足饭饱了,再议吧!”

  皇甫嵩夹了一块肉,放进嘴里,慢慢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