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大朝,气氛依旧微妙。
嬴政端坐王位,面色平静地听取着各部臣工的奏报,与往常并无二致。
然而,当几位由吕不韦一手提拔、身居要职的官员出列禀事时,嬴政却并未像以往那样简单听取或交由丞相定夺,而是罕见地打断了他们。
“王卿,”嬴政目光落在一名掌管关中粮赋的治粟内史丞身上,声音平淡无波,却带着无形的压力,“寡人记得,你是去岁由吕相举荐,方得此位?”
那官员心中一凛,连忙躬身:“回大王,正是。臣蒙丞相不弃,举荐于王前,方得效力。”
“嗯。”嬴政微微颔首,指尖轻轻敲击着王座扶手,语气依旧平淡,却抛出了一个足以让人冷汗直流的问题,“那你且告诉寡人,你如今效忠的,是我大秦的社稷江山,是寡人这个秦王,还是……举荐你的吕相?”
话音落下,满殿皆静!
所有官员,无论是吕党还是中立派,亦或是暗中倾向王权者,无不屏住了呼吸,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那位治粟内史丞身上!
这问题,堪称诛心!
答效忠秦王,可能得罪权相;答效忠丞相,则是公然不臣,立时便有杀身之祸!
那官员吓得脸色煞白,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以头抢地,声音发颤:“臣……臣食秦禄,自当效忠大王,效忠大秦!此心天地可鉴,日月可表!绝无二意啊大王!”
嬴政静静地看着他,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要剖开他的皮囊,直视其内心。
殿内落针可闻,只有那官员粗重的喘息声和额头磕在金砖上的闷响。
良久,嬴政才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起来吧。记住你今日之言。尽心王事,寡人自有明察。”
“谢大王!谢大王!”那官员如蒙大赦,连滚带爬地起身,后背的官袍已被冷汗浸透。
接下来,嬴政又依次“敲打”了另外几名吕不韦系的官员,问题大同小异,皆是直指其忠诚归属。
有人应对失措,有人巧言令色,但无一例外,最终都战战兢兢地宣誓效忠秦王。
吕不韦站在文官首位,面色如常,甚至嘴角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仿佛这一切与他无关,但微微眯起的眼中,却闪烁着难以察觉的寒光。
嬴政没有进一步施压,点到即止。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在满朝文武面前,明确王权的至高无上,敲山震虎,让所有人知道,这秦国,究竟谁才是真正的主人!
散朝后,嬴政并未直接回寝宫,而是摆驾前往长乐宫——华阳太后的居所。
行走在悠长而寂寥的宫道上,嬴政的心情远不如朝堂上表现的那般平静。
越是靠近长乐宫,那些被刻意尘封的、不愉快的记忆便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
华阳政变……那场由华阳太后主导、旨在扶立成娇的宫廷阴谋。
傩戏台上对他母亲赵姬的肆意侮辱,对他嬴秦血脉的恶毒质疑,对父王嬴异人的刺激以致其早逝……还有他被软禁时的无助,以及那些甚嚣尘上、污蔑他是吕不韦私生子的流言……
桩桩件件,都曾让年少的他恨得咬牙切齿,将这位名义上的祖母视为仇雠。
可如今,为了扳倒吕不韦,他却要主动放下这些隔阂,去与这位近乎仇人的祖母合作?
想到这里,嬴政的嘴角不由泛起一丝冰冷的自嘲。
然而,他脑海中随即浮现出清晨时分,燕丹一边替他整理朝服绶带,一边絮絮叨叨叮嘱的模样:“大王此去长乐宫,姿态不妨放低些。”
“华阳太后历经三朝,在楚系宗亲中威望极高,若能得她支持,事半功倍。”
“记住,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想让楚系势力拥护你,就要拿出让她们心动的利益。”
“比如……承诺将来亲政后,恢复楚系在朝中的地位,甚至……允诺昌平君、昌文君等人重掌实权……”
这些道理,嬴政何尝不懂?
