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京师雷动-《大明执政官》

  文贵以八百里加急送出的密折,如同一道裹挟着雷霆的飓风,直扑紫禁城。

  密折送入通政司,按照紧急程度,几乎是第一时间就被送到了司礼监首席王岳的案头。

  王岳展开密折,只看了数行,脸色便骤然阴沉下来,握着奏疏的手指因用力而微微颤抖。吴靖的供词、私账、条子…证据链清晰得令人发指!

  尤其是牵扯到内官监太监杜茂,这无疑是在司礼监乃至整个内廷的脸上,狠狠扇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他不敢耽搁,立刻捧着密折,脚步匆匆地赶往乾清宫。

  他知道,这份奏疏一旦呈上,必将引起一场前所未有的政治地震。

  乾清宫西暖阁内,朱厚照刚刚听完王良关于漕运损耗定额的详细分析,正对周遇吉呈上的宣府边防改进图提出几点疑问。

  见王岳神色凝重、步履匆忙地进来,他心中已然明了几分。

  “皇爷,通州文贵八百里加急密奏。”王岳跪倒在地,将密折高高举起。

  张永上前接过,转呈给皇帝。

  朱厚照展开密折,快速浏览着。他的脸色从一开始的平静,逐渐变得冷峻,眼神锐利如刀。暖阁内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周遇吉和王良屏息垂首,感受到一股无形的、令人心悸的威压。

  “好,很好。”朱厚照合上密折,声音不高,却带着刺骨的寒意,“国之蠹虫,竟已侵蚀至此!户部、内官监、甚至可能还有勋贵!真是让朕大开眼界!”

  他目光转向王岳:“王伴伴,你怎么看?”

  王岳伏地叩首,声音带着惶恐与决绝:“老奴管教无方,致使内官监出此败类,罪该万死!请皇爷下旨,即刻锁拿杜茂,严加审讯!内官监上下,愿接受皇爷任何处置!”他知道此刻任何推诿都是愚蠢的,唯有坚决表态,才能争取主动。

  朱厚照没有立刻表态,又看向侍立一旁的锦衣卫指挥使石文义:“石卿,赵德明那条线,与通州这边,可能并线了。”

  石文义精神一振,躬身道:“陛下圣明!臣正欲禀报,根据最新线索,赵德明与丰泰粮行亦有暗中资金往来,且其妹夫,正是寿宁侯府的一名管事!”

  寿宁侯!张鹤龄!

  虽然吴靖只含糊地提到“小侯爷”,但石文义查到的线索,却明确指向了太后的亲弟弟,寿宁侯张鹤龄!这无疑是将案件推向了最敏感、最危险的区域!

  暖阁内一片死寂。

  王岳的头垂得更低,周遇吉和王良更是大气都不敢出。

  牵扯到当朝国舅,太后的亲兄弟,这案子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贪腐,而是涉及皇亲国戚、动摇后宫前朝关系的惊天大案!

  朱厚照的脸上看不出喜怒,他沉默了片刻,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

  每一次敲击,都仿佛敲在在场众人的心上。

  “拟旨。”他终于开口,声音恢复了平静,却更显威严,“第一,着锦衣卫即刻锁拿户部山东清吏司主事孙淼、内官监采买太监杜茂,下诏狱严审。其家产一并查抄。”

  “第二,着司礼监、锦衣卫联合办案,以杜茂、孙淼为突破口,深挖其上下线及同党,无论涉及何人,一查到底!王岳,此案你亲自督办,若有徇私,朕唯你是问!”

  “第三,通州仓场涉案人员,由文贵依律严惩,尽快稳定仓场秩序,不得影响漕粮收储。”

  他没有立刻提及寿宁侯,但这三条旨意,尤其是第二条“无论涉及何人,一查到底”,已经明确传递了他的态度。

  “老奴/臣遵旨!”王岳和石文义齐声应道,心中凛然。皇帝这是要动真格的了!

  旨意很快通过司礼监和锦衣卫的系统发出。一时间,京师震动!

  当锦衣卫的缇骑如狼似虎地冲入户部衙门,当众锁拿面色惨白、瘫软如泥的孙淼时,整个户部鸦雀无声,人人自危。

  而当另一队缇骑直入内官监,在众多太监惊骇的目光中,将正在核算宫中用度、尚不知大祸临头的杜茂拖走时,内廷的恐慌瞬间达到了顶点!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向京师的每一个角落。

  内阁值房,刘健手中的茶盏差点掉落,李东阳长叹一声,久久无言。

  他们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而且来得如此猛烈,直接牵扯到了勋贵和外戚。这已不再是文官系统的内部清理,而是皇权向整个既得利益集团开刀的宣言!

  司礼监,刘瑾得知杜茂被抓、王岳亲自督办此案后,先是一惊,随即眼中闪过狂喜之色。

  杜茂并非他这一派系,倒了正好!而且案子牵扯到寿宁侯,王岳必然焦头烂额,这正是他扩大势力、落井下石的好机会!他立刻暗中吩咐手下,搜集一切对王岳、对寿宁侯不利的消息,随时准备发难。

  寿宁侯府,张鹤龄听到消息后,先是暴跳如雷,砸碎了一套心爱的汝窑茶具,随即便是无尽的恐惧涌上心头。

  他虽然确实通过管家和杜茂、孙淼等人,从通州仓场分润了不少好处,但一直以为做得隐秘,没想到竟被文贵那个匹夫揪了出来!

  他立刻派人去请建昌伯张延龄商议,同时心急火燎地递牌子求见太后姐姐。

  仁寿宫,张太后在听到心腹宫人颤抖的汇报后,眼前一黑,差点晕厥过去。

  她扶着桌案,稳住身形,脸色苍白得吓人。她千叮万嘱让两个兄弟收敛,没想到他们还是捅出了这么大的篓子!

  而且是在皇帝正借漕运案大力整肃吏治的关口!这让她如何向皇帝开口求情?皇帝的性子,她如今是越发看不透了…

  坤宁宫,夏皇后听闻此事,秀眉微蹙,轻轻放下了手中的书卷。她深知此事关系重大,已非寻常贪腐案件。

  吩咐宫人,近日紧闭宫门,非召不得外出,一切用度从简,绝不给前朝后宫任何有心人借题发挥的机会。

  西苑豹房,朱厚照仿佛置身于风暴眼,显得异常平静。

  他召来了周遇吉和王良,并未提及朝堂风云,而是详细询问了边防改进和漕运账目核查的技术细节,仿佛那些震动京师的抓捕与他无关。

  只有在他偶尔抬眼望向窗外宫墙时,那深邃的眼眸中,才闪过一丝掌控一切的冷光。

  他清楚,抓孙淼、杜茂只是开始,真正的较量,现在才正式开始。

  勋贵集团、文官系统中的保守势力、乃至后宫的压力,都会接踵而至。

  他必须稳住,必须比任何人都更有耐心,也更狠得下心。

  京师的天空,乌云密布,雷声隐隐。

  一场决定未来朝局走向的暴风雨,已然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