他自幼在权力漩涡中挣扎求生,对权谋平衡的领悟早已深入骨髓。
但他就是
嬴政端坐王位,面色平静地听取着各部臣工的奏报,与往常并无二致。
然而,当几位由吕不韦一手提拔、身居要职的官员出列禀事时,嬴政却并未像以往那样简单听取或交由丞相定夺,而是罕见地打断了他们。
“王卿,”嬴政目光落在一名掌管关中粮赋的治粟内史丞身上,声音平淡无波,却带着无形的压力,“寡人记得,你是去岁由吕相举荐,方得此位?”
那官员心中一凛,连忙躬身:“回大王,正是。臣蒙丞相不弃,举荐于王前,方得效力。”
“嗯。”嬴政微微颔首,指尖轻轻敲击着王座扶手,语气依旧平淡,却抛出了一个足以让人冷汗直流的问题,“那你且告诉寡人,你如今效忠的,是我大秦的社稷江山,是寡人这个秦王,还是……举荐你的吕相?”
话音落下,满殿皆静!
所有官员,无论是吕党还是中立派,亦或是暗中倾向王权者,无不屏住了呼吸,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那位治粟内史丞身上!
这问题,堪称诛心!
答效忠秦王,可能得罪权相;答效忠丞相,则是公然不臣,立时便有杀身之祸!
那官员吓得脸色煞白,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以头抢地,声音发颤:“臣……臣食秦禄,自当效忠大王,效忠大秦!此心天地可鉴,日月可表!绝无二意啊大王!”
嬴政静静地看着他,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要剖开他的皮囊,直视其内心。
殿内落针可闻,只有那官员粗重的喘息声和额头磕在金砖上的闷响。
良久,嬴政才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起来吧。记住你今日之言。尽心王事,寡人自有明察。”
“谢大王!谢大王!”那官员如蒙大赦,连滚带爬地起身,后背的官袍已被冷汗浸透。
接下来,嬴政又依次“敲打”了另外几名吕不韦系的官员,问题大同小异,皆是直指其忠诚归属。
有人应对失措,有人巧言令色,但无一例外,最终都战战兢兢地宣誓效忠秦王。
吕不韦站在文官首位,面色如常,甚至嘴角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仿佛这一切与他无关,但微微眯起的眼中,却闪烁着难以察觉的寒光。
嬴政没有进一步施压,点到即止。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在满朝文武面前,明确王权的至高无上,敲山震虎,让所有人知道,这秦国,究竟谁才是真正的主人!
散朝后,嬴政并未直接回寝宫,而是摆驾前往长乐宫——华阳太后的居所。
行走在悠长而寂寥的宫道上,嬴政的心情远不如朝堂上表现的那般平静。
越是靠近长乐宫,那些被刻意尘封的、不愉快的记忆便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
华阳政变……那场由华阳太后主导、旨在扶立成娇的宫廷阴谋。
傩戏台上对他母亲赵姬的肆意侮辱,对他嬴秦血脉的恶毒质疑,对父王嬴异人的刺激以致其早逝……还有他被软禁时的无助,以及那些甚嚣尘上、污蔑他是吕不韦私生子的流言……
桩桩件件,都曾让年少的他恨得咬牙切齿,将这位名义上的祖母视为仇雠。
可如今,为了扳倒吕不韦,他却要主动放下这些隔阂,去与这位近乎仇人的祖母合作?
想到这里,嬴政的嘴角不由泛起一丝冰冷的自嘲。
然而,他脑海中随即浮现出清晨时分,燕丹一边替他整理朝服绶带,一边絮絮叨叨叮嘱的模样:“大王此去长乐宫,姿态不妨放低些。”
“华阳太后历经三朝,在楚系宗亲中威望极高,若能得她支持,事半功倍。”
“记住,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想让楚系势力拥护你,就要拿出让她们心动的利益。”
“比如……承诺将来亲政后,恢复楚系在朝中的地位,甚至……允诺昌平君、昌文君等人重掌实权……”
这些道理,嬴政何尝不懂?
他自幼在权力漩涡中挣扎求生,对权谋平衡的领悟早已深入骨髓。
但他就是